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50超级大国
7219500000028

第28章 渐渐老去的欧洲(4)

前面说过,欧盟内有一些国家心有旁鹜,存在着利益差异和分歧;英、法、德三个大国对于如何建设欧洲的问题,也不断地进行着斗争。法国自恃是欧盟内的政治大国和人口大国,来争夺欧洲一体化的主导权;德国则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控制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英国依靠美国这个“外援”,欲在欧盟盟主争夺战中,维护自己早已逝去的大英帝国地位,不愿放弃主权,所以置身欧元区之外。总之,在欧盟内,各小国为自己的利益极尽钻营之能事,而大国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至今都没有.看到妥协的可能性。

欧盟的未来在哪里?这是所有欧盟成员国渴望知道的答案。不论如何,欧洲要想复兴,必须走欧洲一体化道路,只有这样各国才能共存,才能成为世界中一片茂密的森林。新欧洲发展的脉络是清楚的:第一,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第二,从西欧一体化向大欧洲一体化方向发展;第三,挣脱美国的控制,向政治独立、防务自主方向发展。脉络虽然清楚,但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则非常困难。

首先,新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各成员国自身与欧盟之间出现了国家主权与欧盟超国家主权之间的矛盾,国家主权问题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问题。一些成员国既要得到一体化的好处,又不想放弃国家主权,这对欧盟进行体制、政策、结构深化改革是一大挑战。

其次,大欧洲计划的实行,必须要让更多的国家加入欧盟,但申请加盟的国家,其政治和经济状况不一定能符合欧盟的要求。不论是东扩还是南进,都将涉及欧盟内部体制、政策方面的调整,而欧盟中的老成员国不愿为此减少自己的利益,于是内部争吵不断是必然的。

再次,大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大西洋联盟关系。大西洋联盟,是指1946年冬至1947年春所形成的美国对西欧的“大西洋联盟政策”。在这个政策中,美国提出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但条件是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合作。美国的用意是,在西欧建立一个在军事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上能同美国保持一致的紧密联盟。而大欧洲的建立必将与大西洋联盟发生冲突,而且这个冲突已经现实化了。比如,欧洲国家在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执行《京都议定书》方面与美国意见相左。如何协调欧美关系,是对新欧洲的一个重大挑战。

最后,新欧洲的防务安全问题是欧盟最大的心病,要想彻底治愈,必然要出现与美国翻脸的局面。美国已经挟北约这个“天子”,令东欧一些小国同意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在其国内安家落户,并且对欧盟成立快速反应部队的问题,警告欧盟“不要走得太远”。以欧盟现在的军事能力,还没有胆量与美国翻脸,只能是忍辱负重,打落牙齿吞进肚子里。

欧盟成员国的数量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今天的27个,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欧盟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尊重各成员国的主权,《里斯本条约》为成员国保留了很多权利。虽然如此,《里斯本条约》的宗旨在于增强欧盟的超国家属性。所以,成员国与欧盟之间的矛盾不是一个《里斯本条约》就能解决的。

很多西方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对欧洲的发展普遍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欧洲福利国家模式拖累了欧洲的发展,使欧洲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被边缘化。欧洲的现实情况也确像这些学者们所说的,欧洲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渐萎缩,以后的发展恐怕也是如此。

可能欧洲真的老了。“二战”结束后,法德两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戴高乐和阿登纳,虽然承认美国在西方处于领导地位的现实,但他们都想要脱离美国,把欧洲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强大而又独立的力量;而现在的领导人,无论是默克尔还是萨科齐,都已经没有了这一雄心。同时,就欧盟本身来说,也没有当初成立之时的雄心壮志。对此,丹麦奥尔堡大学的让·莫内教授说:“戴高乐很想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现在欧盟成员国分裂了,我们的英国朋友还生活在幻想中,他们与美国保持着特殊伙伴关系。布朗首相在几个月以前就尝试着和奥巴马总统进行双边的会谈,这证明了一点,欧盟很可能分裂成两个集团,一个集团安于现状(比如英国、丹麦、波兰、瑞典等),另一个集团更有雄心地希望在世界上加强欧盟的声音(比如法国和德国)。”是的,欧盟从一开始的由大国主导,到现在变成一群国家民主主导,其地位的下沉是必然的,其分裂的危机不再只是警告。幸运的是,法国和德国虽然在欧盟中的地位比之过去有所降低,但只是降低,而不是消失。对于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波兰这些非常“务实”的国家,法、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制约力的。

既然欧洲选择了一体化的道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半途而废会使欧洲重蹈苏联的覆辙。美国当然希望欧洲一体化能解体。要坚持走一体化的道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克服,让欧盟的建设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但是,欧盟内部却有人反对深化,更反对扩大。在这种意见不一致的状态下,欧盟一体化的两个车轮被粘住了,众盼所归的“宪法”一再被推迟。

现在巴尔干半岛国家、乌克兰、格鲁吉亚等独联体国家甚至土耳其,都提出了加入欧盟的申请,而欧盟由于却无力吸纳他们,而给予拒绝。

欧盟的制宪问题之所以被搁置,其主要的问题就是欧盟前进的方向不明确。结束分裂,统一欧洲,永享和平,这是欧洲人的梦想。因为有了这个梦想,他们走过了煤钢联营、经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等历程。就在发展趋势向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前进的时候,却在2008年3月16日欧洲议会以高票通过了《反对欧盟继续扩大》的报告,大欧洲计划戛然而止。这份报告认为,在欧盟公民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恐慌心理,担心欧盟扩大带来安全、移民、失业和有组织的犯罪等问题;欧盟应从自身的“吸收能力”出发来考虑自身扩大的问题和确定欧盟的性质与地理边界。

欧盟开始“叶公好龙”了。制定欧盟宪法,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深化”欧盟运转机制以适应“扩大”后的需要,但是由于《反对欧盟继续扩大》报告的出台,将欧盟宪法的宗旨击碎,使得“宪法”难以批准,永远悬在空中,不能落地。

面对这样尴尬的困境,欧洲的“三驾马车”,因国内的诸多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根本无力顾及欧盟现存的诸多问题。作为火车头,德国由于联盟党(基民盟和基社盟)与社会民主党在大选中均未能获得足够多数议席,只能组立联合政府,使德国对外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法国因为国内的社会骚乱、学潮、工潮,更无暇他顾;而英国还是老样子,态度总是不死不活,不尽大国义务。实际上,推动欧洲发展的核心只有德法两国,但这个核心也是分歧百出。德国主张继续推进欧盟宪法条约的批准程序,以使其能够付诸实施;法国则碍于民众的情绪,认为要他全盘接受所有条约根本不可能。德国主张继续扩大欧盟组织,允许新的申请国加入;法国则认为目前欧盟的困境就是因为加速扩大新成员而造成的。在对外关系上,欧盟也是摇摆不定。默克尔上台后,改变了德国“亲俄疏美”的初衷,开始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强调与美国协调配合,使得已经形成的法德俄联合阵线瓦解。法国见德国转变了风向,也开始努力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但其所强调的独立性、自主性并没有改变。在经济上,德国倾向于采取更多的自由市场经济措施,法国从捍卫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坚持自己的传统发展模式,采取了日益明显的国家保护主义政策。

在这种分歧迭出的情景下,法德作为欧洲的“火车头”,在共同推进欧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其影响力大为削弱。

欧洲一体化前景堪忧,欧盟的未来在哪里?这个未来,在现在看来是一片混沌。欧盟陷入困惑和彷徨,联合自强的意识在减弱,一体化进程原地踏步。在这个时候说欧盟的未来,真是太难了。欧洲只有现在,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