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食品分析
7393600000069

第69章 实验11食品中铅的测定(GB 12-2010)(2)

(3)谷类:去除其中杂物及尘土,必要时除去外壳,碾碎,过30目筛,混匀。称取5~10 g 试样(精确到0.01 g),置于50 mL 瓷坩埚中,小火炭化,然后移入马弗炉中,500℃以下灰化16 h 后,取出坩埚,放冷后再加少量混合酸,小火加热,不使干涸,必要时再加少许混合酸,如此反复处理,直至残渣中无炭粒,待坩埚稍冷,加10 mL 盐酸(1+1),溶解残渣并移入50 mL 容量瓶中,再用水反复洗涤坩埚,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备用。

取与试样相同量的混合酸和盐酸(1+1),按同一操作方法作试剂空白试验。

(4)蔬菜、瓜果及豆类:取可食部分洗净晾干,充分切碎混匀。称取10~20 g(精确到0.01 g)于瓷坩埚中,加1 mL 磷酸溶液(1+10),小火炭化,以下按(3)中自“然后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

(5)禽、蛋、水产及乳制品:取可食部分充分混匀。称取5~10 g(精确到0.01 g)于瓷坩埚中,小火炭化,以下按(3)中自“然后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

乳类经混匀后,量取50.0 mL,置于瓷坩埚中,加磷酸(1+10),在水浴上蒸干,再加小火炭化,以下按(3)中自“然后移入马弗炉中”起依法操作。

11.3.4.2萃取分离

视试样情况,吸取25.0~50.0 mL 上述制备的样液及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25 mL 分液漏斗中,补加水至60 mL。加2 mL 柠檬酸铵溶液(250 g/L),溴百里酚蓝水溶液(1 g/L)3~5 滴,用氨水(1+1)调pH值至溶液由黄变蓝,加硫酸铵溶液(300 g/L)10.0 mL,DDTC 溶液(50 g/L)10 mL,摇匀。放置5 min左右,加入10.0 mL MIBK,剧烈振摇提取1 min,静置分层后,弃去水层,将MIBK层放入10 mL 带塞刻度管中,备用。分别吸取铅标准使用液0.00 mL,0.25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相当0.0 μg,2.5 μg,5.0 μg,10.0 μg,15.0 μg,20.0 μg 铅)于125 mL 分液漏斗中。与试样相同方法萃取。

11.3.4.3测定

(1)饮品、酒类及包装材料浸泡液可经萃取直接进样测定。

(2)萃取液进样,可适当减小乙炔气的流量。

(3)仪器参考条件:空心阴极灯电流8 mA;共振线283.3 nm;狭缝0.4 nm;空气流量8 L/min;燃烧器高度6 mm。

11.3.5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铅含量按式(11-3)进行计算。

X=(c1-c0)×V1×1000m×V3/V2×1000(11-3)

式中:X——试样中铅的含量,mg/kg 或mg/L;

c1——测定用试样中铅的含量,μg/mL;

c0——试剂空白液中铅的含量,μg/mL;

m——试样质量或体积,g或mL;

V1——试样萃取液体积,mL;

V2——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mL;

V3——测定用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mL。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1.3.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

11.4二硫腙比色法

11.4.1原理

试样经消化后,在pH 8.5~9.0 时,铅离子与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柠檬酸铵、氰化钾和盐酸羟胺等,防止铁、铜、锌等离子干扰,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11.4.2试剂和材料

(1)氨水(1+1)。

(2)盐酸(1+1):量取100 mL 盐酸,加入100 mL 水中。

(3)酚红指示液(1 g/L):称取0.10 g 酚红,用少量多次乙醇溶解后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4)盐酸羟胺溶液(200 g/L):称取20.0 g 盐酸羟胺,加水溶解至50 mL,加2 滴酚红指示液,加氨水(1+1),调pH 至8.5~9.0(由黄变红,再多加2 滴),用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0.5 g/L)提取至三氯甲烷层绿色不变为止,再用三氯甲烷洗二次,弃去三氯甲烷层,水层加盐酸(1+1)至呈酸性,加水至100 mL。

