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上)
72699300000003

第3章 培养兴趣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学生厌烦作文的原因

目前的小学生大都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害怕、厌烦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教师缺乏新颖的教学思想,不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作文命题老一套,枯燥、呆板,没有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命出适合儿童特点、趣味性、可写性强的题目。

第三,作文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使小学生走进“没啥可写”的困境。

第四,对小学生作文要求过高,特别是作文讲评,不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表扬少而批评多,不善于发现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致使小学生失去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当然,造成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原因还有其它方面,但主要因素在教师。我们探究原因目的在于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乐此不疲”的境地。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1)转变教学思想善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改经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其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2)改革方式和方法命题方式要求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有全命题、半命题、自命题等。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力求题目具有趣味性和可写性。像《我家的卧室》、《我家的小羊》、《放学路上》、《我喜欢……》等,就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上发作文指导课作文指导是硬功夫,这主要由教师的作文功底决定。因此,教师要大练作文指导功,第一位的是练好写作功。通过经常写“下水”文,摸索作文之道,品尝作文甘苦,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得法得力。

在作文指导上,还要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素材,切实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这样,何愁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来。

(4)降低作文要求循序渐进地提高,尽可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成功,成功便会得到满足。想得到满足就是一种欲望,而欲望就是一种需要,这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遵循这些基本观点,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从而得到满足、愉悦,增强欲望,生发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呢?

首先,要降低作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这其中还包括作文批改和讲评。在作文批改和批评时,要特别注意发现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写得好,一个词用得好,都要为其叫好。

其次,要用批语肯定其优点,鼓励进步,使每个学生都乐意作文。

再次,要舍得给高分。评讲作文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要偏爱差生的作文兴趣,在恰当点出作文不足的同时,一定要让差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这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作文水平。

综上所述,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已被实践证明,学生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产生用之不竭的动力,产生一吐为快的欲望,迅速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