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勤:尚勤戒惰
7195900000020

第20章 业精于勤(1)

董遇巧用“三余”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司马光《训俭示康》

董遇(生卒年不详),字季直,弘农人。建安初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后转冗散。黄初中出为郡守。汉明帝时历侍中大司农。有《周易注》10卷,《春秋左氏传章句》30卷,《老子训注》2卷。

时令还未到冬至,屋外,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扬,沁骨的北风在野地里打着回旋,呼呼作响。偌大的旷野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屋内,董遇坐在靠窗的案桌前,一边认真地看着书,一边两手不停地来回搓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听得“啪”的一声,门被吹开了,强劲的北风夹着雪花直往屋里灌。顿时,屋里也成了风的世界。董遇回过头,刚要起身去关门,却发现脚已经不听使唤了。没办法,他只好用手使劲地揉搓拍打着麻木的脚面。慢慢地,脚才恢复了知觉。他好不容易站起身,一步一步地移到门口,费劲地把门关上。然后,使劲地用脚跺着地,接着又在屋内来回地一阵小跑。跑了一会儿,董遇感觉腿已经完全正常了,就又回到桌前,继续看书……

夜幕刚刚降临,董遇的那间小屋就燃起了灯。橘黄色的烛光洒在窗纸上,非常清晰地映出了董遇捧书静坐的身影。已经是夜半时分了,偏僻的小山村里,家家户户都已熄灯睡觉了,只有董遇的那间小屋里仍然亮着灯,纸窗上的身影也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动未动,仿佛是贴上去的纸画一般。时间长了,阵阵的睡意朝董遇袭来,他有些坚持不住了。没办法,董遇只好站起身,走到水缸前,舀起了一勺水倒在木盆里,用帕子沾湿了水洗了把脸,感到清醒后,又回到窗前捧起书,认真读起来,一页,两页,三页……

又到了阴雨绵绵的季节了。户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一连下了好几天还没有停。董遇一早起来,收拾完床铺,就坐在桌前开始读书。读着读着,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砸在自己头上,前额一阵冰凉。他用手一摸,咦,水?怎么回事?他抬头向上一看,噢,原来屋顶由于年久失修,又加上连下了几天雨,已经开始漏水了。他赶忙把桌子向旁边移了移,又找了个木盆放在漏水的地方接水,自己则拿起刚才没有读完的书,沉浸到书中去了……

董遇是东汉末年陕西弘农(今河南内乡、宜阳以南,陕西柞水以东)人。他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就喜爱读书。他读书很认真,很实在,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大致看一下,所以,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汉献帝兴平年间,董卓虽然已经被处死,但是他部下的将官李催、郭汜、樊稠、张济等却到处烧杀抢掠,非常凶残;又加之碰到一连几年的大旱,地里一粒粮食都没有收成,老百姓只好挖草根、嚼树皮来充饥,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荒地旷野,尸骨遍布。董遇的家乡弘农一带,又恰巧是张济的屯兵之处。没有办法,董遇只得随着哥哥一起告别家乡,到别处投靠朋友去了。

在朋友那里找到了一个歇脚的地方以后,董遇就和哥哥一起每天上山打柴,再挑到街上去卖,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来勉强度日。打柴是力气活,来回又得跑许多路程,每次回到家时,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可即使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董遇仍不顾劳累,抓紧一切空余时间来读书。他的哥哥看着他读书时专心的样子,就讥讽他说:累得要死,不知道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下,一天到晚就知道叽里呱啦地念书,有什么用!书能当饭吃吗?董遇听后,并不理会,仍是埋头读自己的书。

董遇对《老子》这本书非常感兴趣,读过不知多少遍,还亲自为这本书做了详细的注释。另外,他对《春秋左氏传》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来研究。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每看所得必写在纸上。后来,他把这些心得结集成为《朱墨别异》一书,很受世人喜爱。

董遇的名声大了,附近的人都纷纷前来向他求教,请他讲书。可董遇却对他们说:“你们不要着急让我讲,还是自己多读一读吧。先读上一百遍再说。”

那些人见董遇不肯讲,以为他摆架子,很是失望。但董遇又解释说:你们不要误解我。我刚才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书,只要你能多读几遍,那么总会理解它的意思的;退一步说,即使还没有理解,那时候再让我讲也不迟啊。“您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我们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时间来读书呢?”那些人问道。

董遇听后,摇了摇头,说:“你们为什么不能抓紧‘三余’的时间呢?”

“什么是‘三余’呢?”那些人又问道。

董遇回答说:“‘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严寒沁骨,地里没有什么农活可做,这是一年里的空余时间;晚上,漆黑一片,也不便干活,这是一天里的空余时间;阴雨天,水洼四处,泥泞遍地,无法外出,这是平时的空余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三种空余时间,还愁没有时间读书吗?”

