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7221000000002

第2章 心理健康理论篇(2)

精神病专家及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抑郁症是各种心理异常现象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多数患者在1~3个月内会不诊自愈,但也有可能复发。抑郁症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遭遇挫折不能适应而引起情感上的障碍。许多人用顽强的毅力走出了抑郁的阴影。在受到挫折后,他们或者出去旅游一次,换换环境,避免触景生情;或者吃一堑,长一智,自我总结,用行动重塑自己的形象,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3.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所有心理异常现象中最严重的一种,一般来说患者在情绪、行为、性格等许多心理方面都出现了较严重的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是:①在知觉方面,患者的知觉感受明显扭曲,对很微弱的声音极为敏感,甚至对自己身体的知觉也无法把握,患者可能会认为一只手变长了,另一只手变短了。同时,患者还时常产生幻觉,在没有实际刺激的情况下作出反应,认为听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②在情感方面,患者情绪错乱,用不同于常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喜怒无常。令人发笑的情境可能让他极度悲哀,伤心悲哀的场景可能令他发笑。有时患者表情冷漠,有时无缘无故痛苦或狂笑。③意识紊乱,与人交谈语无伦次,无逻辑性,不能有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与人沟通。④行为异常。其动作表现明显与常人所见环境的刺激无关。他们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比手画脚,时而表现出婴儿期的动作。

对精神分裂症成因的解释,心理学上没有定论,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是幼年心理发展障碍,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未能良好发展,自我与本我冲突的结果。行为主义学者则认为是由于患者在生活中遇到压力,引起焦虑,产生痛苦,为缓解和逃避痛苦,采取这种方式退缩的结果。

4.性格异常

性格异常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不同常人的性格特征,有时也称品行障碍,是心理不健康在性格等方面的表现。

美国精神医学会将性格异常分为以下11种不同类型:

(1)妄想型:对事物持怀疑态度,不信任他人,重视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有过失则归咎于他人,无法与他人合作。

(2)分离型:性格孤僻,感情冷漠,不愿与人相处、交往,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3)分裂型:症状比分离型严重,兼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知觉扭曲的特征。

(4)自高自大型:有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经常夸耀自己并以此引人注意,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6)反社会型:一切言行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社会规范,喜欢损人利己。

(7)边缘型:情绪障碍严重,处于精神病的边缘。

(8)回避型:有参与人际交往的愿望,但怕被人拒绝而伤害自尊心,从而回避参与。

(9)依赖型:凡事依赖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不得已独自行事时,感到非常恐惧。

(10)强迫型:性格固执,墨守成规,生活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不能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11)被动攻击型:性格矛盾而懦弱,常以间接、被动的方式表达恨意,在暗中采取攻击性行为。

三、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维护心理健康不仅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帮助。对个体而言,除树立较强的健康意识之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心理健康:

1.加强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要学会主动释放不愉快的情绪。当遇到挫折时,要用适当的方式把积压在心中的痛苦、不安、悲伤等紧张情绪宣泄出来,避免给心理造成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接受任何刺激,承受欢乐和痛苦,驾驭自己的情绪。宣泄、释放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把自己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把误会或委屈等情况摆出来,减少矛盾和冲突,加深理解。向他人述说自己的感受,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父母、老师的见解往往比我们自己考虑得更为深刻,有利于情绪的释放。在遇到较大的挫折如极度悲伤、愤怒时,许多人用痛哭来宣泄情绪。有时,人们也会把不快的情绪化成行动的力量,转移注意力来发泄情感。

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幽默感。具有广泛兴趣爱好的人,能从多方面享受生活的乐趣。当某一方面遭遇挫折时,从事另外一类的兴趣活动,轻松消遣,既排遣了不愉快的情绪,又找到了新的乐趣和精神寄托。幽默感是一种催化剂,可增进人际交往,消除烦恼。

要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调节自我。这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用健康向上的思想、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可以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克服紧张、不安的情绪,振奋精神。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情舒畅的兴奋剂,对维护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团结和谐的关系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它使个体产生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如果一个人在集体说话无人答理,有他无他都一样,而且欢乐没有人分享,痛苦没有人分担,那么,这个人会觉得莫名的不安和孤独,发展下去会产生心理障碍。

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多方面努力,对个体而言,首先应该在个人品行上加强修养。美国心理学界曾做过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查,心理品质上值得他人信赖、待人忠厚、热情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诚恳坦率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充分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在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中,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健康有很大关系。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在他人及集体的地位和作用时,能够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能够养成自信、自尊的心理品质,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

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付出情感和意志的努力,可以使人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适度的焦虑和紧张,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实践证明,当一个人从事学习或工作,特别是取得一定成就时,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自豪感,并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

总之,维护心理健康,关键在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注重心理修养。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

什么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呢?对此,目前还有各种不同的理解。

一般认为,在青少年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青少年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青少年心理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简言之,青少年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构成的矛盾,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

