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样教,孩子才会棒
72194600000005

第5章 惩罚孩子的基本原则

每一位父亲、母亲或是老师,要想通过惩罚这种途径来取得积极的结果,就非常有必要对惩罚这种行为进行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了解的内容包括:什么是惩罚?如何才算正确的惩罚?惩罚的方式有几种?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避免给孩子留下“惩罚后遗症”。

◎惩罚的性质与做法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实行惩罚之前,要清楚地了解惩罚的性质及执行方法。对此,人们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惩罚被一些人看做是对以往所犯过错的报复。在这些人看来,惩罚是为了对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进行一个了结,有因必有果,犯了错就要受罚,这是天经地义的。基于这种看法,惩罚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可。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们并不看重惩罚是否会对犯错者以后的行为形成积极的警示作用。另外一些人则将惩罚看成一种补救性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惩罚这种手段对别人形成威慑,使其不再犯错。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将惩罚视为向以往犯过错的人追讨正义的一种手段;而持有第二种观点的人则认为惩罚应该对一个犯错者的未来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服务未来的善意手段。

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应采取哪种观点,人们对这个问题几乎完全不存在分歧。那就是排除报复性惩治手段的成分,只选择其补救性作用所产生的良好影响这种成分。正如《圣经》中所说的:“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有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一旦人们承认了上述观点,那么与惩罚相关的争论将会大幅度减少。只要人们能够静静地沉思片刻,便能够获得一个重要甚至是震撼人心的启示。

这个启示完全可以让父母有效地消除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恼怒及兴奋之情,改变以往那种使孩子感到恐惧的严厉语调、苦恼的神情、带有威胁意味的姿态。事实上,父母如果在惩罚孩子的时候表现出愤怒,完全背离了他们想让孩子在以后表现得更好的初衷,反而与那种认为惩罚是对以往所犯过错的惩戒和报复的观点相吻合。

但是,因为惩戒和报复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母亲由于孩子犯错而变得愤怒,这就很容易导致她凭着一时的意气去惩罚孩子。这属于一种教育方法,比起放纵娇惯孩子的做法要强多了。但是,作为母亲,在教育子女时,有理由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父母就会坚定自己对于惩罚功用的看法。他们在对孩子施加惩罚时,会极为注重惩罚所带来的补救功效——也就是说,惩罚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对孩子日后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父母的这种观念无疑会指引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并最终取得成功。所以当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错以后,父母应该抛弃以往那种动辄就大声叱责或是滥用惩罚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思考,这对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一些父母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在惩罚孩子时表现出来的诸如愤怒、不满等情绪,会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这些不好的情绪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孩子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认识,并不会因为父母的恼怒、不满而加强,这只是这些父母的一相情愿而已。为了阐明这个道理,我在下面会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关键处会作出详细的解释。我们所举的这个例子,与上一章所提到的乔治和埃格伯特的例子很相似。

【家教实例】——玛丽散步

“玛丽。”玛丽的阿姨简妮在叫她。简妮要到村庄去探望玛丽的母亲。“我下午要到村庄去,如果你想去,我们可以一同前往。”

“好啊。”玛丽很高兴能够跟简妮阿姨同行。

简妮阿姨说:“在去的路上要穿过一片田野。因为今天早上下了一点小雨,我怕草地还没有完全干。所以当我们经过那里时,你必须要走在大路上,不要四处乱跑。一定要记住,知道吗?”

“好的,简妮阿姨,我会一直走在大路上的。”玛丽爽快回答。

于是,她们出发了。从她们一走出家门口开始,玛丽就一直走在通向田野的大路上。

简妮阿姨说:“记住,玛丽,你一定要时刻走在大路上。”

玛丽没有吱声。出发以后,她就一溜烟地向前奔出去。很快,她就走到了草地的边缘。

天气十分晴朗。这时,她忽然发现有一个地方的草长得不是很高。她毫不犹豫地就朝着那个方向走了过去。到了以后,她抬起脚,看了看自己的鞋底,干巴巴的。但是阿姨却与她走得越来越远,玛丽喊道:“阿姨,这里的草地是干的。”

