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自己掌控的,享受它、承受它,这是唯一真正属于你的权利。生活本来就不公平,如果你懂得忍耐,迟早会让自己遍体鳞伤。保护好自己去做更加重要、更加值得你付出的事情,不是更好吗?
不让自卑绑架你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即个体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自卑感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具有自卑感的人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思进取。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控制,其精神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无法正常发挥。可以说,自卑是束缚人的一条绳索。
总是一味轻视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想法和决策。这种情绪一旦占据心头,就会腐蚀一个人的斗志,犹豫、忧郁、烦恼、焦虑也会随之而来。生命,有时候是一种恶性循环,你越是不相信自己,很多事情越做不好。陷入这样的旋涡里,你将就会丢了快乐,丢了幸福。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有其优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就能走出自卑的阴影。
1933年,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黑人贫民窟。二战期间,芝加哥经济萧条,黑帮林立,街上每天都有斗殴和抢劫事件发生。他厌恶这一切,经常会对着天空中往返穿梭的飞机发呆。他想知道,这些飞机飞向何处,外面会有更美好的世界吗?
他问父亲:“我为什么不能飞?”父亲说:“你没有翅膀。”他很沮丧,父亲又说,“孩子,只要有梦想,你也能飞。”
一切的改变缘于一架钢琴。一天,他和小伙伴闯进了一家军械库玩。鬼使神差般,他走进一间小屋,黑暗中一架立式钢琴将他的视线牵引了过去。他走过去,缓缓坐下,手指轻轻触摸那些琴键。那一刻,他热血沸腾,“我的心从此寻找到了一生的方向,那就是音乐。”那年,他10岁,他的梦想是成为歌手。
二战后,他随父亲搬到西雅图市,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旅。由于小号吹得非常出色,他逐步赢得了和爵士乐高手同台演出的机会,继而又实现了另一个突破——全美巡演。那年,他20岁,他的梦想是唱响整个欧美。
当美国满足不了他的雄心壮志时,他继续“迁徙”,来到了世界艺术之都——巴黎。除了演出,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作曲、配乐样样都令他兴趣盎然。那年,他30岁,他的梦想是成为全能的音乐家。
再次回到美国,他开始进军好莱坞,并且迅速成长为好莱坞大腕们争抢的配乐大师,先后八次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提名。40岁那年,他的梦想是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大师。
或许是过多地透支了健康,41岁那年,他得了动脉瘤。医生建议他做开颅手术,手术成功率很低,但要活下来,必须冒险去做。所幸,他挺过了这一关;不幸的是,由于手术后颅骨镶嵌了钢夹,他再也不能登台演奏了。人们都以为,他会一蹶不振,但他没有,反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一项新的工作中。他为一名黑人男孩制作专辑,结果唱片畅销全球,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唱片。那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天王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他邀请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紫色》,大胆起用了一位毫不知名的黑人女演员。这个女孩叫奥普拉·温弗瑞,后来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50岁那年,他的梦想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此后,他在演艺圈的影响力无人能比。他曾汇聚全球百名当红歌星,演绎歌曲《We Are the World》。这首歌,被称为20世纪最有意义的歌曲,共筹得5亿美元善款,全部用于非洲赈灾基金。从这首歌开始,他坚持身体力行,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慈善事业上。60岁时,他的梦想是慈善。
2008年,他与季羡林、何振梁、李安等各界人士被聘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艺术顾问,先后多次来到北京,忙碌了好一阵子。奥运会结束后,记者问他,北京奥运会哪一点令你印象最为深刻?他脱口而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也代表了他现在的梦想。此时,他已年过70。
他叫昆西·琼斯,被誉为西方现代音乐的教父。有人问他,你早已功成名就,为何从不停下脚步?他说,因为我的梦想永远在路上。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无需自卑,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那么谁还能看得上自己呢?千万不要让自卑淹没自己。
自卑感表现在哪一方面,表现为何种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在于认识上的差异,而是在于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是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像“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种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挫折,使自己更加自责。
在1951年,英国的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的X射线照片上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后,他计划就此发现做一次演说,但由于自卑,他踌躇再三,终于放弃了。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从而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假说,并因此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多么可惜呀,若不是自卑,这个发现应该记在弗兰克林头上。
自卑,使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这世上有许许多多人本来都具备成功潜质,却因为他们的怀疑和恐惧,而使他们失去了完成事情的信心,这样,他们实际上就已经丧失了成功的基础。自卑者面对生活缺乏勇气,不能与强大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挣扎。没有人愿意自卑,人人都渴望将自卑像枯草一样从内心深处拔出来,扔得远远的。
然而自卑常常在不经意间闯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有所决定、有所取舍的时候,自卑向我们勒索着勇气与胆略;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自卑会站在背后大声地吓唬我们;当我们要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时候,自卑会拉住我们的衣袖,告诉我们前面危机重重,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应对。自卑就像蛀虫一样啃噬着我们的心,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它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
