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行走中的玫瑰
7536200000027

第27章 关于学习 (2)

我的第一次公开演讲是在中学,而且是用英文的。那是参加学校的英文演讲比赛,结果我获得的是三等奖。因为是在上海的关系,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英文。到了中学,因为是全国重点,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使用教育部的统一教材,从初一开始,学校就使用新概念英文。

新概念英文,除了教会我们英文单词之外,课文的内容和对白,还让我们了解很多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册的第一课,一对情侣在电影院卿卿我我,结果被别人指责的时候,男方说:“This is our private conversation.(这是我们的私人谈话。)”就是这一课,让我第一次听到了“隐私”这个词,因为老师的讲解,也明白了什么叫做隐私权,而这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说起英文,在上海的人民公园有一个非常出名的英文角,星期天,就会有很多人自发地聚集在那里,相互之间用英文交谈。我只去过一次,之后再也没有去,因为大家其实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句,而且中国人和中国人讲英文有点滑稽。一直到现在,如果是面对一个会讲中文的中国人,我绝对不愿意用英文来进行交谈,最多讲话里面夹杂一些英文单词。

高中快要毕业的时候,因为准备去美国读书,于是在外面的托福学校突击那些考题,还有就是准备高考。剩下的时间,开始看很多哲学书籍,像《图腾》、《第三次浪潮》,还有卢梭的《忏悔录》。大部分没有看懂,越是不懂,越是希望能够弄懂,这也是最后我报考哲学系很重要的原因。

大学四年,书反而没有中学看得多了,时间反而花在了听各种各样的讲座上面。那个时候来大学做演讲的人,从来没有受到过明星般的待遇,遇到的都是台下那种挑战的神情。讲座的种类很多,艺术,哲学,还有企业管理,我都会去听,我觉得,听那些比自己聪明和有经验的人讲话,真的要好过看一本其实怎么也看不懂的书。

虽然哲学是我的第一志愿,但是大学时代的我,专业考试总是觉得过得去就可以,除非是我特别有兴趣的那些。结果,伦理学、逻辑学是我考得最好的,因为我喜欢,而其他的像哲学史、政治经济学等,我总是刚好通过。

不过我倒是不着急,我觉得,自己选择哲学系,目的是要锻炼自己的脑子,学会如何自己去思考,而这些不是依靠考试能够学来的。

除了本系的课程,我经常去听别的系的课,特别是国际政治,还有世界经济这两个系的课。也许是因为觉得这两个系的很多课程比较实用和新一点。

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有非常遗憾的地方,那就是没有能够利用大学的时间来学习一门外语。小学的时候,我学了一年的日语,中学的时候一个学期,大学的时候一个月,结果都因为自己没有能够坚持下去,什么也没有学会。我知道有一个心理上的原因,是因为我比较抵触日文,但是更加重要的原因,是我自己缺乏恒心。现在,当了记者,每次到了国外我就会想,如果我会当地的语言,采访起来要顺手得多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要依赖翻译。如果翻译的水平有问题的话,那我必然就在这种受误导的情况下进行报道,于是观众也被我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导了。而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大学的学习,其实针对性不是那样强,特别是文科。大部分的时候,学的东西和自己从事的职业关系并不直接。工作之后,学习就变得目的性非常清晰了。我是在1997年开始读我的第一个硕士——大众传播。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开始在香港的电视台工作。我觉得,自己本科毕竟不是读新闻的,那么在从事这个行业的情况下,有必要从理论上系统地来了解我所从事的这份职业,同时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自己的竞争力就能够提高。