“我也这样认为,虽然我不敢肯定,我想草地确实是干的。不过你还是到这边来吧。”阿姨说。等玛丽过来以后,她抓起了玛丽的小手,“我决定不去村庄了,咱们回家吧。”

“不要啊,简妮阿姨。”玛丽一边说着,一边跟随着阿姨的脚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阿姨说。

“你为什么要作出这个决定呢?”玛丽疑惑地问道。

阿姨握着玛丽的手,她们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因为你没有乖乖地听话。”

“什么,阿姨?”玛丽说。“但是我走到的地方,草地都是干的啊。”

“是的,那里的草地确实是干的。”阿姨回答说。

“我走到那里,并没有给我造成什么伤害啊。”

“是的,一点伤害都没有。”

“那你为什么还要回家呢?”玛丽越想越不解。

“因为你没有听我的话。”简妮阿姨回答说。

阿姨接着说:“你知道吗,有一件事你现在还不懂,因为你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了。你不懂事,我是不会责怪你的,因为你还小。”

“那有什么是我不懂的呢?”

“如果我现在向你解释,你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理解。”

“试试看吧。阿姨。”

“好吧。因为与不听话的孩子在一起时,我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这次你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只是因为那里的草地恰好是干的。但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条小溪。我担心你会掉下去。如果我们继续向前走,你就会像刚才那样不听话,并且认为小溪也没有什么危险——就像你没有进入草地前就自以为草地是干的一样。到了那时,就算我要求你走在大路上,你也不会听话的。我与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尤其是在可能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危险。现在你知道了吧?”

玛丽听完简妮阿姨的解释以后,马上信誓旦旦地保证,无论日后发生什么情况,都会听从阿姨的话。同时,她还在一旁不断地恳求简妮阿姨继续带她到村庄去。

“不行。我不能相信你作出的承诺。你还记得吗?在出发之前,你就向我保证一定会走在大路上的。但当你面临诱惑时,你就不能坚守自己的诺言。你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教训。以后当我再走一些很安全的路时,我会再带着你去的。如果你以后表现得更好,无论是否存在危险,我都可以带你去。”

简妮阿姨通过这样柔和而又坚决的态度,拒绝了玛丽重新去散步的要求。但她能够很有技巧地在对话中立刻转移话题,使玛丽不再纠结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一路上,简妮阿姨不时地讲故事来逗她开心,并帮助玛丽采集花朵。到家以后,简妮阿姨再也没有提起任何关于玛丽不听话的事情。在这个例子中,简妮阿姨给玛丽施加的惩罚,并没有任何的责骂与意气用事,甚至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悦,但却能在玛丽的脑海中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玛丽完全服从她的意愿之前,如果简妮阿姨能够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那么她就是最成功的教育者。

与上述教育方法的成效相比,运用斥责和威吓手段来教育孩子会有什么结果呢?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

假如简妮阿姨气愤地吼道:“玛丽,玛丽!你马上给我回到大路上。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不要远离大路吗?你就是不听话,你真是个不乖的孩子。如果下次还这样的话,我就直接把你送回家!”

玛丽心中可能也窝了一肚子的不满与怨气,口中不由地小声嘀咕:“简妮阿姨今天的火气可真够大的!”但是,真正到了“下一次”的时候,玛丽依然会像这次一样不听话。

如果在此时,阿姨没有采取责骂或是威吓的手段,而是直接将“下一次”才采取的行动立即付诸实践,那么马上就能取得积极的效果。从此,她们也会摒弃这种充斥着火药味的交谈,而且双方都会从这种改变中得到很多启示。

更重要的是,惩罚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不在于报复,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日后的补救作用方面。玛丽认为,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乖才不能继续散步,她也不会认为这是自作自受,而会认为自己那样做的确存在着危险。

看到这里,一些母亲可能会这样说,像玛丽与简妮阿姨这样的例子,只能在理论上行得通,一旦到了现实生活,母亲并没有足够的闲心与耐心用这么温和的处理方式来教育孩子。她们会说:“我们总不能在每次要去某个地方或做件重要事情的时候,因为孩子的任性与不听话就中止活动,白白浪费整个下午。”