听了董遇的一席话,那些人才恍然大悟。他们向董遇深深地道了谢,高兴地离去了。

就这样,董遇虽然生长于战乱时代,靠打柴为生,但由于他巧用时间,勤于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学者。

◎故事感悟

这个故事说的是董遇善于寻找空余时间来读书的事,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不过,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董遇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为了启发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不应该以它为根据,贬低老师讲解的重要性。这话也是对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人说的,它的用意不在于强调死记硬背,而是要求他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仔细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史海撷英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指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科举制取而代之。

◎文苑拾萃

读书的名言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董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韩愈勤于治学

◎学无止境。——荀子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40卷、《外集》10卷、《师说》等等。

768年,韩愈出生在河南孟县一个有学问的家庭里。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后由哥哥收养。

在韩愈10岁那年,哥哥因故被贬官,他又随哥嫂流落他乡。一路上,哥嫂经常给韩愈讲故事,希望弟弟将来能够成才,重振家业,因而讲得最多的是古人的业绩及他们的故事,以激发韩愈的进取心。如周文王坐牢写了《易经》,左丘明双目失明写了《左传》,屈原被放逐写了《离骚》,孙膑被削去膝盖骨写了《兵法》,司马迁受了宫刑写了《史记》,等等。当哥哥嫂嫂绘声绘色地讲完这些故事时,对幼年的弟弟说:“人生是短暂的,历史却是永存的。你应该把这短暂的一生用在学习上,虽不求显赫一时,也要有所作为呀!”古人逆境成才的故事和哥嫂的期望,使韩愈很受启发。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每天早晨公鸡一叫就起床。先到院中活动一下身体,然后回到屋里读书。他读书非常用功,由于吃饭时没菜,他就拿看书来下饭。在读书中,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反复默读琢磨,或者向当地有学问的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从不退缩,也从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在学习过程中,他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不是东学一本、西看一段。这样,他完整地阅读学习了大量的诗书和史书。

数年后,韩愈已经是一个风华正茂和有一定知识的青年了。他决定走出家庭,到社会上去锻炼成长。

到洛阳后,他过上了清贫的生活。为了博览群书,他“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为了“将求多能”,他“蚤夜以孜孜”,“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他起早贪黑读书,有时读到后半夜才睡觉。有时严冬腊月,他也舍不得生个炭火。砚台里的墨结成了冰,他就用嘴呵呵,等融化后再写;手冻僵了,搓搓手继续写;读书读得口干舌燥,喝口温茶继续苦读揣摩。他除了苦读、背诵、深思外,还勤奋地做读书笔记,读不同性质的书有不同的笔记法,并坚持写出纲要。

在韩愈19岁那年,他告别洛阳,来到京都长安。当时长安文坛上,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人,叫梁肃。梁肃是主张用先秦、两汉的散文(习惯上称古文)形式写作的一个大作家。韩愈得知后,欣喜若狂,决定登门求教。原来,韩愈在读书中早就发现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自由,语言活泼,有利于表达思想内容。这次,他自然不放过求学的机会。可是,当他头几次去拜访梁肃时,却未被接见。他毫不灰心,仍然多次去拜访。后来,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梁肃,梁肃接待了他。打这以后,他在梁肃的指点下,古文的水平提高得更快了。

以后,韩愈更加积极地倡导古文运动和从事古文写作。无论是给皇帝的上书,给亲友的书信,还是政论文、传记、小品文、杂感等,都是按照先秦、两汉的散文要求精心撰写,文章的艺术性很高,雄奇奔放,感情充沛,曲折变化,流畅明快,在文坛上影响极大,因此,大家都爱读,而且学习他、模仿他的人很多。在他的倡导下,散文蔚然成风,深入人心,韩愈的名字也因此在文坛上永垂不朽。

◎故事感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勤于治学,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最终在中国文坛历史的长河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个人后来的成就,大多数是青少年时期勤学苦练的结果。

◎史海撷英

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苑拾萃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司马光“警枕”促读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汉族(但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任光山知县时,生于县衙官舍的,该观点已为当今主流,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司马光最大的成就是主编了卷帙浩繁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自幼酷爱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历史书。他发愤上进,看到别人有什么长处就下工夫学习,直到超过别人为止。比如,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感到自己的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便扔开书本,跑到院子里去玩的时候,司马光便关上门窗,独自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起来,直至能流畅地背诵,才肯罢休。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比如骑马赶路,或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精通,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强了,以至于后来在年轻时所学的东西竟至终身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