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运算阶段和前青年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每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改组,并以不断增长的程度超越前阶段。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于后一阶段之中,前者为后者准备,并被后者取代。整个发展阶段是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而不是阶梯式的。各阶段可因年龄和各人智慧程度、社会环境不同而提前或推迟,但先后次序不变。
儿童心理发展有4个因素。首先是成熟,即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其次是练习和习得经验。无论物理实验还是数学实验,都能使儿童获得新的知识,因此“知识来源于动作”。第三是社会经验,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最后,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它能够调和成熟、练习和社会经验三个方面的作用,又具有一定的定向性特点。正是经过自我调节的平衡作用,才构成了我们前面所述的各种结构的形成过程。
趣味扩展
1925年和1927年,皮亚杰的两个女儿先后出生,1931年儿子出生。他在妻子协助下,以大量时间观察儿童动作并进行各种实验。他对自己三个孩子的研究,提供了他创立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重要基础。根据研究结果,写成三本专著,主要论述儿童智慧行为的发生、儿童因果概念和儿童象征行为(模仿和游戏)的开始等问题。他在离开纳沙特尔前,曾从多年关于软体动物的研究经验中总结出一个根本问题,即遗传结构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有机体发生学上分类的中心问题,而且也是心理学上学习理论(成熟和学习的关系)和认识论的中心问题。
皮亚杰研究了儿童智力在各个年龄阶段上的个体发生发展,从认识的起源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的发展。由于皮亚杰曾学习过精神分析学说、病理心理学,做过西蒙(T.Simon)的助手,也在比奈(A.Binet)实验室进行过测验研究,又受到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他综合了观察法、询问法、测验法和实验法而创造出临床法,也称为临床描述技术。这个方法有它的独到之处。它的出发点是皮亚杰的结构整体理论,即从整体来观察儿童,强调实验的自然性质。他认为用单纯观察、单纯测验等单一方法不能全面地了解儿童。在他的研究中,主试细致地观察儿童活动,引导儿童活动,让儿童自由谈话,自由叙述,同时因势利导,进行分析。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则采用作业法与谈话法相结合的方式,并在实验过程中适当穿插提问。总的来说,这个方法的特点是:从整体的观点研究儿童,比较全面和细致;比较灵活,不拘一格;不仅观察儿童认识什么,也探讨他是如何认识的,从而了解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
IntelligenceandAffectivity
《智慧心理学》
让·皮亚杰(JeanPiaget)
作者简介
让·皮亚杰自1918年获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又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他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和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他早期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并从此入手,最后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献。其中发生认识论经典之作有五本:《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和《儿童的道德判断》。30年代以后的代表作主要有:《儿童智慧的起源》(1936)、《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和《儿童符号的形成》(1945)、《智慧心理学》(1947)、《逻辑学与心理学》(1953)、《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1955)和《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1959),以上几部著作奠定了心理逻辑学的基础;而三卷集《发生认识论导论》的出版,则标志着发生认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因其学识渊博和贡献卓越,他于196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以表彰他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1972年,他于荷兰获得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金的“伊拉斯姆士”奖金。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和名誉教授。1996年在瑞士举办了一系列纪念皮亚杰诞生100周年的活动,人们以多种形式缅怀这位心理学巨匠对现代心理科学的贡献。
名著导读
《智慧心理学》是皮亚杰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他于1942年在法国法兰西学院讲学时的讲稿,并于1947年第一次以法文版的形式出版。
全书共分6章。第一章,参照适应过程给智慧下一定义;第二章,通过考察“思维心理学”表明智慧活动主要就是按照某些确定结构把种种运演“集合成群”;第三章,通过把智慧看做是一切认识过程所趋向的平衡形式,来探讨智慧与知觉的关系问题;第四章,探讨智慧与习惯的关系问题;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探讨智慧的发展问题和智慧的社会化问题。在探讨上述诸问题时,皮亚杰批判地吸收了生物学、认识论、数理逻辑和现代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观点,博采众长、自成一体,提出了智慧的生物性和逻辑性的双重特点,划分了儿童智慧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建立了科学的智慧心理学。