对此,我的回答是,母亲每次都这样做当然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在使用之前应该谨慎考虑。偶尔运用一两次这个原则,就足以让孩子认识到,当发生类似的情况时,父母就会表现出一种“必定性”。只要孩子有了这样的认识,很快就可以使他们改正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如果玛丽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那么大人不允许她做的事,她就决不会做。幸运的是,虽然玛丽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犯下了错误,但简妮阿姨却知道如何去纠正这个错误,这些情况在现实中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

但是,人们必须应该承认,父母可以通过自身具备的理智与常识,自觉地运用一种柔和的方法,牢牢地控制孩子心灵发展及性格形成的走向。在我们探讨的每个具体例子中,每种能够取得成效的教育方法都是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长时间的关爱才能使用的,而不是只凭着他们在气头上给孩子一巴掌就能一蹴而就的——就像一只母猫对付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时那样。这种教育方法做起来最简单,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其实,父母要想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他们就不能使用带有暴力性质的方法,比如叱责、责骂等等。

父母或老师在运用这里所介绍的方法时,必须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施行。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这种方法比他们所想象的更加有效、更加直接。他们能够更早地在孩子心中树立起父母或老师应有的权威。但是,还应该特别指出一点,就是在我们上面所阐述的例子中,惩罚的真正本质及其精神实质并不在于报复,而是那种单纯的补救性与悔改性。父母在对孩子施加惩罚时,决不能抱着对孩子以前所犯错误进行报复的心理,去寻求所谓的正义;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在日后过上更加快乐、幸福、安全的生活。

◎惩罚的目的是告诉孩子:有错必惩

这种惩罚很可能表现出态度温和、效果微弱的特点,但一定要让孩子觉得他每次犯错之后都会受到惩罚。正是这种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的“必定性”,而不是惩罚所具有的“严重性”,才使这一方法奏效。很少有孩子会被蜡烛的火焰严重灼伤,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只要试图触碰火焰就会产生一种轻微的烫热感,所以他们决不会继续这样坚持下去。究其原因,正是其中存在着一种不变的“必定性”。

但是,许多母亲对此却不甚了解。她们仍然采用叱责或威吓等传统的手段,口口声声说在“下次”会如何如何;有时在孩子犯下严重错误时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但是,如果能够在孩子犯小错时,采取一种温和而又冷静的方式来处理,效果显然会更好。

如果一个孩子出门时扬长而去、从不关门,并形成习惯的话,你可能因此对其偶尔进行责骂,尤其是在隆冬时节,你会生气地把他关在柜子里。但是这些惩罚措施是不足以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的。假如门口有一台机器人,在孩子每次进出门时,都会自动提醒他要关门,并且让他站在门口数10个数字才能通过。如果这一柔和的惩罚方法能够坚定地执行下去,那么孩子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地改掉这个坏习惯。但实际情况是,母亲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尚未发明出来的自动机器人身上,而自己又不能每次都在那里站着。但她确实希望能够使用这种方法,并且尽量地将其付诸实践。所以只要她本人在场的时候,便总是坚定地执行这一措施。尽管她不能像一台自动机器人那样,使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改掉这个毛病。但是,她仍然应该尽早地去实践这一方法。

在惩罚的时候,应该使自己尽量去避免“怒发冲冠”,因为这样会直接刺激到孩子的心灵,让他形成一种暴躁的脾气。当然,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做到这一点。但是对想要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母亲,那就到了发挥她们聪明才智的时候了。如果能够娴熟地运用这些方法,就能很有效地避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在惩罚过程中,父母首先应该给自己打一针“预防针”——决不要让自己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也不要说出激烈的言辞。如果孩子犯的错确实让你怒火攻心,那么应该马上停止对事情本身的主观判断。在怒气消退之前,暂且“偃旗息鼓”。这样,你就可以冷静、全面地考虑整件事情,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切忌带着一种发泄自己心中怒气的心理去惩罚孩子,而应该从一个对孩子有益的角度去处理。当你知道应该怎样处理时,就应该采取一种友善的姿态,坚定、持久地执行你的决定,切忌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

