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林语堂文集:啼笑皆非
7238800000024

第24章 簿书篇第十六 (1)

——此篇论古尔柏森的世界联邦计划藉以证明数学之

不能避开心理及数学机械方法之不足恃

现在我们来讨论数字怪物伊黎·古尔柏森(Ely Culbertson)的建议。或许欧几里得(Euclid)和拜柴果拉斯(Pythagoras)也能助我们一臂之力,以数字指示我们建立和平的方法。古尔柏森计划胜人之处,乃是他的精确的数字推论,和应付大问题的明晰头脑。问题乃是纯粹的数学,“分配和平的制度”,有多大用处。

为示公道起见,先得请读者别把古尔柏森先生同强权政治家混在一起看待。他曾研究大众心理,但是他不是心理学教授,也不是政治家;他是像你我一样的平平实实肯用脑子的人。其次,他禀赋不凡,思路清明。如果欧几里得和拜柴果拉斯能救我们,古尔柏森也能。不宁唯是,古尔柏森还富于常识。他看得出,国际警察之存在,有如一阵烟幕,只掩护住操纵局势的行为——这是国际警察组织最大的危险——必引起国际间的压迫和仇隙。而且他打定主意,尽力要消除这种危险。我们觉得他的用意实在可嘉。他评解今日的问题和补救方法,说得头头是道,条理不紊,我认为是看来最有意思的世界合作建议。其次,玩一场国际勃立治牌戏也很有趣,可以操练脑子。

我们不拟在此详细检讨“世界联邦计划”。这计划包括一个“世界军备董事会”、一个“世界主席”、“世界董事会”、“世界法官”,以及“世界议员”。此外,有“世界宪法”和“三个时期”:“战争时期”、“停战时期”和“战后时期”,第一、二两时期归于“临时政府”之下。其他尚有“世界领土表”,把地球划成十一“地方联邦”,包括“独立两通国”(如瑞士、但泽),以及“自治地方联邦”(如印度及马来亚)。

但是古氏建议最特殊的一点,乃“军力分配原则”,这是数学。按照古氏建议,每个地方联邦可设“国防军”,此外尚须定立“集团分配军”,设“活动部队”,由地方联邦之全体会员指挥,仿佛扑克戏中一张“听用牌”(Joker)一样,更可说仿佛扑克戏中之“寡妇”,大家可以认取召用。

古尔柏森氏想解决的难题是,如何使“世界警团”,不妨害各国国家的主权。他的办法,是在战争时期各国国防军参加“世界警团”共同作战,而在和平时期,则各守自己门户,外国军队不能开入一步。其次,各国“国防军”合力则成“国际警团”,分散则力足以守土,而不足以攻入。

世界警团分配原则表

军力分配原则之例表

牌已经发出,我们且坐下玩这场国际桥戏。据古氏说来,这个数学化分配军力的利益如下:

这个分配方法,不仅能消除军事独裁及三两国间的战争,并能消除集团战争。根据军力分配原则,没有一个在政治上可能的集团,能向其他世界联邦国家发动侵略战而不归败北。

假使——虽然最不可能——世界联邦组织后数年,产生了一个最强大的集团,英美德决定推翻世界联邦而征服世界。若不定军力分配原则,这个集团必能逞凶得志。根据军力分配原则,这三国的分配总额,不过总数39%。反看对方,飞机坦克战舰达总分配额之61%,其中22%系流动部队,充任冲锋军,在英德两国(19%)尚未将工业生产机构转成军火生产机构时,优势早已为人占去,美国之20%额量,也独木难撑大厦了。

反过情形来说,假使为共产党操纵的欧亚,企图推翻世界联邦以及英美国家,若不立世界联邦,那末共产化的日本、中国、波兰、苏联、德国、法国,联合对抗英美,势必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若立世界联邦,反叛国之分额比率,则仅达33%,对方实力,计流动部队、英美本国军队,及世界警团之其他部队,总共达67%。

换句话说,没有人能“吃通盘”。老实说,这手牌分配方法,叫没人敢开盘。如果数字能给我们和平,这个计划一定也能。如果系铃有术,如果苏联肯接受人家发给他的牌,如果玩牌的人都不打盹,如果大家技术一样高明,或玩法一样鲁莽,或一样小心,或一样老实,或作弊通风的手段一样高明;最后,如果玩牌的人彼此间都友爱信任,大家都不开口,那么牌也玩不成了[即无大战]。

