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导游实务
7389200000007

第7章 导游人员的语言讲解技能(1)

第一节 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

1.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

2.掌握导游的交际语言技能;

3.掌握导游的讲解技能;

4.熟悉导游词的运用。

案例导入

令人难忘的导游词

我们到达泰国时已不早了,途中已看不到窗外有什么景致。这时候,就全听泰国当地的导游员在车上与我们胡聊神侃。这位导游四十挂零,姓洪,个子瘦高,眼睛不大,却挺有神,透着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或许是为了和大伙套近乎,在道过一番辛苦之后,他便主动来了一段痛说“革命家史”。他告诉我们,自己与车上的中国游客是同根同宗。打曾祖父那一代,一家人从福建下南洋谋生,历经四代。虽说他自己已经加入泰国籍,并娶了泰国人做老婆,也算为国争了光,但是祖训在耳,没忘了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后裔。洋装虽然穿在身,可心依然是中国心。还甭说,这一招真灵,立马儿就把我们一伙儿游客与他的感情距离拉近了。

自报家门之后,他又讲开了泰国的风土人情。然后,他对大伙说,为让亲人们这几天在泰国生活得方便,小教大家几句用得着的泰语,好说好记,一点儿不难。比如:肚子饿了找餐厅,就叫“恨大海”;买东西问价叫“偷来”;太贵了就说“拍马”;夸小伙子长得帅,叫“老妈妈”;要是说姑娘漂亮,则说“水晶晶”。大哥、大姐叫“屁”。说到这儿,他告诉大伙,为了亲热,以后可以叫他洪“屁”,不过千万别跟“红屁股”闹混了,那可是猴子的专利。要么,干脆按照当地的习惯叫他“屁”洪就好了。接着他开玩笑地问道,车上有没有姓方的先生,要是有就叫“方(放)屁”,要是有姓马的,就成了“马屁”。这一段虚实难辨的神侃,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大伙心中的最后一道心理警戒线全被他这番神侃冲垮了,思想上也完全认可了这位泰国的导游。真可谓:谈笑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想一想·

1.看完这个案例,你对这个泰国地陪有什么感觉?

2.导游要如何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讲解技能?

语言,是导游人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通过导游的讲解,使游客感觉到在旅游的过程中妙趣横生,留下经久难忘的深刻印象。因而要求导游人员要具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而正确、优美、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一、导游语言的运用原则

导游语言具有“快、急、难、杂”的特点,与其他的职业语言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游语言是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体。导游人员运用语言时要遵循“四原则”和“八要素”。

(一)导游语言“四原则”

1.正确

正确,是指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要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内容正确无误,逻辑性强。这是导游语言科学性的具体体现,是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通过导游活动,导游人员向游客传播中华文明,传递审美信息。在这一活动中,“正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导游人员在宣传、讲解、回答游客的问题时必须正确无误。导游语言的科学性越强,越能吸引游客的注意,越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导游人员也会受到更多的尊重。

导游语言的正确性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导游讲解的内容必须有根有据,正确无误,切忌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即使是神化传说也应有所本源,不得信口开河,必须与游览景点有紧密联系。

(2)语音、语调、语法、用词造句正确,外语导游人员要避免受家乡音和汉语语法的影响。

(3)敬语和谦语有助于传达友谊和感情,但应注意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习惯,要适合自己的身份。东西方的成语谚语、名人名言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使导游讲解的品位提高,使导游人员的谈吐显得高雅,令游客产生好感,但要正确、完整、恰到好处。使用俚语要谨慎,一定要了解其正确意义及使用场合,不要乱用高级形容词。

2.清楚

清楚,是导游语言科学性的又一体现,要求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做到以下三点:

(1)文物古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自然景观的成因及特征必须交代清楚。

(2)口齿清晰,简洁明了,确切达意;措辞恰当,组合相宜;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忌用有歧义的语言和生僻的词汇;尽量使用口语便于游客理解,避免使用冗长的书面语;不能满口空话、套话;使用中国专用的政治词汇时要做适当解释。

3.生动

生动,就是导游人员用具有活力的语言去打动人心,引起旅游者的共鸣。“看景不如听景”讲的就是导游人员语言生动对景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生动的导游语言能使旅游者得到正确的信息,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可以给旅游者带来轻松、愉快和美的享受。语言的生动性不仅要考虑讲话的内容,也要考虑表达方式,还要力求与神态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声调等和谐一致。

4.灵活

灵活性是衡量导游讲解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要求导游人员在较高的语言修养基础上,做到三个灵活:首先,要灵活地安排讲解内容,在游客精神饱满的时候多讲些,游客疲倦的时候少讲些;其次,要注意灵活地运用语言,根据游客职业、年龄、性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讲解策略;再次,要灵活地调动导游的节奏,让讲解的内容与游客的目光一致,从而使游客获得美的享受。

