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和在体育教学及管理中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体育课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
并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按时检查和维修。根据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第九条的规定,学校的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或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不得擅离岗位,玩忽职守。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
在体育课上的注意事项
(1)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注意安全。
(2)学校和教师应当定期向学生了解是否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异疾病,以便安排体育运动,避免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3)要对学生进行健康分组。
①基本组:凡是身体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或只存在轻微缺陷,但机能水平尚好,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可列入基本组。基本组体育教学要求如下:
a.按国家教委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b.可以参加大纲中规定的体育测验。
c.可从事1~2项体育专项训练。
②准备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轻微异常,过去很少参加运动,但机能试验无明显不良反应者,可分入准备组。按下列规定进行锻炼:
a.按体育大纲从事运动,但要注意放慢速度,循序渐进。
b.可参加一般体育活动,但不宜参加激烈的专项比赛和训练。
③特别组:健康状况不正常,身体有较严重的缺陷,不宜系统地按大纲活动的学生,可分入特别组。具体要求:
a.按专门制定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或采用一般大纲中的部分项目进行锻炼,但标准要降低,期限需延长。
b.实施医疗体育。
(4)要合理安排与调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量。
生理负荷是指学生的机体受身体练习的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只有合适的生理负荷量,才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
教师在体育课上要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学生自我感觉的方式来判断其生理负荷是否合适。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出汗多,面色苍白,动作反应迟钝或不协调等,同时有心悸、心痛、恶心等自我感觉,说明负荷过高,需要有及时调整。调整生理负荷量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内容、难易程度、动作幅度大小、重复次数多少、间隔时间长短等方式。
体育课要符合卫生要求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结构要符合卫生要求。
每节课或每次课外体育活动都要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整理部分组成,不可马虎准备,草草结束。要使专项训练与全面锻炼相结合,避免身体引起局部过于疲劳。
(1)老师应将操作方法、安全规则和应注意的事项向学生详细说明。
(2)老师应在现场予以保护,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都要到操场组织监督检查。
(3)对于较大危险性的体育项目,最好有2名以上老师在场。
(4)最好不要安排学生同时进行多种体育项目,防止不能同时给予保护。
(5)学校应定期检查体育用具,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