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圣经的智慧
7292400000046

第46章 教会的胜利

不久,另一位叫彼得的门徒亲自来到罗马,访问

位于台伯河畔的基督教社区。当罗马的皇帝们开始

为新宗教的影响力感到恐惧时,便暗中策划了多次大规模的屠杀,

彼得就死在其中的一次。但是,面对这些凶猛的攻击,教会依然

镇定地存活下来。三百年以后,当罗马失去了西方世界政治

中心的崇高地位时,罗马城的那些主教们却把这里

变成了世界的精神之都。

彼得与人类的精神中心从耶路撒冷转到罗马这一巨大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如此,我们对他的了解却远远比不上保罗。

我们上次提起他,是在他刚刚拒绝承认自己认识耶稣,并在极大的痛苦中逃离了该亚法的居所的时候。

紧接着,我们又在耶稣的殉难处看见了他的影子。在那以后的数年里,他完全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里,直到他变成一个成功的传道士展现在我们眼前,在他的旅行中宣讲耶稣的思想的那些遥远的小城镇里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值得人们关注的信件。

彼得接受的教育远远不如保罗,他是一个加利利海边淳朴的渔夫,他没有保罗身上的能在每个社会里都变成支配性人物的魅力,保罗无论是在犹太、罗马、希腊还是在西里西亚的社会里,都有这种非凡的魅力。

但是,彼得在面对审判耶稣时的瞬间的懦弱,必然不会让我们肯定他是一个极其缺乏勇气的人。

许多勇猛的士兵和最著名的军团,都曾经会在无法预料的时刻做出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情。但是,当他们立刻恢复理智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通过原有的忠心耿耿的职责信念,对自己刚才鲁莽的行为进行补救。

彼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是一个充满聪明才智的人,以一种高效率的方式,做出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由于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他把更辉煌的事业留给了安度在海外的保罗,也留给了已经变成故国教会公认的领袖的耶稣的弟弟雅各。

同时,他对自己拥有的犹地亚附近的一些无足轻重的地区感到非常满足,他与他的妻子一起,辛苦地走在从巴比伦到撒玛利亚,再从撒玛利亚到安提阿城的漫无边际的旅途上,向当地人讲述着他曾经和耶稣一起在加利利海捕鱼时,耶稣对他的教导。

我们无法得知是什么原因使他最后来到了罗马。

站在严谨的历史学角度,我们没有关于彼得的这次旅程的可靠资料。但是,彼得的名字与一个世界性的教会的最初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密切联系,这个理由足以使我们必须对这位耶稣曾经最器重的奇怪老人多讲几句。

一位编年史学家在一部创作于在公元二世纪中叶的文献中提到,彼得曾经和保罗同时在罗马进行传道事业,又在相差几个月的时间里被那帮暴徒杀死。

罗马这场对异教徒的大规模屠杀,是罗马的新政策的开端。罗马当局以前对耶稣门徒的漠不关心的态度逐渐变成了仇恨。

只要基督徒还只是这种“奇怪的人”(他们偶尔会聚在这座城市里的某个僻静的街道上的一个小房子里,讲述一位像逃奴一样惨死的弥赛亚的故事,用来互相激励),罗马政府就没有必要对这种聚会产生恐惧。但是,随着基督徒的思想开始慢慢地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政府就再也忍无可忍了。

这个遥远的故事是这样的。

首先,那些依靠对朱庇特的崇拜得以存活的人们开始抱怨,他们正在丢失自己的财路,神庙的香火逐渐断绝,罗马人正在把他们的全部财产奉献给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异族神祇,贩卖牲畜的商人和祭司们的损失也相当惨重。

由于警方会和他们并肩作战,这些利益集团便开始了一场大规模诋毁基督徒的战役。

那些生活在市郊,过着悲惨生活、被剥夺自己继承权的农民们变成了一群野蛮的暴民,他们希望听到对这些邻居的恶意诋毁,这些人严肃的举止给他们带来许多的不自由。

当罗马家庭主妇对别人说,“这些基督徒仅仅是为了使他们的神高兴,每到礼拜日就会杀死小孩来饮血”等这类话时,那些暴民们便开始意味深长地眨着眼睛,暗示着已经到了该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当时,所有值得人们信任的作者,关于他们的基督徒邻居们的高尚生活品德的记载都是一致的,对那些一边怜惜自己“美好的过去”,一边做出所有恶行的罗马人来说,这些高尚的生活品德使那些基督徒变成了榜样。但是,这是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

此外,还有另一个拥有更加强大的势力的组织,他们害怕基督教取得胜利,纯粹是因为他们的自私自利。

巫师、东方的神秘主义者以及许多刚从东方引进新的秘仪的提供者,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意正在逐步毁灭。他们怎么会与一群安于现状、为布道自己的教义不肯收取一个迪纳里厄斯(古罗马的一种小银币)的人们去竞争呢?