(二)导游语言“八要素”

1.言之有物

导游讲解要有具体的指向,不能空洞无物。讲解资料应突出景观特点,简洁而充分。要充分准备,细致讲解,不要东拉西扯,缺乏主题,缺乏思想,满嘴空话、套话。导游人员应把讲解内容最大限度地“物化”,使所要传递的知识深深地烙在游客的脑海中,实现旅游价值的最大化。

2.言之有理

导游人员讲解的内容、景点和事物等都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要以理服人,不要言过其实和弄虚作假,更不要信口开河。那种不以事实为依据的讲解,一旦游客得知事实真相,游客立刻会感到自己受了嘲弄和欺骗,导游人员的形象在游客的心目中也会一落千丈。言之有理不仅在讲道理的“理”,另外一层含义是在导游讲解时要符合一定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符合法律法规。

3.言之有趣

导游人员在讲解时要生动、形象、幽默和风趣,要使游客紧紧地以导游人员为核心,在听讲解的过程中,要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和满足。需要指出的是,导游人员在制造风趣幽默时,比拟要自然,要贴切,千万不可牵强附会,不正确的比拟往往会伤害游客的自尊心,并使其他游客产生反感。

4.言之有神

导游讲解应尽量突出景观的文化内涵,使游客领略其内在的神采。其讲解内容要经过综合性地提炼并形成一种艺术,让游客得到一种艺术享受。同时,导游人员要善于把握游客的神情变化,分析和掌握哪些内容游客感兴趣,哪些内容游客不愿听,游客的眼神是否转移,是否有游客打呵欠等。这些情况要随时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所讲内容。

5.言之有力

导游人员在讲解时要正确掌握语音、语气和语调,既要有鲜明生动的语言,又要注意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此外,导游人员在讲解时,语音要响亮。

6.言之有情

导游人员要善于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神态等传情达意。充满激情和热情,充满温情和友情,富含感情和人情的讲解更容易被游客所接受。

7.言之有喻

导游人员应结合游客的欣赏习惯,恰当地运用比喻手法,减少游客理解的难度,增加游客审美兴趣。

8.言之有礼

导游人员的讲解用语和动作、行为要文雅、谦恭,让游客获得美的享受。

二、导游语言的艺术

导游语言是一种口头语言,从导游讲解的性质看,应该是一种艺术语言,讲究音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启程转合、自然流畅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即讲究语言的音乐性。为了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要求导游人员努力使导游语言的音、调、节奏根据讲解对象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时空条件运用得恰到好处,以求达到传情、传神的目的。

(一)适中、优美的语音、语调

适中就是要求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声音强弱要适度,以旅游者听清为准(必要时可借助扩音器)。避免声音过高,音量过大造成噪声。而声音太低,让人听起来费劲,会给人无把握、缺乏信心的印象。

导游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要求导游人员在讲解时语调优美、自然、正确又富于变化,悦耳动听,令听者感到亲切自然,从而产生感染力,打动游客的心弦,激发他们的游兴。这里所说的“正确”是指导游人员在用外语讲解时语音要标准,语调要符合外国人讲话的习惯;“优美自然”是指语言流畅、起伏适度,使游客听起来悦耳、舒服。

(二)适宜的语言节奏

节奏是导游语言艺术性的要求之一,一般是指导游讲解的节奏和声调的节奏。

1.讲解的节奏

导游讲解的节奏视听者的具体情况和时空条件而定,要快慢适度、缓急有致。

2.声调的节奏

导游讲解时,导游人员的声音要富有感情色彩,要抑扬顿挫,但不矫揉造作;声调要适时变化,要有音乐般的节奏感。音调的节奏体现着导游语言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审美效果,导游人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第二节 导游交际语言技能

在导游服务中,导游人员主要是同游客和相关接待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接触,在接触过程中,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语言表达方式、方法和技巧对接触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同游客及相关接待单位和谐合作,导游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导游交际语言技能。

导游交际语言包含内容很多,如见面时的语言、交谈时的语言、致辞的语言等。这里介绍劝服、提醒、拒绝、道歉四种情况下的语言表达技巧。

一、劝服的语言技巧

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导游人员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需要对游客进行劝服,如旅游活动日程被迫改变需要劝服游客接受,对游客的某些越轨行为需要进行劝说等。劝服一要以事实为基础,即根据事实讲明道理;二要讲究方式、方法,使游客易于接受。

