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之谜我来揭
7437100000065

第65章 印度古城瞬间毁灭之谜

考古学家发现,在约50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曾有一座繁华的城市突然在瞬间被摧毁了。

究竟怎么被摧毁的呢?经过多年的发掘,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考古学家多年的努力使掩埋在厚厚土层下的古城废墟重见天日,这座史前文明的遗址被命名为“摩亨佐达罗”,这在印度语中是“死亡谷地”

的意思。据考察证据表明,当时此地曾发生过多次猛烈爆炸,爆炸中心一千米半径内所有建筑物都成了废墟。距中心较远处的地方,还发现了许多人的骨架。从骨架的姿势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可能的死亡,这场灾难是突然降临的。而且这些人体的骨骼中都奇怪地含有足以与广岛、长崎核袭击死难者相比的核射线含量。更可怕的是,这座古城焚烧后的瓦砾场,看上去极像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和长崎,地面上还残留着遭受冲击波和核辐射的痕迹,所以当代有不少学者都认为不如称它“核死丘”更适宜些。

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对此有过生动描述:

“空中响起轰鸣,接着是一道闪电。南边天空一股火柱冲天而起,比太阳耀眼的火光把天割成两半……房屋、街道及一切生物,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火烧毁了……”

“这是一枚弹丸,却拥有整个宇宙的威力,一股赤热的烟雾与火焰,明亮如一千颗太阳;缓缓升起,光彩夺目……”

“可怕的灼热使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类等统统烫死;死亡者烧得如焚焦的树干,毛发和指甲都脱落了,盘旋的鸟儿在空中被灼死,食物受染中毒……”

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认为这部印度古代叙事诗中记载的分明是史前人类遭受核袭击的情形。

不仅是印度古城,在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谷地中,考古学家也曾发现过类似南亚“核死丘”的遗迹,在其最底下的一层,他们挖出了类似“核熔玻璃”的东西,经研究发现,这种“核熔玻璃”与美国在内华达州核试爆场残留下来的东西完全相同。

这些遗址的废墟当中,还有大块的岩石被黏合在一起,表面凹凸不平,有的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连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而造成岩石熔化需要高达2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这很有可能是大爆炸的结果。

导致印度古城的消失,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由于阶级斗争激烈的结果;外因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改道,雨量减少,灾难频频,内外因都有一些给外族入侵以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了印度古城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