所有这些贪婪的群体在短时间内结成了同盟,他们前往政府,指控基督徒是一个阴谋扰乱帝国安定的邪恶势力和煽动人民反叛的罪犯。罗马政府才不会这么轻易被吓倒,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表现出不情愿采取行动的态度。但是,国家盛行着关于基督徒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一会儿发生在这里,一会儿又发生在那里,还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听起来好像是真的。

与此同时,基督徒出于对一个全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热情,他们自己也在以一种非常深奥的“末日审判”的说法刺激这些怀疑的发展——到了那天,全世界的人都要被天空中的一道闪电洗清所有的罪恶。

当喝得烂醉的尼禄皇帝放火烧了自己的一大半首都时,人们忽然想起了基督教的那个预言,它们早就预料到了城市的毁灭。罗马人在一阵惊恐中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判断力。

犹太人和基督徒就像过街老鼠一样被罗马人追得到处乱窜,他们被投入监狱,用残酷的刑罚逼迫他们承认令人难以相信的反叛国家的大阴谋。经过几周的时间,刽子手们和野兽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正是在这些屠杀中,保罗和彼得都惨死在罗马人的乱刀之下。

但是,正像罗马人日后会明白的那样,这些毫不动摇的殉道者们给新宗教做了最有效的广告。在这些屠杀之前,基督教的拥护者们大多是来自厨房的下等人,现在,即使是客厅里的上等人也逐渐对基督教感兴趣了。

在公元一世纪末以前,曾经有很多高官和贵族女性因为被怀疑倾向于基督教,不愿意向自己古老的诸神敬献以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忠诚而被无辜地处死。

这些逼迫引起了基督徒的气愤,原本极其温顺、谦逊的基督徒最终不得不采取保护自己的措施。当人们在露天或是私人餐厅里聚会不再是一件安全的行动时,教会就转到了地下。

罗马周边的采石场立刻被人们改造成了一个小教堂,虔诚的信徒们每周一次聚集那里,倾听某个四处游荡的牧师的宣讲,重复着一百年前耶稣讲过的故事,从中寻找安慰。

这样,所有的基督徒就变成了他们这个秘密社团的成员。

罗马的官员们有充足的理由把这个秘密社团视为恐怖组织。在一个奴隶人口多达百分之八十的国家里,如果有一个警官无法操控的秘密社团,可是非常危险的。

来自各个地区的、关于基督徒遭到大肆迫害的报告开始传播。只有几个精明的总督保持冷静,默默地等待人们完全恢复理智。

而另一些人则更愿意接受基督徒的贿赂,从而也保持沉默。

还有一些人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集体屠杀,想要对那些在任何方面与令人产生怀疑的“加利利秘教”相关的人们施行大规模的处决,为的就是取悦皇帝。

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政府都得到了受难者的相同的回答。他们都坚定地否认给自己定下的罪名,他们在刑台上的英勇表现为他们赢得了无数同情者,以至于在公开处决以后,基督教候选人的数量迅速地增长。

确实,当迫害基督徒的行动结束时,人数有限的教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集体,他们必须委任一个固定的执事,这些人的职责就是在法律面前代表教会,管理那些忠诚的人们为自己的慈善事业和治愈病人而捐献的基金。

最初,一些年长的人,也就是被称为“长老”的人,被邀请担任社团日常事务的管理职责。紧接着,为了更加有效地合作,某个特定的城镇或是特定的地区的许多教会联合起来,委任一位主教或是总执事对他们的方针政策负责。

主教们因为自身的职位,顺其自然地被人们视为使徒的直接继承人。当然,随着教会的慢慢富有,他们的权力也在渐渐扩大。但是,一个犹地亚或是小亚细亚村庄的主教,与意大利或是法兰西的某个大城市的主教相比,影响要小很多。

其他的主教们慢慢地因为内心的某种敬畏和尊重而推崇他们认为合适的罗马的同工,这是无法避免的。

同样,在一直掌握着世界的命运长达五百年的罗马城里,必然会有许多治国和外交方面的智者。

在罗马衰亡的时间里,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再也没有机会在军队或是政府的行政部门里找到一份工作,可以想像得到,他们会转向教会寻找一种实现自己理想的方法和对成就自己事业的某种需求。

非常不幸,这个古老的帝国已经陷入了邪恶的时期。

糟糕的经济管理使当地的农民沦落到了一贫如洗的状态,这些人从共和国建立之初开始,一直都是罗马军队最主要的力量,现在,他们纷纷拥入城市,大声叫喊着要美味的面包和供消遣的娱乐活动。

亚洲中部的暴动促使蛮族人大规模向西迁移,一步一步地侵占了自古以来就一直属于罗马的领地。但是,各个省份的内部混乱与首都的政治情形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一代代皇帝被外族的雇佣军推上高贵的王位,紧接着又被他们杀死在高高的宫墙里,其实,这些雇佣军才是罗马帝国真正的主人。

最后,罗马皇帝认为生活在自己的城市里已经使自己不再有安全感了。恺撒的所有继承人离开了台伯河,转向其他的住处。

当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时,罗马主教们自然就变成了这个社会的最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他们拥有全部的领导权。他们是仅仅存活下来的、唯一一个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的代表,那些从旧都搬走的皇帝们最需要他们的支持,为了保持在意大利半岛外部的威望,他们愿意为此付出高昂的费用。

公元313年,一道正式的宽容命令结束了所有的迫害。一百年以后,罗马被公认为全世界的精神之都。

教会最终赢得了胜利。

从那以后,在战争和冲突的嘈杂声中,那位拿撒勒先知的话时刻回响在我们的耳边,要那些深爱着他的人用宽容一切的完美的爱,医治世界上的所有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