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智慧的种子
在好莱坞的吉尼斯纪录上,就记载着一件与战争有关但是却与战争中的创伤有所区别的事情:当时在好莱坞举行的一场募捐拍卖晚会仅以1美元的成交价结束,这个价格突破了好莱坞所有募捐拍卖晚会的纪录。当时主持募捐的拍卖师卡瑟尔的名字也同这件事情一起记在了好莱坞的吉尼斯纪录上。
卡瑟尔是好莱坞一家著名拍卖行的拍卖师,当时拍卖行派他主持这场注定十分艰难的募捐晚会——当时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十分强烈,而他们却要将募捐的钱全部捐到战场上。当时许多拍卖师都知难而退了,可是卡瑟尔却决定接受这项任务。
当时前来参加募捐的人本身就不多,而且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来看热闹的,也许这注定是一次失败的募捐晚会,当时许多拍卖师甚至都想好了卡瑟尔在晚会上一无所获时的尴尬表情。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卡瑟尔主持的募捐晚会竟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冷清。卡瑟尔首先让当时在场的人现场选出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后由他来拍卖这位姑娘的一个香吻,最后有人愿意出1美元来获得这位美女的香吻。卡瑟尔成功地募到了1美元,虽然少得有些可怜,可是大家都知道卡瑟尔赢了。
虽然那寄到战场上的仅有的1美元显示出的是人们对于战争的讽刺,可是卡瑟尔却因此引起了许多企业家的重视。当时德国的一家濒临倒闭的啤酒厂开出重金聘卡瑟尔为顾问,他们希望卡瑟尔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啤酒厂的处境。卡瑟尔本人也希望自己的智慧能够在真正的商业场合中得以充分运用,于是他接受了这家啤酒厂的邀请。后来,他提出了开发美容啤酒和浴用啤酒的想法,结果在这些奇妙想法的推动下,这家啤酒厂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全球销量最大的啤酒厂。
几年之后,他又因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德国政府的青睐,成为德国政府的一名商业顾问。1990年,他建议德国政府拆除柏林墙,并且把拆除下来的砖块以拍卖珍藏品的形式进行公开拍卖。结果柏林墙上拆下来的每一块砖都以极其昂贵的价格进人了全球两百多万个家庭和企业中。这一次,卡瑟尔的名字几乎同拆除的柏林墙一样永远地印在了人们心中。
卡瑟尔通过智慧使自己名利双收。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只有两个字——智慧,要尽最大努力运用你的聪明才智,不要忽略每一个智慧的火花。”
独一无二的你
小时候,没有什么比在爷爷的农场里度周末更让我开心的了。爷爷家的房子和谷仓被蜿蜒几英里的石墙包围着,对我这个城里孩子来说,那里与自家一尘不染的客厅相比,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
我8岁时的那个午后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自从第一次去农场玩,我最想做的就是能获准去爬房子四周的那圈石墙。可父母是绝不会同意的。墙太老了,有些石块已经缺失,有些松散得快要崩塌了。然而,不知怎么,我爬墙的渴望却越来越强烈。终于,在一个春天的午后,我鼓足勇气走进客厅,向周日午餐后聚在那里的大人们宣布:“我,呃——我想爬那圈石头墙。”每个人都抬起头来。我吞吞吐吐道:“我能爬石墙吗?”
屋子里的女人们马上异口同声地嚷起来:“天哪,不行!”她们惊慌地叫道:“你会伤着自己的!”
