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青少年的逸闻趣事故事
72697000000008

第8章 人与动物(7)

我一手抱着小狼,另一只手试着摸了一下被捕狼器夹着的狼爪,幸好只有两个脚趾被钢齿咬住,如果及时放开它,这只脚估计还不会残废。我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母狼已经信任我了。

我把捕狼器连同母狼的前脚轻轻向外移动了一下,母狼低叫了一声,我吓得一哆嗦,赶忙停了下来。母狼又恢复了常态,这说明刚才只是因为疼痛而不是恼怒。我把狼夹摆平,一只脚踩住弹簧板,两只手一齐向两旁按压,只听见“哗”的一响,钢夹被我弄开了,母狼迅速抽出了它的伤脚。有几秒钟的工夫,我与母狼都站在那里不动,彼此都惊喜不已。

母狼悲嗥着跑来跑去,虽然有一只脚还不能着地,但奔走的步伐仍然矫健轻捷。四只小狼欢喜地跟在它的身后发出狂喜的叫声,它们一起分享着母亲重获自由的幸福。

我怀着一丝不安退到帐篷外面,此刻我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如果它狼性大发恩将仇报,我将如何是好?

可是,它们没有逃走。母狼狂奔了一阵后突然停止步伐,然后朝我这边走来,在离我两三米远的地方,它站住了,长长的尾巴拖在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小狼都聚到母狼的身边,使劲朝妈妈身上蹿,发出的声音像摇篮里的婴儿那样可爱。

过了一会儿,母狼带着小狼开始一跛一跛地朝森林走去。走了几步,它们又折回身站在远处向我注视。不知是出于眷念还是好奇,我决定跟在它们身后。它们没有径直折回小狼呆过的洞穴,而是顺着草木稀疏的石山来到一片草地,在草地尽头一片杂树丛生的环形地带,我看见有八只黑灰色的狼在那里迎接母狼。我猜想,它们是属于一个母系家族的成员。几分钟之后,母狼远远望着我发出一声长嗥,紧接着其他几只狼也一起发出类似的嗥声。当最后的叫声在山谷间回荡的时候,这群狼终于从我的视线中消失。

我独自回到宿营地,第二天我就将帐篷又转移到河岸上,顺便我把捕狼器也带下来,将它挂在河边一棵大树的树枝上。一个星期以后,我离开了库普列洛夫岛。

(西蒙)

穿透猕猴心灵的老人

广西凤山县巴腊屯的猕猴曾因与人类发生过不愉快而集体大逃亡。20多年后,一位六旬老人用真情奇迹般地消除了几代猕猴心中的积怨,终于使人、猴握手言欢。

“反间计”救了他一命

广西凤山县林峒乡巴腊屯地处十万大山腹地,奇峰耸立、林海苍茫,是野生猕猴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猕猴经常偷食玉米、水果,村民们恨之入骨,手持猎枪和木棒等对猴群围追堵截,猴子们死伤惨重,幸存者拖家带口集体大逃亡,从此无影无踪。“猕猴是大自然恩赐给巴腊屯人最珍贵的礼物,绝不能让小精灵在我们手中给毁了!”60岁的罗起跃从县电影公司退休回到老家巴腊屯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充当和平使者向猕猴真诚道歉,把逃亡多年的小精灵接回故乡。

2001年农历正月初四,罗起跃孤身走进大山深处。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罗起跃明明发现附近有猴粪,不远处树叶沙沙作响,却始终不见猕猴的踪迹。三个月后,罗起跃第二次进山。这次除了继续用食物向猕猴释放善意的和解讯息外,他还将山底清泉挑上山为猕猴解渴。当时正值盛夏,银子山热浪滚滚,罗起跃用水守株待“猴”,每天嘶哑着嗓子对猕猴深情呼唤。半个月后,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只见一只猕猴蹿到水槽边开怀畅饮。罗起跃蹑手蹑脚地向这位阔别20多年的老朋友靠近,出乎意料的是,猕猴发现他后并没有逃窜,原来这只猕猴受了重伤。

罗起跃给这只可怜的猴儿起名叫“但”(壮语“挨打”的意思),将它带回家治伤。经过半个月的精心疗养,“但”终于康复了。这时,罗起跃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但”不是一般的伤员,它是猕猴派遣的间谍。原来,“但”在康复后并不急于归山,而是在村庄四周察看地形,看看是否设有机关埋伏。罗起跃决定将计就计利用“反间计”引猴出洞,他挨家挨户嘱咐村民对“但”以礼相待,临别时还赠给“但”许多水果和玉米。

“但”恋恋不舍地归山后,罗起跃再次进山。岂料,差点丢了老命。一天,罗起跃正用学来的“猴语”表达忏悔,6只猴子从天而降,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罗起跃见事不妙一边手持木棒自卫,一边本能地往后退,不料一脚踏空跌下悬崖……幸运的是罗起跃跌落在半山腰的一棵大树上,正当他为劫后余生而庆幸时,几只猕猴跳到树上,用力摇晃树枝,企图将他摔下万丈深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但”赶来救了他!