我的第二个硕士是国际关系,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在经过了四五年的前线采访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在很多问题上开始打圈圈,深入不下去,看不到更深一层的东西。于是我决定,继续读书。但是我从上课第一天就告诉老师,我这次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如果因为工作的关系要忙,我会牺牲上课的时间。因为这样,我的这个课程,已经延后了两次,很多的时候我会想,放弃算了,太累了,而且也不知道之后自己能不能坚持到底。但是再想一想,如果坚持下去,能拿到学位,当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因为要读书,而逼着自己看更多的书,对于像我这样做记者这一行的人来说,读书看书非常重要,因为记者是一个被要求什么都要懂一些的职业,而这个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工作之后每个人有很多学习机会,我的经验是多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因为有了比较才会有进步,如果老是自己和自己比较的话,判断能力会大大下降。

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朋友,或者是那些仅是点头之交的朋友,里面不乏才华横溢的人。和这样的人多交谈,多听他们的观点,如果可以的话进行辩论,都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人需要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知道这个世界会发展成为怎样,才能够让自己去掌握那些不断更新的先进技术,这样人才能够进步,才能够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但是学习不是那些表面形式的东西,就好像现在非常流行到国外的名牌大学进修,短短两个星期,我总是认为,对于那些英文基础都还没有打好的人来说,两个星期,可以学到什么样的东西呢?

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让自己真正有所得的过程。

如果现在问我,读书时代最遗憾的是什么。我会说,我后悔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更认真地读书,如果我在学校里面,书读得更加认真,那么工作之后,就不会有我现在的遗憾,而且工作方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面对更多的机会。

七年之后

2006年,在犹豫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放下工作,去哈佛进修一年。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不舍得自己手上的所得、知名度、曝光率,担心电视媒体这个行业,只要长时间不在屏幕前露面,观众就会遗忘了自己。最终下定决心,是因为越来越发现,自己无法在工作中有所突破。越来越得心应手,其实是一种警报,因为自己已经到了极限,缺乏能力去追寻更高层次的东西,除非自己安于这样的状态。

那一年,不管是选修的课程,还是参加的各种讲座、活动,甚至是漫无目的的旅行,都是学习的过程。而最重要的,是捡回了读书的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开出来的长长的书单,让自己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因为这些书看上去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是实际上,只要自己开始思考,就会发现,这些书存在清晰的逻辑关系。而在那一年,其实每天都在询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记者这个行业,自己到底是不是依然喜爱,依然希望能够继续下去?

答案很明显,当一年的学习结束之后,自己是那样迫切地希望能够返回到工作岗位,能够重拾一线的采访工作。除了在工作中,开始不同以前的一些尝试,在文字上,自己也开始看到了一些转变,不再是像之前那样浮于表面的事实描述,终于有能力拥有自己的观点,通过思考之后得到的观点,而不是像以前,靠别人的观点来启发自己,或者只能够表达认同或者反对。

这样的能力,正是来自不断地学习,回到校园是一种方式,阅读是一种方式,让自己的脑子像马达一样转起来,也是一种方式,在一线的体验观察同样也是一种方法,如果自己努力,加上机遇好的话,所有的这些方式加在一起,学习的结果自然事半功倍,事实上,自己算得上是一个受益者。

记者是一个不断地向外掏的行业,四年之后的现在,我又开始出现了之前的那种感觉,这一次,不是因为感觉缺乏挑战,这一次,是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相做更多的事情,尝试更好的角度,或者在文字表述上,能够更加浅显易懂,同时又有足够的理论支撑。虽然自己一直没有放弃阅读和思考,但是对系统性的学习的渴求正在开始慢慢增强。一个念头正在不断地在脑海里面浮现:再次回到校园。而这一次,不再是游学的轻松状态,是不是应该给自己更多的压力,踏踏实实地学习做学问?

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嫌太晚,而且自己主动要求学习,才会产生对自己有帮助的效果,这样的效果不再于是否拿到一个文凭或者学位,而在于能不能帮助自己在工作、做人这些问题上获得进步。

只是很可惜,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意识到和认同这点的人不多,包括我自己,应试教育更是剥夺了学习的乐趣。

其实,学习,应该是一个相当享受的过程,而享受的前提,就是自己要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