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成为淘宝创业的超级毕业生
7389700000031

第31章 丁洋波——淘宝开店三个月后月收入逾万元的创业大学生

丁洋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8级学生。自2009年7月3日淘宝店铺开张以来,三个月内以每月冲一钻的速度快速升级为三钻店主,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淘宝大军中被誉为奇迹。丁洋波最引以为豪的是祖国六十华诞前夕把握住“手摇小红旗”的商机,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销售出15万面“手摇小红旗”,单品利润高达8000元,月销售额突破5万元,月收入已逾万元。而他销售的“手摇小红旗”也在单项产品人气排行榜中名列全淘宝网首位。“坚持+用心,每个人都可以。”这是他开店的创业心得,他相信在“淘宝”创业的历程里,可以更好地挖掘一个人的潜力,可以让人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一次失败的“淘宝”创业经历

丁洋波曾经在2009年2月注册过一个淘宝店铺,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是头脑发热,跟风开起的淘宝网店。当时学校里淘宝开店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几乎每个人都对此耳熟能详,丁洋波也不甘落后,注册了一个店铺,主要销售化妆品。可是刚开始时对如何经营店铺是一无所知,怎么才能拿到订单呢?有同学说,信用值高了自然就会有人来买,于是几个开店的同学刚开始就互相代刷信用。可是刷了几次之后,丁洋波觉得这样根本就是无谓的电脑操作,和杨甫刚那种创业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在刷信用的过程中也没有一点成就感,甚至当真实的交易产生时也得不到一点兴奋的感觉,因为刷信用太不真实了,有种不劳而获的感觉。于是,没过多久他就关闭了店铺,再也不想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了。他想,也许“淘宝”创业根本不适合我。好在那时还是通过短暂的开店经历获得了如何上传宝贝、如何进行产品描述、如何宣传店铺的经验,也算是有所收获,但他开始想要找到一种新的创业方式。

丁洋波回首往事,颇有感慨地说,新手开店时一定不能选择代刷信用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信用值:第一,这种方式无助于新手积累开店经验,只是简单劳动的重复,反而更加容易让新手厌倦开店;第二,这种方式容易助长新手不劳而获的情绪,反而对于真实交易不珍惜,没有成就感;第三,这种方式也是对信用值作用的歪曲,是对顾客的一种欺骗,对那些诚实经营的店主也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建立诚信真实的经商氛围。

参加“青春大挑战——创业实践大赛”

丁洋波还是不甘寂寞的,在第一次淘宝开店不了了之之后,他开始在其他方面拓展自已的创业才能。学校也在积极推动学生的创业热潮,举办了许多形式的创业竞赛活动,丁洋波就参加了创业计划大赛,在校内和几个同学一起学习如何做创业策划。后来,义乌市举办“青春大挑战——青年创业实践大赛”,这次大赛在义乌也是首届,旨在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让优秀创业人才脱颖而出,以激励和引导一批优秀大学生投身创业、创新的热潮,营造大学生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本次大赛先安排大学生创业课程培训,并分个人赛和团体赛进行,重点考察选手的运营策划、实践执行、组织领导、协调沟通和现场应变能力,选拔具有创业潜能的优秀青年。

丁洋波报名参赛了,初赛邀请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贾少华为选手们进行首场课程培训,之后还有创业培训专家及企业成功人士授课,以结业考试方式筛选出一半选手进入复赛,接受评委的现场面试。两项综合后挑选出的20名优胜者才有资格参与创业实践大赛。丁洋波过关斩将,终于成为这20名选手中的一员。接下来将要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即七天创业创意大赛。这是以团队赛的形式展开的,即每队三名选手,都有1000元的启动创业资金,各队可各显神通,发挥创意,通过七天的运作让这1000元价值最大化,哪个队能让1000元升值最快即为哪个队获胜。丁洋波所在的团队选择了销售西瓜和夜市销售小商品两种方式。因为当时正处高温天气,所以他们认为西瓜一定有销路,而且他们没有走零售路线,而是向企事业单位推销。就这样,白天卖西瓜,晚上摆夜市,七天下来,经历了高温、阴雨的多变天气,在商品销售过程中,碰壁、失败也是常有的事,虽然最终丁洋波所在的团队没能获得名次,但在七天里经历的事让丁洋波成熟了很多,他明白了创业是艰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全心投入,全力付出的。通过这次大赛,他获得了个人优秀奖的荣誉,还获得了500元的奖励,这也成为他第二次淘宝开店的启动资金。

