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读的微历史—历史细节中的微言大义
7422300000008

第8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1)

人不分贵贱,谁有功就赏谁。谁违纪,哪怕是皇亲国戚也要严惩。要善于通过奖赏和惩罚这两种正负强化激励手段,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绩效的目的。爱护下属不是溺爱,而是要有必要的褒扬和处罚。

以君子之道治国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王朝的奠基者,与商纣王的霸道统治相对照,他采用王道统治。首先,周文王为长治久安,“制礼作乐”。这里的“礼”强调“有别”,即为“尊尊”,而“乐”则使人“和”,即“亲亲”。既有“别”,又有“和”,国家出现政通人和、上下相安的盛况。其次,减轻劳役地租,关心民众疾苦,使百姓人心所向。周文王修建灵台,因老百姓拥戴他,所以他们如同儿子给父亲做活一般争先恐后。这样,灵台很快就建成了。另外,周文王还知人善任,所以,周朝时人才济济。正因为周文王采取王道政治,当时的周朝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景。有趣的是,周朝的王道政治,使多年争执不休的虞、芮两国君主慕名一起去让周文王明辨是非。在周朝国家,他们看到的是种地的人相互让地,走路的人相互让道,男女各走各的路,老年人也不需要背沉重的东西;在朝官员也不争权夺利,尽显君子之风。虞、芮两国君主自惭形秽,回国后主动把争执之地作为“闲田”处理。

度意而用

伍子胥逃难到吴国,去见吴王僚。吴王僚让他留下参与军机,公子光也想暗中结交伍子胥。待他从吴王僚那里一出来,马上把他接去,盛宴款待。一次,公子光率兵伐楚,攻占了楚国的居巢、钟离两邑。伍子胥乘机向吴王僚进言道:“楚国完全可以攻破,请大王再遣公子光伐楚。”可公子光却劝吴王僚说:“伍子胥因为急于报父仇,才劝大王伐楚。其实楚国哪里是能马上攻破的呢!”伍子胥听公子光一说,立刻明白了他的真实用意是想夺取王位,再向外建功立业。伍子胥很同情公子光的处境,对吴王僚的暴戾很不满。又觉得公子光是个大有作为的人,一旦为君,自己为父报仇的希望就更大。所以,他很快成了公子光的心腹。吴王僚是位勇武的人,平时的防卫也很森严。伍子胥谋划很久,为公子光推荐了一位叫专诸的大力士。公子光急忙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后来,专诸终于成功地用藏在鱼腹中的剑杀死了吴王僚。公子光便乘机夺取了王位,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互相借重

齐国僖公死后,诸王子相互争夺王位,到最后就只剩下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管仲为了替公子纠争王位,用箭射伤公子小白。最终还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这就是齐桓公。帮助客居鲁国的公子纠争王位的鲁国在与齐国交战中大败,只得求和。桓公要求鲁国处死公子纠,并交出管仲,管仲被押回齐国。出人意料的是,桓公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管仲之所以能够当上齐国宰相,与好友鲍叔牙有关。鲍叔牙年轻时就发觉了密友管仲卓越超凡的才智,彼此奠定了真挚的友情。两人一起做买卖,管仲常常分3/4的利润,因为管仲穷困,所以鲍叔牙认为这是应该的。由这些事,可以看出鲍叔牙对管仲有如家兄一般。而鲍叔牙本身也是个有才略的人,深谋远虑,处事恰如其人,正确无误,推荐管仲为相只是自己策略的转嫁而已。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齐桓公平定乱世,成为一代霸主。

不可偏听

齐景公即位之初,命晏婴做东阿宰。晏婴在那里干了三年,齐景公听到对晏婴的评价都是些坏话,他很生气地把晏婴召回,要罢他的职。晏婴谢罪说:“我知道自己的过错了。如果您让我在东阿再干三年的话,我一定能把那里治理得很好。”果然,过了三年后,从东阿回来的人都称赞晏婴的才能。齐景公大喜,急忙召回晏婴,打算重赏他。可晏婴却拒绝了赏赐,对景公说:“我前三年治理东阿,修桥筑路,以民事为先,遭到了不少富人的反对;我荐举那些勤俭孝悌的人,却遭到刁顽游惰之徒的反对;我依法断狱,又遭到了豪强的反对;左右的人对我提出种种要求,不合理的我就顶回去,这样又遭到了左右人的反对;我对贵官绝不违礼奉迎,这就又遭到了贵官的反对。所有这些人都在您面前造我的谣,说我的坏话,您当然会对我不满意的。后三年,我反其道而行之,原来反对我的那些人当然就要称赞我了。由此看来,前三年,您应该奖赏我;而后三年,您应该惩罚我。”齐景公明白自己偏听偏信,错怪了晏婴。他马上重用晏婴,授以国政。在晏婴的辅佐下,齐国的面貌为之一新。

