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斯陶布
解释儿童互助行为
儿童帮助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是如何获得的?罗伯特·斯陶布(Robert Staub)假设儿童热心助人至少有两个关键的因素:儿童对困难者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和掌握有效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为了验证他的假设,斯陶布设计了表演游戏和成人“诱导”两种实验方法。研究中共有三组儿童,一组儿童采用“表演游戏”方法,一组儿童采用“诱导”教育方法,还有一组同时应用两种方法。
在表演游戏组中,斯陶布要求每两个儿童自由组合表演一种情境,其中一个儿童扮演需要别人帮助的角色,另一个儿童扮演帮助他的角色。斯陶布首先描述一个需要帮助的情境,要求扮演“帮助者”的儿童立刻想出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别人,并且当场演示。接着斯陶布又描述了一系列需要帮助的情境,要求他们表演出来。当儿童表现出犹豫时,斯陶布提示一些帮助他人的方法。然后,两个儿童交换扮演的角色。儿童对这些情境中的事件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积极地想出各种方法来帮助对方。
诱导组和表演游戏组提供的情境一样,但仅需被试者口头上讲出如何给予帮助。而后,斯陶布像在表演游戏组那样提出各种合适的帮助方法,并指出每种方法会对有困难的儿童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
在表演游戏和诱导并用的一组中,儿童受到两种方法的训练。在实际做出各种帮助的动作后,实验者还说明这种助人行为会对有困难的儿童产生的积极效果。
为了考察各种实验方法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斯陶布把参加实验后的儿童领到~间有各种玩具的房间里,然后到隔壁房间中去,“看一个正在那里玩的女孩子”,回来后又说他要离开一会儿。斯陶布离开后不到两分钟,在房间里玩的孩子就听到隔壁房间里发出“砰”的一声响声,接着大约有持续一分钟的哭声。实际上隔壁并没有人,声音是由录音机发出的。
孩子们认为单独在隔壁房间里的孩子发生了危险,需要人帮助,而这里又没有其他人去帮忙。孩子们会怎样做呢?
根据观察,斯陶布把孩子的反应分为三种:有些孩子跑到隔壁去帮忙,这属于主动的帮助;有些孩子跑出来报告说隔壁房间里出了事情,这属于自愿的报告;有些孩子则无动于衷,这属于没有帮助。
上述的情境测验是紧接在表演游戏与诱导训练之后进行的,情境与训练时相似。为了确定训练效果能否推及与训练时有所不同的情境,斯陶布设计了第二个测验。在这个测验中,被试者儿童和一个成人一同游戏。
忽然,成人“意外地”掉落一盒回形针,同时轻声惊叫“哎哟”,并弯下腰捡散落的回形针。在这种情境中,斯陶布记录的就是被试者儿童自发地或由于敦促而捡起回形针的数量。
最后,斯陶布又考察了关于共享的态度和行为。他给每个儿童一袋糖果,并且告诉他们现在有一个穷孩子,可分赠些糖果给他,然后观察这些孩子的反应。
斯陶布的实验总括起来研究了儿童社会行为的三种表现——帮助一个有困难的儿童、帮助一个有困难的成人和共享。这些测验有的在进行诱导或表演游戏之后立即举行,有些在一周后才举行。
实验结果表明,表演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助人行为,而且它的效果至少可以保持一周,这些孩子更愿意与其他孩子共享。有趣的是,实验的结果显示了诱导法的效果并不显著。事实上,斯陶布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诱导法可能使儿童在情绪上有些“对立”。受这种方法训练的儿童,甚至不如没有受到训练的控制组儿童那样愿意帮助成人捡拾回形针。
心灵智慧点滴
一旦儿童认识到自己能够体验他人的苦恼和不幸,而且知道自己若采取行动安慰他人能减轻或消除这种情绪时,他就会表现出这种行为。儿童这种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先天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其发展水平同时也受到后天训练的影响。
成人以为“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十分有用,但这种诱导方式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强使儿童“变好”的说教会让儿童形成明显的心理压力,为减轻压力,儿童常常会以抗拒来对待。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身教重于言传”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