那些高情商的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正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尽量不要理会那些使你认为你不能成功的疑虑,勇往直前,即使有可能失败也要去做做看,其结果往往并非真的会失败。久而久之,你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医治自卑的对症良药就是:不甘自卑,发愤图强,不让自卑淹没你。
自卑并不可怕,就怕我们畏惧它、恐惧它的到来而止步不前,那么它就将会缠着我们,折磨我们。如果我们不断进步,不断趋于完美,那么自卑想来都难了,让我们走向完美远离自卑。
一个自卑的人,如果他因自卑而消沉,不问世事,不与人接触,那将严重地阻碍人生的发展。如果他因自卑而图强,奋力地赶超别人,化自卑为力量,那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正确地对待自卑,不能盲目自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能让自卑淹没了它,其实自己就是伯乐,要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看清自己的缺点,这样才会使自己更完善,更充实。
正如哈瑞·法斯狄克所说:“这世界现在进步得太快了,如果有人说某件事不可能做到,他的话通常很快就会被推翻,因为很可能另一个人已经做到了。在信心和勇气之下,只要我们认为可以做到,就可以以科学的方法推翻‘不可能’,就可能做成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
愤怒如火,小心引火上身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它是当人对客观现实的某些方面不满,或者个人的意愿一再受到阻碍时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在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遭到失败,遇到不平,个人自由受限制,言论遭人反对,无端受人侮辱,隐私被人揭穿,上当受骗等多种情形下人都会产生愤怒情绪,愤怒的程度会因诱发原因和个人气质不同而有不满、生气、愤怒、恼怒、大怒、暴怒等不同层次。发怒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紧张状态,往往像暴风骤雨一样来得猛,去得快,但在短时间里会有较强的紧张情绪和行为反应。
一般而言,生气时刻可归类为下列几种:
1.当你因某种因素感到受挫、受胁迫或被他人轻蔑时。
2.当我们着实受到严重伤害,但为了掩饰自己的脆弱,于是代之以愤怒,以求自卫。
3.当某种情境或某人的行为勾起我们昔日某种不堪的回忆时。
4.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剥夺,或遭到某人误解时。
5.当我们受到惊吓或处事不当时,自己生自己的气。
莎士比亚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燃起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烧死。当你发怒的时候,怒火也许会烧及他人;但一般情况下,它是向内烧——烧的是发怒者个人的身心健康。”
看过著名影片《勇敢的心》的人们一定记得片中的一段关于英格兰国王临终前的景象:由苏菲·玛索饰演的王妃因求情也未能救下华莱士,而对老国王心怀恼恨,在国王不能行动也不能说话之际,靠在他的身边,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就将老国王置于死地。那么王妃说的是什么呢?她只是平静地报复他,说了她怀的孩子是华莱士的,而非王子的。国王一命呜呼是由于愤怒的情绪。
人们时刻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尤其在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在每次要发脾气前,先冷静问问自己:别人不会为我的坏脾气“埋单”,我自己可以吗?如果你自己也不想这么做,那么还是收起你的怒气吧。所谓的性格,都是情商的表现。当我们生气的时候要冷静下来确实有点难度,但如果不控制怒气,只会损失过多。
1943年,二战著名将领巴顿在去战后医院探访时,发现一名士兵蹲在帐篷附近的一个箱子上。巴顿问他为什么住院,他回答说:“我觉得受不了了。”医生解释说他得了“急躁型中度精神病”,这是第三次住院了。
巴顿听罢大怒,他痛骂了那个士兵,用手套打士兵的脸,并大吼道:“我绝不允许这样的胆小鬼躲藏在这里,他的行为已经损坏了我们的声誉!”
第二次来,巴顿又见一名未受伤的士兵住在医院里,顿时变脸,问:“什么病?”士兵哆嗦着答道:“我有精神病,能听到炮弹飞过,但听不到它爆炸(炸弹休克症)。”巴顿勃然大怒,骂道:“你个胆小鬼!”接着打他耳光:“你是集团军的耻辱,你要马上回去参加战斗,但这太便宜你了,你应该被枪毙。“说着抽出手枪在他眼前晃动……”
很快,巴顿的行为传到艾森豪威尔耳中,他说:“看来巴顿已经达到顶峰了……”
狂躁易怒的性格,使本来很有前途的巴顿无法再进一步,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士兵,不是认真了解情况,加以鼓励,而是大打出手,完全失去了一个指挥官应有的风度修养,破坏了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失去了攀上顶峰的机会。
愤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愤怒的人把一点小事看得像天一样大,过于认真让他们夸张了自身受到的伤害。他们以为愤怒可以让自己在别人眼中更具有权力,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不仅不会因为愤怒而被认为拥有权力,反而会被认为缺乏理智,难成大气候。怒气会让你失去别人对你的敬意,人们会认为你缺乏自制力而更加轻视你。
学会制怒是让自己心态平和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情商较低的人才会不懂控制怒火,成为怒气伤害的对象。对于怒火要学会自我疏导,而非一味克己忍让,只有让它用一个合适的渠道发泄才会不至伤人伤己。情商的高低与人们对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有莫大的关系,它将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愤怒:
1.正面行动。愤怒提醒了我们,世事并非都如人所愿。不满是一件极富正面意义的事,少了它,人们就只会接受现状,而不会为了迈向自己的目标,采取任何行动。英国妇女如果未曾因自己被掠夺公权而感到愤怒,那么她们也就不会为了投票权而抗争了。
2.缓解压力。表达愤怒可以疏解压力,否则压抑的情绪可能会导致焦虑,甚至疾病,这些症状均可借由愤怒的宣泄得到疏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愤怒直接发泄在生气的对象身上。
3.更为开诚布公。愤怒可以使得双方关系更开诚布公,进而互相信赖。如果你知道某人愿意和你谈谈最为棘手的核心,而非只是将其含糊带过,假装好像不存在似的,那么一股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4.情感疏通。倘若我们在情绪产生时,能够确实触及自己真正的感受(包括愤怒在内),并加以适当处理,那么我们则较不可能将那些未表达或封闭的情绪囤积起来,以避免巨大的内在压力或严重的沟通不良。
5.实现目标。不容忽略的是,存在愤怒情绪中的能量,同样是一股实现目标的动力。如果运用得当,它将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有自信、坚定的人,能够适切地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并且得到自己生命中梦寐以求的事物。但请务必谨慎处理。
哈佛学者告诉我们:“生气,是一种毒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我们必须学习“转念”、“少点怨,多点包容”、“多洒香水、少吐苦水”,让负面的思绪远离,而用乐观的正面思绪来迎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