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说:“我相信我们应该在一种理想主义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这种理想主义要能够不使我们骄傲。而又能够使我们把我们的希望和梦想放得很高。”
修桥教子
在清朝最鼎盛时期,有一位封疆大吏告老还乡。在那个时代所有高官都不能在家乡任职,这位封疆大吏总想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在任上时却不能做到。归隐后他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们却不理解。子女们说:“您常年不在家乡,做了一辈子的封疆大吏,却没有给我们带来一点实惠,如今好不容易盼到您回来,您却仍然不考虑我们的生计。”这位封疆大吏不为所动,仍然用尽一生的积蓄,历时多年,终于修成了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家乡的人们非常高兴,纷纷感谢。这时,这位封疆大吏深情地对子女们说:“我没能为家乡作出实际贡献,心中非常惭愧,如今告老还乡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是对家乡的回报。同时,我还想用这个行为让你们明白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创造,靠天靠地靠父母,不如靠自己,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走。”为了更深刻地教育子女,让子女形成独立的性格,这位封疆大吏最终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用全部积蓄建造的桥卖给了当地官府。
这位封疆大吏就是康熙年间的贵州巡抚刘荫枢。他的行为对子女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他的子女们都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励志感言
言传不如身教。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行为远远大于道德说教,身为父母者品行端正对孩子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勤于观察父母的行为,从中学习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处世能力。
谈迁与《国榷》
我国是一个史学发达的国家,历史著作浩瀚无边,对历朝历代都有明确的记载,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在那些史学著作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国榷》一书作者的遭遇就感人至深。
《国榷》的作者是明代遗民谈迁。
谈迁(1594—1657)。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先世居住河南开封,南宋末定居盐官(今浙江海宁)枣林。明亡后他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曾自称“江左遗民”,著述等身,撰有《北游录》、《枣林集》、《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枣林诗集》、《海昌外志》等,其最重要的著作是记录明代史事的《国榷》。
谈迁远祖生活在国破家亡之时,受家族熏染,谈迁对亡国之痛深有感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谈迁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在谈迁的著作中,充分表现了亡国之痛,寄托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谈迁的心目中,大史学家司马迁是其最为景仰的人物。谈迁自幼立志成为史学家,记录亡国之痛,因此刻苦好学,遍览群书。由于家庭贫困,只能靠替人抄书、代人写信或为别人做记室(秘书)维持生活。为完成心中宏愿,谈迁访求邸报、档册、各地方志和多种遗闻,撰写私史。谈迁著述不计报酬,不慕虚名,只为展示历史的真实。因此,谈迁一生贫寒,却铮铮铁骨,可以说是极具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学家。
谈迁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善诸子百家,精研历代史籍,遍索明代掌故。有感于亡国之痛,谈迁立志编写一部详尽真实的明代历史。从天启元年(1621),他27岁开始,以历朝实录为基本材料,兼采杂史一百余种,历时二十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终于完成编年体明史《国榷》,全书500万言。艰难完成《国榷》之后两年,既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谈迁“悲悼者累月”后发愤重写,又经四年艰辛努力,于顺治十年(1653)完成新作,携稿入京,前后写作时间累计达35年之久。
这样,以寄托亡国之痛的一代名著《国榷》终于完成并流传至今。
励志感言
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激励人生前进的巨大动力,谈迁六易其稿的《国榷》不幸被盗,其痛苦可想而知,但使命感催促他继续奋斗—“悲悼者累月”之后,他以惊人的毅力重新写作长达500万言的巨著,由此可见,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人生的重大意义。面对重大挫折,能否以昂扬的毅力坚持下去,是对人生的重大考验。
大山中走出来的孩子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出生于1902年12月28日,湖南凤凰县人,有汉苗土家血统,父亲名叫沈宗嗣,母亲名叫黄素英。沈从文家有兄妹九人,他排行第四,由于在男孩中居第二,因此弟弟妹妹们都习惯管他叫二哥。