忆铭轩格子铺

第二次淘宝开店,还要从2009年的暑假说起。丁洋波一开始也没打算开淘宝网店,而是在一家公司的仓库里帮忙,帮助包装货物,甚至还要搬货。天气闷热,仓库里也没有别人帮忙,才干了两个小时,丁洋波就觉得自己不可能在这里坚持下去。想想给别人打工还不如给自己打工,于是他打定主意再次重新开店。当然,这一次不会再贸然启动了,他决定花点时间向高手取取经。当时,已经毕业的杨甫刚是学校里的创业明星,他的店铺是三皇冠,到杨甫刚那里帮忙学习一下如何经营店铺,让自己的小店在暑假里重新开张成了他的目标。

杨甫刚对于校园里的学弟学妹们还是“来者不拒”的,得知了丁洋波的打算,他没有拒绝,也没有推托,而是放手让丁洋波当客服,学习如何和客户交流,如何处理客户投诉。杨甫刚每天基本上有100个订单,如何管理仓库,如何不发错货,如何处理客户的投诉,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有空闲时间时,丁洋波就直接向杨甫刚请教,把自己的想法与杨甫刚沟通,在得到高手面对面和手把手的传授之后,一个星期下来,丁洋波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有把握把店开好了。于是,他离开杨甫刚开始独自开店。

给自己的小店取名为“忆铭轩格子铺”,“忆铭轩”取意记忆铭记在心的意思,还有点“一鸣惊人”的味道。丁洋波决心要在暑假里放手大干,做出点成绩来。这一次他再不靠代刷信用来提升自己的信用值了,他用哥哥的身份证再次注册了一个新店,决定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出自己的路来。“忆铭轩格子铺”主要是销售化妆品和家居用品。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从杨甫刚那里拿货,主要销售一些网上热销的商品。前两天,没有人来光顾,可第三天就开始有人来光顾了。丁洋波决定发挥自己擅长与人沟通的特长,来一个就成交一笔。于是,第一个订单就这样成功产生了。这个买家是个四皇冠卖家,也是想在网上寻找货源,于是第一个订单就销售了十瓶护发素。后来,这个买家还想大批量进货,于是丁洋波就把他介绍给了杨甫刚,也算是对杨甫刚无私帮助的感谢。

“忆铭轩格子铺”正式开店时间是2009年7月3日,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冲到一颗钻,看着一张张发往全国各地的发货单,丁洋波心潮澎湃,这些都是自己起早贪黑、辛勤耕耘的成果。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早上起不来,就让妈妈把电脑打开,登录淘宝旺旺,一有人来光顾就让妈妈把自己叫醒,两个月下来眼睛都熬红了。有时候妈妈心疼儿子,真想学会打字来帮丁洋波做客服。丁洋波去发货的时候,哥哥偶尔也会帮忙客串一下客服的角色。可爸爸却说,哥哥当客服不称职,因为丁洋波和顾客聊天时不会吝啬文字,常常说很多和产品有关的信息。可哥哥打出去的话总是几个字,虽然是简单的小事,却也看得出丁洋波对顾客的用心之深。

“忆铭轩格子铺”打的就是学生创业牌,在首页最显眼的地方就显示着“支持学生创业”六个大字,这也是让买家对店铺产生信任感的一张王牌。在店名的后缀上还加上了“嘟嘟靓妆”、“柠檬绿茶”等关键词,“嘟嘟靓妆”是淘宝三皇冠店铺,“柠檬绿茶”是淘宝三至尊皇冠店铺,店名里加上这样的关键词也能让别人在搜索店铺时点中自己店铺的概率提高。同时在给宝贝取名字的时候还要注意选用一些吸引买家眼球的关键词,如“假一罚十”、“正品”、“低价和特价”等词语都是能让买家眼前一亮的关键词。但在定价方面,丁洋波并不认同一味的低价经营,甚至是亏本经营,因为他觉得淘宝上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大大低于市场价格的,在这里还要压价经营的话,吃亏的还是客户:第一,货物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第二,卖家没有利润的时候对于客户也难以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丁洋波从不让自己亏本出售货物,总是要保证一定的利润。例如,同样一个草莓环保袋,在网上的价格高低不一,而丁洋波定的2.4元的价格,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而是比他进货的成本价略高了一点。他认为顾客来网上选购时往往不是只选最便宜的,而是会考虑更多因素。例如,哪家可以选购到更为全面的商品;哪家店主服务更周到,愿意解答顾客的问题;哪家店铺的产品质量有保障,可以无条件退货。所以在定价方面不一定要定最低的,因为那并不能给店铺带来长久的生命力,店铺的生命力还是在于店主的用心经营。