◎争取得到孩子的合作,这会让孩子热心于改错

在许多情况下,父母要想有效地纠正孩子的过错,都需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纠错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孩子的合作,就会让孩子热心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时,可以说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将惩罚用在他们身上,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不会让孩子产生一丝不悦。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用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小埃格伯特已经七岁了,与同龄的孩子们一样,他在穿衣服时也有磨磨蹭蹭的毛病。当闹钟响过两次以后,他还没有准备好去吃早餐。妈妈决定,如果埃格伯特能自己制订一个计划去改正自己的毛病,她就奖励他一下。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具体方法来纠正你的这个坏毛病。”妈妈对他说。“但如果你能想出一个计划,使你成功地改掉这个坏习惯,那么我就带你乘车远行。”

“有多远啊?”小埃格伯特问。

“十里。我会带你去十里以内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不过前提是你必须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我想你应该给我一些惩罚,好让我改掉这个毛病。”埃格伯特说这句话的时候,语调显得很平和。

“可能需要惩罚。但你自己也可以想一些可以接受的惩罚方式。我给你两周的时间进行改正,这段时间内如果你不能改掉这个毛病,我就会认为你自己的惩罚力度还不够,或者说效果不佳。但如果你能取得成功,我就会带你远行。”

埃格伯特也希望自己能想出一些惩罚措施,他觉得姐姐玛丽或许能够帮他一把。妈妈也同意他可以就这个问题向任何人请教。在经过一番思索后,玛丽建议,以后如果他不能及时穿好衣服,那么在吃早餐时,他就只能得到一块方糖,而不是之前的四块。

因为埃格伯特在吃早餐时,喜欢把方糖溶在水中以后再喝水。第一次响铃的时间是早上六点半,早餐的时间是七点。姐姐说,半个小时已经足够他把衣服穿好。埃格伯特应该在早上七点时走下楼梯开始吃早餐。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只能得到一块方糖。

七点钟之前要穿好衣服,埃格伯特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实际上,他并不知道自己能否在早餐开始前穿好衣服,所以他想把起床的时间定在六点钟,这样自己就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穿衣服。但玛丽表示反对:“虽然你想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穿衣服,但实际上半个小时对你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照你的打算,你也许能够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作好吃早餐的准备,但却丝毫不能改变你拖沓的坏习惯。你还是应该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去穿衣服,而且,你也不会遭受到任何惩罚。要想改变这个习惯,在穿衣服的时候,你一定不要玩耍,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就这样,他们决定把穿衣服的时间限定为半个小时。

埃格伯特惩罚自己的方法是——如果他不能做到,就只能得到一块方糖。但是对此妈妈却表达了自己的异议。她说:“这一计划可能会成功,我也相信你一定会努力尝试的。但我想,在穿衣服时,你还是可能情不自禁地受到诱惑,然后就又玩了起来。那时,你会自己安慰自己:‘不管怎样,我都能得到一块方糖。’这不就等于向诱惑投降了吗?这样吧,如果你不能做到,就连一块方糖都得不到,这样也许更加彻底,你成功的希望也会更大。你可以试试看,而且我保证,会尽量用一些柔和的方法帮助你达到目标。”

从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如何遵守自己制定的惩罚方法这一问题,埃格伯特与母亲进行了合作。实际上,这是让埃格伯特自己去约束自己。但是,与其他的方法或计划一样,如果只是让他自己监督自己,就会在惩罚力度上大打折扣,从而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这些方法必须严格、坚定地执行下去,而且需要母亲的有效监督。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我们不能让孩子自己代替母亲去担任监督者的角色,但如果孩子能够采取合作的态度,那么父母无疑会得到巨大的好处。