这里,①动力产生于活动、实践之中,统一于活动、实践之中,并实现于活动、实践之中;②新的需要是这个矛盾的活跃的方面;③新的需要能否获得满足,关键在于原有的心理水平。

活动、实践在心理及其发展中的作用,在第一节已做过分析。这里,我们对矛盾的双方再进一步作些分析。

一、“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

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

理发展的动机系统所谓需要,也是一种反映形式。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或自身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于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需要这种反映和一般反映共同之处,是“能被人意识到的”反映形态;和一般反映不同之处,在于需要是心理活动的动机系统,由它引起主体的“行动”。

1.需要的5个等级

由于需要这种反映形式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1938年摩莱(H.Murry)在所著《人格的探索》中列举了20余种人类需要。在这基础上,麦斯洛(A.B.Maslow)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系统”这一理论。需要层系统把人类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它们的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分成5个等级: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的基本需要,例如,衣、食、住、行,延续后代等,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安全需要。摆脱各种危险,获得健康,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等,都属于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或称爱的需要)。希望伙伴之间、同事之间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

(4)尊敬需要。指自尊和受人尊敬,对名誉、地位的欲望,个人能力、成就要求被人们承认等。

(5)自我实现。实现个人理想抱负,这是需要层系统中最高的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要求最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在能力。

麦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5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但是,如果满足了高级需要,却没有低级需要时,他可能牺牲高级需要,而去谋取低级需要,甚至于去“铤而走险”。

我们认为,麦斯洛的需要层系统理论,尽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根本的一点是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思想教育改变需要主次关系的可能性。

2.需要的实质及其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需要的分类尽管复杂,但不外乎是2种:需要从其产生上分类,可以分为个体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前者系个体的要求而产生,后者系社会的要求而产生;需要从其性质上分类,可以分为物质方面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这2种分类是交叉的。不管哪种分类方法,人的需要总是带有社会性的,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方面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其相互之间是制约着的,因此,人的需要又是带有主观能动性的。

需要可以表现为各种形态、动机、目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在个性方面,这些形态就形成个体或个性意识倾向性。某种原始性需要的表现形式,可能是高级需要的表现形式的发展基础,但反过来,高级需要的表现形式往往抑制了低级的表现形式。例如,人们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及共产主义的事业,等等,而往往牺牲某种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可见,需要的主次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需要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经常代表着新的一面,比较活跃的一面。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主客观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于是人的需要也会跟着发展而变化,起着动机系统的作用。一种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另一种需要,由此推动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发展变化。

二、原有的完整心理结构是过去

反映活动的结果1.完整的心理结构

完整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整体,它大致由下列成分组成,代表着当时的心理发展水平:

(1)心理过程,即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的发展水平;

(2)个性特征,即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发展水平及其表现;

(3)知识、技能与经验的水平;

(4)年龄特征(第四节作专门论述);

(5)当时的心理状态,即注意力、心境、态度等。

2.完整心理结构的统一

我们平时说,教育工作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从上述的完整的心理结构出发,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原有心理水平,即原有的完整心理结构是一个统一整体,它代表着人的心理活动中的原有的一面,比较稳定的一面。但是,不应该将原有心理水平看做是保守的。任何人原有的完整心理结构,都有它的积极的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或有待于发展的方面。

三、新的需要和原有水平的对立

统一新的需要和原有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其心理发展的动力。在青少年的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各种新的需要,必然与原有心理结构构成新的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也互相转化。

矛盾双方是同一的,又是斗争的。其结果不外乎2种,①新需要为原有的心理水平即完整结构所同化,且趋于一致性,则促使心理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发展;②新需要被原有心理水平即完整结构所否定、所排斥,则仍使心理保持原有的水平。是第一种状况好还是第二种好,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要看其内容和心理发展的方向。

例如,新的求知欲需要形态,促使主体在原有水平上去学习、探索,获得知识,发展智力,这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但是吃喝玩乐的需要,促使青少年的原有心理水平获得“同化”,往往使他们走向歧途。又如,正确的思想教育的要求,激发起学生积极上进的新的需要,但原有心理水平中因有十年文革留下的伤痕,它可能否定新的需要。

这种对原有水平的保持,说明这个学生未能进步。但是与此相反,健康的原有心理水平抵制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侵蚀所激起的各种需要,这种原有“本色”的保持则意味着进步。

总之,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所组成的矛盾是十分复杂的。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在青少年的活动中,他们所产生的新的需要同原有心理水平的斗争确实是普遍存在的。而正是这个矛盾的运动,才推动着青少年的心理不断变化、发展。因此,这个矛盾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

内部矛盾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根据,环境和教育则是这发展的条件。其中教育是最主要的外因,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最重要的条件。

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呢?这里,必然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是严一点好,还是宽一点好?这在教育界是有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