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情:夫妻情笃
7195700000004

第4章 我在你的背后(2)

元顺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中原河工爆发了反元大起义。郭子兴闻讯,率领几千人在濠州起兵响应。不久,走投无路的贫苦和尚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队伍。

朱元璋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很受郭子兴的赏识。马皇后对这位贫苦青年的胆略和才能十分爱慕。于是,郭子兴和夫人张氏作主,将义女嫁给了朱元璋。这桩姻缘成了朱元璋日后发展的一个契机。朱元璋做了主帅的女婿后,职位不断提升,在军中也被另眼相看。

但郭子兴性情暴躁,不能容人,又好听闲话,经常与同僚、部下伤了和气。朱元璋则为人精细,办事有耐心,有魄力,做事果断,作战勇敢,上上下下都夸他人缘好。郭子兴虽然器重朱元璋,又招他为婿,但因为朱元璋人缘好,郭子兴反倒不喜欢他了。再加上有人在他们中间拨弄是非,郭子兴对这位女婿越发猜忌了。

有一次,郭子兴因为一点小事将朱元璋监禁起来,不准他吃饭。马皇后得知后,亲自到厨房偷了刚出炉的炊饼,正要送给丈夫时,不巧碰到义母张氏,只得慌忙把饼藏进怀里。张氏见马皇后神色慌张,便把她叫住仔细盘问。马皇后因热饼贴身疼痛难忍,顿时泣不成声。张氏令马皇后解开衣衫拿出炊饼时,她的胸口已经严重烫伤了。张氏问明情由,不禁感动得掉下眼泪,立即命人给朱元璋送饭,并亲自劝说丈夫,释放了朱元璋。

马皇后深情厚意,救了朱元璋一命。

朱元璋带兵打仗时,一向秋毫无犯,即使缴获一些战利品也全数分给部下。而别的将领出征时,总要掠夺一些财物献给郭子兴。马皇后怕义父不察实情,耿耿于怀,便拿出自己平素的积蓄献给义母,求他向义父说情。这样,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才逐渐得到巩固。

朱元璋做皇帝后,经常回忆当年的艰难岁月,把马皇后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马皇后却说:“常听说夫妇相保容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和我贫贱时过的日子,也希望能够不忘和群臣百姓过得艰难日子。经常这样想,有始有终才好!”

洪武十三年(1380年),知制诰宋濂因长孙宋慎陷入胡惟庸党案而获罪,朱元璋要处他极刑。宋濂是明朝开国“文学之首臣”,又是太子的师傅,这时他已告老还乡,与胡党毫无牵涉。朱元璋搞胡党扩大化,宋濂眼看要遭殃,马皇后及时出面救援,她说:“老百姓请一位先生,还知道终生不忘尊师的礼节;再说他致仕回籍,京中的事必定不知道,可别冤枉了他。”但是朱元璋一心想惩办胡党,不听马皇后的劝告。

一次,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她既不喝酒也不吃肉,朱元璋问她为什么不吃不饮。她说:“听说宋先生获咎,我不近荤酒,为他祈福,希望他免祸。”听了这番话,朱元璋动了恻隐之心,饭也不吃了,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重期间,大臣纷纷为她祈祷,并多方寻求名医。

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都是命中注定的,祈祷没有什么用,我的病治不好了。假如服药后没有效果,我不想因为我的原因而连累各位医生。”临终时,朱元璋问马皇后有什么话想说,她只说:“愿陛下广求贤才,虚心纳谏,始终如一;愿子孙贤良,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十分悲痛,总是高兴不起来,脾气也变得十分暴躁。

有一次,太子进谏时顶撞了朱元璋,他勃然大怒,暴跳如雷,追着要打。太子一边跑,一边掏出怀中的画扔到地上。朱元璋拾起一看,原来是马皇后背着他逃跑的画面。这不禁令他触动旧情,竟失声痛哭起来,便不去追太子了。

朱元璋一直到晚年始终对马皇后充满深情,终身没有再立第二个皇后。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与马皇后合葬于南京孝陵。

◎故事感悟

家有贤妻,是男人的福音,况且是帝王之家。这段皇帝与皇后的爱情非比寻常,马皇后用爱情保护了朱元璋,用爱情确保了大明王朝的稳固。同时,马皇后也用爱情的力量保护了不少功臣将相,使得朱元璋少杀了不少人。由此可见,真挚的爱情力量是巨大的。

