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麦肯锡思维
7206400000028

第28章 在有限时间内达到目的的走访法则(2)

前面已经讲过了,在走访时,要注意倾听,要让对方知道你对他的谈话很感兴趣,同时你还要运用肢体语言,来加强这种功能,还要注意激励,这对顺利完成走访很有好处。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我们都希望被访者能多提供情况,如果你觉得有什么重要的内容遗漏了而你又说不出什么时,你希望把这些内容尽量补上,这时你不妨静静地等待一阵。一般来说,对方会填补这个谈话的真空的。

一群推销员一起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他们将正式推销同样的商品。在培训过程中,公司严格审核了他们的推销技巧、习惯和个人性格:在技巧方面,每个人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说服力最强的10%和说服力最弱的10%之间,存在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差异。说服力最强的10%,在每次走访中,平均说话时间只有12分钟;而说服力最弱的10%,在每次走访中,平均说话时间则长达30分钟。也就是说,他们的说话时长达到了将近三倍的差别。可见,在推销商品时,说太多话绝对是不可取的。

曾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上帝希望人类多说话而少倾听,那么就不会给人类一个嘴巴和两个耳朵,而是两个嘴巴和一个耳朵了。因此,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好感,并不需要一味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倾听。其实,倾听才是拉近关系的最好方式。

激励专家罗勃在美国中西部一所大学举办了一场关于“倾听”的讨论会。在会议上,罗勃安排了一个试验,他趁中场时间请为会议讲课的教授到休息室里休息,然后向学员们讲解了一下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他让学员们在教授再次讲课时表现出恶劣的倾听态度。中场结束后,教授返回讲台,学员们都热烈鼓掌表示欢迎。然而,当教授开始讲课时,学员们则开始了他们的表演:有的人打哈欠,有的人看着窗外,有的人在座位上动来动去,有的人和旁边的人窃窃私语,有的人则索性闭上眼睛打起瞌睡……看到这样的情景,教授流露出伤心的表情,他非常困惑,说话开始结结巴巴,甚至高声乞求道:“你们在干什么呢?!”可以说,这是罗勃观察过的无法忍受恶劣倾听态度中,令他最深刻的反应。

“你们在干什么呢?!”这句话是几乎所有面对恶劣倾听者的人的共同心声,他们发自内心地呼喊:“你们在干什么呢?注意听我说话!我有很多重要的话要说!你们为什么不认真听呢?”

认真的倾听能够体现对他人的重视和肯定,然而,这也往往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位恶劣倾听者,那么你是否会感到自己没有受到尊重,感到愤怒,甚至突然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够得到重视,也希望别人能够感同身受,因此,首先让自己成为合格的倾听者,不要让对方感到孤独和沮丧。

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倾听者,以下是几点建议:

1.倾听多于指导,多问开放性问题

在大部分走访和沟通过程中,你提出问题并非想要得到“是”或“不是”的答案。你需要尽可能详细的答案,尽可能多的信息。而倾听就是获取这些信息的唯一方法。

因此,你需要尽量少说话,只要保证走访没有偏离主题就可以了。要记住,你对对方了解得再多,也没有他自己了解得多,他提供给你的信息,多多少少都会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只提出“是否”问题,那么你得到的答案或许不会超出你的预想范围,也就无法给你提供更多信息。例如,你去拜访一位商店的经理,想通过他了解什么时候是销售旺季。那么你该怎样提问呢?如果你提的问题是:“经理,你们的销售旺季是夏季还是冬季呢?”这样的提问就把对方的回答限制在了你的圈子了,对方只能在这两个答案中做出选择,那么你得到的答案不是“夏季”就是“冬季”,而实际上的销售旺季可能是春季。这个答案不在你的选择范围内,恰恰暴露了你对对方的不了解,从而失去了对方的好感和信任。不如把提问放得宽松些,比如你可以这样问:“经理,你们哪个季节最忙?”虽然给答案一个很宽泛的空间,但对方会直接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提问,也避免了你的露怯。甚至,你还能得到更准确的答案,比如对方不仅告诉你哪个季节,还能告诉你这个季节具体的哪些天。这种开放性问题能够让你得到更好的结果。