(一)诱导式劝服

诱导式劝服即循循善诱,通过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澄清事实,讲清利弊得失,使游客逐渐信服。如某旅游团原计划自西安飞往深圳,因未订上机票只能改乘火车,游客对此意见很大。这时导游人员首先要十分诚恳地向游客致歉,然后耐心地向游客说明原委并分析利弊。导游人员可以说:“没有买上机票延误了大家的旅游行程,我很抱歉,对于大家急于赶赴深圳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如果乘飞机去深圳还得等两天以后,这样你们在深圳只能停留一天,甚至一天还不到;如果现在乘火车,大家可在深圳停留两天,可以游览深圳的一些主要景点。另外,大家一路旅途都非常辛苦,乘火车一方面可以观赏沿途的自然风光,一方面也可以得到较好的休息。”导游人员的这席话使游客激动的情绪开始平静了下来,一些游客表示愿意乘坐火车,另一些游客在他们的影响下也表示认可。

对这类问题的劝服,导游人员一是要态度诚恳,使游客感到导游人员是站在游客的立场上帮助他们考虑问题;二是要善于引导,巧妙地使用语言分析其利弊得失,使游客感到上策不行取其次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迂回式劝服

迂回式劝服是指不对游客进行正面、直接地说服,而采用间接或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劝说,即通常所说的“兜圈子”。这种劝服方式的好处是不伤害游客的自尊心,使游客较易接受。如某旅游团有一位游客常常在游览中离团独自活动,出于安全考虑和维护旅游团活动的整体性,导游人员走过去对他说:“××先生,大家现在游览休息一会儿,很希望您过来给大家讲讲您在这个景点游览中的新发现,作为我导游讲解的补充。”这位游客听了会心一笑,自动地走了过来。在这里,导游人员没有直接把该游客喊过来,因为那样多少带有命令的口气。导游人员采用间接的、含蓄的方式,用巧妙的语言使游客领悟到导游人员话中的含意,游客的自尊心也没有受到伤害。

(三)暗示式劝服

暗示式劝服是指导游人员不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思,而采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悟的劝说。如有一位游客在旅游车内抽烟,使得车内空气混浊。导游人员不便当着其他游客的面,伤了这位游客的自尊,在其当着导游人员的面又欲抽烟时,导游人员向他摇了摇头并且捂着鼻子轻轻咳嗽两声,游客意会到导游的意思,熄灭了香烟。这里导游人员运用了副语言——摇头、捂鼻子咳嗽,暗示在车内“请勿吸烟”,使游客产生了自觉的反应。

总之,劝服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根据游客的不同性格、不同心理或事情的性质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二、提醒的语言技巧

在导游服务中,导游人员经常会碰到少数游客由于个性或生活习惯的原因表现出群体意识较差或丢三落四的行为,如迟到、离团独自活动、走失、遗忘物品等。对这类游客,导游人员应从关心游客安全和旅游团集体活动的要求出发给予特别关照,在语言上要适时地予以提醒。

提醒的语言方式很多,除了直截了当的命令式(这种方式切忌使用)之外,还有其他的委婉方式。由于导游人员处在为游客服务的位置上,导游人员对游客首先应予尊重,其次要有服务意识,对游客的安全负责,游客的某些行为需要提醒时,应使用委婉的语言。导游人员提醒的语言应富有情感,要体现对游客的关心,使提醒能在愉悦的气氛中被游客所接受。提醒的语言方式具体有:

(一)敬语式提醒

敬语式提醒是导游人员使用恭敬口吻的词语,对游客直接进行的提醒方式,如使用“请”、“对不起”等。导游人员在对游客的某些行为进行提醒时应多使用敬语,这样会使游客易于接受,如“请大家安静一下”、“对不起,您又迟到了”。这样的提醒比“喂,你们安静一下”、“以后不能再迟到了”等命令式语言要好得多。

(二)协商式提醒

协商式提醒是导游人员以商量的口气间接地对游客进行的提醒方式。协商将导游人员与游客置于平等的位置上,导游人员主动同游客进行协商,是对游客尊重的表现。一般说来,在协商的情况下,游客是会主动配合。如某游客常常迟到,导游人员和蔼地说:“您看,大家已在车上等您一会儿了,以后是不是可以提前做好出发的准备。”又如,某游客在游览中经常离团独自活动,导游人员很关切地询问他:“××先生,我不知道在游览中您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您能否告诉我,好在以后的导游讲解中予以结合。”

