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被命名为SN1987A的超新星,只能在南半球看到。根据天文学家的解释,超新星爆发发生在一个质量极大的恒星(叫做超巨星)的一生中的最后阶段。在爆发后的一定时间里,它所发出的光比它所在星系内其余恒星发出的光的总和还要多。超新星的爆发是天体演化的重要环节,它是老年恒星辉煌的葬礼,同时又是新生恒星的推动者。
彗木大冲撞
1994年,天文学家的预测得到应验,发生了彗星撞击木星的奇特现象,许多天文工作者和爱好者都目睹了这一惊天动地的景象。1992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在木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解体成了21块碎片。当时,科学家根据计算预测,这些碎片将在1994年7月,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与木星相撞。
那年7月17日晚上9点10分,在世界著名的夏威夷天文台,天文学家正密切地观测木星表面情况。彗星碎片如期而至,它们拖着长长的彗尾,像一道道疾驰的闪电,一个接着一个扎进木星狂暴而五彩斑斓的大气层,巨大的爆炸发生了。七个观察台在9点10分后,纷纷观察到撞击后的“黑斑”。这是人类天文观测史上最为壮观、最为珍贵的一幕,也是人类首次准确预报天体相撞。原来天文学家们担心,巨大的木星会把彗星无声无息地“吃掉”,地球上将不会看见任何撞击的效果。
但是,实际上,这些彗星直径大到数千米,在撞击木星时,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并在短短几秒钟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这场大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5亿颗原子弹的能量。爆炸后留在木星上的伤痕,显示了直接受爆炸影响的区域发生了变化——这些伤痕大得可容下我们的地球。在撞击的短短几秒钟内,木星撞击点周围温度迅速达到5000℃以上,而太阳表面的温度也不过6000℃左右。
人们为之惊叹、为之欢呼的同时,也不免为地球而担心。倘若这样的事件发生在地球上,不要说21块碎片,只要有一块就足以叫我们吃不消。
2004年陨石撞击
2004年,世界各地纷纷报道了神秘物体撞击地球的事件,科学家分析这些现象的制造者很有可能是陨星。2004年12月,在兰州,一道异常的亮光划破夜空,大地瞬间犹如白昼一般。当地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后,立即走出站外观察亮光。事后收费站的录像资料上显示,闪光持续了约10秒钟。异常闪光出现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几乎都出现了短暂的停顿迹象。但在闪光过后,大地又被夜幕笼罩起来。对于这一罕见的现象,专家们认为最有可能是陨石造成的。但到现在为止,人们没有搜寻到一块与这次闪光有关的真正的陨石。
同年12月,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以及邻近的两个城镇,居民们听到了一阵巨大的爆炸声,有人看到了一些物体从空中坠向地面。事后人们认为这些物体很有可能是来自太空的陨石。但警方在雅加哒及周边地区,并未找到任何陨石残骸。印尼空军强调,爆炸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地球。因为在爆炸发生前,印尼空军的雷达记录显示,有一不明飞行物以极快的速度从空中落向地面。
专家们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陨星撞击地球如此频繁。有人开玩笑说,一定是黑暗的太空深处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故意用陨星“轰炸”地球。如今,让人类发明的太空飞船主动去撞击其他星体已成为事实。
美国于2005年发射了一艘名为“深度撞击”的飞船,其任务是在一颗彗星上撞出凹坑以窥探其内部结构。科学家认为,彗星物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太空信息源,因为自太阳系形成后,这种物质就基本没有发生过变化,有关探测结果能为科学家研究太阳系起源提供新的线索。
冥王星被行星“除名”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冥王星,由于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便把它当作大行星。直到1978年冥王星的一颗卫星被发现,天文界才将其直径确认为2270千米。原来,冥王星是个“小个子”,只有月亮质量的三分之一。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时,“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天文学界在此后很长时间里对这一失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将它“开除”出大行星之列。然而,由于冥王星的公转轨道为不规则的鸭蛋形“过山车”状,和其余八大行星近似圆形轨道不一样,更多专家倾向于冥王星应与其他八大行星有别的观点。
