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7359700000017

第17章 别让心智老去(3)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见他还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就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孩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呢……”

迈克在外祖母的劝说下,决定出去转转。他一个人走出庄园,漫无目的地闲逛。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门前人头攒动。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让迈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急忙兴冲冲地向家中走去。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迈克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然后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里。

很快,木炭就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初具规模了。

几年以后,“万木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故事启思: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间没有死胡同,就看你如何去寻找出路。不让心智老去,才不会让心灵荒芜,才不会无路可走。

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会打开。没有过不去的坎,除非你自己不愿过去。面对挫折,只是沮丧地呆在屋子里,便会有禁锢的感觉,自然地找不到新的出路。不妨离开屋子,享受一下新鲜的空气、阳光,你的心绪会豁然开朗,精神为之振奋,对走出困境,你将会有积极的想法,果敢的行动。人,只有在良好的心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

日本大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此理念阐述得最透彻,他说:

“跌倒了就要站起来,而且更要往前走。跌倒了站起来只是半个人,站起来后再往前走才是完整的人。”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顾问后藤清一,曾在松下电器公司担任厂长,当时松下幸之助就给他最好的教育机会。有一天,日本遭逢有史以来最狂暴的台风,虽无人员伤亡,但工厂却接近全毁。后藤心想:好不容易迁到新厂,正想要全力生产、大干特干时,却遭此打击,老板心理上一定很沮丧吧!

松下是在台风即将停止之前赶到工厂的,此时不巧松下夫人亦身体不适而住院,他是探病后再赶来的。

“报告老板,不得了,工厂遭逢巨变,损失惨重,我来当向导,请巡视工厂一趟吧!”

“不必了,不要紧,不要紧。”

“……?”(彼此无语)

老板手中握着纸扇,仔细地端详它,横看、纵看,神情异常地冷静。

“不要紧,不要紧。后藤君啊!跌倒就应爬起来。婴儿若不跌倒也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孩子也是,跌倒了就应立即站起来,嚎哭是没有用的,不是吗?”

松下说完掉头就走,对工厂的灾难毫无惊恐失色之态,就快速离去。

俗话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我国古书《易经》上也说:“穷则变,变则通。”的确,天无绝人之路,上天总会给有心人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

心灵感悟:

人的一生总会遭遇许多意外的挫折与失败。对于许多人来说,挫折并不足畏,可怕的是你的心灵上被彻底打败了,而又未能体会真正的“教训”,反而一再重蹈覆辙,以致到最后落得无可救药。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因此要胜勿骄,败勿馁。”而更重要的是要经得起挫折,再重振旗鼓,开辟人生另一个战场。

调整心态步出困境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为家的流浪者。那人进门打招呼说:“我来这儿,是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说着,他从口袋中拿出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那是罗伯特许多年前写的。流浪者继续说:“一定是命运之神在昨天下午把这本书放入我的口袋中的,因为我当时决定跳到密西根湖,了此残生。我已经看破一切,认为一切已经绝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内)已经抛弃了我,但还好,我看到了这本书,使我产生新的看法,为我带来了勇气及希望,并支持我度过昨天晚上。我已下定决心,只要我能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他一定能协助我再度站起来。现在,我来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这样的人做些什么。”

在他说话的时候,罗伯特从头到脚打量流浪者,发现他茫然的眼神、沮丧的皱纹、十来天未刮的胡须以及紧张的神态,这一切都显示,他已经无可救药了。但罗伯特不忍心对他这样说。因此,请他坐下,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说出来。

听完流浪汉的故事,罗伯特想了想,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赚回你所损失的钱,并且协助你东山再起。”罗伯特刚说完,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他的手,说道:“看在上天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他会为了“上天的份上”而做此要求,显示他心中仍然存在着一丝希望。所以,罗伯特拉着他的手,引导他来到从事个性分析的心理试验室里,和他一起站在一块窗帘布之前。罗伯特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罗伯特指着镜子里的流浪汉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当作你从前并未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密西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过了一会儿后,罗伯特领他走出电梯间,送他离去。

几天后,罗伯特在街上碰到了这个人,他不再是一个流浪汉形象,他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衰老、不安、紧张的姿态已经消失不见。他说,他感谢罗伯特先生,让他找回了自己,并很快找到了工作。

后来,那个人真的东山再起,成为芝加哥的富翁。

故事启思:

失意,是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污浊;失意,也是一贴清醒剂,是一条鞭子,可以使你在抽打中清醒。

失意,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以求一搏;失意,会使人细细品味人生,反复咀嚼人生甘苦,培养自身悟性,不断完善自己;失意,不是一束鲜花而是一丛荆棘,鲜花虽令人怡情,但常使人失去警惕,荆棘虽叫人心悸,却使人头脑清醒。

面对失意,不能丧志,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校正人生的坐标和航线,重新寻找和把握机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光芒。

心灵感悟: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能东山再起,创造辉煌。

不做境遇的牺牲品

克莱恩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奴隶只是人们的一种劳动工具,法律规定,除了自由民之外,像他这样的劳动工具是不准从事和追求艺术的,否则就要被宣判死刑。然而作为奴隶的克莱恩却没有被这不公正的法律吓倒,他以狂热的心态崇拜着艺术和神圣的美,并决心要让自己的雕塑作品在某一天得到伟大的雕塑大师菲迪亚斯的肯定。于是在深爱他的姐姐的帮助下,他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了屋子里的地下室进行。姐姐为他准备了两盏油灯和足够的食物。

地窖里阴暗,潮湿,缺乏氧气,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艺术,克莱恩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时隔不久,所有的希腊人都被邀请到雅典参观一个艺术品的展览。这次展览在当地的大市场上举行,由伯利克里亲自主持。在他的旁边,站着他所宠爱的阿斯帕齐娅,以及雕刻家菲迪亚斯、哲学家苏格拉底、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知名人士。

所有伟大的艺术巨匠的作品都被陈列于此。但是,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珍品中,有一堆作品显得尤为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它们是那么地精美绝伦,仿佛就是阿波罗本人凿刻出来的。这堆作品成了人们瞩目的中心,所有人都在其摄人心魄的艺术美之前心荡神移、赞叹不已,就连那些参与竞争的艺术家也一个个心悦诚服地甘拜下风。

“谁是这堆作品的雕刻者?”没有人知道答案。传令官重复了这个问题,人群中还是寂静无声。“那么,这就是一个谜!难道它们会是一个奴隶的作品吗?”

人群中突然出现了一股很大的骚动,一个清纯美丽的少女衣裳凌乱、头发蓬松、双唇紧闭、大大的眸子里满是坚毅的神色,被拖到了大市场里。“这个女人,”当地的行政官声嘶力竭地喊道,“就是这个女人知道雕刻者的底细;我们确信这一点,但是她死活都不肯说出雕刻者的名字。”

姐姐克莉恩受到了严厉的盘问,但是,她的回答只是沉默。她被告知了自己的行为应当受到的惩罚,然而,这位勇敢的姑娘还是不作一声。“那么,”伯利克里说道,“法律是神圣不可违背的,而我恰恰是负责执法的大臣。把这位姑娘关到地牢里去。”

当他作出这番宣判的时候,一个有着一头飞扬长发的年轻人气喘吁吁地冲到了他的面前。这个年轻人尽管身材消瘦,满脸憔悴,但那黑黑的眼睛却闪烁着只有天才才有的那种耀眼光芒,就如夜空中的两颗明星一样。他高声地央求道:“噢,伯利克里,请饶恕和赦免那个女孩吧!她是我的姐姐,我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那堆雕塑出自我的双手,出自我这个奴隶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