丁洋波的创业感悟

仅仅开店60天(而且这60天在有些同学眼里还是所谓的淘宝淡季),丁洋波的“忆铭轩格子铺”就已经升级为两钻店,到第三个月又快速成长为三钻店。这在校园内做淘宝店铺的同学中是罕见的,就连阿里巴巴公司的人都颇为惊讶。每天下午到晚上,丁洋波都要赶在快递公司来收货前把发货单填好,还要把货物都打好包。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二十个左右的包裹要发,紧张的时候要跑步才能完成包装发货。现在他打包的水平相当高,任何货物都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完成包装,而且用胶带裹得严严实实,能做到万无一失。在丁洋波的眼中,淘宝并没有所谓的淡季,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靠自己的实绩证明了用心经营可以让淘宝无淡季,快速升钻人人皆有可能。

丁洋波说,选产品要准,刚开始开店选择产品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好能多看看同行的旺铺,看看最近有哪些热销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货源。因为丁洋波是在杨甫刚那里取过经的,所以刚开始以销售杨甫刚的货物为主。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也慢慢了解了客户的需求,便开始就客户需要到市场上找货。在和市场经营户的沟通中也能发现一些新产品,适合在网上销售和推广的,便上传到网上。渐渐的,自己的货源渠道也建立起来了。同时,要尽量保证货源的稳定性,只有比较稳定的货源,才不会经常断货;才不会经常发生有时候质量好,有时候质量不好的悲剧;才不会经常使本来有很大机会做下来的生意泡汤;才不会经常出现顾客已经付款但商品无法兑现的情况。尤其在国庆前夕,因为丁洋波有稳定的拿货渠道,早早就定下了“手摇小国旗”的货源,在网上别家店卖断货的情况下,依然能大批量出货,最终实现了销售15万面“手摇小国旗”的销售业绩。后来,丁洋波又在市场里寻找一种货源,据他说估计能像“手摇小国旗”一样卖得很火,原来他已经瞄准了全运会的商机,要在网上销售荧光棒、拍手之类的商品,现在主要是要将质优价廉的货源定下来,以便能大量供货。

商品价格的制定要合理且优化。因为在搜索结果的排序方式中,有一种是按照价格来排序的,即按价格从多到少或按价格从少到多来排序。按照正常人的逻辑,相信没人会按价格从多到少排列的,一般都是按照价格从少到多来排列,这就意味着销售的商品越便宜,排名越靠前。所以,丁洋波在制定价格时将商品的定价在包含合理利润的基础上定得尽量便宜。如果一件商品有大、中、小三种规格,由于只允许发布一个商品,他就把价格定为最小规格的,其他规格及相应价格在商品描述里说明即可。同时,在商品价格里不要包含邮费,邮费可另外标明,但不要超出正常邮费的收费标准,否则纵使你的商品卖得便宜,但邮费过高,买家也会望而却步。

和客户交流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客户的需求,如果暂时没货或者某种货物断货了,在告知客户时丁洋波都会多说几句,而不是简单地说没货了,有时他会转而介绍其他可替代的商品,这种方法和现实中的营销手段很相似,在网上使用时虽说不是每次都能起作用,但能让客户对卖家有个好印象,会觉得卖家比较热心。因为网上购物和现实中购物的区别在于一切都是虚拟的,如果不通过聊天让客户对卖家留下好印象,那么很可能来一次之后客户便再也不会光顾了。有时一个订单里不是每种商品都有货,这时就更要求掌柜能多做一些解释工作,不让订单溜走。丁洋波说开淘宝网店自己还是有性格优势的,因为自己天性开朗,乐于与人交流,能够给人亲切感,所以在淘宝旺旺上能和客户聊得比较投机。在聊天记录里基本看不到“哦、嗯、啊、是”这样的字眼,总是大段的文字还配上表情符号,让聊天内容都显得生动而有人情味,这也是丁洋波想让顾客对店铺留下的印象。他在处理客户投诉时也总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开店第三个订单就遭到退货,那是上海的客户选购了一个冰晶垫,标价5元一个,收货后觉得与自己期望的有差距,就提出了退货申请,丁洋波想想还是给他退了,还倒贴了邮费。丁洋波觉得开淘宝网店初期遇到各种问题是正常的,只要出现问题能主动承担,多和客户沟通,不要推托,就能解决问题。如果有中差评产生,要及时和客户电话沟通,一般都能很好解决。