2005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发现了比冥王星还大的天体“齐娜”,这是自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天体。从此,关于冥王星地位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如果“齐娜”都不能算太阳系行星家族一员,那冥王星凭什么还可以被称之为九大行星之一?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经过长达一周的争论,通过投票表决,作出最终决定,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资格。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质量必须足够大,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冥王星椭圆形的轨道同海王星轨道交迭,显然不符合这一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冥王星最终退出了行星的行列,从而太阳系只剩下八颗“经典”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美国天文学家布朗认为,将冥王星除名可能不会受到公众的欢迎,但是在科学上是正确的决定。
富于探索精神的万户飞天
在20世纪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万户是我国明朝人,大约生活在14世纪末期。他原来是个木匠,喜好钻研技巧,曾在军队中改进各种作战用具。他做事勤勉,爱动脑筋,对各种兵器制造技术进行过深入的钻研。后来,万户得到了一本关于火箭制造技术的书——《火箭书》。万户仔细阅读研究了这本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并产生了制造飞鸟、进行一次飞天探险试验的念头。他画出飞鸟的图形,工匠按图制造飞鸟。飞鸟是一种特殊的火箭,前后两端分别是木质雕刻的龙头龙尾,下面装着两个火箭筒,龙肚子里装有火药,用引信点燃后,可飞行大约1000米的路程。
这一天,飞鸟制作完成,万户坐在椅子上,并用绳子绑紧自己。椅子安在飞鸟上方,当时飞鸟四周共有47支火箭。万户两手各拿一个大风筝,他打算等火箭升空后,就利用这两只大风筝带着自己在空中飞行。然后,他要仆人将47支火箭同时点燃,想借用火箭的力量把他推向空中。于是,仆人点燃了鸟尾引线,火箭喷火并发出一声轰响,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随着火箭的烈焰喷射,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飞鸟坠毁了,万户也摔得粉身碎骨。
万户的想法现在看来很可笑,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是富有创造性的。古代的科技研究者们一直念念不忘飞向太空,并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尝试。万户的设计方法,以及其惊人的胆略、勇敢的精神,创造出了“万户飞天”的佳话,成为我国古代载人航天活动的先驱探索者。
陀螺给火箭带来的启示
1926年3月,美国物理学家戈达德作了火箭发射的一次试验,但由于没有控制设备,火箭不能按预定的方向飞行。这不仅困扰着戈达德,同样也困扰着当时所有研究空间物理的科学家们。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戈达德每天都在考虑这样的问题。1928年,戈达德漫步在老家农庄的小路上,忽然看到有三四个小孩正在一起玩游戏。
戈达德走近了一看,原来孩子们正在玩陀螺。陀螺呼呼地转着,一个男孩正挥舞着手中的鞭子,一看到陀螺快倒了,就猛地抽一鞭子,抽完之后又紧接着加两鞭子,这样陀螺就转得更欢,立得越稳了。在旁边观看的其他孩子也随着鞭子的声音不时地发出喝彩的欢呼。戈达德似乎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玩陀螺的感觉:不停地抽打,陀螺呼呼呼地转着,只要打得及时打得有效,陀螺就永远不会倒。
想到这儿,戈达德心中猛然一震:火箭能不能像陀螺那样,不时地增加一个类似于抽打的力,让它保证始终拥有固定的方向呢?他似乎看到了胜利在向他招手,火箭就在自己的面前嗖地一下呼啸而出,向天空中直射而去。
不久,戈达德发明了燃气舵,它的功用有如飞机的方向舵,利用燃气流的作用使其偏转,从而达到改变火箭方向的目的。1932年,戈达德将燃气舵运用到火箭上,并进行了第一次试验飞行,火箭从此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飞行了。1935年,戈达德制造的火箭的速度超过音速,射程达到70千米。一个小小的陀螺的运动原理,就这样十分神奇地运用到了火箭发射上面——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符合太空探索需求的火箭。