(三)幽默式提醒

幽默式提醒是导游人员用有趣、可笑、意味深长的词语对游客进行的提醒方式。导游人员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提醒,既可使游客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又可使游客在欢愉的气氛中受到启示或警觉。如导游人员在带领游客游览长城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并按时返回时说:“长城地势陡峭,大家注意防止摔倒。另外,不要头也不回一股脑儿地往前走,一直走下去就是丝绸之路了,有人走了两年才走到,特别辛苦。”又如,几位年轻游客在游览时,纷纷爬到一尊大石象的背上照相,导游人员见了连忙上前提醒他们:“希望大家不要欺负这头忠厚老实的大象!”这样说比一脸严肃地说:“你们这样做是损坏文物,是要罚款的。”效果好得多。

三、回绝的语言技巧

回绝即对别人的意见、要求予以拒绝。在导游服务中,导游人员常常会碰到游客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要求,除了一些通常的问题和一些合理的、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要求可予以解释或满足外,有一些问题和要求是不合理的或不可能办到的,对这类问题或要求导游人员需要予以回绝。由于导游人员同游客之间主客关系的束缚,导游人员不便于直接回答“不”,这时导游人员必须运用回绝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

(一)柔和式回绝

柔和式回绝是导游人员采用温和的语言进行推脱的回绝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回绝游客的要求,不会使游客感到太失望,避免了导游人员与游客之间的对立状态。如某领队向导游人员提出是否可把日程安排得紧一些,以便增加几个旅游项目。导游人员明知道这是计划外的要求不可能予以满足,于是采取了委婉的拒绝方式,“您的意见很好,大家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看看的心情我也理解,如果有时间能安排的话我会尽力的。”这位导游人员没有明确回绝领队的要求,而是借助客观原因(时间),采用模糊的语言暗示了拒绝之意。又如,一位美国游客邀请某导游人员到其公司里去工作,这位导游人员回答说:“谢谢您的一片好意,我还没有这种思想准备,也许我的根扎在中国的土地上太深了,一时拔不出来啊!”这位导游人员未明确表示同意与否,然而却委婉地谢绝了游客的提议。上述这类回绝在方式上是柔和的、谦恭的,采用的是拖延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迂回式回绝

迂回式回绝是指导游人员对游客的发问或要求不正面表示意见,而是绕过问题从侧面予以回应或回绝。譬如一些较为敏感的政治问题。

(三)引申式回绝

引申式回绝是导游人员根据游客话语中的某些词语加以引申而产生新意的回绝方式。如某游客在离别之前把吃剩的半瓶药送给导游人员并说:“这种药很贵重,对治疗我的病很管用,现送给你留个纪念”。导游人员谢绝地说:“既然这种药贵重,又对您很管用,送给我这没病的人太可惜了,还是您自己带回去慢慢用更好。”这里导游人员用客人的话语进行的引申十分自然,既维护了游客的尊严,又达到了拒绝的目的。

(四)诱导式回绝

诱导式回绝是指导游人员针对游客提出的问题进行逐层剖析,引导游客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否定的回绝方式。

导游人员无论用哪种回绝方式,其关键都在于尽量减少游客的不快。导游人员应根据游客的情况、问题的性质、要求的合理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回绝方式和语言表达技巧。

四、道歉的语言技巧

在导游服务中,因为导游人员说话的不慎、工作中的某些过失或相关接待单位服务上的欠缺,会引起游客的不快和不满,造成游客同导游人员之间关系的紧张。不论造成游客不愉快的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也不论责任在导游人员自身还是在旅行社方面,亦或在相关接待单位,导游人员都应妥善处置,采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向游客致歉或认错,以消除游客的误会和不满情绪,求得游客的谅解,缓和紧张关系。

(一)微笑式道歉

微笑是一种润滑剂,微笑不仅可以对导游人员和游客之间产生的紧张气氛起缓和作用,而且微笑也是向游客传递歉意信息的载体。如某导游人员回答游客关于长城的提问时,将长城说成建于秦朝,其他游客纠正后,导游人员觉察到这样简单的回答是错误的,于是对这位游客抱歉地一笑,使游客不再计较了。

(二)迂回式道歉

迂回式道歉是指导游人员在不便于直接、公开地向游客致歉时,而采用其他方式求得游客谅解的方式。如某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中过多地接触和关照部分游客,引起了另一些游客的不悦,导游人员觉察后,便主动地多接触这些游客,并给予关照和帮助,逐渐使这部分游客冰释前嫌。在这里,导游人员运用体态语言表示了歉意。又如,某旅游团就下榻饭店早餐的品种单调问题向导游人员表示不满,提出要换住其他饭店。导游人员经与该饭店协商后,增加了早餐的品种,得到了游客的谅解。