对未来,丁洋波没有太明确的打算,短期内还是先把淘宝网店开好,拿出点成绩证明自己。他始终坚持“坚持+用心”的理念,也相信自己的淘宝网店之路会越走越长。

创业点评

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丁洋波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业绩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坚持+用心”。耐得住寂寞,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真心对待客户,细心打理店铺,用心向前辈学习,才能实现网店信用值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在创业的路上,丁洋波收获的不仅是金钱,还有对未来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附:新闻四则

新义乌人——校长和他的学生们

《IT经理世界》2009年4月5日第七期封面报道

贾少华出现在创业园时,不少学生朝他笑一笑,又匆匆跑开去忙生意,而贾少华却能如数家珍地道出每个学生的背景,老家是哪里的,叫什么名字,现在淘宝上已经是几钻卖家。

很少有大学校长和学生们这么平等地相处。在心底里,学生们都尊敬他,也把他当朋友。若不是贾少华鼓励学生们创业,很多学生或许现在仍然生活在贫困中。

创立了10年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工商管理、计算机工程、现代文秘等8个系25个专业,在校学生8000多人,是一所公立全日制高职类大专院校。“没有电子商务专业!”贾少华有些揶揄地说。而这所学校,却有着全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创业学生群。

在高考录取时,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最后一批录取的学校。“收分低,又是大专,很多人进来时心不甘情不愿。”贾少华这样分析学生们入校时的心情。学生大部分是外地人,因为义乌本地的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到国外念书去了。

令贾少华焦虑的是,学生们如何在学知识的同时,重塑对人生的信心。作为教育工作者,他的成功案例是自己的女儿——清华大学毕业后,他的女儿去了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他担心进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孩子们念书没有动力,去网吧打游戏或者谈恋爱,于是制定了严格的校规,上课必须点名,早晚必须上自习课,学生不得外出租房住。但是这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些大专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自习教室和图书馆经常都空空荡荡。”

因为是高职类院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倡导教学与实践并重,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地处义乌,国际商贸城每个月都有博览会,很多学生去帮着发传单做兼职,渐渐地积累了一些初步的人脉。互联网给了学生们在打工和勤工助学之外的新的机会。2007年以后,一些学生尝试着在网上开店,他们从义乌国际商贸城进货,放到淘宝上销售。到了2008年,在淘宝开店已经在学校里流行开,最早一批开淘宝网店的几个学生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搬出了学校,在校外租房住,这在当时是要被开除的。

贾少华知道后,约了一个名为杨甫刚的大三学生到自己办公室,杨甫刚在淘宝上已经是皇冠卖家。和杨甫刚聊过后,贾少华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创业精神,当即送了一本自己写的书给他。也就是这个时候,贾少华注意到学校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业的学生,这令他感到欣慰。“孩子们成天忙着进货、管理、做生意,比去网吧和谈恋爱好多了!”

为了鼓励学生们创业,贾少华在学校里成立了创业学院,在全国高校里率先打破了专业界限,跨专业招收创业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制定特色课程,辅导他们成为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创业者。除此之外,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还出台了《学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关于鼓励与引导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创业学生可以通过网上交作业、个别辅导、单独考试等形式修完课程,而且创业实践可以抵学分。这些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激情,在学校里形成了极具活力的创业文化。“老板、经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贾少华说。

在创业园,“搬出去”成了成功的代名词。那些在网上创业的学生往往从创业园起步,生意做大后,就搬出校外租房住,为学弟学妹们腾出地方。贾少华对每一个“搬出去”的学生都记得很清楚,也为之欣喜。他不再担心他们不务正业,“创业了,就会有责任感。”

尽管在高等教育圈子里极具争议,但是贾少华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他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生们创业,而是重新鼓舞了他们的生活信心。“这些孩子进学校时都不自信,认为自己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但是出学校的时候,很多人都鼓足了信念,有了人生的方向,这才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

也许对于老师来说,最欣慰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能够很成功、很自信,能够昂首走出校门,走向更令人憧憬的人生。不过贾少华却总是说是学生让他感动,在这些学生身上,他不仅看到自己从来没有用过的电子商务如何创造了那么多新的机会,更看到这些创业的年轻人的激情、勤奋和责任感。“世界的变化太大了,不向这些年轻人学习,不理解他们,还要用老的观念去限制他们,那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作为大学校长,贾少华经常这样来检讨现行的教育体制。

文/李黎

一群学生的创业之路

“第四类院校生”的自我救赎

《新周刊》第301期

当高校毕业生在普遍哀号“祖国啊,我被谁抛弃”之时,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展开了一场自救运动。如今,他们都是创业路上的小老板——很难用对与错来衡量这种模式,是危机意识使他们最先觉醒与行动的。

