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7359700000005

第5章 水温够了茶自香(4)

王安石语重心长地说道:

“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定要细心察理,我若不是到过黄州,亲见菊花落瓣,怎敢在诗中乱道?三峡水性之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惟中峡缓急相伴,如果用来冲阳羡茶,则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

苏东坡敬服。

王安石又把书橱尽数打开,对苏东坡言道:

“你只管从这二十四橱中取书一册,念上文一句,我答不上下句,就算我是无学之辈。”

苏东坡专拣那些积灰较多,显然久不观看的书来考王安石,谁知王安石竟对答如流。

苏东坡不禁折服:

“老太师学问渊深,非我晚辈浅学可及!”

苏东坡乃一代文豪,诗词歌赋,都有佳作传世,只因恃才傲物,口出妄言,竟三次被王安石所屈,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讥笑他人。

故事启思:

大智若愚是才智技艺达到精湛圆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才智越高,越有学问,见闻越广博,往往越谦虚谨慎,处处收敛锋芒,从不炫耀和显示自己。越是才智浅薄的人,一知半解,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往往就喜欢卖弄,但喜欢卖弄的人一般都是不受欢迎的人。苏东坡三次被屈之后才明白一个道理:学无止境,君子当以谦逊为本。现实生活中,情商越高的人,越不会轻易显露自己的才情,他们谦虚待人,既不会威胁到他人,也可受到人们的欢迎。

心灵感悟:

《圣经》上说:“谦卑的人,能得着大地。”为人谦逊,才能处处与人和谐相处。一方面可避开灾祸,一方面会让自己的学识日益精进。

谁都不会“一无是处”

法国文豪大仲马在成名前,穷困潦倒。有一次,他跑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个工作。

他父亲的朋友问他:“你能做什么?”

“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老伯。”

“数学精通吗?”

“不行。”

“你懂得物理吗?或者历史?”

“什么都不知道,老伯。”

“会计呢?法律如何?”

大仲马满脸通红,第一次知道自己太差劲了,便说:“我真惭愧,现在我一定要努力补救我的这些不行。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一定会给老伯一个满意的答复。”

他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可是,你要生活啊!将你的住处留在这张纸上吧。”大仲马无可奈何地写下了他的住址。他父亲的朋友叫着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呀!”

你看,大仲马在成名前,也曾有过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然而,他父亲的朋友,却发现了他的一个看似并不是什么优点的优点——把名字写得很好。

故事启思:

把名字写得好,也许你对此不屑一顾:这算什么!然而,不管这个优点有多么“小”,但它毕竟是个优点。你便以此为基地,扩大你的优点范围。名字能写好,字也就能写好;字能写好,文章为什么就不能写好?

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不自信的人,切不可把优点的标准订得太高,而对自身的优点视而不见。你不要死盯着自己学习不好、没钱、相貌不佳等不足的一面,你还应看到自己身体好、会唱歌、字写得好等不被外人和自己留意或发现的优点。

心灵感悟:

你不会“一无是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那些总在羡慕别人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人,是永远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矿的。

水温够了茶自香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未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不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温茶?”

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

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这样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也和沏茶是同一个道理。也就相当于沏茶的水温度不够,想要沏出散发诱人香味的茶水不可能;你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处处得力、事事顺心自然很难。要想摆脱失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提高自己的能力。”

年轻人茅塞顿开,回去后刻苦学习,虚心向人求教,不久就引起了单位领导的重视。

故事启思:

看完上面的故事,我们不禁会记住另外一个几乎同出一辙的故事。故事讲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女子,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她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她感到,是因为没有伯乐来赏识她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她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她正要自杀的时候,有一个老妇人从这里走过,救了她。老妇人就问她为什么要走绝路,她说自己不能得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她……

老妇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女郎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地上,对女子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女子说。

老妇人没有说话,接着又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女子说:“你能不能把这个珍珠捡起来呢?”

“这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还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由沙子变成一颗珍珠才行。”

不是么?有的时候,你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努力的还不够,正如泡茶的水还不够滚烫,是泡不出一壶清香四溢的好茶的。相妨,你必须知道你自己是一颗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若要使自己卓然出众,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

心灵感悟: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抵挡一个足够卓越的人高昂的头颅,许多人流于平庸的原因无非是自己并没有做到出类拔萃,动辄便淹没在汹涌的人海之中。从情商的角度来说亦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才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自我暗示的力量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公开宣称,他们发明了一种绝对正确的智能测验方式。

为了证实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选择了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帮全班的小学生做了一次测验,并于隔日批改试卷后,公布了该班五位天才儿童的姓名。

经过20年之后,追踪研究的学者专家发现,这五名天才儿童长大后,在社会都有极为卓越的成就。这项发现马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他们请求那两位心理学家公布当年测验的试卷,弄清其中的奥秘所在。

那两位已是满头白发的心理学家,在众人面前取出一只布满尘埃、封条完整的箱子,打开箱盖后,告诉在场的专家及记者:

“当年的试卷就在这里,我们完全没有批改,只不过是随便抽出了五个名字,将名字公布。不是我们的测验准确,而是这五个孩子的心意正确,再加上父母、师长、社会大众给予他们的协助,使得他们成为真正的天才。”

故事启思:

有人曾经告诉过您,您是一位天才吗?

如果您在幼年时,也像那五名幸运的学童一样,被告知自己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儿童。那么,您今天的成就会有什么不同?

或许您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会更高:或许您每天愿意多花一个钟头去看书,而不是看电视;或许您会更卖力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以获得更佳的成果。这一切都是您自愿的,因为您是一位天才。

而您的父母、老师又将如何看待您呢?或许他们会更用心、更努力地来教导您;而您周围的朋友、同学、同事们,也将提供您更多协助,充分地帮助您。这一切也是他们自愿的,因为您是一位天才;而他们也有这份使命感来协助您,帮您完成天才与生俱来的责任。

当您知道自己是天才人物之后,自己、父母、老师、亲友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非得将您推上天才的巅峰不可,未达目的誓不罢休。

或许在过去的岁月中,您并未被告知是一位天才,所以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何在。但就在此刻,在看完这个故事之后,相信您已清楚地明了,自己将是一位大师,一位顶尖的大师,您已被确切地通知了。

心灵感悟:

你是否曾经仔细地深思过,上天赋予您的重大使命是什么?而您是否在这一使命的激励下勇敢地前行?任何时候,每个人都别忘记对自己说一声:“我天生就是奇迹。”本着上天所赐予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积极暗示自己,您便开始了成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