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7392400000011

第11章 向着梦想不断前行(2)

他在明信片中这样写道:“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在埃及,这张明信片就是在金字塔前面写的。记得小时候,你保证我不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可是现在我就坐在这里给你写信。”

他的父亲收到明信片时百思不得其解,疑惑地说:“哦,我怎么会一巴掌把他打到埃及去呢?”

许多人有远大的理想,却花费了许多时间在获得别人的认同上,认为只有别人认同自己的想法,理想才有延续的希望,没有人认同,自己就可能走错了路。但是,只要你愿意下定决心,用正确的方法尽力去做,并坚持理想,实践理想,那么每一天都是你的幸运日。

记住,自己的梦想不需要别人的保证。没有人能够提前预知自己是不是一个伟人,但是一个人的梦想却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之路。你只是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愿意去实践理想的决定,相信自己,你的人生会因为这个决定而改观。

别让任何人掌控你的梦

儿子:难道梦想可以不考虑实际吗?

教授:梦想就是实际,那是属于自己的实际。

在美国一堂小学生的作文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的梦想”。学生们看了之后都大感有趣,纷纷开始叙写自己的未来。

有个小男孩非常喜欢这个题目,他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写下了伟大的梦想。

小男孩写道:“我希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10余公顷的庄园,在广阔的土地上种满自己喜爱的植物,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有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可以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有住处供他们歇息。”

小男孩满心欢喜地把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过目,没料到,老师看过之后,在上面划了一个大大的红色的“F”,并要求他重写。

小男孩仔细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没有发现什么错误,便拿着作文本去请教老师。

老师对他说:“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这些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想。孩子,不要写那些虚无的幻想,你明白吗?”

小男孩听了,有些疑惑地说:“可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梦想啊!”

老师无奈地说:“不,那不可能实现,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写。”

小男孩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看着老师说:“我很清楚,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愿意改掉我梦想的内容。”

老师有些气恼:“如果你不重写,我就不让你及格了,请你想清楚。”

小男孩坚定地摇了摇头,说:“老师,对不起,我不会重写的。”

结果可想而知,小男孩的那篇作文最终得了一个“F”。

转眼间,20年过去了。

当年的那位老师已经上了年纪。有一次,他带着一群小学生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

那里有无边的绿草、舒适的住所,还有香味四溢的烤肉,师生玩得非常开心。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那位老师看到一个中年人向他走来,并自称是他的学生。

老师觉得很奇怪,因为他对这个学生根本没有印象。

中年人对老师说:“先生,您还记得20年前的作文课吗?当时您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梦想。”

老师蓦然想起,连忙说:“想起来了,因为那时候有一个非常倔强的学生和我闹别扭,所以还记得。”

中年人笑着说:“老师,我就是当年那个与您闹别扭的学生。”

老师疑惑地说:“那么你现在……”

中年人又微笑地说:“我终于实现了20年前的梦想,这片度假庄园就是我的成果。”

老师望着这位庄园的主人,想到自己20余年的教师生涯,不禁喟叹:“20年来,我不知道改掉了多少学生的梦想,而你是唯一保留自己的梦想的人。”

梦想是属于自己的,自己的梦想要自己保管,不要让别人去判定和删改。真正能够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从来不让别人帮自己圆梦,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19世纪初,美国一个偏远的小镇里住着一位富商,富商有个19岁的儿子叫伯杰。

有一天,晚餐之后,伯杰倚靠在窗前欣赏着深秋美丽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青年。那个青年只穿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显得清瘦而羸弱。

伯杰走下楼去,与那个青年攀谈起来。

青年忧郁地对他说:“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够站在窗前欣赏美丽的月色。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唉,可是,这简直不可能实现。”

“那么,请你告诉我,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伯杰笑着说。

“能有一张宽敞的床让我舒服地睡上一觉就可以了。”

伯杰拍了拍青年的肩膀说:“朋友,今晚我让你梦想成真。”

伯杰领着那个落魄的青年走进了自己的公寓,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今晚你就睡在这儿吧。”

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他轻轻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上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

伯杰很疑惑,透过窗子,他发现那个青年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睡觉。

伯杰走过去把他叫醒了,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不睡在房间里呢?”

