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7421600000019

第19章 半程烟火,一步天涯(3)

再回江南,却是用几年梦境的重现,中间夹杂的思念此时便化为一方山水盎然。曲院风荷,富春江水,甚至遥远的新安江顺流而下后冲刷的沙石,也犹如记忆中沉淀的往事在跳跃。车穿越一个又一个隧道盘旋在平坦的山道上,窗外景色飞快后退,隔着厚厚玻璃,相机摄取了烟雨中的迷茫。那是水汽的蒸腾,像雾也如烟,轻纱般地笼罩,像仙境一样缥缈。透过玻璃的目光凝思这几年的时光,一些梦境成真时翻涌的情愫瞬间泛滥。

这是汉唐的属地,南宋的江山,远山的雾遮断着归途的遗憾。浙西的乡野,一座座教堂式的房屋隐约其中……六百多年前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把江南山水的灵秀婉约深深烙在青春的印记中。

轻淡缥缈的雾,像玉带一样地缠绕着远处的山峦,这样的自然美景惹得车里人一阵阵惊呼。和他们一样,我贪婪地举着手中相机,不停拍着远方的景色。而此时的富春江水宛如一条碧绿的腰带,辗转起伏着从山的那边流过,一白一绿的两条飘带一路随着汽车的转弯不断地变幻着位置,这样眼前的美景更显缥缈和灵动。记忆中储存了太多美好,再见时却以陌生形态呈现。

那年从浙东到衢州,再经过景德镇一路向南,福州的鼓山厦门的海留下匆忙的足迹。我记得鼓山的摩崖石刻,暗红的字体浸透着岁月的风霜,那斑驳的残缺,多像我的疲惫啊,也如我跋涉的苍老。而衢州那间小小的旅馆里,黑色的门槛和竹子做成的床,在思乡的愁绪中摇晃着整夜的不眠。夜雨停了,清晨走出户外,远方的雾堪比青岛午后出现的海雾,两米之外,就把一切景观包藏得无法看穿。

思绪从记忆中收回,富春县城就在山脚下的不远处。用江南水做的风骨去支撑那些摇曳的岁月,一条条窄小的乌篷船,承载了古老的文明和辉煌,同样也见证着现代的繁荣。三千铁马也吞吴的历史,被导游用温软的职业性语言娓娓道来,瞬间便让人觉得格外平淡。

我离历史的长河太远,但脚下的土地却隐藏了千万年来不为人知的悲怆和落寞。从南唐的李煜到南宋的湮灭,又有多少“商女”能知亡国的恨?历史像一片片浓雾,让多少当政者蒙了眼?难以洞察国风民情,到最后只落得落花流水共添悲……

下了车,太阳已经升到半空,峰峦叠翠的景象让疲劳的身体有了放松。路边有些卖小吃的小商贩不时吆喝,浓郁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买了两条烤鱼和红心李子,依稀看到你微笑的模样。那次分别时,手中握紧的李子有着不忍离别的开口,仿佛是我们心中难以下咽的无奈的告别。此时我知道,你一定可以和我分享这熟悉的味道。

回到座位看着紫红色的李子发呆,周围的旅客不住地称赞着味道的酸甜。我在想,年轻的时候很难懂得岁月的仓促,妄自把生命里的遗憾遣返成故地重游的空缺。今天你在那里,是依然用目光遥望;还是守着那些孤单的尊严?一些风景可以记录在底片,而那些江南岁月里的分分合合,是谁用倔强造成今天无法跨越的距离?让我心不甘,情不愿。

你还是你,山还是那些山,不计对错,不说永远。只知道,你还是初识的模样,掬一捧清泉,折一片荷叶,微笑着走在我的面前。

车继续行驶,远山和雾若隐若现。乌镇,那条走过无数次的青石板桥,何时踢踏起你轻盈的步履?

