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苏菲的哲学课
74016100000006

第6章 大写哲学和小写哲学

当站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或埃及金字塔之类宏伟的古迹脚下,我们往往会有些手足无措。当仰望整幢“哲学大厦”时,难道没有同样的感觉吗?虽然没有某个具体的观察点,可以让我们一下子就将它的整体看得清清楚楚,但是花一些工夫,我们仍然能在哲学书里寻找到它的轮廓。它与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密切相关:笛卡儿、康德、尼采……它由一系列艰深的大作构筑而成,体量庞大。怎样才能靠近它呢?我们有可能围着它转上一圈吗?

参观古迹,往往需要导游的讲解。这样是很方便,但也有些不自在。大多数的游客并不喜欢这样。有些人可能希望更自由一些,但是,没有导游,他们会不会迷路呢?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巨著,读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面对它们,人们会不会马上就迷失方向?寻求帮助,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导游的讲解”,会不会把它们简化为一些概要和节选,使这些哲学家失去了生命力,甚至变得枯燥无味了呢?

这样看来,哲学入门比参观古迹要复杂多了,在这两种情形下,我们都会说“有个大概印象”就行。但你可不要言之过早!

想了解西方的文化,哲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庞大的整体,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大概印象呢?我只能回答——传统。这也许是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完美传统……

“文化”“传统”“价值观”,这些伟大的字眼,令人望而生畏。它们使我们无法行动,正如从未尝试过攀岩的人面对一堵需要翻越的高墙!解决困难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直接绕过去。想象一下这样做会怎么样吧,或许就像我们放任那些伟大古迹独自庄重安详地长眠一样!

当使用小写的“哲学”(philiosophie)[5]一词时,我只是让它指代一种普通的活动。无论如何,今天有很多人在从事哲学活动:学生、老师,还有一些哲学爱好者。他们是不是个个都手捧着厚重的书籍,变成图书馆里的“书虫”了呢?是不是要像莫里哀[6]喜剧里所嘲弄的那位哲学教师一样,只要想到某个主意,或是发生争论,就要求助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不能放弃烦琐的哲学术语,谦虚地思索,做一位清晰而理智的哲人吗?

不假思索地做出肯定回答,这当然简单。不过,还是需要进一步尝试。我们可以从零开始学哲学吗?不做任何准备地学哲学?那就像先跳进水里,再开始衡量自己这个举动的风险一样……

现在,我们先在小写的意义上使用“哲学”这个词。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放回书架上,暂且从我们身边开始,零敲碎打地学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