我并没有感到非常失望,大人们的反应在意料之中。但是没等我离开屋子,爷爷低沉的嗓音止住了我。
“嗨!等一等,”我听到他说,“让这小子爬吧!他必须学着自己去闯一闯。”
“快跑,”他对我眨了眨眼,“完了来见我。”
接下来的两个半小时,我在那些古老的石墙上攀爬玩耍,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然后我去见了爷爷,把我的历险讲给他听。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时他说的话。
“孩子,”他微笑着,“你使今天成为了非凡的一天,因为你做了你自己。要永远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和你相像,而我喜欢的就是现在的真实的你。”
很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主持的电视节目“罗杰斯先生的邻居”在全美国被上百万儿童收看。这些年节目总有变化,但有件事却一直未变——几乎每次采访结束时,我都会对孩子们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和你相像,要相信,人们会喜欢上现在的真实的你。”
小狗的目标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练习这只小狗。在第一次练习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一只小拘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厉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
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
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推而广之,做一个人更要有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太多的人没有目标。我们经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在孩童的时候,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
我们经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了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钱不具备成为终极目标的资格。过一阵子流行漂亮,你就把制造漂亮,保持漂亮当成了目标。殊不知漂亮的标准有所不同,漂亮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当恒定的。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这也值得推敲。
用你的心去实现你的愿望
苏莎是一位闻名的印度舞蹈家,在其事业的巅峰时期却不幸遭遇了车祸,她的右腿被迫截肢。对于一个以舞蹈为职业的人来说,失去了一条腿,无疑也就失去了整个事业,但苏莎却并不轻言放弃。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苏莎邂逅了一位医生,这位医生用在硫化橡胶中填充海绵的方法改进了假肢技术,为苏莎量身定做了一只新型假肢。装上假肢后,苏莎重返舞台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烈和迫切。苏莎知道,首先自己要坚信梦想一定能实现。于是,为重返舞蹈世界,她开始了艰苦的尝试,她学习平衡,弯曲,伸展,行走,转身,旋转,直到开始翩翩起舞。
在其后的每一次公开演出中,她都忐忑不安地问父亲演出效果如何,而每一次她得到的回答都是:“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终于,在孟买的一次演出中,苏莎实现了历史性的恢复,以令人不可思议的舞姿震撼了所有的观众,让每一位在场的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苏莎也因为这次演出的巨大成功而重新夺回了原本属于她的舞蹈皇后的位置。当演出结束后,她再次向父亲征询意见,这次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充满慈爱地抚摩着她的假肢,眼里满是爱。
苏莎奇迹般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的人们,经常不断地有人问她,在近乎绝望的逆境中,你是如何战胜自己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苏莎总是很平淡地说:“我经常告诫自己,跳舞用的是心而非脚。”
努力飞翔
朋友在竞争上岗中因业绩不佳被淘汰了。和我聊天时,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不停地抱怨单位的不好,又埋怨自己的能力太差。看着他的失落,我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安慰他。话讲完了,我们就呆呆地看着对面屋顶的鸽子。看它们从屋顶起飞,在两栋房子中间的空地上方盘旋一圈,又落下。然后再起飞,盘旋,再落下,姿势有些笨拙。仔细看来,这是几个鸽子家庭的小鸽子正在学飞。正看着的时候,朋友忽然来了兴致:你辨认一下,看看哪些是小鸽子,哪些是大鸽子?
我笑了:要分辨这个,看看大小不就得了?可是,左看右看,被风一吹,羽毛鼓起来,鸽群中的每个个体好像大小都差不多。看了半天,我最终没能将不停翅翊的老鸽新鸽给辨认出来。这回轮到朋友笑了:我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你只要找到哪些鸽子扑腾翅膀的频率更快,那就是正在学飞的新生小鸽子。看到我的困惑,朋友进一步解释:因为刚刚学飞的雏鸽翅膀力量还不如父母强,加上扇动翅膀的技巧也还不娴熟,为了保证自己在空中不致坠落并与父母保持差不多的飞行速度,它只有更快地扇动翅膀。
接下来的观察很快证实了朋友的说法。我们看着雏鸽被父母甩下,有几次甚至几乎要从空中掉了下来,但它笨拙地努力扑腾,迅速加快振动翅膀的频率,终于慢慢跟上了父母的步伐。
原来如此!一个简单的振翅速度方面的差距,却有效弥补了与父母在速度、技巧、力量方面的差距。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倒与这个鸽子学飞的道理有些类似了。
几乎在同时,我和朋友都笑了:事情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可遗憾的是,道理摆在那里,却不是谁都能明白。
与快乐拥抱,让生命再创奇迹
一辆小轿车在公墓前停下,一位身体衰弱的老妇人安娜拿着一束鲜花走下车来。她天天都为自己已故的儿子献花。
守墓人不解:“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医生说,我已经病入膏肓,只能活一两个月。因此,我天天都拿鲜花来向儿子告别。”
“夫人,您错了,您将名贵鲜花送给死者,他并不知道,也徒增您的忧伤。假如您将鲜花送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他们该有多兴奋啊!”
安娜放下花束,默默地走了。此后,她很长时间没有送花来。
三个月后,安娜又一次来到公墓。守墓人见到她,十分惊奇:“夫人,您好!想不到您的气色这么好,比上次健康多了。不知您服用了哪位名医的灵丹妙方!”