理论精读
1.运演
运演又称运算,是皮亚杰从现代符号逻辑中引进来的,这是逻辑思维的核心概念(应用运演概念是皮亚杰对思维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贡献),运演来源于实际动作,是动作的内化,因为动作是在实物上进行,而运演是在思维上进行,但不失去动作原有的特征。运演不仅是内化的动作,而且是可逆性的,以区别于那些单向的、不可逆的动作。
运演“集群方式”有以下5种情形。
(1)组合性:一个集群方式中任何两个元素可以组合,从而产生同一集群方式中的一个新元素;两个不同的类可以组合成包括这两个类的一个综合性的类。例如:
A+A′=B(鸟+鸟以外的动物=动物);B+B′=C
A<B,B<C→A<C
(2)可逆性:刚刚组合在一起的两个类或两种关系可以又重新分开,恢复原状。例如:
B-A′=A(动物-鸟以外的动物=鸟)
(3)结合性: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可以获得相同结果,即思维总是可以绕道迂回的。例如:
(A+A′)+B′=A+(A′+B′)=C
(4)同一性:一个运演与其相反的运演组合在一起就被抵消了。例如:
+A-A=0(鸟-鸟=零)
(5)重复性或同义反复:一个单位元素被重复时,其性质不变。例如:
A+A=A(鸟+鸟=鸟)
2.运演集群方式的4种类别
(1)由逻辑性运演所形成的集群方式。其中又有4种加法式的集群过程和4种乘法式的集群过程。4种加法式是归类和置换(与类有关)、依序排列和对称关系(与关系有关)。总之,这里8种基本的逻辑集群方式,有些是加法式的,有些是乘法式的;有些与类有关,有些则与关系有关;有些按照组合、序列或简单的对应关系排列,有些则按照互易性和“一对多”的对应关系来排列。
(2)由亚逻辑性运演所形成的集群方式,即形成空间和时间观念的集群方式。其中也有8种不同的集群过程。而(1)与(2)两种运演体系之间发展上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有关智慧发展的最有趣的问题之一。
(3)关于手段与目的之间关系的运演所形成的集群方式,这些运演在实际智慧中起着重要作用。
(4)关于命题的运演所形成的集群方式,命题逻辑学即是这种以各命题函项之间的蕴涵和不相容为基础的逻辑学。
3.思维的成长——直觉和各种运演
(1)感觉—运动性智慧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知道动作与效果间的关系,开始认识客体的永存性、主体与客体间的相互关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动作与动作之间开始逐渐协调。这个阶段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这些纯然是智慧的适应性的表现,但既无认识,也无语言和思维。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6个阶段:本能反射阶段、原始循环反应或低级习惯阶段、继发循环反应阶段、感觉—运动性智慧开始形成阶段、二级循环反应阶段和感觉—运动性智慧的完成阶段。
(2)前运演阶段。这个阶段儿童思维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思维的象征性、表象性,又称象征性思维、表象性思维。儿童凭借这种思维进行延迟性模仿(模仿自己过去曾看见或听到过的事物或活动)、象征性活动或游戏(如用一块小卵石代表一粒糖,或用木块当做汽车行驶)及绘画活动等。而此时的思维通常具有一些概念前思维的特征并伴有类推的方式。另一个是思维的直觉性,又称直觉思维。4~7岁儿童开始从表象性思维或象征性思维逐渐向运演思维过渡,但是知觉活动的迹象依然存在,表现出思维的直觉性。这种直觉思维比概念前思维或象征性思维进了一步,这种直觉导致初步的逻辑性,但这种初步的逻辑性是以表象性调节,而不是以运演为形式的。根据这种观点,存在直觉性“思维的片面集中”和“分散片面集中的思维”两种机制,皮亚杰所做的一些守恒实验即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直觉思维是感觉—运动性智慧的扩展,正如感觉—运动性智慧把各种客体同化于反应图式那样,直觉最初总是在思想中进行的一种动作,但是却为过渡到具体运演,甚至是逻辑性运演的思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具体运演阶段。具体运演是在丰体摆弄具体的客体对它们进行归类、依序排列不对称关系等实际动作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些实际的动作体系的内化,就成为运演的集合成群过程。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守恒性。所谓守恒,就是内化的和可逆的动作。守恒是通过两种可逆性实现的,第一是逆向性或否定性,如+A是-A的逆向或否定;第二是互反性或互换性,如A>B的互反便是A<B,儿童自身的左右和对面人的左右就是一个互反关系。通常,儿童守恒概念的获得是依数量守恒、长度守恒、物体守恒、重量守恒和体积守恒而递进的。二是集群运演。皮亚杰将具体运演阶段的思维用集群或群集这一概念加以说明,认为在具体运演阶段的儿童智慧能够达到灵活的平衡,是由于发生了一些集群的变化而实现的,即集群的组合、逆向、结合、同一和重复。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对上述集群运演结构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正确地掌握逻辑概念。
这个阶段之所以称为具体运演阶段,是因为:第一,这种运演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只能把逻辑运演应用到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物,因而这个阶段的思维只局限于初步的逻辑思维;第二,这些运演是零散的、孤立的,还不能把逻辑运演结合为各种可能的变换形式,成为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
(4)形式运演阶段。在具体运演结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平衡,逐步出现新的运演结构,这就是与成人思维接近的,达到形式运演思维的阶段。所谓形式运演,就是“使形式从内容解放出来”。这个阶段的思维能够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实,并通过假设推理解答问题,或从前提出发,作出应有的结论。它的思维特点是把逻辑运演组合成各种系统,并根据可能的转化形式去解决脱离了当前具体事物的观察所提出的各种命题。
趣味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