◎惩罚也可以充满乐趣

其实,对孩子采取任何一种惩罚方法,要想取得成效,都必须坚持其“必定性”。在很多情况下,在一种充满欢乐的气氛下对孩子进行惩罚,更有利于使其改正错误。

举个例子来说,乔治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跟妹妹阿米莉亚进行激烈的争论。

在他上床睡觉之前,母亲讲了一个与乔治生活相关的故事之后,乔治说:“这的确很愚蠢,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看来,应该用一些惩罚手段才能让你记住这一点。”

“但在某些时候,妹妹才是最应该受到指责的人啊。”

“不!在文明社会里,如果一位男士与一位女士发生争论,人们总是会认为这是男士的错。”

“但阿米莉亚与我并不是属于所谓的‘文明社会’啊。”

“无论怎样,你作为哥哥,当与妹妹发生争执时,都会受到指责。但是,你的年龄还小,没有通过足够的理智去避免这些争论的发生。当你再长大一点,自然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妈妈,那该怎样惩罚呢?”

“你真的想通过接受惩罚来提醒自己克服这个缺点吗?”

乔治的答复是肯定的。

“那么,我给你一个建议,以后当你与阿米莉亚发生争执时,你就把夹克脱下来,反过来穿,以此来提醒自己这件事是多么愚蠢。”

乔治听了妈妈的这个建议后,哈哈大笑,他非常乐意接受这个惩罚,并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主意。妈妈解释说,这个主意确实很有趣,不过在执行时恐怕会出现困难。如果乔治决定接受这个惩罚,那么就必须遵守这个承诺。只要他发现自己和妹妹发生了争执,就必须马上停止争吵,并且把身上的夹克脱下来,然后反穿。如果妈妈当时就在旁边,她会简单地说一声“夹克”,乔治听到以后,就必须照做。

“无论我们两个人谁错了,都是我最应该受到指责吗?”乔治问道。

“是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是最应该受到指责的。如果一个男孩与他妹妹玩耍的时候发生了争执,那么当哥哥的,就应该承担责任。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妹妹做错了,从这一点来说,她理应受到批评。但是你却将其演变成一场争吵,所以你难辞其咎。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你应该让着妹妹,而不是跟妹妹一争高下。如果这件事导致你和妹妹的争吵,那么你应该自觉地走开,不去跟妹妹争吵。现在,你知道了吧。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发生争论,你就是那个最应该受到指责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你并不应该受到指责,但你必须接受惩罚。因为你是一个男子汉,这是社会上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

“我们在两周之内来试验一下这个惩罚,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记住,以后每次当我听到你与妹妹发生争吵,你就必须脱下夹克,然后反穿几分钟——具体时间的长短由你自己来决定,只要你认为自己足以改掉这个毛病就行。两周以后,我们再看看这种惩罚到底有没有取得积极的效果。”

“现在,乖乖地闭眼睡觉吧。你是个乖孩子,希望你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且还希望你能自己想办法去改正。我相信你每次接受惩罚时会心甘情愿,不会制造什么麻烦。”

现在,父母们应该记住,这种教育方法能否取得成效,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惩罚方法,也不在于父母跟男孩展开类似的谈话,而在于之后两周的试验期间,母亲能否严格、忠实地执行这一惩罚计划。

根据这个例子,如果乔治能够在这期间取得很大进步,母亲应该告诉他,在这两周里,惩罚计划实行得非常成功。在以后的日子里,乔治已经没有必要再脱下并反穿夹克了,母亲可以提议将惩罚的方式改成脱帽子,或是反戴帽子。

聪明的读者当然应该明白,这个例子中所讲的这些具体做法,在某些具体的情况中并不适用。其主旨在于,母亲要想有效地教育孩子,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实质和心态。当然,在这些有效的教育中,不应该包括责备、愤怒及抱怨这些常见的方式。如果能够坚定、持久地执行惩罚计划,采取一些有趣的惩罚方式,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惩罚也要讲究方法

为了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父母应该尽量改变惩罚的性质,并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如学校里的男生在二十分钟的课间休息以后,往往还要再等五分钟,才慢慢地拖着脚步回到教室。下课以后,老师就应该让他们在教室里多待上五分钟,以弥补被浪费掉的五分钟。男生会觉得这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惩罚,这对于那些男生在日后少犯同样的错误会有一种良好的效果。虽然也有可能会使他们在心里感到不满,削弱了惩罚的效果,但却不至于使男生们感到怨恨。不管怎样,老师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并且尽量去避免。