走“夫人路线”会猴王

获知罗起跃的惊魂故事后,一家人都坚决反对他继续干傻事,但罗起跃还是溜出了“禁闭室”。然而,在山上呆了两个月,猴王始终不愿与老罗正面交锋。一天,罗起跃在一块石板上发现了血迹,他顺着血迹寻找,意外地发现了猴王的王后因分娩时难产,在痛苦地挣扎着。罗起跃立即写纸条让随行的小狗回家报信,村民们闻讯后赶来,协助老罗将王后接回村里。老罗和老伴儿为王后接生后,为了给它加强营养,又碾碎黄豆制成香甜可口的豆浆。

就在这时发生了危情:猴王带着猴兵猴将深夜下山营救王后母子,大叫着撕抓老罗的窗户,吓得老伴儿直往门后躲,埋怨老罗引猴入室闯下大祸。罗起跃大大方方打开门,对王后说:“你和孩子可以走了。”王后抱着爱子跳出门外,猴王见母子安然无恙,欣喜不已。

王后母子的平安归来打动了猴王的心,它不再在重兵护卫下跟老罗遥遥相望,而是和老罗零距离接触。见时机日趋成熟,罗起跃在投食时开始缩短距离,一步步将猴群引进村庄。阔别几十年的老冤家们终于回家了!巴腊屯全村沸腾了,只有罗起跃一人喜忧参半。他发现这次引来的猕猴只有20多只,而在几次进山中,老罗曾细心统计过,集体大逃亡的幸存者及其后代的猕猴总数是80多只。虽然这次猴王亲自率队造访,但它命令大部队仍留在深山荒野中待命,特别是王后和猴太子没有一同前来,表明猴王对人类的善意和解还处于进一步观察之中。

“爱心股份制”泯恩仇

就在猕猴们重返故乡不久,人猴矛盾再次点燃。那天,村里一位调皮的男孩用石块投打猴王取乐,猴王的贴身保镖嗖地一声跳过来,将男童的胳膊抓出几道血痕,孩子的亲属群情激愤要向泼猴宣战。罗起跃费了很多口舌才平息了风波,人猴如何和谐共存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个大胆的念头从老罗的脑子里冒出来:构筑“爱心股份制”,即对野生猕猴实行谁投资谁受益,开发生态旅游业,将对猴类的爱心和人类的责、权、利捆绑在一起的方案。罗起跃的这一创新构想一呼百应,村民纷纷入股。罗起跃一马当先,卖掉他在县城新建的楼房,所得5万余元作为筑路的启动资金,他还将向儿子借的8万元以及自己的退休金全部投入猴山。

“爱心股份制”立即化为村民的具体行动,大家封山育林,建池蓄水,为猕猴们创造了崭新的世外桃源。当猴王的王后、贵妃、三宫六院及猴兵猴将们浩浩荡荡全部回朝那天,场面十分壮观。不久,凤山县政府批准成立“巴腊屯天然生态林猕猴保护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也授予罗起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4月下旬,联合国环境署发来贺电,称赞罗起跃是人与动物恩怨纠葛中“全世界最杰出的调停人”。

(刁江)

长寿“鹦鹉绅士”查理传奇

2004年1月19日,英国的《每日镜报》刊发了一只鹦鹉的大幅照片。别看这只老态龙钟的鹦鹉胸脯上已经没有几根羽毛了,它的来头可不小,它不仅是目前全英国乃至全世界最长寿的一只鹦鹉,而且身份显赫,曾经是当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亲密“战友”,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整整104个年头。它那传奇的一生以及它从丘吉尔那里继承下来的经典话语,都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

首相的坏脾气“战友”

丘吉尔生前酷爱养宠物,家中如同开了动物园,其中包括牛、羊、猪、天鹅等,他甚至还养过一头豹子。这些可爱的动物都是他在紧张工作之余缓解压力的好伙伴。不过,他最宠爱的还是那只名叫“查理”的金刚鹦鹉,那是他1937年从一个宠物市场买回来的。

当时,丘吉尔在一家宠物店打算购买一只宠物,一只鹦鹉兴奋地在鸟笼里叫开了。这是一只金刚鹦鹉,它脸上没有毛,长着长长的尾巴,腹前是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羽毛,显得非常漂亮。丘吉尔看着这只精神抖擞的金刚鹦鹉,立刻被迷住了,当即表示要买下来。