严格执法

赵国盗患严重,平原君采取杀的办法也不能禁止。有人说:“改为赏盗,等他富足了,盗行就收敛了。”虞卿说:“不可如此。对那些盗贼,如果放松了禁令而使他们欲望得逞,如同河水决口,必定有决口的地方。找到决口而堵塞它,这就可以了。如今不堵塞决口,反而用力阻挡流水,以至不能制止,就是因为弄不清它的决口在哪里。而想矫正它,却用违背先王的法度的做法,这就好像要阻止水患却也丢掉了防患的措施一样,怎么能防治呢?那些盗贼是些贪欲无厌的人,节制并阻止他,有人还要逾越,盗窃再获赏,好处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有利的地方,百姓必定奔赴。都去奔赴,而禁止他们,这是朝令夕改。都去奔赴而不禁止,人们就要去当盗贼了。这是鼓动人们作乱,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好的呢?”平原君猛然省悟,起身再拜虞卿并接受指教,散发了全部私人财产,用来救济贫穷的人,重申先王的章法,并用重金奖赏那些捕获盗贼的人。于是赵国的盗贼全跑到燕国去了。

师出有名

秦想要起兵攻打周,国人都不赞成。应侯对秦昭王说:“我乡里有个叫公孙弗忌的人,认为邻居年老可欺就向他要吃要喝。他召集同伙说:我隔壁家的老头富有吝啬,我们去吃他的喝他的。同伙说:他虽富有,但很吝啬,怎样去他家吃喝呢?公孙弗忌说:我且去偷。同伙表情不悦。第二天他又想去,同伙说:你的办法可耻,再想想别的办法吧。公孙弗忌说:我去威胁他。同伙中一半人不同意,结果没有去成。后来,公孙弗忌又说:用钱来买,多取财物。不用几年,我们将使他的家藏空竭,这办法怎么样?同伙愉快地听从了他。那三次说的办法都是用不道义的手段向人家索取财物,有随从他的,有不随从他的,那是为了避开不好的名声。现在周是天下的盟主,没有桀、纣的邪恶。没有借口而去攻打它,谁甘愿承受不仁不义的坏名声呢?我本来就知道国人是不会赞成这场战争的。”

公正处世

战国时期,子羔在掌管卫国狱政时,曾依法砍过一个犯人的脚。后来卫国发生内乱,子羔逃跑到了外城门。不巧,守城门的正是那个被他砍过脚的人。守门人认出了子羔,把他藏进了身后的房子里。子羔躲进了房中,追杀的人没有找到他。子羔要离开了,他对守门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家的法令,所以亲自砍了你的脚。现在我遇到了危难,正是你报仇雪恨的好时机,为什么要让我逃走?”守门人真诚地说:“被砍脚是我罪有应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怨不得您。您在审理我的案子时,仔细斟酌法令,反复量刑,想使我免受刑罚,这些我都知道。定刑以后,要依法行刑时,您很悲痛,忧戚形于色,这我也知道。”守城人顿了顿又说:“您难道是对我有私情吗?不是的!这是仁慈之人的本性所决定的。这才是我要帮助您逃跑的原因。”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感慨地说:“善于做官的人培植恩德,不善于做官的人积聚怨恨。公正地为人处世,说的大概就是子羔这样的人吧?”

累不胜累

战国时期,田婴为齐相,有人进言齐王说:“一年的财政结算,大王何不用几天时间亲自听取下边的汇报呢?不然您就无法知道真实的情况。”齐王说:“好。”田婴立即请求齐王听他报账。齐王打算听报账前,田婴令官员准备好全年财政上收入的一切账目和凭据。齐王亲自来过问财政结算,但这些账目纷繁复杂。他进餐后又得坐下来听,累得吃不下晚饭。田婴请求说:“这些账目是群臣一年到头日夜不敢马虎和懈怠来做的,大王您再用一个晚上亲自听取报告,那么群臣就会从中得到鼓励。”齐王说:“好。”不久,齐王已经睡着了,官吏抽刀把刻在竹简上的结算出来的账目全都削掉了。齐王终于决定不再亲自听取财政结算,把这类事都交给了田婴。