现在,如果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惩罚的方式,那么效果就会好得多。例如一堂课刚刚结束,在男生走出教室之前,老师这样对他们说:“昨天我发现你们多花了五分钟才回到教室。今天,我会在你们休息到十五分钟的时候打铃,加上你们拖延的五分钟,这样你们就能按时回到教室。如果我发现你们需要十分钟,那么,明天我就给你们更多的时间用来回到教室——在你们出去十分钟以后,我就打铃。

“这样做会导致你们失去部分课间休息的时间,对此我感到很抱歉。如果你们能够按时回到教室,那么你们将会拥有相对更长一些的课间时间。我想在N次之后,你们能够用一分钟的时间就回到教室。对此,我毫不怀疑。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会感到很高兴。那样,你们将可以进行不间断的十九分钟课间休息。这对你们可是个好消息啊。”

在这两种方法中,男生所受到的惩罚,其实是相同的,因为他们都少了五分钟的课间玩耍时间。但是只要人们对教育孩子拥有一定的经验,马上就会意识到,这种方法与前面那种直接的方法相比,收到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同样道理,如果父母允许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在院子里玩耍,孩子很可能会时常跑到大街上玩耍,并逐渐形成一个习惯。于是,母亲便应该给他适当的惩罚。她可以要求孩子在一天之内待在家里,并且只能在她的视线范围之内活动。并要求孩子晚上提前一个小时上床睡觉,与其让他遭受其他的麻烦,这个办法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尽管不能一直坚持这样做,但父母还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使孩子的心灵避免受到愤怒与怨恨的冲击。这是在教育孩子时最重要的一点,否则它只会使父母惩罚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就是说,惩罚的效果仍然要放在第一位,但父母可以发现,如果采用一种温和、友善的手段进行惩罚,取得好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在上面的例子中,母亲不允许孩子走出自家的院门,而且还要孩子在她的视线范围内活动。这时,母亲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要反复地谈论,也不要加重对他的惩罚,更不能采用一些令孩子感到厌烦的惩罚手段。母亲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应该尽量缓解惩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她可以对孩子说:“对于让你待在家里这个决定,我感到很抱歉。但是,我觉得如果你能够在院子里玩耍,会玩得更加开心。如果有安全保障,我会让你在大街上玩的。但是,我不会因为你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大街上玩耍就责备你。因为只要是跟你差不多大的孩子,都会经常做出这样愚蠢的事。也许你会觉得在大街上走路更加有趣。但是,在大街上玩耍太危险了。等你长大一些后,你就不会再做出那样的蠢事了。那时,我就会放心地让你在院子里玩,也不会再时刻看着你了。现在你待在家里,我做什么事情能让你感到开心呢?”

在母亲用这样的态度和语言与孩子进行交谈之后,即使不能彻底消除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孩子心灵的伤害。与其他严厉的报复性措施相比,这种方法显然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父母会问:是否应该使用体罚手段呢?许多教育学家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手段应该如何实施?实施以后是否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如果父母和老师有足够的能力,并对孩子的心理有充分的了解,那么他们不必对孩子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就能很轻松地树立自己的权威。如果他们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棍棒来教育孩子,这样总比无所作为要强得多。但是,确实只有野蛮人才会靠棍棒来教育孩子。马利亚·埃奇沃思可以用她的权威牢牢地控制一大群精力旺盛且冲动的年轻人,而且可以不用任何严厉的词语,甚至连眉都不用皱。可见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有多强。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母亲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公正、柔和而且诚恳的态度,那么我相信,母亲完全可以在不用体罚手段教育小孩的情况下,完成她的使命。在那些不理会这些方法的父母看来,对孩子进行体罚则是不可避免的。毫无疑问,棍棒能够对孩子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也能收到很明显的效果,但这种教育方法确实很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