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7221000000021

第21章 心理健康人格篇(3)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响

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病案】

刘某,男,29岁,在某服装公司工作。平时,他在工作中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唯恐自己工作不好而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指责,可最近,单位发生了两件事情,使他终日无精打采,什么也干不了,就连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非常吃力。

第一件事情是,单位新分配来一批服装设计学校的毕业生,他们非常出色。服装设计款式新颖,裁剪缝纫迅速。他便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思想跟不上潮流,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他们挤掉。从此,这种想法总在脑子里浮现,整日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件事情是,前几日单位领导告诉他,公司准备派他到外单位学习新技术。听到消息后,他更是担心将来学习回来后会失去现有的工作环境,并且却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自己学不好,完不成任务而被人笑话。为此事他左思右想,最后他终于找了个借口,向领导提出放弃这个学习机会。

这两件事情使他心烦意乱,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虽然他多次试图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可是怎么也办不到,近来反而越来越重,内心十分痛苦。他对医生说:“我自尊心很强。生怕别人的批评指责,所以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我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害怕别人嘲笑。在众人面前我十分拘谨、不自然。其实,我知道自己性格不好,也想找几个朋友一起玩玩,可总怕被别人拒之门外,遭到嫌弃。我害怕遇事,比如工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本来自己可以解决,可我总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因此工作中缩手缩脚。我这种自卑心理,总也改不了,它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最近这两件事情,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这位服装公司的职工,就是一名典型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

三、治疗方法

对这类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消除自卑感

(1)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3)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不也是人吗?”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2.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必须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给自己定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深难度。例如:

(1)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10分钟。

(2)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20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10分钟。

(3)第三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作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4)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5)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6)第六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人交往。

一般来说,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其实,第六星期的任务已超出常人的生活习惯,但作为治疗手段,以在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是适宜的。

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你可能会觉得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依赖型人格障碍

在幼儿园里,我们通常可以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每次家长带他们到幼儿园时,总要哭闹一场,痛苦得犹如生离死别。在学校里,也有恋家特别严重以至于无法住集体宿舍的学生,这些孩子对家长期过分地依赖。许多家长过分迁就孩子,孩子也乐得完全依赖父母,父母一不在身边,便会手足无措,大哭大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将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竟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5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障碍。

二、心理分析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1.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教母的灰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更高明。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型的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2.故事分析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极具代表性。

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无,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等他们回到家里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这个故事讥讽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某报曾载有个学生考取了出国留学生,但该生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只好放弃出国机会的事。据天津市少工委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其中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有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13.4%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家务,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独生子女教育如果不抓紧抓好,有些孩子很可能会形成依赖型人格,从小的方面讲影响了个人的前途,从大的方面讲则是影响一代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