“我就问你,毕业后干什么?!”贾少华用一声呼喊结束采访。很多时候,他用大声为自己助威,“我有一个本事,只要音响效果好,来听课的没有一个走开的。”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在浙江省高考志愿表的第四批志愿中找到。作为一个县级市职大的副院长,贾少华除了在招生时感到苦恼外,学生的就业也不能让他宽心。

“我们的学生,都是以失败者的身份走进学校的。只有三百来分,考上清华要七百分。家长认为他们将来不会有出息,老师也认为他们最差,全社会都看不起高职院校。”

和所有高职院校学生一样,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也不知道毕业后能干什么。一年前,贾少华和学生们一起走上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每天晚上睡觉都在想以后干吗去”

2007年9月,已经进入大二的国际贸易系学生杨伟国已经从大一的兴奋中走出来,“我每天晚上睡觉时都在想以后干吗去。”

据说,这里的大一学生没有不出去打工的:发传单、做市场调查、销售员、服务员……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城,每个月的博览会产生着各种兼职岗位。旅游系的一个女生说,因为义乌只有一所大学,所以很多单位都从这里找服务员。

2007年年底,杨伟国在淘宝网注册了一个店。2008年上半年,杨伟国所在的国际贸易系物流专业已经出现最早的一批开淘宝网店的。到2008年他们班主任往学校报数时,班里淘宝网店三钻以上的就有十一个人,到2009年这些人里已经有四个皇冠卖家,其中包括杨伟国和这所学校“劳模”式的人物杨甫刚。

对于开淘宝网店的人来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是后来者,但他们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创业的学生中最喜欢谈到的话题就是货源,网店间的竞争首先是货源的竞争。做化妆品批发的杨甫刚现在已经是三皇冠卖家,每月的利润就有几万元,雇佣了8个人,其中不乏本科生。成为全国高职生的偶像后,杨甫刚在中央电视台宣称他要做到一年千万级。

网店做大的学生越来越多,杨伟国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网店上,接单、进货、打包、发货……夜里忙到一两点那是正常的。和班上所有开淘宝网店的同学一样,逃课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到后来杨伟国的库存越做越大,宿舍已经放不下这么多的纸箱时,他不得不搬到学校外租房子住。

大规模的逃课和外住,让老师们很不满意:学生都不来听课了,这个学校怎么办?

在某些重点本科院校,逃课是平常事,但在一个职业大学,这很难想象。当创业和上课在时间上产生冲突时,一些人选择了淘宝,一些人选择了上课。前者有一些成为后来的成功者,后者基本上成为所谓的创业失败者——文凭是有用的,但上课到底有用没用,成为这个学校后来被争论的焦点。

大量学生逃课的情况引起了贾少华的注意,“我以前的观念是很保守的”,十年前贾少华来校时绝不允许住在校外,请假也很困难,因为平时分都要记到期末成绩。

2008年下半年,贾少华开始到各系调查情况,系主任、辅导员、学生……“我要去寻找矛盾的解决方法。”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事情的发展有点戏剧性,调查后,院长竟然站在了他们那一边。

“他都是老板了,你还让他住在寝室?”

与学生痛苦地思考自己的未来一样,他也在思考这个学校的未来。他的上进的同行们都还有着传统的观念:专科的想升本科,本科想做清华。成名之后,在公开场合的贾少华宣称“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悲哀”。曾几何时,贾少华也有着同样的梦想。

教育界的泰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这点上赞同贾少华的观点:“不要盲目攀比,盲目升格。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趋同化,都想办成清华、北大,不讲层次、不讲特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还是用精英教育的理念来培养所有的大学生。”

高等教育大众化,用贾少华的话就是:“今年浙江省毛入学率达到42%,一百个同龄者当中有42人上大学。种田的、放牛的、扫厕所的、管马路的,都是大学生。”

在创业还是上课的时间冲突上,贾少华决定把课时让出来。除了允许这些学生住在校外,还为这些创业成功的学生成立一个创业学院,提供时间宽松的特殊课程。“他都是老板了,你还让他住在寝室?”经过全国媒体半年来的密集轰炸之后,贾少华的语气俨然一个创业教父:“我们老师原来面对的是学生,现在面对的是老板。”

