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海派律师在虹口
72010500000006

第6章 张善美 坚持真善美,就能发现创新之路

文/律新社

64岁的张善美看起来至少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说话中气十足,热情洋溢,那种感染力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一谈到律师事业,她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梦想与激情。

伸张正义,奉行美善——上海市天一律师事务所张善美主任如此总结自己的律师生涯。她说自己一生的选择跟自己的名字太相关了,求真求善求美,所有的成就和快乐也因此而来。

走进位于杨浦区长阳路1080号的天一律师事务所和天一市民诉求调解中心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墙壁的鲜红锦旗,与上海市数任领导的合影以及市、区相关领导来视察时的照片。张善美和天一所能得到各方一致认可,源于其持之以恒的创新业务——凭借不动产动迁和信访矛盾化解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她不仅设立了全国首家市民诉求调解中心,还前瞻性地创立出“政府法律服务采购”的产品设置,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经她参与和协调处理的房产动拆迁的纠纷和矛盾不计其数。

用法律之能,怀善良之心,成和谐之美。张善美已经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法治符号。

“误打误撞”走上法律之路

人们常说,性格即命运。张善美打小就是一个精力旺盛、追求优秀的“女汉子”——体育优秀、爱读书、爱写作。她时常引用毛主席的话介绍自己: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1972年11月29日,在“上山下乡”热潮中,年仅18岁的她,满怀激情,来到安徽砀山军垦农场,在当地的果园生产队里一待就是7年。在农场的7年时间里,张善美工作积极、乐于助人,深得周围人的赞扬和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知识青年回城潮来临,符合条件的张善美顺利回到上海。之后她进入上海市丽华工艺塑料厂,开始了在车间刻花玻璃的工人生活。

然而她并不满足于现状。她先是自己上夜校学习,后来协助厂里工会多方招聘老师办夜校、做宣传。就这样,她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晋升到销售科长,直到最后当上了厂里的副厂长。也正是在工厂的这段时间里,她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提起在工厂入团,1985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1987年正式入党的这段经历,张善美脸上浮现出自豪之情。

如果命运没有易辙,也许张善美会在工厂里年年被评为劳模甚至当上厂长。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前途会因两件事情而改变。

第一件事情是读书。张善美在闲暇之余大量阅读,在书中“认识”了施洋大律师。每每读到这位令人敬仰的劳工大律师的经历,张善美总是会激动不已,关于公平、正义、勇敢的画面,时常萦绕在她的脑海中。成为一名为弱者代言、为人民服务的律师的梦想,像种子一样扎根她的心底,激发了她对法律的浓厚兴趣。

第二件事情是借调。1985年,闸北区检察院到工厂里借调一些人到检察院去工作。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她,因懂得一些法律知识而被选中借调过去。张善美说,在那段日子里,她耳濡目染,通过刻苦学习,迅速弥补了专业上的不足。

“感谢当年在检察院的那段经历。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很多人没有法律意识,为了能帮助更多人,我选择成为一名律师。”1988年她离开检察院,进入上海白玉兰律师事务所工作,6年之后她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我是党员,请听我说”

1987年,33岁的张善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后的律师工作中,党员标准成为张善美的座右铭,她总能在最敏感、最关键的时候,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站出来。

从1990年开始,张善美就开始探索律师党员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在1994年10月创建上海市天一律师事务所之初,她就提出“德为重,诚为本”的口号,并向上级党委提出申请,建立了当时虹口区唯一的联合党支部,并担任首届联合党支部书记。她的党员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2001年6月14日,是虹口区信访办的区长接待日,一小区百余名业主因为小区新楼规划影响到老楼采光而聚集到虹口区信访办门口,强烈要求见区长。张善美律师当时正以律师志愿团成员的身份,参加区信访办组织的信访接待工作。中午张律师出来吃饭时,看到大量的群众聚集,现场气氛非常紧张,百余人情绪激烈。

