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是种很难用言语形容的东西。不论你是巧舌如簧还是妙笔生花,都无法给魅力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无论用多么精妙的语言来形容魅力都显得太过粗俗,用这个尘世的语言去描述魅力的内涵似乎只会起到反作用——越描越黑。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都能感受到魅力的威力,不时深深为它所吸引。魅力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魔鬼身材或者美丽容颜。有的人即便相貌平凡、身材难看,也能让周遭的人为他倾倒,甚至为他如痴如狂。所以,迷人的个性所散发出来的诱惑力是任何外在的东西无法相比的。有魅力的女性散发出来的非凡吸引力是全方位的,就如史上著名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她的魅力连“岁月都无法使其褪色,传统都无法使其陈腐”。
虽说一直以来男人都倾心外形姣好的女子,但是光靠外表的美丽女性是不能具备那种长久、强大的吸引力的。一位作家说:“总之,最美丽的女人并非总是最可爱、最受欢迎的。其实,最吸引人的是那些拥有某种难以描述的东西的女人。在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这种东西时,不妨称之为个人魅力。她们对别人温柔体贴,举止自然优雅,谈吐大方得体,表现出机智和才情。更重要的是,她们拥有的那种神秘感召力能俘获人心,就像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一样。”
历史上对所处时代有巨大影响力的女性中有很多是相貌平凡无奇、甚至谈不上清秀的女人。法国大革命之前,有一些堪称伟大领导人的女性,她们在法国社会的影响力比当权者大得多,相貌都相当普通。比如在法国权倾一时的蓬皮杜侯爵夫人就完全称不上国色天香,然而她却能在路易十五时代的法国发挥着与国王不相上下的影响力。
这种神奇的个性魅力很难抵挡,它就如吸力强大的磁石一般,甚至能使本该毫无偏颇的法官和陪审员失掉公允,更可怕的是它还能强大到改变国家的命运。我们并不会刻意排斥或者否定那些以个人魅力支配着我们的人,我们无法抵挡他们那种难以捉摸的力量,无法主动向他们说“不”。
此前有人告诉我,他在埃伦·特里正准备过七十大寿时见了她最后一面。那时候的埃伦·特里优雅地用双手托着下巴,目光熠熠地看着他,轻而易举就俘获了他的心。他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那些尽管漂亮年轻却缺少神韵的女人身上所没有的吸引力。法国女演员撒拉·贝纳尔因她在《菲德拉》中的表演而成名。现在她虽然是一个身材不怎样、五官也没什么特点的75岁老妇人,但却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75岁的她仍然能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捕获人心,使人们为她着迷。
其实克娄巴特拉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美貌动人。现代有些作家指出,克娄巴特拉其实完全称不上漂亮。据一些研究者说,克娄巴特拉和那不勒斯的约翰娜身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但这些缺陷丝毫未减少她们的魅力。
可惜的是,就连以自身无法抵挡的魅力吸引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蓬皮杜侯爵夫人也难以免俗地宣称:宁可用自己的全部学识和智慧去换取更美丽的外表。一直以来,女性难以跳出的误区就是太过重视外表上的得失,而对内在魅力缺乏足够的重视。
有的女孩看不到自己身上其他的优点,只会哀叹自己相貌平凡,羡慕那些比自己更美的人。由于她们目光狭隘得只看到这一点,所以整日悲观厌世、怨天尤人。如果能唤醒她们内心的能量,让她们了解到内在的重要性,将会帮助她们极大地弥补外表上的缺憾,并且可能使她们比那些外观出众的女孩更讨人喜欢。
有些魅力四射的女性并非什么外表出众的大美人,但是她们有着难得的高贵品格和独特的女性魅力,所以没有人会觉得她们不美。单纯的外貌出众并非比乖巧可人的内在更有吸引力。
很多女孩以为自己天生平凡且无法改变,不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那种特殊的魅力,于是她们便得过且过,消极认命,最后庸庸碌碌地过完一生。如果她们能看清自己的长处,下定决心培养出一种特有的迷人性格和优雅风度,那么,她们也有可能变成那类动人优秀的女孩。
那些有个人魅力的人到底在哪些地方与众不同呢?其实构成个人魅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心地善良、无私慷慨、胸怀大度、谦和忍让等等。有魅力的人多半具备一些此类特质。相反,那些不受大家欢迎的没有魅力的人多半是自私自利、尖酸刻薄、心胸狭窄、贪得无厌的人。
如果一个正常人能花心思和精力去追求人格魅力,就像追求他人生中的其他目标那样投入,那么多半会如愿赢得他人的欢迎。至少我从未见过在这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却得不到收获的例子。尽管要培养那些生来不善于交际的人成为待人接物的高手有点难,但只要用心去做,也不是没有可能办到。
有些女孩在认识到自己外表上或者生理上的缺陷时,不仅没有气馁,还下定决心克服困难赢得新生,在另一方面得到了补偿。正是她战胜缺陷的决心让她取得了令他人艳羡的成功,最终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一些人在与自己的天生缺陷不懈斗争的过程中取得了让世人震惊的成就,培养出了非凡的气度和品质。