进入这个学院的学生可以不用上原专业的课程——当然,像马列主义这些公共课程还是要修的,而用创业学院里的课程来抵学分。进入这个学院的条件是:做淘宝网店四钻以上,实体项目月收入8000元以上。到目前为止,创业学院招收了两期学员,共60人。其中32人开淘宝网店,28人开实体店,有旅游公司、婚庆公司、职业介绍和批发商等各种项目。

同学们把这个学院叫做“老板学院”。负责教学安排的周老师感到很苦恼,因为学生们都太忙了,很难凑到一起上一节课,虽然创业学院的课程不是很多,而且一般安排在周末。

创业学院的很多学员要在6月份大三毕业,才奇怪为什么自己拿到的毕业证书还是原来的专业,贾少华说:“最好能开一个创业专业,我没有这个权力。我只在我的权力范围之内做我的事情。”

除了创业学院,贾少华还有一个惊人之举,他把2600平方米的老教学楼空出来当学生的创业园,倡导全校创业,每一个系都能分到一两个教室。

旅游系大二的学生郑莉娜、胡娟、邓祖凤等五人就分到一个教导处成立了一个旅游公司。五个人凑了两三万块钱,把租到的教务处装修了一下:三张桌子三台电脑,几把椅子一个招牌,就成立了旅行社。生活费基本上有了。但离创业学院的标准——平均每人每月8000元还有一段距离,“毕业前能达到就不错了”。

旅行社、婚庆公司和职业介绍所在这个创业园里是另类,这里的学生几乎都在开淘宝网店。到了2009年,全校8000多学生中创业的在校生就有2000多人,开淘宝网店的就不少于2000人。

学校的官办企业和淘宝专业

这个学期以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气氛变得有些怪。老师看到学生问候语是:最近生意怎么样?在贾少华看来,这不是退步,而是课题研究的一个过程,这个课题可以是大学生创业,也可以是电子商务或者物流。因为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都是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

“我的任何一个举措都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绝对不是头脑发热。”贾少华自豪地说,他们没有电子商务专业,但他们的老师是全国最好的电子商务老师,因为他们的“临床经验”丰富。

淘宝网店是门槛最低的一个项目,也是最适合在全校大范围推广的项目。因为大部分人都在开淘宝网店,有人把这个创业园叫做淘宝园。

金益智是接受媒体采访最多的创业学生之一,他经常讲这样一个故事:大一时他和杨甫刚都是学生会外联部的,当时杨甫刚选择了开淘宝网店,而他选择了学生会。两年后,杨甫刚成名,金益智从学生会退下来开淘宝网店。创业园里2000多名淘宝卖家除了把校外的外卖炒火了,也把义乌货的价格炒低了。现在金益智成立了一个批发公司,成为同学们的批发平台。

“我们的业务,30%来自本校,70%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全国大学生很多摆地摊、创意格子铺、精品店,都从我们这边拿货。”

在这个创业园里,做得比较大的是国际贸易系和工商管理系。国际贸易系的供货平台已有两个,除了货源,快递系统也是“淘宝”创业的关键——这掌握在工商管理系手中。工商管理系的大三学生贾晓龙2008年引入了两个快递公司,现在已经占据学校快递份额的90%。

“不远处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也有开淘宝网店的,一个快递要8元,我们只需要3.5元。每个人一两个包,一百个人就一两百个包了,我可以拿到很低的价格。”在最火的时候,这两个快递平台可以让贾晓龙每个月挣一万多元。

贾晓龙没有留恋这几千元的收入。他现在热衷于网络热销产品的开发,最近他看上了一款韩国的手提袋,打算把式样拿到加工厂里生产,再往外批发。“有一次光一个袋子的单子就三十万,我们都不敢接。”

他说他正在给一个艺术系大二的老妹办复学手续。这个“老妹”比传说中的杨甫刚还要牛,已经要冲四皇冠了,积分也比杨甫刚高两万多。“每天单单批发,她就可以做七八千,2008年做了100万。以前老师都看她不顺眼,要现在肯定把她当个宝。”

创业是不是教育?

