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惨案”发生后,为了掩护的需要,组织上决定让任弼时把“家属”陈仪芳接到了上海。陈仪芳1926年到上海后,改名为陈琮英。此时,两人已分别长达六年,忽然出现在任弼时面前的是一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大姑娘,令任弼时激动不已。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长久地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幸福之中。不久,他们举行了简朴的结婚仪式,陈琮英正式嫁给了任弼时,也嫁给了革命运动,跟着丈夫从事地下革命。任弼时按党的指示,负责秘密领导青年工人和学生开展罢工罢课的斗争,处境非常危险,但他们时刻相依伴,风雨共担。
1928年秋天,任弼时在安徽南陵县被捕。陈琮英立即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爬上一辆货车,在风雨交加中赶到长沙,按任弼时的假口供假扮一长沙老板娘,与前来核对的敌方人员巧妙周旋,打消了敌人的怀疑,以少有的智慧和镇定成功地营救了任弼时。当她重又赶回上海去与已释放的任弼时见面时,见任弼时遍体伤痕,禁不住扑上去大哭起来。这时,任弼时也得知,女儿在此次去长沙途中受冻而不幸夭折了。
之后,他们在武汉、上海两地来回转移,一直相依相伴没有分开。1931年,任弼时作为中央代表团负责人去了江西苏区,陈琮英这时挺着大肚子,两人互相牵挂,难分难舍。女儿刚生下,陈琮英却因叛徒出卖被捕了,在狱中半年,她抱着孩子向任弼时学习,坚强不屈,与敌人斗争,受到很多折磨。后经周恩来多方营救出狱,去了苏区,夫妇俩再一次劫后重逢。
长征开始了,陈琮英跟随丈夫踏上了万里艰险征途。一路上,陈琮英悉心照顾身体已很虚弱的任弼时,使他几次死里逃生。长征途中,他们又生了个女儿,取名远征。任弼时怜惜妻子,吃饭时总是把嫩一点的菜夹给妻子吃,还抽空去河沟钓鱼给陈琮英熬汤补身体。部队一上路,孩子总是由他背着,一边搀扶着妻子往前走。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弼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要与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率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陈琮英留在延安,远征只好也送回老家湘阴去。一家三口,生离死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1938年3月,任弼时受中央派遣去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他们才再一次重逢,并共同赴苏度过了两年的异国他乡生活。
1940年3月,从苏联回来后,任弼时担任了党中央秘书长,处理书记处的日常工作,被视为当时延安中央最忙的人。陈琮英的工作是任弼时的机要秘书,也是生活秘书。当时任弼时常常是通宵工作,忙到天亮后才睡觉。陈琮英也是这样围着他忙,不是整理和抄写东西,就是忙着发电报,打印和装订文件……由于任弼时在被捕和长征中身体严重受损,加上工作特别忙,延安的生活条件又差,没有肉和蔬菜吃,身体每况愈下。陈琮英望着丈夫一脸的憔悴和那远远超过实际年龄的样子,十分心疼和着急,所以她细致入微地照料着任弼时的日常生活。延安时,所有的人都吃食堂,顿顿是小米饭,一个星期才吃一次馒头,中央首长也一样。有时食堂改善生活,任弼时故意说胃不舒服不吃或少吃几口,拨给陈琮英一些,其余的分给卫兵和保姆。周恩来过年到中央首长各家拜年时,同来的邓颖超会带一点糖果来。延安很少有人能吃到糖果,特别珍贵。任弼时和陈琮英互相推让着不吃,都分给了勤务员、卫兵和孩子的保姆。
后来,为了自力更生,解决物质生活问题,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当时纺线织布,人人都有任务,任弼时百忙之中学纺线,陈琮英手把手地教给他,居然让他纺出了一等线,时常以量多质佳而获比赛的第一名。周恩来很惊讶:“你怎么会纺得这么好?”任弼时得意地看着陈琮英回答:“我有家庭老师嘛!”
抗战胜利后,中央机关在胡宗南大围剿中,转战陕北各地。当时中央机关分两部工作,朱德、刘少奇带一部去华北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毛、周、任率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任弼时任“直属司令部”司令员。这一时期,他更忙了,中央机关又没有固定的驻地,一发现敌情就得立即转移,甚至连夜长途奔波。粮食也不能保证,有时每天只能吃一把黑豆。他的身体健康急剧恶化,得了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和轻度糖尿病。陈琮英带着只有几岁的孩子远远,不畏艰险地一直随军东奔西走,服侍在任弼时身旁,使他能够坚持工作,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全国大反攻。
到全国解放时,任弼时的病已经很重了,中央只好送他去苏联治疗。在苏治疗半年期间,任弼时与10年前在苏联所生并留在那里的女儿远芳重逢。在一起住了八天,让从来不知道父母是谁的这个孩子找到了父亲,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幸福。为了给国家节约钱,当时任弼时没有让陈琮英去苏联陪治,但陈琮英在这半年里一天也没有放下心。她写了很多信,叮嘱这叮嘱那,时刻关心着丈夫病情的每一点变化,让任弼时非常感动。
1950年5月28日,任弼时父女从莫斯科回到北京,陈琮英率众子女去迎接,任家的第一次大团聚让任弼时特别高兴,他提出拍一张“全家福”,可惜这也成了任家的最后一张全家照。当年10月27日,作为七大后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第一代重要领导人的任弼时,因脑病突发而不幸逝世。
患难一生、生死与共的战友和爱人的突然离去,让陈琮英悲痛欲绝!之后几十年中,她每每与人谈及任弼时,总是充满着缱绻之情和深深的敬意,她说:“与弼时相爱一生一世足矣,他是我亲爱的丈夫,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敬爱的老师!”