8.半春半夏暖倾城

五月,半春半夏的气候极适合旅行,一些愁绪在小满前戛然而止。一部电视剧里说:人生就是明白继而接受,而重要的是,我们在接受里去懂得。

时间治愈了从前,回忆只是一种挥别后的纪念。朋友把我从五棵松放下,坐上去西单的地铁后我才拨通了妹妹晶的电话。半年没见的外甥女妞妞好像又长高了,扑进我怀里的那一刻,妹妹喜极而泣的晶莹滴落了过往的忧伤……

在这个初夏的清晨我开始北上,在北京耽误了两天,除了亲情的惦念,也想感受一下北方夏日的暖色倾城。妞妞已经上小学了,春节回来时娘俩只匆匆待了两天便赶回了北京。这次和朋友去华北制药,一路向北时,便萌生了在北京逗留两天的想法。

颐和园的回廊下,昆明湖水映着天空的蓝。看着她们母女俩在眼前开心地嬉笑,一些往事终究是可以挥却的浮云。阳光淡淡地落在那些明媚的笑靥里,柳枝随风拂动,玉带桥静静地沉卧在湖面,只有身后佛香阁黄色的琉璃瓦,还折射着昔日富贵的张扬。

看着晶儿,几年前的晦涩早已不再,人看起来似乎比前几年年轻了,只有在微笑时,眼角细细的鱼尾纹叠起了曾经的忧伤。母亲一直担忧她们在北京的一切,曾苦口婆心劝她回来。可我知道,纵然异地他乡有过伤心的痕迹,很多事在心中生根落叶,一切怎可轻易抛却?

生活犹如季节的变换,从绚烂到萧索,都是一个注定的轮回。不再做建材之后,她把部分资金投资在家乡的一处地产。除了接送妞妞上学,便在西直门外一家超市做商品调运,倒也轻松自在。

出了颐和园,驱车去了圆明园,看着她熟练地转动着方向盘,很多旧事又在眼前浮现。小时候,那些充满童稚的无忧多美啊!清晰地记得她背着书包跟在我后面的浅笑,脚下的白球鞋是我送她的第一份生日礼物。

坐在畅春园一块汉白玉的石阶上,五月的阳光显得有点炽烈,买了几支冰棒,妞妞微微扬着沾满汗水的笑脸,运动之后的肤色让她显得更加可爱。眉眼间似乎再现了晶儿幼时模样,这一切就是她今生的寄托和依靠。不言苦楚,不说辛劳,生活宁静无扰,平和的日子再也不会重蹈无止休的争吵。

说是出来游玩,倒不如说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散心,不由自主的思绪总是把我拉回年少的场景。青春到来的时候,晶儿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母亲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落户口时没改她的姓。最初,我父母还和她的亲生父亲保持联系,而我也曾经陪晶去过秦淮河畔的家。然而,当我们在烈日下敲开那扇门时,纳婿入赘的大姐夫冷漠的表情让我瞬间感觉到冰冷。不知所措地停留了两个小时,当晶的父亲回家后,我们已经坐上了回家的班车。我记得晶那天惨白的脸色和紧咬的嘴唇,从此以后,那个家再也没有从晶的嘴里提起,很坚决地随了我家的姓。

看着这个比我小六岁的妹妹,那天她扑在母亲怀里失声痛哭的悲绝催人泪下。母亲说:“闺女,这个家永远是你的依靠!没事,有妈呢!”

记不清什么时候晶儿改口喊妈,母亲喜笑的眉眼里,因为晶的那一声妈而袒露了心事。一直没有女孩的梦,总算圆了。

吃完冰棒,越过残桥,我们来到荷叶已经铺开的福海,这里早是一个水上娱乐中心了。妞妞很乖,紧紧地拉着我的手问姥姥为什么不来北京看她,等等,而这样的气氛下,一些灼灼心事早成了远方的期待。母亲的腿因为内风湿的严重,连走远一点的路都困难,怎么能经得起旅途的奔波呢?我摸了一下她的头笑着说,你回家不就看到了吗?

