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7317500000022

第22章 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舆论调控研究(3)

三、我国2007—2008年通货膨胀问题的公众议程

对于公众来说,通货膨胀不仅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的物价上涨,还意味着“另一面”,即对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影响公众经济信心,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从来不是对通胀的预期,而是对经济增长的预期。通过对两项历时性调查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分季度发布的《城镇储户收入与物价扩散指数表》2006年之前译为“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与物价信心指数表”。和国家统计局分月度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公众议题的态度和预期以及公众议题的信心。

1.公众议题的态度和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8月开始,按季对全国城镇储户进行抽样调查,采用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每年2、5、8、11月在全国同时进行。每次调查样本量为2万。为反映城镇居民对当前收入和物价的态度、对未来收入和物价的预期,根据调查对象对问卷中有关问题的回答,构造四项扩散指数。可见,城镇储户收入与物价扩散指数能够反映通货膨胀问题的相关民意,可以作为分析公众议程的依据采用。

对比通货膨胀的现实议程,可发现城镇居民关于收入、物价的态度和预期的议题如下:

(1)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不满意。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随着通胀压力的高企成负数增长,特别是在2007年的下半年和2008年的上半年,均超过-40%,可见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不满意程度。

(2)城镇居民认为物价涨跌既存在季节性因素,又存在经济景气因素,涨价不仅仅是通货膨胀的结果。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呈现季节性变化,如在通胀压力没有显现的2006年底,由于冬季及春节的因素,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高企;而2007年底,通胀压力已经抬头,再加上季节性因素,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到3年中的最高值——61.3;2008年底,尽管同样存在季节性压力,然而通胀压力已经大大减弱,CPI指数回落至警戒线以下,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尚不足两位数,而之后的事实也证明居民对物价走势的预期,在2009年CPI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3)城镇居民认为未来收入水平与经济景气、就业率有关,而通货膨胀并非最担心因素。未来收入信心指数总体上同通胀压力的变化呈反比走向,但也不尽然。即在通胀情况下,尽管物价上涨抵消了城镇居民的部分实际收益,然而经济增速较快,就业率较高,居民就会对未来收入产生较高的信心。这也是经济学家在高通胀与低增长、低就业中往往倾向于前者的原因。

(4)城镇居民对通货膨胀与经济景气的关系感到困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表现出既受物价上涨影响,又受经济增速影响的特点。随着通胀压力的变化,居民由开始的担心实际收入缩水,转变为担心经济增速变缓、通胀发展为滞胀。

2.公众议题的信心

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

1997年12月,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始编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中国统计信息网,2004年10月13日,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是“监测国民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预测发展态势,及时报告经济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并发布有关经济景气指数;举办经济景气专题研讨会、形势报告会及培训班;出版《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包括季报);为社会各界提供经济景气调查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各地开展经济景气监测工作”。对消费者信心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的设计涉及经济发展形势、家庭收入和就业、物价水平、消费或购买意愿等内容。每一方面由两类问题构成:对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的预期。前者指消费者对上述几个基本方面当前整体状况的评价;后者指消费者对几个基本方面未来一段时期(如半年或一年)发展变化趋势的估计或预期。调查问卷中每一问题有3个答案:肯定的(积极的)、否定的(消极的)和中性的(不变),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看法或判断选择其一。指数通常以加权平均法得出,结果以百分点表示。

将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比较,可以看出公众信心受客观通胀情况影响的程度。

消费者信心指数取值在0—100之间,50是中值,100反映的是极度乐观情绪。可见,在2007—2008年24个月中,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及消费者信心指数大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走向相比,如图4-2所示:

可见,2007年的消费者信心在6月达到最高峰,即在2007年通胀压力显现、逐渐发展的同期,消费者的信心是最大的。此后,尽管通胀压力持续增加,但消费者信心减退幅度并不大,且略有恢复。

2008年的消费者信心在1月达到最高峰,同期通胀压力进入增大阶段,CPI增幅高企,保持在7%以上。此后,消费者信心再次走低,但随后预期、满意、信心三项指数保持在一个平稳的范围内,波动很小。直至2008年8月,消费者信心大幅减弱,同期通胀压力呈消减之势,从外部环境看,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起了国际金融海啸。到2008年年底,预期、满意、信心三项指数均降到90以下,消费者信心两年来首次探底,此阶段,我国2007-2008年的通货膨胀也正式结束。

由此看来,影响消费者信心,改变其对现状的看法及未来预期乐观程度的主要因素,并不是通货膨胀压力,而是经济增长形势。通胀高企时,消费者信心反而高涨;通胀消退,但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消费者信心反而低落。从中可以发现消费者关于收入、就业、经济增长信心的议题:消费者认为经济形势及其前景,与经济增长速度紧密相关,而不是通货膨胀水平。

第二节我国2007—2008年通货膨胀问题的

媒介议程“媒介之间存在非对称性传播模式,即在各级各类媒介中,议题一般是从全国性媒介流向地方性媒介,从印刷媒介流向电子媒介,从政治和经济中心流向其他地区,而反之却很少”。鉴于《人民日报》处于非对称传播的上端,在导向性上能够对其他媒体产生重要影响,本节以《人民日报》为例,分析2007—2008年通货膨胀问题的媒介议程。

按照版面位置、关键词分析、主题分析、标题制作、消息来源、报道态度等类型,笔者对2007—2008年通胀议题的媒介报道进行具体分析,样本取自人民数据库人民数据库,http://data.people.com.cn。

通过数据检索,2007年4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正文含有“通货膨胀”的报道共有439条。其中以“通货膨胀”为主题“通货膨胀”主题报道: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为主要内容,或者“通货膨胀”作为关键词在正文中出现3次及3次以上。的报道134条,时间跨度为2007年4月6日至2008年9月24日;含“通货膨胀”,但主要以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解读、回顾或总结为主题的国内报道33条,主要集中在2008年4季度;涉及“通货膨胀”的国际报道共174条,多为其他国家通货膨胀情况或全球性通胀压力的报道;其他涉及“通货膨胀”的国内报道共98条。

“通货膨胀”主题报道数量,从2007年2季度开始逐渐增多,并在2007年4季度到2008年1季度达到高峰,呈现出春节前期、期间报道明显增多的周期性特点;随着季节性因素变化,如蔬菜生产、夏粮收割、猪肉出栏等,到2008年2季度报道数量减少,当然这其中有奥运前期的报道环境因素;2008年3季度又出现报道小高峰。此轮通货膨胀的主题报道共计134条。

下文将逐类重点分析以“通货膨胀”为主题的134条报道:

1.版面位置

版面位置可以显示经济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显著程度。以头版位置最为显著,其次为要闻版、经济专版/专刊、其他版面。因此,在分析中,笔者将分布在不同版面的同一篇报道按版面出现次数分别统计。

通货膨胀主题报道主要出现在第2版、“经济新闻”版、头版、“理论”版、“经济周刊”版、其他要闻版、“财经纵横”版。可见,自从通货膨胀进入现实议程,《人民日报》充分重视通胀议题,在头版、要闻版和专版等重要版面进行了持续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头版、2版要闻这两个最显著的版面把报道通胀的“着力点”放在了2007年的4季度及2008年的1季度——通胀压力最大时,以及2008年3季度通胀压力消减、国际金融风暴来袭这两个阶段。这种版面关注度在情理之中,也中规中矩。但是,在2007年2季度,当通胀压力开始抬头之际,当经济亟须媒体的敏锐关注与守望之际,《人民日报》只在5版,乃至10版以后的经济专版、理论版和经济周刊做了通胀主题的报道,且总数不足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