如果没有旁的条件,没有各国民族心不同,没有国际野心不同,没有文化传统不同;如果能够大家始终警惕;如果“世界政府”能当机立断,遇事即刻调动“流动部队”;如果不再组织一个李顿爵士考察团去花一年功夫交一个报告备案参考;如果“侵略”与“防守”的意义容易规限;如果没有工业生产力改变军事生产力的问题;如果没有民航事业问题;如果大家同样的尚武或同样满足现状;如果无人秘密扩充军备或公开否认军力分配制度;如果没有重洋海陆运输问题;如果各“国防军”及“流动部队”距离冲突地点的远近相等;如果各军队于顷刻之间都能集中作战;如果到紧张关头责任临身,无人犹豫不决或保持中立;如果,比方苏联或德国叛抗时,捷克内部能一致,或捷克和波兰能一致;如果,最重要的,没有一个国家操纵“世界政府”;如果“世界法官”不为大国所左右;如果“世界议会”无法指挥;如果大国不操纵“世界政府”,不再把它当做国际联盟般的私人机关;如果诸大国不致忘记道义,热诚消散,彼此分裂,改变初衷,推翻原议;如果“流动部队”不致为私人之利害奔波劳役;如果重要作战物资,不致为人暗中操纵;如果化学工业没有新的进步;如果没有秘密武器发明;如果有人能保证各国民意不致改变;如果没有自私和孤立政策;如果经济霸道不致在任何一国崛兴;如果天下真有公道可言,无种族歧视——那么这个计划还可能给我们和平。换句话说,如果这真是一场桥戏,纸牌实是纸牌,而非三心两意、性好争吵、随时变动的人类,那么,谢谢苍天,无人玩牌,纸牌维持初发出时的原状,我们便可避免战争了!

我们不妨研究一下这分配表,察看简单的数字背后,隐伏着多少复杂的心理因素。美国海陆军专家自然乐于接受古氏建议,英国专家也不致反对。但是幅员较大,人口较多的苏联为什么要接受较美国更低的分配,尤其是鉴于英美素来携手一致,印度联邦及马来亚联邦又归英美分别管辖?谁敢冒险去系铃在苏联这只猫的身上?

很明显的,增加国际“流动部队”的公共“集团分配军”,而减少“大国”的国防军,便能实现古尔柏森先生的一切愿望。较之减低“集团分配军”,增加若干国家的分配比率,而形成显明的强弱之分,总要高明百倍。平均地方联邦分配率均等,而提高公共集团分配率,似乎即能代表国际公道安全之原则,而引起人民的信仰,很简单的,若是公共集团军为50%,那么不论“反叛”之“国防军”声势如何,其实力总不及顺服“世界政府”的军队,除非整个世界群起而反叛世界政府——那是不可能的事。即使公共集团分配率定于32%或34%,亦可比较容易受各国接纳,方式如下:

(甲)集团分配军 34%

十一国防军(平均各单位得6%) 66%

(乙)集团分配军 32%

中苏英美(各单位10%) 40%

国防军(各单位4%) 28%

依照(乙)项方式,美英联军或中苏联军的军力,只达20%,而集团分配军力则达32%,国际警团全部更达80%。

为什么不如此建议呢?这里就是根本症结所在了。其性质是心理方面的。这个原则,对英美须征其同意,对苏联则可强迫使其接受。“也许再减低英美的比率,较为妥当,但如此,英国议院便难予以通过,而美国也不致有三分之二议员投票赞成这个危险的方案。”但是有什么“危险”呢?何况把集团分配军提高,更无危险。但由苏联看法的危险,如何办理呢?

苏联有鉴于战前周旋资本国家之经验,而怀疑资本国家在战后之存心,可能采取绝对孤立之政策,等到他觉察世界联邦确是为了苏联以及大家的利害而设……如果世界联邦为维持军力分配比例计,苏联军力增加多少,联邦也增加多少,苏联当不致反对。

说来说去还是回到军备上的竞争,这已够危险,兼又回到政治上的压迫,岂非更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