书城考试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7540800000041

第41章 四川自然地理概况(1)

一、地理位置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在东经97度21分~108度31分,北纬26度03分~34度19分之间。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这块美丽而神奇的盆地,属中国西南内陆,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四川省地形西高东低,大致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部分。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积16.5万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阳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

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阳峨眉平原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该区主要的山脉有:北东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大娄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四)川西北高原地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分布在若尔盖、红原与阿坝一带的高原沼泽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沼泽带。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主要山脉有岷山、巴颜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儿山、沙鲁里山。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着名高峰。

三、气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日照: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时,盆中1200~1400小时,盆东1400~1600小时。在时间上,春夏多于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100~4200兆焦耳/平方米,其时空分布与日照类似。

西北高原全年日照数为2000~2500小时,地区差异不大,仅龙门山区相对少,为1600~260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多为5000~6800兆焦耳/平方米,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1200~2700小时,较东部盆地多一倍。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增;时间上,干季多于雨季。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500~6200兆焦耳/平方米,除小凉山东侧外,光能资源大于东部盆地。

气温:东部盆地年平均气温14度~19度,比同纬度地区高1度。一月平均气温3度~8度,盆南略高;四月平均气温15度~19度;七月平均气温24度~28度,是全年最热月份:十月平均气温15度~19度,接近该区年平均气温。四季分明:春季气温10度~21.9度,长约3个月;夏季气温≥22度,长3个多月;秋季气温10度~21.9度,长2.5个月;冬季气温<10度,长3.5个月。全年日平均气温≥10度的积温4200度~6100度,无霜期280~300天。

川西北高原年平均气温<12度C;一月平均气温—12度~4度左右;四月平均气温0度~10度;七月平均气温10度~22度;十月平均气温0度~14度左右。全年无夏,冬季漫长,可分3期:寒期候温≤0度,冷期候温1.1度~9.9度,温凉期候温≥10度。全年日平均气温≥10度积温在2000度以下。

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8度~22度。一月平均气温2度~14度,德昌以南谷地8度~12度,为全省冬季最暖地区;四月平均气温8度~24度;七月平均气温15度~26度;十月平均气温10度~20度。四季不分明,一般只分两季。全年日平均气温≥8度,积温德昌以南河谷>4500度,以北锐减至2000度。

降水量: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在季节上,冬季(12~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10%,夏季(5~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40~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四、土地

四川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主要产区。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别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数有利于不同作物的生长。

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系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风化而成。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内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上。该土壤内富含钾、磷、钙、镁、铁、锰等元素,土质风化度低,土壤发育浅,肥力高,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是四川分布面积最广的土壤之一。

盆地四周的山地、盆地内沿江两岸及川西平原的阶地和丘陵上,分布着黄壤。一般海拔1000~1200米。它是石灰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和第四纪砾石,在中亚热带四季分明的湿热条件下风化发育而成。有明显的富铝化和黄化过程,胶体硅铝率2.1~3.1。黄壤自然肥力较高,但黏性重,酸性强。

在盆地的山地中,还分布有黄棕壤与黄褐土。

川西南山地河谷遍布红壤及黄红壤,主要在安宁河、金沙江、雅砻江谷坡阶地以及湖盆台地,海拔1100~1800米。甘孜州局部地区的红壤可达海拔2100米以上。红壤的母质是花岗岩、变质岩、砂、泥岩和第四纪老沉积物,在长期干湿季分明的湿热条件下,风化而成。胶体硅铝率1.33~2.33,酸至微酸性,黏性重,瘦硬,严重缺磷,土壤肥力低。

川西北高山分布着大量的森林土草甸土,主要有高山草甸土,分布在高山林线以上,海拔3000~4700米,草根层10厘米左右,有机质约15%,微酸至中性,有腐殖化和草甸化,海拔低处可开垦成农地,高处是天然牧场。

高山寒漠土,分布于高原及高山顶,海拔4700~5000米,雪线以下,高山草甸土以上。岩石遭受物理风化为主,成土作用弱,常为多棱角状碎石。沿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上游河谷两侧尚分布有棕壤、暗棕壤、褐土等。

暗棕壤,分布在山原中上部,海拔2800~3000米,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铁的游离度低,胶体硅铝率2.4~4.1,弱酸至酸性,盐基饱和度大于60%。棕壤,分布在海拔2000~2700米处。酸或弱酸性,胶体硅铝率2.7~3.3,盐基饱和度不饱和至饱和,腐殖质4%~7%,自然肥力高。

褐土,分布在海拔1000~500米处。以黄土母质发育而成,表层为无至弱石灰反应,下层在50~70厘米处有钙积层,pH值7.5~8.0。

沼泽土,主要分布在若尔盖地区。是寒冷潮湿条件下,沼泽草甸植物在山原洼地和河谷洼地所形成。其表层为草根层,下部为矿物质潜育层。有机质含量5%~25%,氮和磷的含量也高,形成特有的泥炭层。

五、生物资源

(一)四川的植物资源

四川森林面积746万公顷,是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长有许多珍贵树种。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杉、红杉等珍稀树种,其种类占了中国的五分之一以上。全省高等植物万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维管植物925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松杉植物种类居全国之首。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占全国的30%,药用植物占全国的75%。

(二)四川的动物资源

四川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享有“大熊猫故乡”的美誉,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85%以上。现已发现陆生野生动物1031种,其中鸟类625种,兽类217种,爬行类92种,两栖类97种。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白唇鹿等30种,占全国的30.9%;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小熊猫、大灵猫等112种,占全国的47.1%。

六、自然资源

(一)四川的水利资源

四川有河流1400多条,蕴藏了充足的水资源和巨大的水能资源。省内河流年径流量约3000亿立方米,居全国之冠。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276.3万千瓦,理论年发电量12506亿千瓦/小时,仅次于西藏,列全国第二位。特别是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约占全省水力资源的三分之二,可建1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的站址有200多处,百万千瓦以上水电站的站址有20多处。四川是中国西部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之一。已建成的二滩电站装机容量330万千瓦,是中国20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电站。

四川的地下热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发现温泉(群)354处,地下热水钻孔114个。四川的地下热水及地热能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

四川属于长江水系。四川共有大小河流1419条,号称“千水之省”。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主要河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皆注入长江。长江横贯全省,宜宾以上称金沙江,宜宾至湖北宜昌河段又名川江或蜀江。

四川的天然湖泊虽有1000余个,但水域面积多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较大者为泸沽湖,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面积72平方公里,四川境内面积约27平方公里。邛海位于西昌市东南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是四川最大的湖泊。

(二)四川的矿产资源

四川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已找到矿产130种,占全国总数70%,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矿种89种。有2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中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钒、钛居世界之冠)。四川是我国天然气尤其是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石油天然气资源形成了以气为主的局面。铁、镉、溴、石棉、岩盐、熔剂石灰石、白云母等10种列全国第二位;锌、铍、锶、钾长石、硅藻土、铂等7种居全国第三位。

攀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聚宝盆,蕴藏着占全国13%的水能、13.3%的铁、69%的钒、93%的钛和82%的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