从宠物店老板手中接过鹦鹉的时候,丘吉尔爱不释手。他对着小家伙说:“我得给你起个名字呀,就叫你‘查理’吧!”这时,宠物店老板很耐心地告诉丘吉尔:“这是一只生于1899年的雌性鹦鹉,怎么能叫雄性名字呢!”对于自己的疏忽,生性要强的丘吉尔当时不好意思承认,他坚定地对老板说:“我就叫它‘查理’了。”

就这样,这只叫查理的雌鹦鹉跟着丘吉尔回了家。从第一天起,丘吉尔就怀着极大的热忱每天教查理一些简单的话语,如“Hello”、“Goodbye”等等。可是查理显得非常懒惰,对他的苦心教导并不领情。大半年过去了,连这样几句简单的话也没学会,气得丘吉尔把它放在客厅角落的鸟笼里,再也懒得搭理它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丘吉尔在1940年被临危授命,出任英国战时内阁首相兼第一财政和第一国防大臣。不久,著名的不列颠之战开始了,丘吉尔非常忙碌,很多时候直接在家中的客厅里等待前方战报和指挥战斗。每当听到英军有任何损伤时,性情暴躁的丘吉尔就会大声咆哮:“该死的希特勒,该死的纳粹……”有时候,前线打来的电话一响,他拿起电话就说:“该死的纳粹,他们又准备玩什么把戏?”每当此时,那只被打入冷宫的鹦鹉就静静地盯着首相。

有一天,丘吉尔将一群英军元帅及上议院议员们召集到官邸内研究作战计划,因为战事不利,室内的气氛非常紧张。这时电话铃声大作,一脸严肃的丘吉尔拿起话筒,只听有个尖锐的声音说:“该死的纳粹!”首相何时变声了?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丘吉尔也很纳闷:自己还未开口啊。

这时,大家又听到一句:“该死的希特勒!”人们循声望去,这才发现说话的原来是那只一直被挂在客厅里的鹦鹉查理。只见它把身子挺得直直的,双目圆睁,面部似乎也因激动而涨得通红,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而且用的是典型的“丘式骂人法”,语音、语调都酷似丘吉尔。顿时,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一下得到了缓解。

众人离开后,丘吉尔站在查理面前饶有兴味地对它说:“你这该死的鹦鹉,为什么学我说话?”谁知查理毫不示弱地回敬道:“你这该死的,你这该死的……”原来,脾气火暴的丘吉尔经常用此话来责骂下属,没想到竟被查理偷学去了。丘吉尔一点也不恼怒,反而开怀大笑起来。

从此,这只“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的鹦鹉成了丘吉尔的“亲密战友”。休息的时候,丘吉尔其至喜欢和查理斗嘴,每当这时,查理可不管他是谁,立刻和他对骂开来。

看着把自己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的查理,丘吉尔又好气又好笑。见查理还挺有语言天分,他有心教它如何宣誓,如何表战斗决心。没想到,查理学得非常快。于是开紧急会议时,丘吉尔特地让查理也列席。小家伙常常蹦出“激烈言辞”将官员和将领们镇住,它的当众宣誓表决心使在场的人也斗志昂扬。

渐渐地,查理成了首相的专宠,出访在外时丘吉尔也非常记挂它。他总是吩咐家人一定要精心服侍它,每天打扫它的“住所”。查理似乎十分得意,主人喜欢眯着眼睛微笑着对它开骂,它也同样脏字不离口。看着查理恃宠而骄,首相夫人克莱曼蒂娜看不下去了,决定担起调教它的重任。她像丘吉尔当初一样每天不厌其烦地教查理说一些礼貌用语,可查理却有着和丘吉尔一样暴躁的脾气,对她的好意一点都不领情,动不动就在鸟笼里乱扑腾,似乎在抗议。在学会“Hello”、“Goodbye”等几个简单的单词后,它再没有一点进展,最后克莱曼蒂娜也只得作罢。

孤独的查理迎来新生

1955年,二战的硝烟早已经远去,81岁的丘吉尔离任了。他的脾气已经不似当年那般暴烈,也很少再骂人了。可是查理却没有意识到一切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56岁的它在鹦鹉家族已是“老奶奶”的级别,“坏脾气”却一点没变,“该死的纳粹、该死的希特勒”这种诅咒依然不离口。

晚年的丘吉尔产生了一种英雄迟暮的情感,只有在面对查理的时候,看到它一如当年那样盛气凌人地在自己面前进行“丘式骂人”,他才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于是他把查理当作最亲密的伙伴和知心朋友。有一次,丘吉尔按捺不住,如当年一样和查理“斗起嘴”来。听着查理把自己曾经的腔调“原音重现”时,丘吉尔不禁老泪纵横。

不久,享年91岁的丘吉尔去世了,查理许多天没有看到主人,仿佛也意识到自己再怎样起劲开骂,主人都不会听见了,它一下沉静了下来,显得非常落寞。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甚至都懒得出声,渐渐地,没有人能记得它曾是一只将丘吉尔逗得捧腹大笑的鹦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