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帝国内幕:全球最大电商企业成长秘籍
72183400000001

第1章 自序:心中无敌,便无敌于天下

记不清是第几次因产经人物咬文嚼字了,但为了金大侠笔下的人物倒还真是第一次。

这个人物在大侠的笔下是这样的:白须青袍,身形瘦长,神气抑郁,脸如金纸,武功盖世,剑术超神,隐居华山思过崖。没错,此人正是《笑傲江湖》中的一代武林宗师——风清扬。

笔者明白,有太多的人读过武侠小说《笑傲江湖》,熟知风清扬其人,所以无须聱述。只是,我猜不出会有多少人硬将自己与风清扬扯上关系,且口气坚决。

就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有一个正站在无数国人面前的人,逢人便讲自己就是“风清扬”,还公开使用其名。为此,有人说他“拽”,有人称其“狂”,更有人一度将“骗子”贴在了他的脸上。

这个人有着拿破仑般的身材,颇为特别的五官和玩童般的气质;他不习惯平静,得意于搏杀商海;他自称不懂电脑,却白手创建了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他没有名校学历和海归背景,却频频登上世界顶尖学府和精英会议的讲坛高谈阔论……

是的,这个人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打造者——马云,一个能够让别人过目不忘的怪侠。

怪侠曾被人称呼为“外星人”,第一次有幸谋面还是在1997年。那时我刚好有机会得以在外经贸部一个部门实践工作。由于需要经常联络各个司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间接地知道了外经贸部新成立的EDI中心,但当时并不知道这个中心的职责功能。

那个时候的北京已有了网络,但也基本上限于拨号,外经贸部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积极上网的国家部委。随着工作环境的熟悉,轻狂和好奇驱使着我黏上了当时在部里工作的一个年长些的朋友,鼓动他带我去看看“EDI中心”。

于是,我第一次见到了那个有“外星人”称号的人。然而,当时更好奇的还是他们的工作,所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知道那个“外星人”就是马云。

那时的马云,的确跟部里其他大小领导,甚至是普通科员都显得不太一样,但极富感染性。所以,若干年后,当“一个男人的才华往往和他的容貌是成反比”的话出自马云之口的时候,我从内心深处是无比认同的。只是,老婆大人却给我这一认同加进了一些注解,她总认为我多少“是因为自己的容貌不很过关”的原因,才不得不沦为马云忠实粉丝的。

的确,当工作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之后,马云便在我和朋友们的谈话聊天中不可或缺了。他创建的“中国黄页”,以及外经贸部的几大网站,都一度成为我们得力的工作帮手。只是,我也不得不承认,我至今仍未使用过“支付宝”和“淘宝网”。为此,常被家人和身边的男女朋友们嘲笑——“与时俱退”。

2011年初春,一直习惯了的马云式调侃和风趣励志,突然被某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代替了——马云和阿里出了什么状况?

从那个时候起,每天的第一件事,便是留意阿里巴巴,留意马云的只言片语,直到2011年6月16日读到马云的“狂人日记”。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地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

不禁回想起学生时期背诵鲁迅《狂人日记》里的这段话,还是在老师的“胁迫”下完成的。如今再次在马云的微博里读到这些句子,我似乎彻悟了鲁迅先生当年内心里的那种煎熬。

就在此文前三天的另一篇微博中,马云写道:“……有时候了解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事时的原则和底线,更重要的是学会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和判断。鲁迅说,我的文章还没出来,总已经有人在愤怒地磨墨了!”

至此,心中有种冲动不可抑制——整理一些文字,然后都认真地放在《马云帝国内幕》里!

一年后的2012年7月,《马云帝国内幕》终于付梓。在最后通读这些文字时,我时不时地会想起2010年12月10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里的那一幕:

一个90后的同学用“拽”和“邪”两个极富个性色彩的词向马云表达崇拜之意,马云则仿佛回到了他当年的英语课堂:

“我在金庸小说里最喜欢的人物是‘风清扬’,我的笔名曾经用过。我们公司内部很多人有化名,我的化名就是‘风清扬’。‘风清扬’我喜欢他的是两个,第一他是老师,自己不愿出来但他培养了令狐冲;第二个他是无招胜有招,他是基本上打穿了整个的剑法。我觉得特别好,无招胜有招,无招本来就是招,最后一招无招,那就是招。”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是传记,而是对当下市场经济发展中一种新颖商业模式的解读。写作本书的根本目的既不是宣传某个人,更不是宣传某个企业,而是向有志于成就自己人生的现代人们,展现一个富有学习意义的纯正榜样。所以,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借鉴了业界和理论学者们较为公认的评析或观点,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些精彩的内容还直接进行了引用,以求得到最广大读者们的认可。

我的媒体朋友们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的还亲手动笔为本书添彩。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小气地索取过杯水便饭,但他们似乎跟我一样,工作和生活已经习惯有了马云。

在此,一并致谢!

而对于有心的读者朋友们,还是借用马云的一句话共勉:“人生最大的自由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而是想不干啥就不干啥!奥巴马约您下午去白宫喝茶谈心,您说:‘哟!下午约了几个朋友去钓鱼,木有空。’这才是自由!”

再祝好人们:心中无敌,尔后快意人生!

魏昕

于北京奥运村寓所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