张善美立即向群众了解了情况,并表明了自己的律师身份,表示愿意帮助居民解决问题,但居民并没有认可,仍坚持要见区长。就在场面即将失控的紧要关头,张善美当即拉出一把凳子,纵身跃上,挥手大声叫道:“我是共产党员,请大家听我说!”慌乱中,一个柔弱的女律师突然迸发出那么大的力量,众人惊呆了,周围顿时安静下来了。在对话过程中,她依据法律和事实,有理有据地分析说理,成功地平息了这一起群体上访事件,同时也确保了当时“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会议期间的社会安定。

事后,张善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她什么也没想,只是感到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这些激动的居民听得进话。

律师行业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从业纪律。在张善美看来,“党员身份,往往能强化这种自律观”。如今,律所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员都是党员,更有不少年轻律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在党员律师的率领下,天一所迈上了公益之路:义务献血、服务孤寡老人、捐款资助革命老区等。2005年起,律所就先后与提篮桥街道、乍浦路街道等多个社区开展共建。每逢长假,律师、助理主动放弃休息,深入居委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就这样,天一所连续七届被评选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张善美也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司法行政系统三等功、律师职业道德标兵、虹口区“平安英雄”,并入选首届上海优秀社会工作者。

“全天候”的人大代表

律师之外,张善美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虹口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区政府法律顾问。

“这是荣誉,更是责任。”张善美说。2010年国庆长假结束的当晚,房地产调控上海细则出台,其中的第七条和第九条涉及动迁房上市交易期限和二级旧里改造。而动迁工作是一项涉及多极矛盾、多方利益,关乎社会稳定、政府形象的全局性工作。

“阳光动迁”的理念,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2003年,作为虹口区人大代表、区政府法律顾问的张善美和所里的5名共产党员律师一起,自发成立调研小组,经常下基层走访调研,听取社情民意。

此时,恰逢虹口区动拆迁工作快速推进中。可是,老百姓普遍反映,相关部门有暗箱操作的行为,拆迁款分配不公平,不透明。张善美深感“阴阳合同”、“暴力拆迁”导致了许多民众不满,如果不能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问题将愈演愈烈。

经过多次座谈和调查,张善美奋笔写下了2万多字的提案,剖析了往日拆迁的一些弊端,并运用她的法律知识,提出了“三公一透明”(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阳光拆迁实施方案。后来这一方案被虹口区第十三届二次人大会议审议列为一号提案。

在虹口区第十三届二次人代会上,张善美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正式递交了这份题为“保障虹口依法动迁,维护稳定的实施方案”的提案。在议案中,她提议,要让老百姓有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投诉权,安置方案要公开,居民基本信息要公开,房源情况要公开操作透明,即要实施“三公开一透明”的“阳光动迁”方案。

时任虹口区区长在看到这份提案后,当即决定将华东师大一附中二期项目作为提案的第一份“试验田”。这个“教育园区”所辖2000多户被拆迁居民中,有100余户动迁居民曾以“开发商补偿安置前后不一”“被拆迁户共有产权未得到应有补偿”“购买安置房被扣补偿款”等为由多次集体上访至北京以及市、区两级信访办,其他近百户被拆迁居民也表示要随时参与上访。

接到虹口区政府的委托,张善美当即带领所里15名骨干律师组成专项化解小组,挨户走访,尽职调查,教育疏导,矛盾纠纷最终都在法律框架之内得以解决。

其后,“教园二期”再没有发生过上访事件,“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拆迁安置试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这一试点受到了上海市管局拆迁处、浦东新区拆迁署以及闸北、松江、南汇、嘉定、崇明等区、县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律师协会的重视,并在全市各区县推广。

在张善美的协调下,虹口区还妥善解决了多起可能激化的群众矛盾。在当时律师律所作为第三方力量参与到区域内群体性纠纷化解还属于新鲜事物,而张善美律师和天一律所可谓走在了时代前列。

律师参与动拆迁工作和群体性纠纷处理的尝试,不仅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也受到居民群众的欢迎。