“创业是不是教育的一种”,这与“职业学院是不是大学”,有着相同的内在逻辑。贾少华不喜欢别人认为“教学型的才是正统,实用型的东西不登大雅之堂”。

把职业教育直接变成用创业来进行教育,这是贾少华面对的最大的质疑。这个质疑集中在贾少华一个“学分替代”的政策上。

有一些课程你不用上课就能拿到学分。例如,市场营销这一门课,还有实习课,你选上之后不用上课不用考试,只要淘宝做到三个钻就能及格,四个钻良好,五个钻优秀。

这个政策的实质就是,有些课程不必上课,创业就行。贾少华认为,很多学生的实习过程没法监控,结果也是没法考核的。

贾少华已经站到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了:“分数无所谓,对我来讲,这根本不是我的追求。370跟350有什么两样?好大学的标准,是让学生忙起来,而不是在宿舍里打游戏或者睡觉。我们接触的创业学生,很阳光,很充实,至少他们很忙碌。”

跟淘宝网店的价值取向一样,同学们越来越喜欢用多少钻、月收入多少钱来判断价值。在这样的学校里,贾少华很容易就把学生的价值按月收入重新定义一次。

这也是顾明远最担心的:“高等学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它不是职业机构,也不是职业介绍所。不可忘记高等学校的使命。”

“对于我们整个创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而言,我认为学校拥有充分的权力,没有一个组织没有一个人,认为我这样做会引来不好的后果,到今天为止没有。”贾少华说,如果因为社会影响大了,将来受到不好的待遇,“做自己能做的事,如果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机会,失去了也不值得留恋。”

文/邝新华

延续培养精英的老思想,那是误人子弟

——对话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

2009年3月18日与《南方周末》对话

我恨不得让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就立马来校报到开店

南方周末:一个杨甫刚顶40个本科生,将来他还能顶80个本科生。这是怎么换算的?

贾少华:我讲这句话有一个特定环境。那是在一个创业论坛上,我跟老师和学生讲,杨甫刚现在开淘宝网店做到两个皇冠了,月利润有4万元,按2009年大学生毕业月收入800~1200元的行情,他一个顶40个。但这句话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认为这是培养我们高职学生的最佳模式。这种模式不能,也不允许推广到本科院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各司其职。

南方周末:月收入8000元或网店四钻以上作为学生进入创业学院的门槛;淘宝班学生要求大一学生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大三毕业时人均月收入10000元以上。在很多人看来,收入即使不是你衡量学生成功的唯一标准,起码也是最重要的标准。

贾少华:不。相反,我跟学生强调,任何时候金钱都不是第一位的,目标和对成功的追求最重要。否则,说得极端点,抢劫来钱最快了。我一直主张扬长教育,我们的学生从小成绩就不好,在学校没什么成就感,比较自卑。开网店后,人变自信了,发现自己也能成功的。

我定这么多与收入挂钩的标准,是因为当前许多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含混不清。平时我们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个大方向谁都清楚。我当然会坚持这个大方向,但我更需要一个具体的标准。

南方周末:你还说,月收入8000元以上,或开网店四钻以上,就可以不用学专业了,这有什么根据?

贾少华:我曾为门槛问题下去做调研,发现做到四钻的学生不会停下来的,他们只想一件事,怎么继续做大。我曾经和几个三钻以上的大三学生谈心,问他们,将来怎么办?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做淘宝;我又问,不就业了?他们的回答很整齐,不就业。所以,我的一个核心教育理念就是,多元化培养,人尽其才,因材施教。

南方周末:但现在看起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尽其才的途径似乎就是开淘宝网店?

贾少华:淘宝的系统能有效训练一个诚信的商人——从“心”到“钻”再到“皇冠”的目标设置,不断激励你的意志和目标,刺激你意识到诚信对于一个商人多么重要。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没抓住淘宝这个机会,是个重大失误。若干年以后,更加证明我们现在的决策是正确的。

南方周末:既然开网店门槛低,那学生毕业后再开网店也不迟,在校期间,为什么要在这上面投入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呢?

贾少华:高职院校的常规教育本来就是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五五开,我想推向四六开。拿淘宝班来说,学生必须放弃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经营网店;此外,教学计划要跟着学生的创业进度走。我等不起时间,我恨不得让淘宝班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就立马来校报到开店。

电子商务在中国是新事物,但开网店的大环境会变——开店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后网店平台可能会开始向店主征税。所以我鼓励学生早点进场,占领先发优势。

不能为培养一个陈景润而制造出千百万个炮灰

南方周末:反对你的声音多不多?

贾少华:一些老师当面不说,背后说——贾少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专业还要不要了?这样搞,还像个大学吗?我只能说,这样的老师不真诚,还是精英教育的传统思维。在谁都可以上大学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还延续培养精英的老思想,那是误人子弟,是为培养一个陈景润制造出千百万个炮灰。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可悲就在于,只着眼于一个陈景润的成才。精英永远需要,但都盲目去培养精英,那是自寻烦恼。

必须要改革,传统思维不变,灾难还在后头!我在我们学校搞大刀阔斧的改革,老实讲,最大的阻力就是扭转老师的观念。

南方周末:你给你们学校毕业生的定位是什么呢?

