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齿孔主要是为了分撕方便,同时也是邮票外观的重要特征。在整张邮票上的各枚邮票之间打出的孔洞称“孔”;撕开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也称为“孔”,凸出的部分则称为“齿”,合称“齿孔”。
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保护齿孔的完整性是珍爱邮票的一个方面。齿孔完整,不仅使邮票完美,而且对于研究邮票也很重要。为了提高集邮者的兴趣,也有特意发行的少量无齿票,如我国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麋鹿”等就是无齿票。
无齿邮票是指四周不打齿孔的邮票。世界上早期发行的邮票都没有齿孔。自1854年亨利·亚第尔发明了打孔机后,英国和其他国家才开始发行有齿孔的邮票。但有些国家因不具备打孔条件,发行无齿孔邮票的历史很长。如我国解放区发行了许多无齿孔邮票,就因当时无打孔条件。
后来,一些国家虽然有了打孔条件,但为了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专门发行无齿孔邮票;也有在发行有齿邮票的同时,特地发行一些无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一般因其发行量小,备受集邮爱好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