首创市民诉求调解中心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开始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工作,这一举措在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空间转变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尤其是上海世博会的筹备举办,开启上海新一轮的大建设,而以动拆迁为主的信访矛盾也相应增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于2009年6月专门就信访基层调研召开会议,要求全市15家律所每家选派5名共产党员律师,跟随市领导一起分别前往11个区县,进行信访矛盾大调研。张善美的天一律所被分配到杨浦区参与调研,在涉及上访的786个案件中,张善美一共领走了86件。

从2009年8月15日到2009年9月30日,张善美带着团队走街串巷,尽职调查,仅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86份法律意见书。与此同时,她还专门撰写了一份报告给时任市委书记。这份报告概括起来有两句话:第一句,老百姓的信访诉求,80%是有合理性的;第二句,政府的动迁部门,80%有瑕疵。为此,2010年3月份,上海市委办公厅专门为此出了一个文件,要求所有重大项目包括动拆迁,都要有律师参与。

这一工作的开展,让政府清楚地意识到律师作为第三方参与信访矛盾调查和化解的特殊作用。为此,杨浦区委、区政府专门挽留天一律师事务所,希望律师队伍成为杨浦区矛盾化解的一支重要力量。

张善美自豪地说,从2009年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杨浦区引入“第三方律师事务所”,改变了传统的“政府—信访人”二元模式,创建了“政府—律师—信访人”的新型三元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机制。从最初的律师咨询,到如今深化到律师全程介入;从最初律师化解积案、重案的应急之举,到现在的关口前移,此模式成功化解了区内多起以动拆迁为主的信访矛盾。

2011年6月1日,依托天一所建立、由时任杨浦区委书记命名的“天一市民诉求调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政府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与市民诉调中心建立了稳定的、契约性的政社合作关系,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不断学习是创新根本

张善美一直强调,人可以追求财富,但是律师绝不能以追求财富为目标,追求社会价值才是律师行业的核心价值。她自己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育律所的年轻人的。

“德为重,诚为本”,这是天一所的“文化主脉”。二十多年来,张善美将“德”与“诚”充分融入了执业生涯并坚持贯穿始终,并带动身边同行主动追求“真、善、美”的执业风尚。她对律所年轻人发展成长非常关心,也非常注重价值观教育与传递,让大家树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不要只想着用专业赚钱。

为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在40年的工作生涯里,有30年的业余时间她都用来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班。尽管律所业务和管理工作繁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挑战,张善美刻苦攻读,先后完成国际经济研究生和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学习,并撰写了《中国律师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多篇优秀论文。她认为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张善美很喜欢这句话,现在她已是全国动迁矛盾和信访矛盾化解的一线专家,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张崇华也放弃了美国的高薪工作于2004年回国,在考取律师执业证后也加入天一律师事务所,并积极入党,还因工作优异被评为虹口区第二届“十佳”青年律师。如今儿子作为一名党员律师也投身到基层法律服务中去,继承并发展着光荣的法律事业,这是最令身为母亲的张善美欣慰的事情。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张善美从农村回到上海也刚好40年。这40年是中国经济走向腾飞的40年,也是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40年。这40年,从一名工厂职工到借调至检察院工作,再到如今的一名知名法律人,一路留下了张善美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闪亮足迹,她所创建的天一律师事务所这些年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法律服务之路。目前,张善美律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更多年轻法律人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秉持为公初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护者和守望者。她坚信,坚持真善美,就一定能发现一条创新之路,走出属于一个法律人的道路。

张善美

中共党员。上海市天一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

兼任上海杨浦区天一市民诉求调解中心理事长,虹口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曾任虹口区人大代表、虹口区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第一个提出“阳光动迁”议案,倡导“公开、公平、公正”操作模式;建立市民诉求调解中心,并建设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示范基地。

业务方向及专长领域:动拆迁、房地产、公司法等。

主要荣誉有全国律师行业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律师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并荣记个人三等功、上海市执业为民好律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