青年笑笑说:“你给我的已经足够了,谢谢你。”

说完,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很快就过去了,当年的事情伯杰也早就忘记了。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精美的请柬,邀请他去参加一个度假村的落成庆典。让他奇怪的是,请柬的主人自称是他“30年前的朋友”。

伯杰思量了半天,也没有想起他曾经有这么一位名流朋友。

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邀请,参加了那个落成典礼。在那里,伯杰不仅领略了建筑的典雅,也看到了许多社会名流。

后来庄园主开始了他的即兴发言:“今天,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在我人生道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

说完,那个庄园主在众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了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

原来眼前这个名声显赫的大亨就是30年前自己帮助过的那位贫困青年。

庄园主对伯杰说:“当我走进你的寝室时,尽管心中十分震撼,但是我突然明白,那张床不属于我,那个梦想也不属于我,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交给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

伯杰微笑地说:“朋友,恭喜你,你终于找到了!”

真正属于自己的梦想需要自己去寻找,把梦想交给别人打理的人是生活的可怜虫,他们永远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珍贵的,千万别让别人掌控你的梦想。只要有自己的梦想,一切就皆有可能。这种“可能”的实现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努力获得的。如果你把梦想交出去,那么你就失去了梦想,也就失去了属于你的人生。

只要能持久,梦想就能成为现实

儿子:把梦想变成现实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教授:坚持不懈地努力。

1801年,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中住着两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他们是堂兄弟。两个年轻人从小就是非常要好的伙伴,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总是喜欢在一起谈论自己的梦想。

村里的人都觉得这两个年轻人的想法很荒谬,因为他们常常表示自己将在某一天通过某种方式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没有实实在在的表现。因此,大家对这对堂兄弟的言行不一很看不起。

有一天,村里要雇用两个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蓄水池里,村长把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

两个人接受了这项任务后,便拿起两只水桶开始工作。为了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决定只用一天时间就把任务完成。果然,仅仅用了一天时间,他们就把村广场的蓄水池装满了。

村长看了非常高兴,他决定按每桶水一分钱的价钱付给他们酬劳。

“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布鲁诺大喊着,“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好运气。”

然而,柏波罗却不这么想,他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又酸又痛,手掌上的血泡也让他感到痛苦。他心想:“难道明天还要继续吗?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做同样的工作,难道就这样一直干下去?”

柏波罗转念一想:“为什么不把河里的水通过管道引进村里呢?”

想到这里,柏波罗的心情顿时舒畅了。

第二天早晨,柏波罗就对布鲁诺说:“布鲁诺,我想我们与其一直这样辛苦地来回提水,还不如修一条管道,直接将水引进村里去。”

布鲁诺一听就愣住了。

“一条管道?柏波罗,你知道我们拥有一份多么棒的工作吗?我们一天可以提100桶水,那就是1元钱!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一头牛。6个月后,我还可以盖一间新房子。我们拥有了这个镇上最好的工作,我们这辈子都不用愁了!柏波罗,你知道吗?”

柏波罗耐心地向布鲁诺解释这项计划,然而,布鲁诺并不接受这个他认为荒谬的想法。

没办法,柏波罗只好自己去实现这个计划,他将白天的一部分时间用来提桶运水,另一部分时间用来建造管道。不久,布鲁诺和其他村民就开始嘲笑柏波罗了,称他为“管道建造者柏波罗”。

因为柏波罗的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开始的时候,他的收入就有了明显的下降。布鲁诺挣的钱比柏波罗整整多一倍,他买了一头毛驴,配上了全新的皮鞍,盖了一幢两层楼房,他还常常穿着亮闪闪的新衣服,到酒吧里请大家喝酒,吃可口的食物。村民尊敬地称他为“布鲁诺先生”。

