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行走中的玫瑰
7536200000029

第29章 关于缘分

七年之前

很多人爱讲的一个字,缘分,到底是什么意思?好像很懂,但是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于是上网搜索了一下,现在真的很方便,想要知道什么,只需要在网上打几个字就可以了。

结果发现,原来关于这个词的定义真的不多,不过用的人很多。有一个解释非常有意思:“凡事不可解,就称作缘分”。有点强词夺理,但却道出了真实。

有这样一个人,当我入行的时候,他是我的第一个被采访对象。跟了他两天,拍了一个很长的专题片。然后再也没有联络。

只是后来有的时候,会听我们两个共同认识的朋友提起他的名字。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有一年的新年,忽然收到一个短信,祝我新年快乐。看了老半天电话号码,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于是在计算机里面查电话纪录,才想起来,原来是他。

回了一个短信谢谢他。之后,大家又没有了联络。

直到不久前,接到一个电话,他在电话那头有点犹豫地问我,你还记得我吗?

我说当然记得,有一个新年,你还给过我新年的祝福呢。

他说,我们现在都正好路过同一个城市,我们见面吧。

那是在北京。

之后,我们又正好同一段时间在香港,在伦敦,不是刻意安排,真的是非常巧合。在这些城市,见面的时间不长,一杯咖啡,一顿晚餐,我们的生活好像又有了交集。从七年前的偶然机会,再到了现在。

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巧,他说,也许是我们有缘分吧。

朋友真的需要缘分。从小到大,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但是能够成为真正朋友的人却不多。有的人经常见面,说很多的话,但就是成不了朋友;有的人曾经觉得相互没有关联,但是突然有一天,因为一件事情,或者因为一句话,大家会觉得,从此要多些来往。说不出为什么,正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就归结为缘分吧。

广东人有一个风俗,如果要找自己住的地方,很喜欢抱一个baby一起去,如果baby进了房间就哭,那就是说,这个房子和自己没有缘。我在香港买房子的时候,促使我下决心的,是我那个时候还不到两岁的女儿,我问她,喜欢吗?以后我们住在这里好不好?她使劲地点头。而我自己也觉得,看了那么多地方,就是这里让我觉得非常合眼缘。

一本书,看了就是放不下,一件衣服,也爱不释手。去花市买花,那么多的档口,结果第一次选择了一家,第二次就不想再去,而第二次去的那家,自己一直帮衬到现在。我想,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缘。

很多事情是要讲缘分的,也就是说强求不来。我相信一句话: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怎样努力也得不到。

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让自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只相信一点,那就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是把每一个可以做到的步骤做足做好,如果还是没有结果,那就是证明,这件东西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去做可以做到的步骤,那么我也相信,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会眼看着在面前走掉。

很多的时候,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一些事情就是做不到。那是因为机缘还没有到。小的时候,我的一个理想,就是要做一个作家。我写过小说,投过稿,结果是厚厚的稿子给我扔进了垃圾桶,而我要当作家的想法,也在那个时候一起被自己扔进了垃圾桶。十五年之后,在书店里面看到了自己的书,和我敬佩的那些作家的书放在一起。我会想,原来自己是可以写东西的,现在时机到了。虽然时机到了,但是如果不去做,这个机缘就会过去。

写作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特别是在每次落笔的时候。很多次,自己想放弃,因为不知道如何开头。真的开了头,又是一个非常有乐趣的过程,因为可以让自己的思绪通过文字,展现在自己的面前。

直到现在我还不敢动笔写小说,因为我觉得那个合适的时候还没有到。也许有一天,我真的会成为一个作家,实现我小时候的梦想。证明我和文字真的有缘。

中国古人说:有缘千里来相会。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千里已经不是遥远的距离了,不需要像古代人那样,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那个时候,缘分是需要用心,用时间来证明的东西。

只是现在,缘分很多时候变成了过于直接、简单,甚至是商业化用途的代名词。

缘分不是去创造的,缘分就是缘分。适合的地点,适合的时间,适合的人,缘分就来了。

七年之后

我还是相信缘分。

大学毕业之后就没有再见的同学,居然会在香港重聚。多年之后,大家都把香港当成了自己家庭的重心,也在香港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在对方的建议下,已经停笔多年的自己,决定拿起笔,尝试写作。当我捧着新书的时候,不得不感叹,这其实是一种缘分。

到哈佛进修,接到邮件,原来中学同班同学,现在在哈佛大学教书。参加哈佛中国学生会组织的讲座,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士站到我的面前,问我:“你还认识我吗?”原来又是一个中学同学,刚刚从迈阿密搬来了波士顿。不得不感叹,世界真的很小。

一次聚会,认识了一个哈佛毕业的中国学生,约出来吃了一顿饭,谈了自己的一个计划,想要搞一个网站。没有想到,对方很快答应了,于是,在网络上,寻找到几位从未谋面的志愿者,很快,网站办起来了,一直到现在,尽管相互之间,还是没有都见过面,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的友谊,我想,这是因为缘分吧。

因为各自的人生轨迹,我们相遇,我们分别,我们或许在未来一天,又再相遇,这些都是缘分。缘分不需要刻意,当它来的时候,大家好好珍惜,而如果有一天,又要各奔前程,也不需要过于伤感,因为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在其他的城市,人生的轨迹,又会交会。

工作也是一种缘分。

能够在凤凰卫视工作这样长的时间,我总觉得,这和公司本身发展的轨迹,和我对自己人生的预期,和中国媒体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也因为这样,如果有一天自己离开或者被离开了,在我看来,也就是缘分尽了,所以不需要想得太多。

甚至我觉得,给不同的媒体写专栏也是一种缘分。有的媒体,落笔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感觉过无从下笔,而有的媒体,当自己要落笔的时候,总是觉得不知如何开始,事实上,这样的媒体,合作的时间或者很短,或者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我对自己说,这是因为,大家并不合缘。

相信缘分,有一个好处,不会那样执着,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因为懂得,一个人不能够控制许多事情,甚至自己未来到底会在哪个城市生活,其实也未必在自己的掌控之内,计划比不上变化,随遇而安并不意味着消极,而是一种镇定和淡定。

随缘,是提醒自己不要走向极端,这和执着不同。执着和缘分无关,执著意味着自己要付出坚持、韧性、时间还有精力,会很辛苦。但是,这个世界,如果不需要感觉到辛苦就可以得到,那只是因为运气,因为先天的优势。只是,不管是运气还是先天优势,那都是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