沈从文一生坎坷,从1917年到1922年在湘西沅水流域漂游;1923年来到北京,只能靠写作谋生;1928年离开北京,到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多种报社文艺副刊主编;后又在多种机构任职。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长河》、《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1915年,沈从文从私塾进入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学。沈从文天性活泼,像其他孩子一样贪玩,经常逃学去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回到土地庙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第二天,他无奈地硬着头皮去上学,在一株楠木树下,遇到了他的老师毛先生。毛老师略带怒色地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斥责沈从文为什么不上学。沈从文只能实话实说:“看戏去了。”毛老师见他逃学看戏还理直气壮,便语重心长地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后来,毛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继续开导他说:“树木是往上长的,你却要往下跪。人必须要进取,不能自轻自贱,而要自尊自贵。”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就是这位淘气的小孩为中国文学贡献了无数伟大的作品。
沈从文是大山里的孩子,是从边城走向世界的大文学家,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不屈不挠的性格,沈从文在1936年的《篱下集》题记中曾写道:“我崇拜朝气,喜欢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一个人行为或精神上有朝气,不在小利小害上打算计较,不拘泥于物质攫取与人世毁誉,他能硬起脊梁,笔直地走他要走的道路,他所学的或同我所学的完全是两样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或与我的极其冲突,那不碍事,我仍然觉得这是个朋友,这是个人。我爱这种人也尊敬这种人。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的事业伟大作品,就是这类人有份。他不能避免失败,他失败了能再干。他容易跌倒,但在跌倒以后即刻可以爬起。”这位从湘西大山中走出的小孩,在一生的奋斗中不但为中国文学贡献了许多伟大的作品,而且在晚年为中国的文化事业贡献了许多杰作,其中以《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为代表,尤其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巨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不但在中国影响巨大,而且还被译成日文、英文、韩文、俄文等文字,在四十多个国家出版,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励志感言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过、“一个人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消灭。”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同样,沈从文先生也说过:“他不能避免失败,他失败了能再干。他容易跌倒,但在跌倒以后即刻可以爬起。”
胯下受辱
韩信(公元前?一前19年),秦末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人,西汉开国功臣,初从项羽,后归刘邦,拜为大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与萧何、张良合称为汉兴三杰。
韩信出身平民之家,性格豪放、不拘礼节。由于未能被推择为官吏,又不会经商,因此只能依靠下邳乡亭长的施舍勉强度日,当地的街坊邻居都讨厌他。韩信母亲病逝后,家里无钱办理丧事,但是他却寻找到一处又高又宽的墓地,要让那墓地可安顿得下一家人。
韩信胸怀大志,深研兵法,总是佩带刀剑出入于里巷。有一次,在淮阴城里韩信碰到了几个卖肉的人,这几个人身材高大,相貌凶悍,属于当地的地痞之类,其中有一个人瞧不起韩信,当众侮辱韩信,蔑视地对他说:“尽管你长得高大威武,喜欢佩刀带剑,但你徒有其表,其实是个胆小鬼。”韩信不为所动,继续向前走去,那个人就当着大家继续羞辱韩信说:“如果你不怕死,就来刺我;如果你怕死,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这时,韩信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或者教训对方一顿;或者受辱。但韩信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想了想,又仔细地打量了对方一番,二话不说,就毅然从那个地痞的胯下爬了过去。
于是,集市上的人都嘲笑韩信,虽然佩刀带剑,但只是个胆小鬼而已。只有韩信自己明白,自己要成就一番伟业岂能与街头地痞厮斗?!几年之后,韩信官拜大将,衣锦还乡,那几个当年侮辱他的地痞纷纷前来求饶,韩信不但没有惩治他们,还接纳他们为麾下士卒。明代的黄道周在《广明将传》中曾说韩信:“淮阴饿夫,饭于漂母。时不利兮,胯下受辱。”虽然受到了如此奇耻大辱,但韩信却不以为意,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后来得到了丞相萧何的器重,并得到了刘邦的赏识,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励志感言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青年朋友经常会受到委屈甚至屈辱,这时应该学会忍耐,努力提高自己的涵养。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争一时之气,很有可能毁掉远大的前程。
与死神擦肩而过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向死而在”,意思是说人生随时都会死亡,要努力把握住现实的生命,做最有意义的事情。这个观点对我的一个朋友王卫东影响非常大。
两年前王卫东感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后传来的是一个噩耗,他已身患癌症。当时医生告诉他,他得的是一种不治之症,最多还能活半年。面对命运的残酷打击,王卫东沉默了,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要把一切事情都料理好,然后向所有朋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