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7392400000027

第27章 温暖心灵的阳光(1)

真正伟大的人,心中永远装不下自己,因为他的心中装满了需要帮助的人。善意的行为,是为了给予他人方便,并帮助他人度过困难,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一个人坚持日行一善,别人就会从他的善行中感受到善心。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于外界的肯定和赞赏,以作为自己生活的动力。用爱心来积极行动,多做善事,最终你会得到更多人的赞美。所以善行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赞美方式。

真正伟大的人,别人会从他的善行中感受出来

儿子:多行善事,能改变我们自己吗?

教授:多行善事,会让我们变得伟大。

卡罗斯·古铁雷斯的父亲是一位大庄园主,因为有这样一位富有的父亲,古铁雷斯在7岁之前一直过着很奢华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场战争使他失去了原本富有的生活,古铁雷斯的家人带着他到了美国迈阿密。为了能够在异国他乡生存,古铁雷斯15岁的时候就经常跟随父亲外出打工。每次出门之前,父亲都这样告诫古铁雷斯:“只要有人答应愿意教你英语并给你一顿饭吃,你就留下来给人家干活。”

就这样,他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一个海边小饭馆里做服务生。古铁雷斯特别勤快,又好学,很快他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老板见古铁雷斯的英语还有待练习,于是将他带到自己的家中,让古铁雷斯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以便学习口语,这使他的英语能力提高得很快。勤劳的古铁雷斯在饭馆里除了干自己的活之外,还经常主动帮助其他人干工作。

一天,饭店老板告诉他,给饭店供货的一家食品公司正在招收营销人员,假如古铁雷斯愿意的话,他很愿意替古铁雷斯引荐。于是,勤劳的古铁雷斯获得了他人生的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食品公司做推销员兼货车司机。

正式得到了这个工作之后,父亲告诉临去上班的古铁雷斯:“我们的祖上有一条遗训是‘日行一善’。在家乡,我们的祖辈父辈们之所以能够成就那么大的家业,都是得益于‘日行一善’这4个字。现在你要到外面闯荡去了,你也要记住这4个字。”

于是,每当他开着货车把货送到各个大街小巷的夫妻店时,他都不忘记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帮店主把太沉的货物搬到货架上,帮店主把一封信捎到它的目的地,让放学回家的孩子顺便搭一下他的货车……他这样快乐地工作了4年。

第5年的一天,他接到总部的一份调任令,通知他去墨西哥统管拉丁美洲的营销业务。对一个小小的推销员兼货车司机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升迁机遇。公司总部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古铁雷斯在过去的4年里,他的善举使个人的推销量之和占公司在整个佛罗里达州总销售量的40%,应当给予重用。

调任之后,古铁雷斯仍然坚持在工作之余做他力所能及的善事。在他很顺利地打开了拉丁美洲的市场之后,他又被委派到亚太地区。1999年,古铁雷斯又被调回了美国总部,职位是首席执行官,此时古铁雷斯的年薪已经达到了740万美元。之后,古铁雷斯被美国猎头公司列入世界级知名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候选人,美国总统布什在连任竞选成功后,卡罗斯·古铁雷斯又被提名出任下一届政府的商务部部长。

而今,卡罗斯·古铁雷斯这个名字已经成为“美国梦”的代名词,当被《华盛顿邮报》的一位记者要求就个人命运谈点看法的时候,古铁雷斯说:“一个人的命运,并不一定取决于他某一次伟大的行动,在我看来,更多的时候,人的命运取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举。”

卡农说:“善行总是产生无数的善行,从来不是孤立的。”能够坚持日行一善的人,他的爱心随着他善意的行动总会辐射到他所能到达的地方,别人也会从他的善行中感受出爱心来。用善行来帮助他人,也可以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伟大。

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

儿子:行动是每个人爱心的语言吗?

