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毛泽东名言故事
7519300000012

第12章 学习(1)

73.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914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曾读过明代学者胡居仁的一副对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觉得这副对联有可取之处,但是也有不可取之处,于是毛泽东根据自己的意图对联语进行了点化并以此联自勉: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后来,在湖南长沙任小学执事时,他还曾将此联题赠给他的学生们,教导他们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因为这副对联是对胡居仁对联点化而来,所以一直有很多人将毛泽东的这副对联当成了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毛泽东对原联的改动是比较大的。

毛泽东将上联的“苟”改为“贵”,将“起”和“眠”的位置进行了置换。将下联的“莫过”改为“只怕”,改动的部分近四分之一,而且这一改动使对联的哲理性更强。

上联,“苟有恒”是将“有恒”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苟”乃假设之意。“贵有恒”是将“有恒”建立在肯定的基础上,“贵”是指可贵,语气是不同的。毛泽东将上联中的“起”和“眠”的位置进行了置换,看似简单,其实内容的变化却很大,其逻辑层次的变化可谓天渊之别,与原联比较别有一番味道。“三更眠五更起”,细细品味似乎与对联要反映的内容不符。一般来说,“三更眠”,“五更起”,眠者可能有事要做,所以晚睡早起。这是很正常之人所为很正常之事。而“三更起”“五更眠”则不同,三更起来要学习、做事,但是五更又眠。这就描绘一个懈怠、懒惰、反复无常,三分钟热血的形象,与对联要表达的意境非常吻合。

下联,“莫过”是没有超过的意思,语气仿佛仍然是建立在一种判断的基础上。“只怕”却一语道破,告诉人们没有其他更可怕的,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语气非常果断、肯定。

毛泽东的对联是这么写的,其实毛泽东的一牛也是这样度过的。毛泽东自8岁进入私塾,直到他逝世,读书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乐趣。1976年9月8日。毛泽东弥留之际,已处在半昏迷状态,即使如此,每当他清醒过来,他还要书看。这种对书籍热爱而达到的至死不渝的精神,已远非用“持之以恒”所能形容。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由一个书生,而最终改写了中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古训,成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学者。在他漫长而峥嵘的岁月里,读书整整伴随了他伟大的一生,书籍成了毛泽东须臾不可或缺的必须品。而且,一生中他的读书生活正像他在联中所说的那样,做到了持之以恒。

(杜忠明编着《毛泽东对联赏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6页。)

74.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

1915年暑假过后,已经22岁的毛泽东向长沙各学校发出了一则《征友启示》。启示是毛泽东自己刻蜡版油印的,只有几百个字,内容大意是:愿意和有爱国热情的青年结为朋友,愿意和那些不畏艰难,不怕困难,能够为国为民献身的志士通信联络。启示最后说:“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表达了求友情切的心情。启示的署名是。二十八画生”。

启示发出之后,毛泽东以殷切期待的心情等待了一些日子,但是应征的人很少,很多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毛泽东的心情,甚至有的人认为“二十八画生”是一个怪人,还有人以“二十八画生”是为了寻找恋爱的对象。真正和毛泽东联络的只有“三个半”。

1915年9月27日,毛泽东给萧子升写信,再一次谈到求友的迫切心情,说“近以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乃发内宣,所以效嘤鸣而求友声,至今数日,应者尚寡。兹附上一纸,贵校有贤者,可为介绍。”毛泽东在信中就朋友、学问、事业等问题和萧子升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交流。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28页。)

75.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1919年11月14日,罗学瓒从法国给毛泽东寄回一封信,信中谈到:

伯格森之所以成为大哲学家,是因为他同时精于数学、物理学等诸学科,研究哲学不注意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因而难于成为世界性的大哲学家。

‘毛泽东读了罗学瓒的信之后很有感触,认为来信切中了自己治学的缺点,于1920年11月26日给罗学瓒回信的时候,毛泽东说一定按你的话去做,并说:“已经决定了一种求学的办法。”毛泽东还把罗学瓒来信中写的“伯格森所以为大哲学家因为他的科学根底好”第三句话抽出来作为信的提要,编入《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1集中,提醒会员们在治学时共同注意此事,自己也决心加强自然科学和各门科学的研究,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1921年元月,新民学会在长沙的会员召开了为时三天的重要会议。

讨论会友个人的计划时,毛泽东再一次谈到了要加强自然科学学习的打算。他说:“觉得普通知识要紧,现在号称有专门学问的人。他的学问,还只算得普通或不及。自身决定三十以内只求普通知识,固缺乏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课学的知识。想设法补足。”红军到达陕北之后,建立了延安为中心的稳固的抗日根据地,这个时候,为了提高自己马列主义素养,青年时期藏在心底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渴求,再一次迸发出来。这个时候,毛泽东阅读了大量自然科学书籍,汤姆逊的《科学大纲》、爱丁顿的《物理世界本质》、普朗克的《科学向85何处去》、秦斯的《环绕我们的宇宙》等科学书籍都广泛涉猎。