液体燃料火箭的出现
火箭专家戈达德说:“当仰望东方的天空时,我突然想,要是我们能够做个飞行器飞向火星,那该有多好!我幻想着有这么个小玩意可以从地上腾空而起,飞向蓝天。从那时起,我像变了个人,定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在1914至1916年期间,戈达德用一般火药和无烟火药制成许多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以便对火箭理论进行实验性研究。通过大量实验,他发现要使火箭达到宇宙航行所需的能量和速度,只有采用以液氧、液氢为燃料的火箭发动机才能取得成功。
1926年3月16日,大雪覆盖了整个原野,戈达德和助手一清早就来到美国马萨诸塞州郊外的农场。戈达德把一枚长3.04米、重5.5千克的小型液体燃料火箭,安装到发射架上。他和助手特别仔细地检查了火箭顶端长0.6米的火箭发动机,又依次检查了发射架下部的两个液氧和煤油贮存箱,还有燃料阀门和输送管道。当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后,下午2时30分,正式点火发射。一声巨响,火箭发动机尾部喷射出熊熊火焰,火箭离开发射架向空中飞去。火箭飞行了2.5秒,上升高度为12米,坠落后离发射架56.12米。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就这样发射成功了。
1931年,戈达德采用与现代火箭相仿的程序发射方法,发射出的火箭高610米,飞行距离300米,速度达每小时800千米。1935年,火箭高度冲破了20千米,时速超过1193千米,首次实现了人造飞行器的超音速飞行。
戈达德有句名言:“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正是戈达德的科学研究,才使我们今天有机会实现许多飞天的梦想!
小狗莱依卡旅游太空
由于狗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与人非常相似,因此,在早期载人航天的探索过程中,苏联不断地把狗送入太空中,以此来收集信息,积累经验,从而为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
1957年11月3日,苏联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舱里,载有一条名叫“莱依卡”的实验小狗;当时还有另外两只小狗作为替补。为了这次神圣的飞行,莱依卡接受了长时间的训练,其中包括适应类似于火箭发射产生的强烈振动。同时,为了让它适应太空的寂寞生活,科学家曾让它孤零零地在一个密封舱内度过了几周。
发射的当天,莱依卡被装在密闭的舱内,里面有空气再生系统、热调节系统和食物,给小狗以空气、食物和水,并使密闭舱里面的环境同地面基本一样。小狗身上连接着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的医学仪器,它将有关小狗在飞行中的状态的信息,通过无线电传送到地面。为了使舱内空气保持新鲜清洁,卫星上还安装了处理粪便的装置,并使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科学家们为了使小狗能够有规律地用餐,还特制了一套自动供食装置,信号灯每天3次定时亮起来,莱依卡看见灯亮就知道该用餐了。
但是卫星进入预行轨道,大约飞行了5个小时后,遥感系统开始失效,莱依卡的身体开始发热,并显得烦躁不安,不久就因过热而死了。由于当时苏联并没有掌握卫星回收技术,1958年4月,这颗卫星电能耗尽,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焚毁,莱依卡也随之化为灰烬。
莱依卡在太空飞行中,传回了大量对人类实现太空飞行十分宝贵的数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因飞行事故而出现的宇航服
1959年7月,海军少尉威廉驾驶的歼击机突然失灵,他被抛到1.5万米的高空。他突然感到来自全身的痛苦:腹部膨胀,耳膜撕裂,身体几乎散了架,气泡从躯体冒出,血从眼、耳、鼻和口中涌出。在头脑还清醒的时候,威廉打开了降落伞,最终回到了地面。于是人们知道了,当一个人在高空,却没有特殊装备的保护,这是很危险的。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可提供特殊保护的服装,宇航服就是这个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如果正常人在太空中,而没有宇航服的保护,那么他将活不到一分钟。首先,太空中没有空气,人无法呼吸,一般人在一分钟内几乎肯定会因缺氧致死。而且,太空中极其干燥,不穿宇航服的话,人体就会立即风干。再加上,太空中气温一般都在-30℃左右,不穿宇航服的话,人即使不被风干也会被冻死。另外,太空中四面八方的风,以及没有重力没有引力的环境,也会导致人的直接死亡。因为在太空中,人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是无法将血液输送到下肢的,所以宇航服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