教授:施予者比接受者更富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行动为别人创造出幸福。

在有一年的圣诞节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保罗就收到了哥哥送给他的一辆新轿车作为圣诞节礼物。

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正想感受一下圣诞节前夕的氛围,就瞅见街道上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男孩沉浸在喜悦之中,触摸着他的爱车,脸上洋溢着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男孩的衣着上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富裕,拥有一辆车对于他来说似乎不太可能。

保罗悄无声息地走到自己的车旁,男孩似乎没有察觉出它的主人已经来到了它的身边,突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小男孩这时睁大了眼睛说:“你是说,这是你哥哥送给你的圣诞礼物吗?而你也不用花一分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再次惊讶了,大声喊:“哇!我希望……”

保罗原本认为小男孩会说,他希望也有这样一个哥哥,但是小男孩的话让他感到很意外。

“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小男孩说这话的时候,似乎有那么一丝丝的遗憾闪现在他的脸庞。

小男孩的话深深打动了保罗,他对小男孩说:“要不要坐我的新车一起去兜风啊?”

小男孩万分惊喜地满口答应了。

逛了没有一会儿的工夫,小男孩以商量的口吻问保罗:“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停到我家的门口?”

保罗微微一笑,心想:像我小时候一样,每一个小孩都会有虚荣心,坐一辆豪华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其他的小朋友面前一定是一件很神气的事。但是这次他又猜错了。

小男孩欢快地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跑上了台阶,进入一间小屋内,不一会儿的工夫,小男孩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男孩,弟弟可能是患小儿麻痹症的原因,他跛着一只脚。小男孩将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然后就紧靠着他坐了下来。

小男孩指着保罗的车子,对弟弟说:“看见了吗?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和你说的一样,它很漂亮对吧?你知道吗?这就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弟弟你记住,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也要送给你一部漂亮的车子,这样你就有机会去看以前我一直跟你说过的橱窗里那些精美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看着眼前这一对兄弟,他的眼睛湿润了,于是保罗走下了车子,将小弟弟轻轻抱起放到车子最前排的座位上,为他系上安全带。这时,小男孩的眼睛里闪烁着更加喜悦的光芒,这仿佛比他自己坐车更让他兴奋。

于是保罗、小男孩和弟弟三人一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所有的善行都充分表现出“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善行在给别人带去快乐和幸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生活的感悟。诗人菲利浦·詹姆斯·贝利曾经说过:“人生不是岁月,而是行为。”接受他人的馈赠,无疑是幸福的,而施予别人善行的人,在使对方得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是幸福的。

善行是赞美自己最好的办法

儿子:人们是利用各种善行来赞美自己的吗?

教授:善行是人们赞美自己最好的语言。

上帝在同一天创造出三个人,但是他不知道究竟哪一个人好,在冥思苦想之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想法。

上帝叫来这三个人,对他们说:“我创造你们,是想让你们到人间去历练一下。”

于是上帝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要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有意义呢?”第一个人沉思了片刻,就对上帝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于是上帝又来到第二个人跟前,问:“到了人世间你准备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才有意义呢?”第二个人略微思考了一下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尽情地享受生活中的无限快乐。”

于是上帝又来到第三个人跟前,问:“到了人世间你准备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才有意义呢?”第三个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尽情地享受人生。”

听完三个人的言谈之后,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50分,给第二个人也打了50分,却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上帝认为只有第三个人才是一个最为完美和完整的人,上帝甚至还萌生了一个念头:多创造些像“第三个人”这样的人出来。

随后,这三个人就到人世间历练去了。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竭尽全力地去为许许多多的人做贡献,人们都对他格外崇拜,第一个人对于自己帮助过的人,从不索求什么,他只为自己的真理而奋斗,当然这其中也必然遭到一些误解,但是他仍然毫无怨言,一心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由于他的坚持,慢慢地,他在人们心中,变得德高望重起来,他的种种善行也广为传颂,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看见人们在默默向他致敬。终于,他因为积劳累垮了身体,躺下就再也没有起来过。他的恩泽所施予地方的人们都很怀念他,人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为他送行。直至延伸到后世的子子孙孙,人们一直都深深地怀念着这个人。

第二个人来到人世间,本性暴露无遗,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为了达到目的,他几乎不择手段,甚至十恶不赦之事他也能做得出来,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贪图享受之心让他迅速聚敛了许多财富。拥有了这笔丰硕的财富之后,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奢侈迷乱,一掷千金。最终他由于作恶多端,而遭到了正义之剑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逐出了人间,世人对他无不是鄙视和唾骂。即使在若干年之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痛恨着。

而第三个人来到人世间,没有任何不平常的表现。他像世间的人一样,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家庭,也享受着天伦之乐,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在若干年之后,人们似乎不曾记得有这样一个人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于是世间的人们为永世被人怀念着的第一个人打了100分,为遭到唾骂的第二个人打了0分,为平平庸庸的第三个人打了50分。而这些分数才是这三个人最终的得分。

上帝和人们的打分存在着天壤之别,于是人们说:“失误的上帝!”