贾少华:我做的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我要让我的学生成为一个有自信、有责任、有目标、有幸福感的人。我们的学生现在做的是一般本科院校不愿意做的低级活,但他们将来会是义乌的商业精英。

南方周末:你觉得你的改革有推广的可行性吗?

贾少华:当然有。眼下,我只能做我学校层面的事情,但别的学校也迟早要面临这样的改革,不要说已经专升本的高职院校,211以外的本科院校,都应该走这条实用化的教育改革。

我们不图虚名,申报专升本

南方周末:你有没有考虑过风险问题,学生现在的创业主要就是做淘宝,他们的所学所用都和淘宝绑定了。万一将来淘宝没了呢?

贾少华:目前网络购物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的零售业中仅占1%,大有可为空间。即使是大环境有什么变数,我们的学生在开淘宝中积累的资金和社会人脉,也会对他们的转型很大帮助。

我并不鼓动每个学生都去开网店,我们不能再继续一元化的教育模式了。我会向学生强调,无论你选择好好学习还是开店创业,我都鼓励你们尽全力去做好。

南方周末:但您几次在公开场合说,“学习好的是好学生,创业好的更是好学生”;学院给班级成绩第一名的学生的奖学金是2000元,但2008年淘宝竞赛的最高奖金有2万元,2009年的奖金更是提高到10万元。这样的厚此薄彼能提供一个宽松、多元的校园氛围吗?

贾少华:这有个节奏把握和管理策略的问题。我目前已经大刀阔斧、打破常规,把学生创业推到一个高峰,下一阶段我要建立新规范,在鼓励学生创业与坚持高校的教学功能之间寻找平衡点。我也担心过犹不及。我做那么多,被人争议那么大,我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找到自信与幸福感,为荣誉而生活。

南方周末:你在全力推动学生创业时,会不会兼顾其他,如很多高职院校都想申报专升本……

贾少华:我们学校没必要走这条路,把高职教育三年变四年我觉得没必要。我们三年就能达到目标,不要图虚名。不在乎是三年还是四年,关键在于看学生忙不忙。如果学生能把三年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三年我都嫌长了。

记者潘晓凌

大学生就业难·中国兴起创业教育

路透社中国义乌5月7日电

面对当前中国严酷的就业形势,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提出的应对之策是:不仅教他的学生寻找工作的技巧,还教他们如何自己创业。

贾少华一反通常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生们如何开网店,学习经营和管理的技巧。

“中国教育系统的弱点在哪里?它就像在教室里教人游泳。学生们都能通过考试,但看到水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哆嗦了,一下水就会淹死。”

贾少华称,自己的电子商务创业课程给学生们提供实用的技巧,当他们走出校门时将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具竞争力。

跨国公司一直抱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四月发布的政策文件称:“中国学校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重应用。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日常工作交流。”

中国美国商会多年来一直都在传递这一信息,但在全球经济衰退之际,该问题的紧迫性愈加突出,并且吸引了最高层的注意。

中国政府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发布了一系列帮助毕业生找工作或是创业的政策,并计划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比例,因这些学校更重视技术知识的教育。

中国媒体对贾少华所在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广泛报道,许多媒体将其称为教育革新的典范。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表示,中国亟须找到创造更多职位的新方法,开网店就是其中之一,因其是相对较容易的创业之路。

贾少华的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学校大红榜上贴着在淘宝网取得不俗成绩的学生的名字。一位名叫潘文波(音)的学生认为在网上卖拖鞋、女性内衣、衬衫和袜子等将很有前途。他表示,父母完全支持他开网店。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信奉这一理念。贾少华的学校坐落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这让学生们能更方便地获得便宜商品,而其他地方的年轻创业者们就没有这个优势。

一些专家也质疑让学生这么早创业的可行性。中国劳动学会专家苏海南称,学生上学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自食其力。

国际青年成就组织中国部(Junior Achievement China)执行总裁高阳表示,在教育学生如何创业方面,商人比老师能做得更好。

“他们可以教授真实世界的东西,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

贾少华承认,自己的模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创业也并非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灵丹妙药。但他坚信,自己的做法给基本上完全一样的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东西,给予学生更适合其自身需要和能力的教育和培训。

他表示,清华大学等精英学府永远都有其价值,但职业学校也不应妄自菲薄。

“遗憾的是,中国的职业学校都想成为大学;而大学都想成为清华——这是一个死胡同。”

记者Jason Subler/周昕

编译吴湘

发稿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