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之谜我来揭
7437100000070

第70章 屡伤主人的蓝钻石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是纯洁和高贵的象征,而有这样一颗蓝钻石,在它耀眼的光芒背后,却又有着让人望而却步的罪恶和神秘。

这就是“希望”蓝钻石,它曾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钻石王,1947年它的标价就达到了1500万美元,但这是它的最后一次拍卖,1947年后,“希望”蓝钻石再也没有被拍卖过,它的最后一个主人是美国珠宝商海瑞·温斯顿。1958年,他把“希望”蓝钻石捐赠给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

“希望”蓝钻石问世于500年前。相传在一条河畔的一座废弃的矿井里,一个路过的老人偶尔瞥见一块熠熠闪光的石头。经辨别,竟是一枚硕大的蓝钻石。老人请工匠将钻石进行粗加工,加工后的蓝钻石竟还有112.5克拉。老人去世后,他的3个儿子为这枚钻石大打出手,结果钻石被族长充公,下令镶嵌在神像的前额上。

一天深夜,一个抵不住钻石蓝光诱惑的年轻人偷走了钻石。但仅仅几个小时,他就被守护神像的婆罗门捕获,活活被打死,这是“希望”的第一个牺牲者。蓝钻石重新被镶嵌在神像的前额上。

由于种种原因,这颗蓝钻石几经转手,被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获得。重新打磨后,被称为“法国蓝宝”。但他仅仅戴了一次,不久便患天花死去。17世纪初一场法国大革命的风暴把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送上了断头台。“法国蓝宝”在这场大革命中被皇家侍卫雅各斯乘乱窃取。法国临时政府在清点国库时,发现“法国蓝宝”失踪,于是贴出告示:凡私藏皇家珍宝者处以死刑。侍卫雅各斯闻讯后终日不安,精神发生错乱,最后自杀而死。

40年后“法国蓝宝”为俄国太子伊凡觅得。伊凡在寻花问柳时,为了讨得一个妓女的欢心,竟将“法国蓝宝”拱手相赠。一年后,伊凡另结新欢,对赠宝之事后悔不已,决定追索回来。可是,那个妓女死活不依,伊凡一剑刺死妓女,夺宝而归。然而时过未久,伊凡皇太子在宫中死于非命。

神秘的“法国蓝宝”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的厄运比巫师的诅咒还要灵验,人们视之为不祥之物。尽管如此,世界上还是有许多贪婪的目光盯着它,希冀有朝一日成为拥有它的主人。后来钻石又流落到一个俄国人康尼托夫斯基手中,此人不久遇刺而死。随后哈比布购下了钻石,接着转卖给西蒙。后来哈比布及其家人在直布罗陀附近的海中不幸淹死。西蒙则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丧生。钻石辗转到了土耳其苏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个王妃为此丧生,苏丹本人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希望”蓝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华盛顿的百万富翁沃尔斯夫妇。自从拥有这颗钻石以后,灾难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他们。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先后遭遇了不幸。1947年,海瑞·温斯顿以1500万美元购进“希望”蓝钻石,成为钻石的最近一个主人。

“希望”蓝钻石自问世以来,历经沧桑,更易的主人更是有数十人之多。可是“希望”蓝钻石并没有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希望,相反,除少数几个人外,其余的主人屡遭厄运,甚至命丧黄泉。这是为什么呢?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定数,谁都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如今,“希望”蓝钻石被陈列在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的珠宝大厅里,她的光芒可与各国帝王加冕礼上的珠宝媲美,而那幽幽的蓝光仿佛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诉说着它那神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