当布鲁诺晚上和周末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却还在继续挖管道。他坚信自己的梦想会实现,于是,他全力以赴地去做。开始的几个月里,柏波罗的努力并没有多大进展,但柏波罗不断地提醒自己,实现明天的梦想是建立在今天的牺牲上面的。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柏波罗继续挖着,虽然他一天只能挖一点儿。

1英寸,2英寸,3英寸……他挥动凿子,打进如同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

“短期的痛苦能带来长期的回报。”每天工作完成后,筋疲力尽的柏波罗都会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

终于有一天,柏波罗的管道完成了一半,这让他提桶的路程也变短了。柏波罗把多出来的时间也用来建造管道,这样完工的日期也就越来越近了。

这时,柏波罗看到布鲁诺还在费力地从遥远的河流运水。布鲁诺的背驮得比以前更厉害了,由于长期劳累,他的步伐也开始变慢了。当布鲁诺走进酒吧时,人们也不再称呼他为先生了,而是窃窃私语道:“提桶人布鲁诺来了。”

镇上的醉汉和孩子常常模仿布鲁诺弓腰驼背的姿势,他们总是嘲笑他。布鲁诺也不再请大家喝酒了,更多的时候是独自坐在漆黑的角落里。

就在布鲁诺愈来愈凄凉的时刻,柏波罗的管道完工了!源源不断的水流进了村子里,附近其他村子里的人也纷纷搬到这个村子来了。柏波罗再也不用提水桶了,因为流进村子里的水越多,流进柏波罗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多。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只有一小部分人敢做“建造管道”的梦。有的人甚至嘲笑伟大的梦想,得到小小收获就甘之如饴、安之若素,其结果不仅不能成就伟大的梦想,反而连小梦想也丢失了。

拥有伟大的梦想是值得尊敬的,当然,要实现伟大的梦想,还必须有伟大的付出才行。坚定不移的努力是实现伟大梦想的首要条件,如果不能坚持梦想,即使梦想再伟大,也不会成为现实,而只能流于空想。

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一步步往前走

儿子:梦想难道不是迷惘和虚幻?

教授:只要一步步往前走,你就不会再迷惘,梦想也不会再虚幻。

丹麦有个穷孩子,他的父亲是鞋匠。父亲在世的时候靠修鞋为生,一家勉强过活,父亲去世之后,家里靠母亲为人洗衣服维持生计,但为了生活,母亲最后不得不带着穷孩子改嫁。

穷孩子经常和饥饿打交道,还处处遭受人们的鄙视。由于生活困难,穷孩子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然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穷孩子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与他出身不相称的梦想——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

他的梦想惹来了很多人的讥讽和嘲笑,在很多人眼中,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柄。不过,倔强的穷孩子并没有因此气馁。

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去晋见王子,对此,他满怀信心。他在王子面前唱歌、背诵剧本。表演完毕后,王子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要在皇家剧院演戏。”

王子把这个长着小丑般大鼻子的笨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然后对他说:“能够背诵剧本并不表示能够写剧本,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然而穷孩子并没有放弃,他回家以后打碎了自己的储钱罐,然后向母亲和从不关心自己的继父道别,离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这年,他才14岁。

离开了家乡奥登塞市后,他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会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命运。

他一到哥本哈根,就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几乎按遍了所有达官贵人的门铃,却没有人赏识他,他只好衣衫褴褛地流落街头,但仍不减他心中的热情。

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他当上了一名小配角,后来因为嗓子出了问题被解雇。由于贫困和由此而来的疾病折磨毁坏了他的体形和声音,最终他没能成为一个舞台艺术家。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做艺术家的梦想。

他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演出,没有一本被剧院所采用。不过,他的诗剧《阿尔芙索尔》却展露出了他的才华,因此,他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1828年,他考入了哥本哈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