拯救自己,避免将来陷入被讥讽、奚落、怜悯的深渊,让自己获得新生,焕发新的生命光彩,做到这件事的可能性并非大家想的那样低。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可能性惊人的高,是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做到的。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长相平凡且不怎么受欢迎,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她觉得大家似乎都讨厌自己,因此感到特别苦恼,人也变得越来越敏感易怒,为此在生活中经历了不少挫折。终于有一天,她不再纠结于自己平凡的外貌,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不足。她定下了一个目标:要像自己漂亮迷人的妹妹一样被人追捧宠爱,并制订了详尽的计划,有毅力地坚持实施。她尽量只想一些美好的事,并开始广泛地阅读,阅读对象包括很多对自我完善有帮助的有新哲学风格的书。从实行计划开始,她就一直在心里对自己保持很高的期望,始终在脑海里留存着动人的美好景象。她努力在自己身上培养各种可爱的品质,学着只以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为目标——变成一个个性迷人、无可挑剔的女孩。她懂得了如何排除意识中一切负面的因素和想法,比如那些认为自己太平凡、太不得人心的念头。她觉得现实中的自己就像造物主意念中所想象的那样完美。不管外在的实际形象与她的想法多么不同,她始终坚持认为当前的“真实的自己”身心俱佳,毫无缺点。这些积极的心理因素很快在这个女孩的身上发生了作用——她很快发现自己的外形有了变化,那些曾经嫌恶自己的人也开始变得喜欢自己。后来,她的温柔有礼、亲切无私的处世方式终于让她变成了比她美貌的妹妹更受欢迎的人。她频频受邀参加家乡的社交活动。只要有宴会,人们就会邀请她。她的成功就在于她通过努力在自己身上培养出了一种独特的个性魅力,这种魅力也可以称做心灵美。这种心灵上的美丽使她全身闪耀着让人难以忽略的光芒,使人们忘记了她外表上的其貌不扬。
玛格丽特·博顿在写给她女儿的信中说道:“追求美是人的天性所在。在你进入崇高的未知世界时,只有当你在心中渴望着永恒的美和升华的思想,你才有资格在这一刻把美带在身边,才能时刻用你自身的能量来创造出崇高的美——仁慈、亲善、平和、助人和爱。
“即便烦恼和焦虑给你平添了皱纹,但只要你不吝啬使用那些能创造美的品质,正视日渐增多的人品中的瑕疵,你最终会获得真正的美。”
外表美丽缺乏灵魂的女人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她们远远比不上那些才华横溢、内心清雅并且善于展现内在之美的优秀女性。这样的优秀女性尽管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在优雅迷人,散发出让人难以抵抗的吸引力。我们的灵魂才是能真正回应和满足我们需要的关键。
天底下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顺利成长的同时培养出受人欢迎的好个性、好习惯,但能实现这一愿望的父母少之又少。很多天真烂漫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性格非但不受欢迎,还很令人反感,让人不禁扼腕!挤车的时候,逛街的时候,几乎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都能发现行为粗鲁、个性自私、让人讨厌的缺少教养的男男女女。
作为家长,不能只是一味地仰慕那些个性迷人的人,徒然期盼自己的孩子也变成具有迷人个性的人,还应该为培养子女的优秀特质投入努力。人人都有权利拥有令人瞩目、让人愉悦、引人沉醉的品质。即便你的孩子生来并未得到上天恩赐的此类礼物,你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优良的品质植入孩子的性格里。
在现今的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是:知识性教育足够,社会性教育匮乏。对身处当今社会的男女而言,魅力的谈吐、不羁的风度、谦逊的处世方式,比一些学校教给的知识更有价值。原因就在于这些东西能帮助一个人培养出个性的魅力。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女孩的一生。如果一个女孩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能保持质朴和开朗的个性,如果她还是一个迷人、充满魅力的女性,那么在这些“精神特质”之外,她就能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人们愿意围绕在她身边。我的朋友里就有这样一些女性,她们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个性和十分令人着迷的气质。面对她们时,就无法拒绝她们提出来的我们恰好可以满足的要求。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这样评价18世纪末19世纪初雷卡米耶夫人对巴黎社会各阶层的奇妙影响:
“这个迷人的女人是成功地把真挚的情感和精明的智慧结合起来的典范。年轻时的她,执著而狂热地追寻甜蜜的爱情;在她的后半生,那种爱的激情逐渐淡化,最后代之以想要让身边人过得更幸福的无私情操。”
其实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培养出那种神奇的力量——最伟大且最持久的道德力量。如雷卡米耶夫人那般的由多种性格因素组成的魅力或称道德操守,每个人都有拥有它的机会。只要你能真诚渴望拥有那种能感化众人的魅力,那么,成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