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7359700000019

第19章 播撒美丽,收获幸福(1)

冷漠的心墙

一位建筑设计大师杰作无数,阅历丰富,但最大的遗憾就是正如人们批评的那样,把城市空间分割得支离破碎,楼房之间的绝对独立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过完70岁寿辰,大师意欲封笔,而在封笔之作中,他想打破传统的楼房设计形式,力求让住户之间开辟一条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们相互之间不再隔离而充满大家庭般的欢乐与温馨。

一位颇具胆识和超前意识的房地产商很赞同他的观点和理念,出巨资请他设计。果然不同凡响。

然而,大师的全新设计叫好不叫座。社会上炒得火热,市场反应却非常冷漠,乃至创出了楼市新低。

房地产商急了,急命市场调研。调研结果出来,让人大跌眼镜:人们不肯掏钱买房的原因,是嫌这样的设计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邻里之间交往多了,不利于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空间大了,孩子们却不好看管;还有,空间一大,人员复杂,对防盗之类人人担心的事十分不利……

大师听到反馈,心中痛惜不已:我只识图纸不识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我们可以拆除隔断空间的砖墙,而谁又能拆除人与人之间坚厚的心墙?

故事启思:

在当今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地限于电话、电子邮件,而少了一份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于是一堵无形的心墙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心墙不除,人心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枯萎,人会变得忧郁、孤寂。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药,爱是心灵得以健康生长的沃土。爱,以和谐为轴心,照射出温馨、甜美和幸福。爱把宽容、温暖和幸福带给了亲人、朋友、家庭、社会。无爱的社会太冰冷,无爱的荒原太寂寞。爱打破冷漠,让尘封已久的心重新温暖起来。

在与人交往时,将你的心窗打开,不要吝啬心中的爱,因为只有爱人者才会被爱。你会获得许多关于爱的美丽传说;当你陷入困境时,你会得到许多充满爱心的关怀和帮助。

有两个重病人同住在一间病房里。房子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病人的床靠着窗,他每天下午可以在床上坐一个小时。另外一个人则终日都得躺在床上。

靠窗的病人每次坐起来的时候,都会描绘窗外的景致给另一个人听。从窗口可以看到公园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人们在绿草如茵的地方玩球嬉戏,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享受着每一分钟。一个孩子差点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漂亮的夏装……朋友的诉说几乎使他感觉到自己亲眼目睹了外面发生的一切。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外面的风景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觉得不是滋味。他越是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这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心事,另一个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进来。但这个人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他感到同伴的呼吸渐渐停止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时那人已经死去,他的尸体被静静地抬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人开口问,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他们搬动他,将他换到了那张床上,他感觉很满意。人们走后,他用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望……

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如果这个人不起恶念,在晚上按铃帮助另一个人,他还可以听到美妙的窗外故事。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他看到的是什么呢?不仅是自己心灵的丑恶,还有窗外的白墙——一堵心灵的冷漠心墙。几天之后,他在自责和忧郁中死去。一个人只有心存美的意象,才能看到窗外的美景。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

心灵感悟: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被爱,而是要有爱人的能力。如果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呢?朋友,丢掉你的冷漠,打开你尘封的心,释放心中的爱吧,你的生命会因爱而更精彩。

荒芜的花园

贝尔太太是美国一位有钱的贵妇人,她在亚特兰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毫无顾忌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游玩。

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当中支起了帐篷,打算在此过他们浪漫的盛夏之夜。贝尔太太站在窗前,看着这群快乐得忘乎所以的人们,看着他们在属于她的园子里尽情地唱歌、跳舞、欢笑。她越看越生气,就叫仆人在园门外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可是这一点也不管用,那些人还是成群结队地走进花园游玩。贝尔太太只好让她的仆人前去阻拦,结果发生了争执,有人竟拆走了花园的篱笆墙。

后来贝尔太太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让仆人把园门外的那块牌子取下来,换上了一块新牌子,上面写着:欢迎你们、来此游玩,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否则性命难保。最后告诉大家,离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50分钟即到。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那些贪玩的游客看了这块牌子后,对这座美丽的花园望而却步了。可是几年后,有人再往贝尔太太的花园去,却发现那里因为园子太大,走动的人太少而真的杂草丛生,毒蛇横行,几乎荒芜了。孤独、寂寞的贝尔太太守着她的大花园,她非常怀念那些曾经来她的园子里玩的快乐的游客。

故事启思:

篱笆墙是农家用来把房子四周的空地围起来的类似栅栏的东西,有的上面还有荆棘,不小心碰上会扎人。篱笆墙的存在是向别人表示这是属于自己的“领地”,要进入必须征得自己的同意。贝尔太太用一块牌子为自己筑了一道特别的“篱笆墙”,随时防范别人的靠近。这道看不见的篱笆墙就是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顾名思义就是把自我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隔绝与外界的交流与接触。自我封闭的人就像契诃夫笔下的装在套子中的人一样,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因此很容易陷入孤独与寂寞之中。自我封闭的人在情绪上的显著特点是情感淡漠,不能对别人给予的情感表达做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些人脸上很少能看到笑容,总是一副冷冰冰、心事重重的样子。这无形之中在告诉周围的人:我很烦,请别靠近我!周围的人自然也就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她得到的后果是什么呢?在封闭自己的同时,也使快乐和幸福远离。打开你自己的心灵的篱笆,让阳光进来,让朋友进来,就如开始所说的,你的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

忘记了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个富翁和一个书生打赌,让这位书生单独在一间小房子里读书,每天有人从高高的窗外往里面递一回饭。假如能坚持十年的话,这位富翁将满足书生所有的要求。于是,这位书生开始了一个人在小房子里的读书生涯。他与世隔绝,终日只有伸伸懒腰,沉思默想一会儿。他听不到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见不到朋友,也没有敌人,他的朋友和敌人就是他自己。

很快,这位书生就自动放弃了这一搏。

因为书生在苦读和静思中终于大彻大悟:十年后,即便大富大贵又能怎样?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是:无论何人,你都无法独自面对人生。

心灵感悟: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

1℃的温暖

小何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参加工作的前三年,公司的效益非常好,每个月小何总会有一笔不菲的工资和奖金。在外人眼里,他能拥有这一切已经很不错了,他也很知足。和他一起共事的大都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使他们变得懒散,总觉得工作生活中缺少激情。他们厌倦了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想跳槽换个环境。

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经济的风云变幻是很难预料的。就在他们决定跳槽的时候,公司由于在一个重大项目上决策失误,损失惨重,多年来公司创造的辉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面临破产的困境。平时公司的经理带领他们创业,对这些年轻人也格外照顾。在公司处于困境的时候选择跳槽,他们很是过意不去,但是长期在公司呆下去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途。权衡再三,他们决定离开,另谋高就。就这样他们联合了几个年轻人写好了辞职报告。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为了节约用电,公司老总把自己办公室空调的温度从23℃提高到24℃。为此,经理特意在门口贴出了一张小纸条:“关键时刻,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尽管公司处于困境,但困难只是暂时的,如同乌云遮不住太阳。为了节省1℃的电量,你们进入我的办公室时,可以随便减去一件衣服。”

在这个以严格的等级制度管人的公司,没有人可以在进入经理办公室之前随随便便脱去西装。尽管经理贴出了小纸条,可是没有人在进入他的办公室之前减衣服。时间长了,经理发现了这一点,立即从自己做起,自己先减去一件衣服,穿着随便些,让来汇报工作的员工放松心情,自然一些。

那天他们走到经理办公室,看到小纸条,没敢脱衣服,但心微微地震动一下。走进办公室,他们发现经理穿着很随便,而且他们观察到经理室的空调温度比往常高了1℃。经理让他们脱去外套,有什么想法慢慢汇报。先前想好的理由顷刻间化为乌有,最后他们红着脸退了出去。此后,他们的心长久地被那1℃温暖着,尽管那1℃对一个员工上千的企业算不了什么,但是他们从那微不足道的1℃中看出了一种温暖、一种精神。几个月过去了,始终没有人提辞职的事情。后来那家公司走出了困境,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有人说企业的成功与1℃有关,也有人说与1℃无关……

故事启思:

很难相信,一个企业的兴衰与小小的l℃息息相关,但那是最温情的1℃。正是这微小的1℃孕育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唤醒了埋在人性深处的一种温情,将个体的命运与集体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形成一种温情的团队精神,战胜了看似很大的困难。由此我们知道,无论是营生立业,还是为人处世,给别人付出一点热情,便会激起温情的涟漪,让人际交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心灵感悟:一位作家将人生比做是两只相互取暖的豪猪,彼此都渴望得到对方的温暖。

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付出哪怕1℃的温暖,你也许就会感觉到对方传递过来的温度。

许愿的教徒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教徒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教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嘛!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耶,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意,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个眼睛马上瞎掉,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两个眼睛都瞎掉!

故事启思:

原本,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礼物,可以使两位好朋友互相共享,但是人的“贪念”与“嫉妒”,左右了心中的情绪,所以使得“祝福”变成“诅咒”、使“好友”变成“仇敌”,更是让原来可以“双赢”的事,变成两人瞎眼的“双输”!事实上,在生活中许多人常常像阿Q一样,患有红眼病,他们看世界的心态是畸形的。面对一样的好的事物,不是为了彼此的“共赢”,而是拼命阻止对方去拥有,有时甚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终赌个两败俱伤。这当引起我们的警戒。

心灵感悟:双赢,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共享。惟有具备一颗渴望“共赢”的心,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跟他人一起品尝到胜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