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因为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剂量充分考虑人体健康安全系数。
第二,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有在特定的施用条件下,才能对目标植物产生特定的功效,加多也没好处,反而往往有坏处。
第三,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进入蔬菜内部的生长调节剂会随着新陈代谢逐渐降解,药效慢慢消失,在蔬菜内的残留量很低。即使有微量的残留,在煎炒烹炸的过程中也会被破坏。
当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是一点没问题。前面提到了两个“如果”,没有这两个“如果”条件的保证,也就是说,只要生产、销售、使用任一个环节不按规定和标准办,比如,无证生产、销售伪劣药物,在使用中不按规定的使用剂量,等等,就会造成安全隐患。
不信任植物生长调节剂,买哪些果蔬更放心
要防范这些安全隐患并不容易。如果真的不放心,那就尽量少买或不买以下两种果蔬。
1.反季节果蔬
在不是黄瓜自然生长的季节,也就是冬春季少吃些黄瓜。还有番茄,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冬春季的番茄都用温室大棚生产。由于棚室内经常出现15℃以下的低温,番茄不能正常坐果,需要用防落素等来保花保果,不然就很难保证这些地区冬春季节的番茄供应。总之,反季节果蔬难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2.长途贮运的果蔬
有些异地长途贮运的农产品需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冬季北方的果蔬较少,要从南方运过来。为防止果蔬在长途贮运过程中变质,很多果蔬在未成熟时就采摘,等到北方销售地时再使用催熟剂加速成熟。这些催熟剂也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应用得很普遍了。
说实话,如果没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温室大棚生产技术,我们根本不可能一年四季都见到这么多的新鲜果蔬。如果你不买以上两类果蔬,你在冬天的食谱恐怕会比较单调。当然,究竟买不买,选择权在你手里。
选蔬菜,七色兼食,以绿为主
现在不少人喜欢看养生、医学、保健类的书,我遇到许多这方面的爱好者,有的特别热心。记得在《什么可以吃——个人饮食安全攻略》一书出版后不久,素不相识的读者纷纷打电话给我,有咨询问题的,有探讨交流的。
我真的很感激这么多读者的支持和帮助,也想尽可能为大家服务,在大家关心的切身问题方面答疑解惑。在做科普讲座时,常有人问我:“吃什么样的蔬菜既安全又营养?”我提出两句话:“七色兼食,以绿为主;五类俱全,以叶为先。”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按颜色来选吃蔬菜的话,红、橙、黄、绿、紫、白、黑七种颜色的菜都要吃,但必须以绿色的为主;以叶、茎、根、瓜、果的形态选吃蔬菜的话,应该以叶茎菜为首选。也就是说,绿叶菜是排在第一位的蔬菜。
绿叶菜的营养高,抗癌能力强
这么说有两个理由。一是绿叶菜比其他颜色的菜营养含量高。根据对各类颜色蔬菜的营养成分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颜色越绿越深的菜营养含量越高。如果按营养价值高低对各色蔬菜排顺序的话,就是:绿色>红色>橙色>黄色>白色;不同种类的蔬菜如此,同一种类的蔬菜也是颜色深的营养好,所以买番茄就挑颜色深红的,它的番茄红素要比洋红的番茄高;同一棵菜中,深绿的叶比浅白的菜梗营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