导游人员除了采用迂回道歉方式改进导游服务外,导游人员还可请示旅行社或同相关接待单位协商后,采用向游客赠送纪念品、加菜或免费提供其他服务项目等方式向游客道歉。

(三)自责式道歉

由于旅游供给方的过错,使游客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害而引起游客强烈不满时,即使是代人受过,导游人员也要勇于自责,以缓解游客的不满情绪。

不论采用何种道歉方式,道歉首先必须是诚恳的;其次,道歉必须是及时的,即知错必改,这样才能赢得游客的信赖;最后,道歉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因为游客一有不快就道歉,要分清深感遗憾与道歉的界限。

第三节 导游人员的讲解技能

导游讲解就是导游人员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璀璨壮丽的自然美景为题材,以兴趣爱好不同、审美情趣各异的游客为对象,对自己掌握的各类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提炼,用简要明快的语言进行的一种意境的再创造。所以,导游讲解技能表现在导游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上。

一、导游讲解应遵循的原则

一名优秀导游人员的服务之所以卓有成效,其导游效果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他有渊博的知识,是因为他的导游方法和技巧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客观规律的同时,又敢于抛弃僵化的模式,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敢于标新立异,使导游讲解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与众不同的魅力。正确掌握导游艺术,灵活运用导游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由于导游人员的具体条件各异,他们的工作范围不同,因此每个导游人员的导游方法和技巧各不相同。在现场导游时,对不同对象采用的导游方法和技巧也各不相同。

导游方法千差万别,不同的人在运用时又千变万化,但是,各种方法和技巧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即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客观性

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讲解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或技巧,都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托,即必须建立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某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经过导游人员的加工、整理、构造出来的意境才能对游客产生感染力,激发游客的兴趣,使游客浮想联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客观现实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它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其中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前者如名山大川、文物古迹,后者如社会制度、旅游目的地人民对游客的友好态度,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那种不以客观现实为依托凭空想象的导游词最多只能博得游客的一笑,弄不好还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二)针对性

针对性就是导游人员的服务对象复杂、层次悬殊、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接待方式、服务形式、导游内容、语言运用、讲解的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因此,针对性就是从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导游讲解时,导游词内容的广度、深度及结构应该有较大的差异。通俗地说,就是要看人说话,投其所好,导游人员讲的正是游客希望知道的、有能力接受的、感兴趣的内容。如到西安的外国、外地游客一般都要参观兵马俑,但是,导游词的内容应因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初次远道而来的西方游客,导游人员可讲得简单一些,简洁明了地做一般性介绍,对多次来华的游客则应多讲一些,讲得深一点;对比较了解中国的邻近国家的游客,导游词的内容应该广一些,深一点;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特别是他们中的老年知识分子,除比较详细地介绍兵马俑外,还应讲一些有关典故和背景材料;对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导游人员就应对他们感兴趣的专业内容做比较详细、深入地讲解,还可进行一些讨论;对文化层次比较低的游客就得多讲些传闻逸事,尽力使导游讲解更生动、更风趣。总之,导游人员要在导游讲解的内容和方式上多下功夫,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地讲解,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游客的不同需求都得到合理的满足。

(三)灵活性

导游讲解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贵在灵活、妙在变化。这是由下述因素决定的:游客的审美情趣各不相同,不同景点的美学特征千差万别,大自然又千变万化、阴晴不定,游览时的气氛、游客的情绪也随时变化。所以,即使游览同一景点,每次都不一样,导游人员必须根据季节的变化,时间、对象的不同,灵活地选择讲解方式,采用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导游讲解。世界上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旅游,无论一名导游人员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如何丰富,他总会遇到各种新情况,需要随机应变。总之,导游讲解的内容可深可浅,能长能短,可断可续,一切需视对象的时空条件而定,切忌千篇一律、墨守成规。

导游讲解的客观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体现了导游活动的本质,也反映了导游方法的规律,它们不是孤立的抽象概念,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导游人员应灵活地运用这三个基本原则,自然而巧妙地将其融进导游讲解之中,不断提高导游讲解水平和导游服务质量。

二、不同场合的导游讲解技巧

导游讲解技巧一是指旅游车中的导游讲解技巧,二是指景区景点内的导游讲解技巧。

(一)在旅游车上

1.应注意讲解的节奏和信息传递的量

交通状况、道路的宽窄都对导游人员的讲解产生影响,因此导游人员要根据这些情况适当调整讲解内容的长短。另外,导游人员不必在整个旅途中不断地讲解,导游讲解时间占整个旅途时间的60%~75%为最佳。超过这一时间,游客有厌烦情绪;少于60%的时间,导游人员将不被游客关注,游客开始听同座同伴的评论,而不是导游人员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