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层是皮层下部位以及整个有机体的最高调节器。情绪、情感的多水平的中枢在皮层下各部位,同时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情绪和情感。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维持或破坏使人对现实的态度发生改变,“应当认为,在建立和维持动力定型的情况下,大脑两半球的神经过程是符合于我们通常称为两种基本范畴的情感的东西的,即积极的与消极的情感,以及由于种种情感的组合或不同的紧张性而发生的一系列的色调的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她给情绪下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的倾向。这种体验倾向被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是不同的。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情绪和情感有着十分复杂的生理基础。情绪和感情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皮下神经过程的作用处于显著地位,大脑皮层起着调节、制约的作用。情绪和感情的生理基础过程实现着神经系统各个水平上的整合。
同样的道理,其他心理活动也是有复杂的生理基础的。总之,心理的阐述依赖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心理产生后,又会反过来通过大脑和神经系统来调节生理活动。心理和生理密不可分,心身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的完整生命。
★第四节 心身疾病及其防治
什么是心身疾病
(一)概念
心身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等。如果将躯体器质性疾病改为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就成了心身障碍,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等。广义的概念,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即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的总称。
(二)特点
(1)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2)心身疾病具有与躯体症状相关的病症;
(3)心身疾病的病症通常体现在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上;
(4)心身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及个性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5)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可能引发心身疾病易患者的病理生理反应,而对一般人则只可能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
(6)有些病人能够较清晰地了解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过程,大部分病人则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但或许能感到某种心理因素能加重自己的病情。
(三)范围
就目前情况来看,心身疾病一般包括以下种类:
(1)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
(3)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神经性呕吐和食道贲门或幽门痉挛等;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紊乱、阳萎、痛经、经前期紧张症、神经性多尿症等;
(5)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等;
(6)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
(7)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紧张性头痛等;
(8)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等。
其中,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是更为明确的心身疾病。
下面就几种最为常见的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做简单的介绍:
1.原发性高血压病
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而人们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的改变是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持续的精神紧张或焦虑,能使人的血管阻力增加,促使血压上升。同时,交感神经的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时间一久就形成高血压。
2.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发生,胆固醇含量增高和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条件,而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起着明显作用。目前发现胆固醇增高的主要原因是情绪波动。有的研究者则指出,冠心病与人的性格有密切关系,例如A型性格者比B型性格者患病率高。
3.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心理因素可改变胃液分泌,如愤怒、紧张、惊慌和憎恨等心理因素往往使胃酸增加,而抑郁、苦闷或焦虑等会使胃液减少。比如,火灾、洪水、空袭和地震等造成的心理影响常可引起应激性胃溃疡;丧偶、离婚、恐惧、失败等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4.支气管哮喘
心理因素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加气流阻力。这种体液免疫反应,是心理因素导致肾上腺功能障碍引起的。
5.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其发生与患者性格特征有关。在强烈、急剧的心理因素影响下,易激怒、过敏、多疑善感等性格的人,容易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的利用加速,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
6.荨麻疹
荨麻疹虽属过敏性疾病,但与心理因素,尤其过度紧张、焦虑、烦闷等关系较密切。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时,尤为明显。有的患者因烦闷会使荨麻疹多次重复发生。
(四)分布趋势
心身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较广,并且近来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在患病人数上,例如,美国一个有1600名居民的社区中,曾患溃疡病者占居民总数的7%,支气管哮喘者3%,高血压者8.6%,神经性胃病者6%,消化不良症状者8%。要知道,这个调查尚未包括冠心病和经前期紧张症等其他常见的心身疾病。在发达国家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则有差不多1/3为心身疾病患者。在性别上,心身疾病患者中女性一般高于男性。但有些病种如溃疡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则以男性患病率为高。年龄上,15岁以下的少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心身疾病的比率较低,青年人略高,更年期为患病率高峰。
另外,心身疾病的分布还有如下特点: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工业化的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的社会。
致病因素
心身疾病是生物、理化、心理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过激是主要致病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指的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事件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不良,如环境拥挤、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车祸、竞争激烈、节奏紧张、吸烟、酗酒、吸毒等等;社会动荡,如发生战争、政治剧变、天灾人祸等等;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矛盾、道德规范等等;意外事故,如亲人去世、离婚、重病等等;职业因素,如工作单调、工作环境不好、过度劳累等等。这些社会因素会使人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最终使人患上心身疾病。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影响健康的内在情绪、态度、观念等一切心理活动;狭义上,指心理矛盾、冲突、刺激和个性缺陷等。
心理矛盾和冲突,是指同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抑郁,程度较轻的称为“心理矛盾”,程度严重的称为“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和冲突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和应激状态。并非所有心理矛盾和冲突都会导致心身疾病,只有当心理矛盾和冲突达到个体难以忍受的程度时或者个体长期处于冲突状态中时,才会引发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心理刺激,是指个体在受到应激源刺激后所产生的心理应激状态。个体周围的各种生活事件都可能是应激源,而使人产生心理刺激。过度的不良心理刺激,可引起人们产生不安全感或损失感的心理刺激,很容易导致心身疾病。亲人亡故、遭受天灾等具体事物或工作失误、名誉受损等抽象损失都会引发人的损失感。
个性缺陷,是使心理矛盾和冲突诱发心身疾病的重要内在因素。个性缺陷,如多疑、倔强、情绪不稳定、寡言少语等等,最容易使人患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其中,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的外部致病因素,而心理因素则是内部致病条件,内外两种因素的结合超过一定强度,就会使个体产生过度心理应激,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三)理化性刺激因素
理化性刺激因素包括外伤、高温、高压、噪音、强光、放射线、电磁波、药物、化学品等等。
(四)传染性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等病源性微生物入侵也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原因之一。
(五)遗传因素
某些心身疾病的罹患率跟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如高血压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再如胃十二指肠溃疡也带有遗传性。
(六)生理因素
妊娠、肥胖、年老等生理因素会引起某些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是多种因素复合形成的,并且对于不同的心身疾病及其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但是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心身疾病。下面简述几种机理学说。
(一)心理动力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