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7392400000019

第19章 习惯决定我们的一生(2)

当他高兴地叫父亲来看时,父亲告诉他:“孩子,你做得很好。可是尽管你现在已经不再乱发脾气了,看看那些桌子上的伤痕,它们却会一直留在那里,这就像你每次对别人发脾气说的一些伤害别人的话一样,它会在别人心中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痕,所以你以后不要随意发脾气,否则你就会给别人造成永远的伤害。你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使它成为你的好习惯。”

用好习惯把坏习惯挤掉的过程就是人们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成功的机会就会比别人多许多。

拴惯了的狗,不能带出去打猎

儿子:许多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为什么您非要我多做一些事情?

教授:猎狗拴惯了,就不能再带它去打猎,因为它已经不再习惯追捕猎物,而它的活动范围也就仅限于拴它的地方。

一天,一只寄居蟹和龙虾在深海中相遇了,此时龙虾正把自己的坚硬的外壳蜕掉,露出里面娇嫩的身躯。寄居蟹看到后,十分紧张地对龙虾说:“哎呀,你怎么能把唯一能保护自己身躯的外壳扔掉呢?这样大鱼会把你一口吃掉的,而且以你现在的状况来看,海水急一些都有可能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候你就死定了。”

比起寄居蟹的紧张,龙虾显得很镇定,它气定神闲地说:“感谢你的关心,不过你不了解,龙虾每成长一次,都必须把旧的壳先蜕掉,这样长出来的外壳才会更坚固,而现在面对危险,不过是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因为我们未来要遇到的危险更多。”

寄居蟹听完龙虾的话,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因为它整天只习惯于找可以躲避危险的地方,而没有想过怎样去生存。

安于现状的生活让人们习惯了不思进取,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发展机会。所以不妨打破自己的定势思维,这样你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一个乞丐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庭院,他希望女主人能够给他一些钱。这个乞丐是个残疾人,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在空中摇摆着,让人看了就觉得他很可怜。这个乞丐从前乞讨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每个遇见他的人都会很慷慨地施舍给他一些财物,他也习惯了以乞讨为生的生活。

但令这个乞丐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庭院的女主人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可怜他,她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并要求乞丐把砖搬到后面的院子里。乞丐很生气,他强调自己只有一只手,他对女主人说:“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出人意料的是,女主人并没有生气,而是俯身用一只手搬了一趟砖,并对乞丐说这种活一只手就可以做得到。

乞丐怔住了,他的眼神中出现了异样的光芒,尖突的喉结上下滑动着,最终,乞丐学着女主人的样子,用一只手搬砖。他一次最多只能搬两块砖,所以当全部搬完时,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乞丐累得气喘吁吁,他的脸上布满了汗水和灰尘,女主人微笑地望着他,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仔细地擦了一遍脸和脖子,此时女主人又给了乞丐一些钱。乞丐接过钱并且很感激地向女主人道谢,但是女主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向女主人讨要了那条因为汗水而变黑的毛巾,深深地向那位女主人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很多天后,这家庭院又出现了另一个乞丐,此时女主人把乞丐引到后院,指着砖堆要求那个乞丐把这些砖搬到前面的院子里。这位乞丐双手健全,但是他却鄙夷地走开了,他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他只需要动动嘴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又何苦辛苦劳作呢?

女主人的孩子看到了两个乞丐在妈妈这里的遭遇,他十分不能理解自己的妈妈,他问妈妈究竟是希望砖被放在前面的院子还是后面的院子。妈妈微笑着告诉自己的孩子,砖放在哪里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乞丐而言,是否搬砖却很重要。此后这个院子也来过几个乞丐,那堆砖有的时候纹丝不动,有的时候被来回搬运。

若干年过去了,这个庭院中突然来了一个很体面的人。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右手是残疾的。他轻轻地走到年老的女主人身边,俯下身,充满感激地对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至今我还是个乞丐,但是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了。”女主人想了很久才记起他,她说:“你不用谢我,是你的上进心帮了你,而不是我。”

坏习惯往往能让人得到暂时的安逸,但坏习惯会让人慢慢失去进取的精神,就像猎狗一样,如果拴惯了,它就不能再带去打猎,因为它已经不再习惯追捕猎物,而它的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拴它的地方了。因而,一旦人们对坏习惯形成依赖心理,就会不愿改变现状,最终从“不愿”变成“不敢”,因而,也就注定了不会有美好的前途。

开始依照习惯行事时,你的进取精神就会丧失

儿子:我一定能赢得比赛,我的对手才没那么聪明……

教授: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时,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曾率大军攻打印度,他遭到了普鲁王国军队顽强地抵抗,普鲁王国在海达斯帕斯河对面设下了许多道防线,亚历山大的军队很难渡过。

亚历山大对这种状况十分担忧,假如攻不过海达斯帕斯河,他攻打印度的计划就要功亏一篑了。于是他把手下的大将都叫到一起,给他们下达了一道命令:“从现在起,兵分多路,每个将领都带兵沿河边向不同的方向行动,我也会带上一批士兵在河边行动。”

将领们都不明白亚历山大的用意,他们不约而同地想:这样军队岂不就成了一盘散沙,这不是自取灭亡吗?当将领们把疑惑传达给亚历山大时,他笑着说:“这么做有3个目的,首先,它可以分散敌人的兵力,我们分散进攻时,他们必定要处处设防,这样就容易出现防守薄弱的地方;其次,这样做有利于我们侦察理想的渡河点;同时,我们这样做还会让对方的粮草供应疲于奔命。不过,大家在偷渡时一定要选择在晚上进行,这样就可以避免对方的大象惊扰我们的战马。”

从亚历山大下达这个命令开始,寂静的夜晚就变得喧闹起来。

亚历山大经常带着一队人马沿着河边来回奔跑,并边跑边喊冲锋的口号,还命令士兵把兵器都弄出声响。

普鲁国王一听外面有打仗的声音,惊得急忙跑出来看,以为亚历山大要强行渡河,结果发现亚历山大不过是带着军队来回走动,在普鲁王国看来,他们的行为简直就像跳梁小丑。三四天之后,亚历山大依然这么做,普鲁王国的军队厌烦了,他们觉得凭着有利的屏障,亚历山大根本不能攻打过来,这不过是他们在虚张声势罢了,于是普鲁王国军队变得松懈起来,他们已经习惯了亚历山大的叫嚣,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一定是不能过河的。

而亚历山大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发现敌人已经中计了,就命令一部分精英先到前些天就探好的水比较浅、防守比较弱的地方去,在河边各位置都设上了岗哨。一切安排妥当后,亚历山大就命令手下在深夜假意渡河,一瞬间,河两岸的篝火就连成了一片,映得河面上红彤彤的,亚历山大的士兵们还假意叫嚣,以惊醒敌人的部队。就这样连续数天后,普鲁王国的军队又理所当然地以为亚历山大是在装神弄鬼,并认为他们依然无法渡河,还讥笑他们:“有本事就真的过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