沿湖岸上的柳树和颐和园一样的柔曼,一条小路蜿蜒着,铺满故乡目光里满怀的殷切。我不知道,她们的未来真的是母子相依的退守吗?过了而立之年,女人的青春就此完结,而后面的路还很长。鼓足勇气,我还是把母亲的话说给了晶:以后有合适的考虑一下吧!妈说如果你愿意,她会帮你留意着。

晶儿抬眼笑了一下,不再出声,表情随即凝重起来了。这一切,与我有相当的责任:若非当初极力撮合她和我战友的婚事,又哪来现在的凄凉?那样的噩梦,即使过了一个世纪,也不会消散。

从东门出园已近中午,园里的风景早已模糊,或许这根本算不上是游园。回头看看圆明园,那种大气磅礴在破碎的风景里依然震撼人心。正是因为这份残缺,历史让我们记住了曾经遭受的耻辱,便会更加奋发图强。而生命里的残缺呢?用什么可以修复宿命的暗伤?

其实,人生最勇敢的事情,就是在经历磨砺之后去汲取教训,然后让更加有力的正能量充盈着我们的心灵。旧恨固然难消,而总有一缕阳光会暖色倾城,总有一份从容和成熟,会悄悄成长。

风吹进了车窗,看着晶垂顺的发不时向后飘扬。妞妞安静地坐在我的身边,倒车镜里,一抹看不见的微笑,在晶的唇角轻轻上扬。

我安心了,母亲如果看到她这样也该放心了。世间路,不怕一朝寒重崎岖,坚强才会使前行的路上洒满阳光。

9.贴近的灵魂

春天,是一个花开的过程,如同生命的成长一样,当一只蜜蜂伏在花的心房去领悟春天的美好,冬天碰触不到的芬芳和不敢想的遥远都一朵一瓣地绽开。轻灵的翅膀在天空下盘旋,我相信这一朵醒目的颜色呼唤着灵魂的归来,那些彩色的斑点是你羽翼上透明的颜色。此时,我依然能够看得见你亲密接触的深恋,这片桃花的笑容如斑斓的梦城,静默亦从容。

如果可以,请让我在这个雨季等你,将寒色褪去,换上轻粉茹素的颜饮酒作谈,紫色的蕊是不老的少年容,这一场雨就涤了尘埃。那一年雨中濯洗的娇艳有初识的清新,心里的含笑只为今生季节的辗转后更多的懂得。一片青白和紫蕊入目入心,这三尺桃花最终是一场离难后的相认。

旧事不再提起,桃花依旧东风,只期望忧伤也能改道。所有的冬离秋散都在做春的积蓄,岁月的心,早已是无法变更的权衡。竹门柴扉上悬挂的红都是春天疏眉未描时的点妆,承续多年前一首诗的无望。

去年今日,城南的桃花林有欢悦的风拂动柔软的花瓣,雨后的绿叶承托鲜艳的叠起,这些相隔的距离一样都在时光里翻越。在一个春天,那把伞成了盛开的桃花被一双手轻轻地撑起,如果时光可以凋落花瓣,唯一不能凋零的只是心心相印后的娇红点点。或者,那片桃花林的恋慕成全过后来的一切,包括竹林里落座的笑容把信念捧为座上宾。一隅疏离的枝叶就是多年依靠的青株,繁衍了生命,晶莹的雨如眸色一样纯净。在初识的好奇里庆幸这场相遇不会重复题词后的悲悲戚戚,桃花在,春不会远离。

短暂的秋和漫长的冬都不是季节的标识,我们把缘分放在季节的空隙就有了各自生姿的快乐。回忆零零碎碎,生命花开花落,那些熟悉的场面让记忆都没有秘密,在每一个平凡日子里心有灵犀。

这一年的初春已经过半,一些期待和向往在收集的花瓣上馥郁。想象着来年的树下谁端起那一只陶碗迎笑,随着夏天浓烈的心情一起出场。让时间选择,那些时令里的迷藏还有春满时同样的表情都昭然若揭。踏着春天,脚步踩着时光的鼓点少了躁动,一片柳叶也能摆成一个名字,还有一声柳笛蛊惑着牧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