“是吗?”安娜灿烂地笑道,“我是特地来感谢您这位‘名医’的。我按您的话,天天把鲜花送到孤儿院,孩子们兴奋极了,争着和我亲吻、拥抱,并要我给他们讲故事。我和孩子们相处得很好,彼此都感到愉快。几个月以来,我不但没有死,反而活得很健康,连医生见了我都大吃一惊,说我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呢!”
守墓人问罢,频频点头道:“啊,我懂了:忧伤是长寿的大敌,愉快才是健康的妙方!”
不要让家的温暖缺席
孩子7岁那年,被诊断出患了白血病。男人一筹莫展,蹲在病房外面抱着头哭。进来后男人还红着眼圈,孩子讷讷地说:“爸爸别哭,我都不哭。我就是,很想很想妈妈。”
男人在建筑工地打小工,三年前离婚,孩子一提妈妈,他就要骂,甚至揍上一顿。这一次,男人无法拒绝孩子的要求,辗转联系上了前妻。
女人马上从打工的沿海城市赶回家乡,照顾生命垂危的儿子。孩子在病床上画了一幅画,拿给女人看;画上的小孩在笑,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背景是盛开的花,闪光的星星,空白处写着“幸福的一家”。
女人说:“画得真好,还给妈妈穿上裙子了!”
孩子说:“不是裙子,是婚纱呀。我还给爸爸穿上西服了,他帅不帅?”
女人一听就哭了,病房外吸烟的男人也流了泪。
为了满足儿子可能是最后的愿望,半个月后,他们在儿子的病房外面,举办了一个简易婚礼。孩子戴着白色口罩,但红色棒球帽配上蓝色牛仔服,显得很精神。很多媒体都来了,为这个“懂事”的孩子感动。
他在众多话筒的簇拥中说:“我只是想像别的孩子一样,爸爸妈妈都在身边。好多同学都笑话我,说我没有妈妈……”
史蒂芬娜的选择
史蒂芬娜·帕得戈斯卡刚把妹妹海伦娜打发上床,就听到前门一阵敲响。她打了个寒噤。三年来,波兰东南部成了希特勒帝国的一部分。这是1942年,普热米什尔城到处都是盖世太保特务和正要开往苏联前线的士兵。美丽的金发女郎史蒂芬娜感觉得出:她和8岁的妹妹进进出出时,那些人的眼睛在她身上扫来扫去。她的父亲战前就死了,母亲和哥哥被迫去德国当劳工。史蒂芬娜不得不在一家工厂当机器操作工,以维持自己和妹妹的生活。
敲门的是谁?是德国士兵要来“保护”她吗?心情沉重的史蒂芬娜把门开了一道缝,门口是一个粗壮的男人,满身伤痕和泥浆。他颓然靠在门框上,低声说道:“弗西娅,我需要帮助。”
弗西娅,好朋友才这么叫她。史蒂芬娜认出来人是27岁的犹太人约瑟夫·布兹明斯基。德国占领普热米什尔时,史蒂芬娜曾在他们家干过活。几个月前,纳粹把他们家赶到犹太人居住区,和城里两千多犹太人在一起。他的父母离开前曾请求史蒂芬娜留下来照看屋子,他们认为她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史蒂芬娜把约瑟夫扶到椅子上坐下。他问道:“能让我在你这儿待一夜吗,弗西娅?我保证明天就走,我不想连累你。”
史蒂芬娜拼命抑制住袭上心头的恐惧。德国人的告示贴满了普热米什尔城,谁敢藏匿犹太人,格杀勿论。她想帮这个落难的人,但是她能拿自己甚至妹妹的生命冒险吗?
想起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教诲,史蒂芬娜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因为母亲灌输给她的是强烈的宗教信仰和是非观念。史蒂芬娜还记得,孩提时,有一次几个孩子欺负一个犹太男孩,母亲制止了他们。她对史蒂芬娜说希望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事。母亲说:“我们大家都是同一个上帝的孩子。”
这会儿,史蒂芬娜看看门那边的卧室,瞥见了圣母玛丽亚的画像。这幅画像是她9岁那年在集市上看到并央求母亲买下的。每晚她祷告时,这副安详的面容使她宁静而又充满力量。
“你不能拒绝!”一个声音在她脑海里响起。她抚摩着约瑟夫青肿的脸,对他说:“你当然可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