(5)柠檬酸铵溶液(200 g/L):称取50 g 柠檬酸铵,溶于100 mL 水中,加2滴酚红指示液(1 g/L),加氨水(1+1),调pH至8.5~9.0,用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5.5 g/L)提取数次,每次10~20 mL,至三氯甲烷层绿色不变为止,弃去三氯甲烷层,再用三氯甲烷洗二次,每次5 mL,弃去三氯甲烷层,加水稀释至250 mL。

(6)氰化钾溶液(100 g/L):称取10.0 g 氰化钾,用水溶解后稀释至100 mL。

(7)三氯甲烷:不应含氧化物。

① 检查方法:量取10 mL 三氯甲烷,加25 mL 新煮沸过的水,振摇3 min,静置分层后,取10 mL水溶液,加数滴碘化钾溶液(150 g/L)及淀粉指示液,振摇后应不显蓝色。

②处理方法:于三氯甲烷中加入1/10~1/20 体积的硫代硫酸钠溶液(200 g/L)洗涤,再用水洗后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脱水后进行蒸馏,弃去最初及最后的十分之一馏出液,收集中间馏出液备用。

(8)淀粉指示液:称取0.5 g 可溶性淀粉,加5 mL 水搅匀后,慢慢倒入100 mL 沸水中,边倒边搅拌,煮沸,放冷备用,临用时配制。

(9)硝酸(1+99):量取1 mL 硝酸,加入99 mL 水中。

(10)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0.5 g/L):保存冰箱中,必要时用下述方法纯化。

称取0.5 g研细的二硫腙,溶于50 mL三氯甲烷中,如不全溶,可用滤纸过滤于250 mL分液漏斗中,用氨水(1+99)提取三次,每次100 mL,将提取液用棉花过滤至500 mL分液漏斗中,用盐酸(1+1)调至酸性,将沉淀出的二硫腙用三氯甲烷提取2~3次,每次20 mL,合并三氯甲烷层,用等量水洗涤两次,弃去洗涤液,在50 ℃水浴上蒸去三氯甲烷。精制的二硫腙置硫酸干燥器中,干燥备用。或将沉淀出的二硫腙用200 mL,200 mL,100 mL三氯甲烷提取三次,合并三氯甲烷层为二硫腙溶液。

(11)二硫腙使用液:吸取1.0 mL 二硫腙溶液,加三氯甲烷至10 mL,混匀。用1 cm 比色杯,以三氯甲烷调节零点,于波长510 nm 处测吸光度(A),用式(11-4)算出配制100 mL 二硫腙使用液(70%透光率)所需二硫腙溶液的毫升数(V)。

V=10×(2-lg70)A=1.55A(11-4)

(12)硝酸-硫酸混合液(4+1)。

(13)铅标准溶液(1.0 mg/mL):准确称取0.1598 g 硝酸铅,加10 mL 硝酸(1+99),全部溶解后,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14)铅标准使用液(10.0 μg/mL):吸取1.0 mL 铅标准溶液,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11.4.3仪器和设备

(1)分光光度计。

(2)天平:感量为1 mg。

11.4.4分析步骤

11.4.4.1试样预处理

同11.1.4.1 的操作。

11.4.4.2试样消化

11.4.4.2.1硝酸-硫酸法

(1)粮食、粉丝、粉条、豆干制品、糕点、茶叶等及其他含水分少的固体食品:称取5 g 或10 g的粉碎样品(精确到0.01 g),置于250~500 mL 定氮瓶中,先加水少许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10~15 mL 硝酸,放置片刻,小火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沿瓶壁加入5 mL 或10 mL 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待瓶口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清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爆沸或爆炸)。加20 mL 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 mL 或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0 mL 相当于1 g 样品,相当加入硫酸量1 mL。取与消化试样相同量的硝酸和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