科学未必能够救国,但是革命需要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在解决了救国的问题后,建设国家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在给毛岸英和毛岸青的信中向儿子建议:

“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

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辅之。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这是毛泽东在革命和实践中认识的一条真理。

(雷国真等着《毛泽东大成智慧》,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136页;邓力群主编《伟人毛泽东丛书?毛泽东与科学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34-137页。)

76.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张爱萍到延安不久,毛泽东曾经与他进行过一次深谈。毛泽东问张爱萍留在学校怎么样,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张爱萍如实地谈了自己想到前线去但无条件服从组织的思想。他还说,留校可以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是学习的好机会。只是感到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懂得的太少,不像过去那么有信心了。“学然后知不足嘛”,毛泽东说,“觉得自己懂得少,是好现象,是进步的表现。只是不能为此减弱了信心。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毛泽东接着向张爱萍讲了他自己读书的办法。张爱萍听着,直觉得有一种“聆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那次谈话的第三天,毛泽东又派人给张爱萍送来了一封信,信中仍继续三天前的话题,毛泽东叮嘱张爱萍,不应该因为感受到自己懂得少而降低信心。“一般地说,信心过高,容易犯左的错误;信心不足,容易犯右的错误……”谆谆教导,情真意切,使张爱萍增加了自信心,鼓足了奋斗的勇气。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还语重心长地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而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与我”征文组委会编《我与毛泽东的交往》,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45-146页;《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535页。)

77.社会变了,人也要变。

1947年9月,毛泽东率部转战陕北。

一天,毛泽东与卫士李银桥等来到白云山下,决定第二天去看山上的白云寺。

第二天早晨,在县长的陪同下,毛泽东一行人来到了白云寺。毛泽东马上与白云寺的老和尚亲切地交谈起来:“你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啊?”老和尚说:“好的哩!出家人不打诳语。”毛泽东笑了,说:“你们是超脱的,更要讲实话。”老和尚并不认识毛泽东,但是老和尚看到这个人是由县长陪同来的,认定来人一定是比县长还大的“大官”,很受感动,就和毛泽东亲切地攀谈起来:“不瞒施主,以前信神的多,出家人也多。所以布施的人也多,收入就多,生活很好。后来信神的人少了,出家的人少了,布施的人也少了,生活一时有一些困难。”毛泽东和蔼地说:“你能讲实话,这就好。有什么困难你都说说。”老和尚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心里高兴,就打开了话匣子:“后来人民政府叫我们自力更生,种点地,搞些农业生产,开头不习惯,现在手脚灵便了,倒也能劳动。”毛泽东说:“这不错呀,这是一大改变啊……现在生活到底怎么样呢?”老和尚看毛泽东愿意听,也就继续无所顾忌地说开了:“现在打的粮87食,够吃,其他穿衣、治病、修理寺院,一概由政府包下来……托毛主席的福,安排得周到,出家人也得随着社会进步啊!”毛泽东听得高兴,情不自禁地说:“讲得好!社会变了,人也要变。

过去,和尚一不生产人口,二不生产粮食。现在要变。不生产人口也可以,不劳动不行。边区是保护宗教信仰的,但是要劳动。参加劳动后,身体好了,也不剥削人了,这就对了。今天我在这里‘取经’了。”老和尚高兴地说:“不敢不敢。”

(王守柱、李保华编着《毛泽东的魅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56-157页。)

78.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解放初期,由于人民的正常生活刚刚恢复,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各地发生了很多学生因营养不良在学校晕倒的情况,毛泽东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于1950年6月9日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了一封信:

马部长:

另件奉还。此事宜速解决,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足,宜酌增经费。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病人应有特殊待遇。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高教会已开过,中小两级宜各开一次。以上请考虑酌办。此致敬本乙毛泽东六月十九日短短的一封信,表达了领袖对少年儿童的无限关怀。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1996年8月版,第83页。)

79.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49年4月21日,年仅16岁的马四姐参加了渡江战役,因战绩突出,被授予“渡江英雄”称号。开国大典前,毛泽东得知渡江战役中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女英雄时,就亲笔发出请柬,邀请她参加开国大典。但是父母担心她年龄太小,不放心她一个人进京。

1951年9月20日,在共和国3周岁前10天,小英雄突然接到毛泽东发出的第二封邀请她进京参加国庆大典的信,小英雄高兴万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0月3日,毛泽东与各地代表一同观看京剧,小英雄当时就坐在毛泽东和周总理的中间。开演前,周总理低声对毛泽东说:“主席,这就是你两次邀请的小英雄。”毛泽东一把拉住小英雄的手,问小英雄的名字。

小英雄结结巴巴好半天才对毛泽东说:“我只知道我们家姓马,在家排行老四,家里人喊我四姐,我没有正式的名字。”毛泽东侧身对周总理和身边的陈毅等中央领导说:“这么伟大的小英雄,没有名字怎行?”毛泽东浓重的湘腔引起了在座各位领导的笑声。

第二天,一辆红色小轿车把小英雄从北京大学招待所接到了风光旖旎的中南海,毛泽东邀请小英雄到家中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