◎史海撷英

承宣布政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官署名。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民间简称“行省”或“省”。明初,沿元制,明朝洪武九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明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有2个直隶和13个“布政使司”,即合称15省。

◎文苑拾萃

明孝陵

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

明孝陵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规模巨大。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里长,护陵驻军有5000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一些遗迹。如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对德碑、神道石兽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6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

梁启超得力于爱妻支持

◎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帮助他所爱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谈什么爱与不爱。当然,帮助不等于爱情,但爱情不能不包括帮助。──鲁迅

梁启超(1873—192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891年,19岁的梁启超与李蕙仙结婚。李蕙仙比梁启超大4岁,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光绪十五年(1889年)李瑞以内阁大学士衔典试广东,当时年仅17岁的梁启超参试,他的文章立意新颖畅达,受到李瑞的赏识而中举。李端当即看上了这位才貌双全的小伙子,做主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梁启超为妻,婚礼在北京李家举行,由李端亲手操办。他们完婚后始终恩爱如初,在学术界传为佳话。

李蕙仙虽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家庭生活也较优裕,父亲很宠爱她,但她这宦门闺秀与寒素之家的梁启超结婚后,第二年就随丈夫一起回到老家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这也是她堂兄李端对她的要求,觉得她应当回去拜见长辈,去尽晚辈的礼仪。梁家是个贫苦家庭,祖父、父亲都靠教书维持生活,过着半耕半读的日子,只有几间房屋。尽管清贫,但梁启超的父亲还是把一间古书室布置成新房,让新婚夫妇暂住在这里。

这间书屋起名“怡堂书室”,是梁启超的曾祖父建的。这种环境对自小在北方富裕家庭中长大的姑娘来说的确十分艰苦,南方炎热潮湿的天气,加上生活习惯的不同及语言的不通,生活上有很大的困难,但李蕙仙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悦。她努力适应南方的生活环境,尽力操持家务。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当时梁启超只身亡命日本。李蕙仙带着女儿思顺避难澳门,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莲涧)也带着其他家属一起避居澳门。当时境遇艰险,新会原籍虽然有查搜,但没有酿成大祸。梁启超惦念着家眷的安危,给李蕙仙写了很多信。在1898年9月15日的家书中,梁启超说:“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状,并闻卿慷慨从容,辞色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

当时李蕙仙在极艰险困难的情况下,代替梁启超服侍老人,抚养幼女,使梁启超很感动,家书中不断地表露了感激之情和敬佩之心。梁启超最挂念父亲,家书中写道:“大人遭此变惊,必增抑郁,唯赖卿善为慰解,代我曲尽子职而已。卿素知大义,此无待余之言,唯望南天叩托而已。”

同年10月6日他又在一家书中写道:“大人当此失意之时,烦恼定不知几多,近日何如?不至生病乎?吾今远在国外,侍奉之事,全托之于卿矣。卿明大义,必能设法慰解,以赎吾不孝之罪,吾唯有拜谢而已。卿我之患难交,非犹寻常眷属而已。”

从这些家书中,可见梁启超对父母的孝心和他们这对患难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互相信任的不寻常的感情。

李蕙仙是大家闺秀,也是梁启超的闺中良友。她意志坚强,遇事果断,虽然她在澳门时日子过得很孤寂,并在给丈夫的信中透露了自己在家中愁闷,但当她知道梁启超要游历美洲,决定暂缓接眷属去日本时,她能顾全大局。梁启超在《壮别》诗中写道:“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天下正多事,年华殊未阑。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这种气概和心情的背后包含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李蕙仙富于同情心,也是一位很仗义的女子。1899年,梁启超接她们母女去日本时,她还带去娘家的亲戚和小孩,并一直扶养接济他们。从日本回国后,住在天津时,也抚养了很多梁家和李家亲戚的孩子。李蕙仙接济他们上学,并让他们长年住在梁家。

李蕙仙的侄女李福曼11岁时就到梁启超家,读天津中西女中八年,又读燕京大学四年,全部都由梁启超、李蕙仙资助。

李蕙仙同时也是一位进步女性,她是当年妇女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刊物《妇女报》的主编之一。与那时的“小脚老太”不一样,她去过全国十几个省份,也曾出国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