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之谜我来揭
7437100000090

第90章 富士山形成之谜

本州中南部的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6米,耸立在日本本州中部山梨、静冈两县交界处。熔岩流、火山灰和火山沙砾堆积形成它的主体部分,深约220米的火山口像一只大钵盂,被人们尊为“御钵”。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它东距东京约80千米,面积为90.76平方千米。整个山体呈圆锥状,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富士山四周有剑峰、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火山爆发的情景是极其壮观的,火山在日本常被人视为神山、圣山。尤其是富士山更被人们视为民族的象征,被奉为“圣山”,是平安吉祥的象征。富士山是一座比较年轻的休眠火山。火山喷发留下了无数山洞,有的山洞至今仍有喷气现象。最美的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结满钟乳石似的冰柱,终年不化,被视为罕见的奇观。山顶上有大小两个火山口,大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200米。天气晴朗时,在山顶看日出、观云海是世界各国游客来日本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

富士山是一坐标准的圆锥形火山。美丽的锥形巅峰终年覆盖积雪,昂然挺立在天地之间,神圣庄严,挺拔秀气。山顶平坦,海拔2900米以上都覆盖着火山熔岩、火山砂,无丛林又无泉水,十分荒凉,仅有一条登山者踩出的弯弯曲曲的小路。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方,则遍布密密扎扎的丛林,还有广阔的湖泊和飞泻而下的瀑布。

每年三、四月,富士山漫山遍野盛开着一丛丛、一堆堆樱花,艳丽多姿,姹紫嫣红,香飘数里;夏天,满山翠绿,山顶许多积雪融化,是登山顶观日出的最好季节;秋天,天高气爽,山谷到处是红叶,别有一番醉人的情趣;冬天,冰封雪冻,一片北国风光。所以说富士山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探访。

从山脚到山顶,一路上忽而狂风暴雨,忽而风和日丽,温度相差数10度,风云变幻莫测,但登山者却乐此不疲。更有许多人为了在日出前登上山顶迎接朝阳,手执手电星夜行军。人们还喜欢沿火山口外缘环行,戏称为“沿着一只大碗的边缘散步”。

富士山是休眠状火山,在历史上它已喷发过上百次。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在现今富士山附近,火山活动相当频繁,相继出现了小御岳、箱根和爱鹰三个火山口,开始了持续的火山喷发。直至距今20万年前,小御岳和爱鹰火山才停止喷发,成为沉睡的死火山,只有箱根火山还在断续喷发。

约在距今10万年前,随着箱根火山的喷发,在小御岳火山南侧山腰处出现了古富士山火山的猛烈喷发,反复喷出大量的火山灰、碎石和熔岩。喷出的火山灰在几百千米以外的东京也落下了厚厚的一层,最后几乎把原来的小御岳火山全部覆盖住了。

距今约11000年前,古富士山火山由横式喷发变为大量熔岩流的喷溢,熔融的岩浆奔流、堆积,形成了现代富士山的骨架。直至距今2200年前,富士山的顶部停止了熔岩流的大规模喷溢。

从公元781—1707年的926年间,富士山共喷发过十次,每次的喷发物都呈环形堆积在山体周围,形成较匀称的圆锥状,涌出的熔岩流把原来山脚下的大湖分割成为几个小湖——富士五湖(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进湖和木栖湖)。记载中最后的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12月的富士山“宝永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总量达13亿吨,喷出的岩浆淹没了两座较老的火山,形成了今日的锥形巨峰。最近科学家用最新的技术对富士山进行测试,发现“富士山还活着”!每年仍有10次左右的“火山性地震”发生,只是震源较深,才没有造成火山喷发。但许多地方仍在向外喷出高达80度C的热气,一切迹象都表明,它可能会再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