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中国经济1000问
7535100000013

第13章 发展规划(13)

三大能源城市是指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全国三大产煤城市。在能源开发过程中,三大能源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探索节约型、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避免重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老路;通过各种手段全面加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力度,把能源重化工产业引导到发展环保型、科技型和上下游产品有序链接、循环利用的发展轨道上,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发展模式。同时,三个城市采取措施,关停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规范载能工业发展。

什么是城市产业

城市产业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内生产有形或无形(精神产品)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部门的集合体,是一个庞大的结构体系。其内涵包括:城市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量化的比例关系;产业素质,即产业技术层次、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产业空间分布。城市产业按产业的作用大小,可分为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

城市产业结构是怎样划分的

城市内部各行业或部门间的地位、作用、比例关系、组织结构等内容,是城市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产业可划分为: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含有三个层次:流通部门,涵盖有交通、邮电通讯、商业、物资供应和仓储;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饮食业,居民服务和各类中介与技术服务;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电、卫生、社会福利等。研究城市产业结构,其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增加城市总供给,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城市生产的先后顺序看,必须使各部门按其本身的投入产出关系形成一定比例的生产能力结构;从各产业的关联度看,必须让各部门在产业链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形成协调的比例关系;从最终产业看,必须要求最终商品或服务同最终需求相吻合。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建立在城市各产业间和各产业内部各行业间比例协调的基础之上,使城市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比例协调,即从一种相对均衡与协调的状态上升到新的均衡与协调。

什么是城市经营

城市经营是指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城市素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及城市经济与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城市经营应一手抓,一手放,两手齐动,启动城市经管与运营两大体系,让行政手段与市场规律互补,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能够携起手,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实现快速、稳定、长远的发展。

如何创建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各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

何谓城市森林

城市森林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种形态。建设城市森林应符合如下条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严格实施;相关城市的管理法规和制度配套应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的严重事件;城市森林建设要有足够的科技支撑,城市应以水网化和林网化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布局合理、功能健全,道路、农田、水系均实现林网化;“森林城市”还应通过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绿地,使城市林木覆盖率在南方城市达到30%,北方城市达到26%,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在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建有绿化隔离带,维护管理措施落实,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生态效益良好。

河谷型城市有什么特点

河谷型城市是指城市主体发育受到河谷地形较为强烈的直接限制,城市本身被迫沿地形及河流走向发展的城市。河谷型城市具有以下特点:地形对城市发展随地形的格局而布局;城市发展主轴一般沿河流主河道伸展,呈现带状密集空间结构;城市主体一般在河谷的第二、三级阶地上先行发展,再向外围、山上逐步延伸;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必定出现“跳跃”发展,即由于河谷的天然限制,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扩散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比平原型城市要强烈的多,必将跳出河谷,向外围寻求支撑点;河谷型城市的环境与地域容量有明显的限制;城市布局有一定的层次,城市建设有一定新老差异。

城市热岛是怎样形成的

世界上大、中、小城市,不论其纬度高低、位于沿海还是内陆以及地形、环境如何,都存在城区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最为突出。城市人口密集,高楼密集,高速公路密集,工厂、汽车、空调及家庭炉灶和饭店等大量消耗能源,除造成大气污染外还释放出废热进入大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1℃甚至更多。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是气流通行的障碍物,使城市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区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

城市工业区是怎样形成的

城市工业区是工业分布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一种集中形式,也是城市工业用地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一个较大的以工业联合企业为骨干所组成的工业区,或在共同制造协作配套产品以及共同利用市政工程设施基础上所组成的工业企业集中的地区。按工业区的性质,可分为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工业区内主要包括生产厂房、仓库、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生活福利设施、管理设施以及绿地等。

何谓城市竞争力的指标

城市竞争力指标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资源配置中表现出的优于其他城市的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它既是一个城市经济长期发展的积累,也是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施的结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将城市竞争力内容分解为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等12个指标。城市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兴衰。

什么是城市辐射力

城市辐射力是指城市对周围地区以及其他城市的影响能力。辐射力的大小与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规模与水平成正比。城市经济实力越是雄厚,其辐射力也越大,辐射面也越广。城市辐射力是通过城市为中心的各种社会经济网络传播出去的。增强城市辐射力要做到:增强城市社会经济实力;建立和疏通各种社会经济网络。

什么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反映城市现状、规划、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以及描述这些空间特征的属性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输入、存储、查询、统计、分析、输出等的一门综合性空间信息系统。从广义角度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由五部分所组成:①信息基础设施。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资源、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方式的依赖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功能只有通过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通信网才能实现。②GIS硬件。它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具有输入、存储、查询和输出地理数据的功能。其中包括:主机(大中小型机、工作站、微机)等主处理设施、终端(显示器)等显示设备、硬盘和CD-ROM等外部存储设备、键盘等数据输入选择设备、数字化仪和鼠标等空间数据选择设备、绘图仪打印机等数据输入设备以及网卡网络配件等网络连接设备。③GIS软件。这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其在硬件的支撑下,执行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各种操作。④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的一种载体,包括描述地球表面空间分布事物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亦称“地理位置数据”)。属性数据说明某个地表事物和地表现象是什么。空间数据对二维空间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地理基础数据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居民点、交通道路、水系、行政区划接线等内容的数据,其主要来源于大比例尺地形图。⑤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人。

城郊型产业结构有何特点

城郊型产业结构是指城郊区、县、乡、镇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城郊型产业结构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就农业方面来讲,适应城市市场需要,发展蔬菜、花卉、鲜果等种植业,发展奶牛、鸡鸭、猪羊等畜禽业,发展鱼虾等水产养殖业;就工业而言,接受城市工业的辐射,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协作和服务;针对城市庞大的人口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发展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城郊型经济结构的特点,使城郊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