无论是上帝的评分也罢,还是人类的评分也好,或许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其他人的赞赏和鼓励。用充满爱心的双手去营造自己的善行,最终你会得到更多人的赞美,所以善行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赞美方式。

善意的回应是惩罚

对你不义的人最安全的方式

儿子:要怎样对待那些不义之人呢?

教授:对待那些对你不义之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善意去回应。

有一个国王萨波达,他慈悲为怀,心地善良,经常济危扶贫,行善积德。

但萨波达的慈悲让天帝释十分担心,天帝释整日如坐针毡,感到自己的帝位不保。因为天帝释并不是终身制的,无论是谁,只要他能够坚持修善积德,善行修到一定的程度时,在他死后便能升到天堂做天帝释。

因此,天帝释便害怕萨波达国王和自己争夺帝位,于是天帝释就想刺探一下萨波达国王已经修行到什么程度了以及他的意图何在,便找来一个侍从,吩咐道:“凡界有个萨波达王正在修善积德,名气很大,德道甚深。他大概旨在夺取我的帝位!现在我要你变作鸽子,而我变作老鹰,由我追捕你,你就一直逃,逃到萨波达王那儿,求救于他。他如果真的心肠仁慈,就一定会营救你的。然后我再去向他索求你,萨波达王既然答应会救你,就一定不会将你交到我的手上,也许他会算计着买点肉打发我,但是我是不会答应的,我要他割取自己的肉来抵偿鸽子的命,到那时候我再稍微耍一点小法术,我要让他将全身的肉都割下来也抵偿不了你的重量,到那时他一定会后悔他以前行善积下的功德,这样的话,他是无论如何也夺走不了我的帝位的。”

天帝释如此算计着,于是天空中一只体态雄壮的苍鹰就开始恶狠狠地追一只可爱的小鸽子,小鸽子边慌慌张张地大声呼救,边奋力地向远处逃去。

萨波达王正在宫中处理政事,空中的惨烈叫声吸引他抬起头,他看见一只恶毒的苍鹰正在追逐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东躲西闪,实在是无路可逃,于是它一头扑向了萨波达王,落在了萨波达王的脚下,哀求地叫道:“大王!您一定要救我!一定要救我!”

萨波达王安慰已经被吓坏了的鸽子说:“别害怕,我一定会救你的。”

苍鹰随后扑了过来,落立在宫殿前,大声对萨波达王嚷到:“这只鸽子我势在必得,既然它已经逃到你这儿来了,那么就烦请大王把它归还给我吧,我肚子饿极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萨波达王义正辞严地说:“我曾发誓要救助众生,更何况这只鸽子向我求救,我已经答应它就一定要保全它的性命,人不应该言而无信,所以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交给你的。”

苍鹰的言辞中充满了邪意:“大王!您说您要救助众生,是吧?但倘若我今天吃不到这只鸽子的话,我就会活活地饿死,难道我不是众生之一吗?难道慈悲的大王要眼睁睁地看着我饿死而无动于衷吗?”

萨波达王想了想说:“既然是这样,我给你拿些肉,你就不要再吃这只可怜的鸽子了。”

苍鹰缓了缓语气说:“那也可以,但是我要吃的必须是刚割下来的新鲜热肉,否则我是不吃的。”

这下萨波达王有些为难了,原本他想着给苍鹰一些熟肉就可以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苍鹰只吃刚割的新鲜热肉。

萨波达王暗自想:“要到哪里才能找到刚割下的新鲜热肉呢?如果去宰杀其他动物的话,岂不是救了一条命,又伤害了另一条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