2.当轮到你说话时,切忌不停说下去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要想受欢迎,就要多说话。

其实,每个人都是渴望被重视、被认同的,相比关注别人,更愿意关注自己。因此,当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时,会让他觉得此时此刻他是最重要的人,从而对你倍感亲切,这恰恰是你无须开口也能散发出的强烈感染力。

3.学会听出言外之意

鲍威尔曾经说过:“我们要倾听的并非文字,而是话语中的含义……在真诚的倾听中,我们能够穿透文字,直达对方的心灵。”

一位成功的不动产经纪人认为,他之所以取得了成功,不仅是因为他能够认真倾听客户说的话,而且他可以听出对方没有说出来的话。有一次,客户看上了一幢房屋,当得知价格后,客户说:“这是小菜一碟。”然而,他的声音相比之前明显减弱,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尴尬,这位经纪人立即觉察到这一切,并且意识到以这位客户的经济实力恐怕买不起这幢房屋。于是,他对客户提议到:“你不妨再多看几幢房子,然后再做决定。”最终,客户买到了买得起的房子,也没有丢面子,双方皆大欢喜。

4.该说话时也要说话

不要以为从始至终安静地坐着就是一个好听众,这只会让对方感到无聊。倾听并非绝对禁止发表观点,倾听只不过是综合使用各项感官,更有诚意地沟通。人类发明语言就是为了交流,更用心地倾听,才能更有效地分享经验和意见,所以说,倾听的目的是为了交流。

不要让被访者感到不安

对于接受走访,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配合,许多人在关于他们的工作或企业的问题上接受采访是有顾虑的。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并对此保持一定的敏感,不要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我们知道,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在人神经充分放松的情况下,在没有敌意和威胁的情况下,人才会畅所欲言。相反,紧张、焦虑、不安,这都让人精神紧张,甚至恐惧,话到嗓子眼儿也不敢冒出来。

再说一个例子。一位麦卡锡的咨询顾问和他的项目经理,去一家大型制药公司走访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当时的背景是麦肯锡公司正在帮助这家公司进行重组。这位中层管理人员已经在这里工作20年,他很看重这份工作,生怕因为麦肯锡的介入丢了工作。在接待来访者时,他去拿咖啡招待。咖啡壶放在柜子上,在拿壶时,只见他的手颤抖着,一次次竟然没有倒出咖啡,最后,才勉强把咖啡倒出来。可见,这位管理人员精神多么紧张。

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的是,在做走访时,一定要想办法让被访者精神放松下来。我们要为对方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的氛围,让对方感到我们是怀着善意来的,对他们没有任何威胁。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下,要理解对方的苦衷。对方很可能担心自己的职位、工作等。当他们有所警觉和担忧时,我们不可利用他们的紧张和不安,应该尊重被访者,不要让对方有被审查的感觉;对被访者要留有余地,不要穷追不舍;要时常给对方以抚慰,让对方保持放松的状态。我们走访的目的不过是一两件事情的答案,没有必要为了这几件事把对方追问到墙角,让对方无路可逃。有些事情在商业环境下可能是正常的,但在走访时问及此事,或许就是敏感问题,此时就要有所谨慎,不要生硬地去刨根问底。

为了避免被访者的不安,应该向他们表明走访的目的,这是为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这是件好事,对个人对企业都有益处,这其中就有被访者的业绩和功劳,被访者实际上也是在为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的兴旺服务,这不仅没有顾虑可言,还是值得肯定值得赞赏的。当我们表明了善意并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后,对方就会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走访中一方面通过被访者了解情况,还可以反馈一些当前的情况企业的进展给被访者,让被访者也能及时了解情况,这样的交流,让信息得到了分享。

有时被访者存在抵触甚至害怕的心理,走访时不要利用对方的这种心理去施加任何压力给对方,不要雪上加霜,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被访者是愿意配合的,他们愿意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告诉你。而你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像警官那样行使你的权威,因为一旦那样做了,被访者有可能变得沉默寡言,不再积极配合。当然,如果真的遇到阻碍而又有必要行使你的职权时,则是例外,在此之前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