◎故事感悟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世界,革命者也不例外。任弼时与陈琮英的传奇爱情故事,令人感动。他们不但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而且在情感世界中也令后人敬重。
◎史海撷英
大生产运动
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发生了极为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日战争,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经过三年奋战,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
◎文苑拾萃
童养媳
童养媳,又称“待年媳”、“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后正式结婚。童养媳在清代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童养的女孩年龄都很小,有的达到了清代法定婚龄也待在婆家,等候幼小的女婿成年。一些贫困家庭无力抚养儿女,就把女儿卖与富家子弟或家境较好的家庭作童养媳,而家境一般的家庭为了节省儿子娶妻的费用,于儿子年幼时买一个女孩回家来当儿子的妻子。这样男家多了一个帮助劳动的成员,而女家则减轻经济负担,一举两得。也有些家庭为了让女儿得到较好的生活环境,就把女儿给较富裕的人家收养作童养媳。亦有少数是男家较为贫穷,为了攀附而为年幼儿子娶富贵人家的年幼女儿为妻。童养媳一般都比男方年纪大,这样可以照顾未婚夫。
刑场上的婚礼
◎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曹禺
周文雍(1905—1928年),1905年8月生于广东开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
陈铁军出身于华侨商人家庭,在“五卅”运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她由一个追求个人上进的大学生,转变为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积极参加进步活动的革命者,并于1926年加入了共产党。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也发生了四一五反革命事件,白色恐怖笼罩着广州。这时共产党派她协助周文雍同志工作。周文雍是中共广州市委工委书记,正夜以继日地准备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因为工作需要,党指示周文雍和陈铁军合租一个房子,建立秘密联络点。为了掩护工作,他们假称夫妻,进行活动。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工作上的互相帮助和生死与共的斗争,把这两个年轻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在当时,他们都以事业为重,顾不上谈个人的感情。
1927年爆发的广州起义失败后,广州陷入敌人大屠杀的血海之中。积极参加这次起义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在起义失败后,继续在广州坚持地下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两人同时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周文雍在墙上写下了这样的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1928年3月,乌云翻滚,树枝乱舞,珠江的浊浪冲击着两岸。敌人将周文雍和陈铁军押向刑场。在通往刑场的路上,周文雍、陈铁军态度十分从容,不断高呼口号,高唱《国际歌》。激昂、悲壮的声音回荡在羊城上空,萦绕在人们心头。当敌人的魔爪即将夺去他们宝贵的生命的时刻,他们满怀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强决心,向同志们告别了!无数的人用钦佩、爱戴的目光遥送他们;许多人一面掩面饮泣,一面跟在车子的后面走向刑场,形成了一个长长的送别行列。人们在为自己的亲人送别,在为英雄的共产党员送别啊!
敌人气急败坏地把他们推向刑场——红花岗。那里的木棉树高大挺拔,花蕾结满了枝头。周文雍、陈铁军挺直地站在这块土地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深深地呼吸着祖国的空气。陈铁军深情地将自己的围巾披在身受重伤的周文雍身上,然后用深沉热情的目光看了他一眼,接着又环视了一下周围的群众,激动地说:
亲爱的同胞们,姐妹们!我们的血就要洒在这里了。为了革命,为了民众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牺牲,同胞们啊,我们一点也不觉得遗憾!
同胞们!过去为了革命的需要,党派我和周文雍同志同住一个机关,我们工作合作得很好,两人的感情也很深。但是,为了革命利益,我们还没顾上谈私人的爱情,因此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同志关系,没有结婚。
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当我们就要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党的时候,我们就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周文雍、陈铁军两人激动地高呼:
“同胞们!同志们!永别了!希望你们勇敢地战斗!”
“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工农劳动人民联合起来,打倒卖国的国民政府!”
“打倒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一对革命情侣,就以这样的英勇气概慷慨就义了。
◎故事感悟
陈铁军与周文雍的婚礼可谓震古烁今。面对敌人的枪声,他们毫无畏惧,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见证了他们伟大的爱情!
◎史海撷英
广州起义
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下广州,准备再次北伐。此时,粤桂军阀为争夺广东地盘而发生武装冲突,中共中央认为这正是工农革命潮流的高涨的大好时机。当即通过《广东工作计划决议案》,要求广东省委“坚决地扩大工农群众在城市、在乡村的暴动,煽动士兵在战争中哗变和反抗,并急速使这些暴动会合而成为总暴动,以取得全省政权,建立工农兵士代表会议的统治”。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广东省委展开了紧张的工作,除要求各地利用粤桂军阀之间的战争,发动农民拒交冬租,举行暴动之外,特别关注组织和领导广州市的暴动。11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秘密召开会议,具体研究了广州暴动的准备工作,决定乘国民党武汉政府当局在广州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共产党所掌握的第四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武装,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张太雷为委员长,黄平、周文雍为委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起义。12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在张太雷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于12月12日举行起义。起义前夕,汪精卫和张发奎对起义的计划有所察觉,准备解散第四军教导团,在广州实行戒严,并调其远离广州的主力部队赶回广州。在此紧急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提前于11日凌晨举行起义。
12月11日3时许,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下,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共五千余人(其中工人赤卫队三千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在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也参加了起义。与此同时,广州市郊芳村、西村等地的农民约两万人举行起义,一部进入市区配合起义军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