楚材晋用

楚康王时,大将伍举被人诬告逃到了郑国。在郑国遇到了好友声子,声子决定帮助伍举。声子来到楚国,见到了楚国的令尹屈建。闲谈中,屈建问他,为什么晋国比楚国强大。声子说:“楚国刑罚得太多,有许多有才能的人无辜受罚遭罪,他们逃到了别的国家,反过来又危害楚国。子仪叛乱时,析公逃亡到晋国。晋国人把他安置在晋侯的战车里,让他来谋划用兵的策略。绕角那次战役,楚败晋胜,一大半功劳是析公的。他让晋军在半夜里猛力擂起几千只大鼓,楚军乱作一团,晋军大获全胜。晋国又用析公的计谋进攻蔡国,袭击沈国,取得了胜利。析公本是楚才,却为晋人尽了大力,您不觉得遗憾吗?”屈建叹道:“太遗憾了!”声子趁机提到了伍举的事:“还有更不利的事。伍举是当今楚国最优秀的人才,可惜被谣言吓得逃到了郑国,现在又逃到了晋国。听说晋国将要拜他为大夫,还要封给他土地。若是伍举将来助晋攻楚,有谁能够抵挡住他呢?”屈建听后十分害怕,立刻派伍举的儿子赶到晋国接回伍举,伍举重新受到重用。

严厉执法

战国时,司马穰苴担任将军,他请求派齐景公的宠臣庄贾为监军,并与庄贾约好第二天中午到军门相会。庄贾这人素来骄傲,对此满不在乎。他到亲戚家赴宴,吃到傍晚才来到军门。司马穰苴要按军法规定把他斩首。齐景公得到消息,派使者赶来救庄贾。因为时间紧急,使者坐的马车一直冲进军门。司马穰苴又按军营纵马违法论处,只因“君之使不可杀”,便把使者的一名随从杀了,将驾车的左马宰掉,还把车的右边车木砍了。这种严厉的执法,使得全军都受到震慑而听从指挥。

白玉酒爵

赵王得到了一块于阗出产的白玉,把它制成了酒爵,并说:“这爵专用于向有功的人敬酒。”邯郸的围困被魏公子解除后,赵王跪拜而拿着爵给魏公子敬酒,公子拜谢赵王对他的嘉奖。因此高南之战以后,赵王没有什么作为奖赏,就用那只爵向有功的将士敬酒,将士用此爵饮酒都感到很荣幸。于是赵国人认为能用此爵饮酒,比十乘的俸禄还要贵重。后来,赵王改为用此爵奖赏那些受宠爱、会舐痔的小人饮酒。就在这时,秦攻打赵国。大将李牧击退了秦兵,赵王又拿此爵来奖赏有功的将士饮酒。可将士都不肯饮,而且义愤填膺。

舍车保帅

楚顷襄王生病。黄歇当时在秦国服侍当人质的太子,听到这消息,向应侯范雎说:“楚王生病,恐怕会去世。秦国如果让楚太子回去,可以表示对盟国亲善,而且等于储备着万辆兵车的支援;如果不放人,太子将来只能留在秦国咸阳做个平民罢了。一旦楚国改立国君,必定不会臣服秦国。”范雎把这事向秦王报告,秦王说:“先派太子传黄歇到楚国探望,回来再说吧!”黄歇与太子商量说:“楚王如果归天,阳文君的儿子一定被册立为王,你就不能登基了。”黄歇于是教太子化装为楚国的使者,驾车出关,而自己守着馆舍,假托生病,谢绝访客。估计太子已走远了,才向秦王说明,请求赐死。秦王很生气,想依他的话,把他杀了算了。范雎说:“黄歇冒着生命的危险,为太子牺牲,如果太子登基为楚王,必定重用黄歇,不如放了黄歇,表示对楚国亲善。”秦王听从了建议。黄歇回到楚国,过了三个月,楚王去世,太子即位,任命黄歇为宰相。

人尽其才

汉文帝即位,大夸太尉周勃劳苦功高。陈平内心嫉恨,于是托病引退。汉文帝感到奇怪,陈平谦虚地说:“在高祖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到了灭杀诸吕,我的功劳不如周勃。”一席话,使文帝对陈平顿生好感。于是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一次,大臣上朝。文帝问右丞相:“天下一年判决的讼案有多少?”周勃谢罪说:“不知道。”又问:“天下一年的金钱和谷物的收支有多少?”周勃急得汗流浃背,谢罪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比周勃机灵,他说:“这些事都有主管人。皇上要知道监狱的情况,可以问廷尉;要知道钱粮的收支的情况,可以问治粟内史。”文帝又问:“既然一切事情都有主管的人,那么,丞相管什么呢?”陈平道:“丞相主要的职责是:帮助天子调理阴阳,顺从四时;妥善化育万物;外抚四方;内爱百姓,使文武百官各司其职。”文帝听了点头称赞,周勃则满脸羞愧。不久,周勃托病请求告老还乡。文帝趁机废除了左右丞相制度,让陈平一人做了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