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新:开拓创新
7195100000007

第7章 发明创新造福社会(5)

◎故事感悟

“一介书生,半个农民”,是王永民给自己的描述。人们形容王永民常用“王者归来”四个字。的确,王永民的输入法给中国电脑技术的腾飞注入了激情和活力,开创了中国汉字输入法,是伟大的创举,使汉字这一古老的东方文字成为世界文字。

◎史海撷英

为母亲发明的“织布机”100万也不卖

王永民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靠纺棉线织布做成鞋子卖钱养家。于是,他花费10年时间,用木头和竹子做成齿轮和蜗杆,发明了一台可以不倒转“上线”的织布机送给母亲。这个被王永民收藏了45年的“织布机”,曾有人开价100万元想买,却被他拒绝。

◎文苑拾萃

中文输入法

中文输入法一般是特指中文的键盘输入法,其他还包括手写输入、语音输入、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元识别)等。

中文输入法是从1980年发展起来的,中间为单字输入、词语输入、整句输入等几个阶段。对于中文输入法的要求是以单字输入为基础达到全面覆盖;以词语输入为主干达到快速易用;整句输入还处于发展之中。

由于汉字有数以万计,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而造一个按键。因此,人们需要替汉字编输入码,用数个键来输入一个汉字。

中文输入法的发展过程是“万码奔腾”的过程,在20年间就出现了上千种编码方法。

汉字的单字输入分为音码、形码、形音码、音形码、无理码等几类。

让大豆纤维誉满全球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李四光

李官奇,河南省滑县老店镇人,滑县华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阳市劳动模范,2007年被评为“安阳市返乡创业十大杰出英才”。2008年奥运会夏季奥运圣火传递河南区最后一棒火炬手。目前申请专利21项。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发明协会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等。

提到大豆蛋白纤维,必然提到李官奇。他随大豆蛋白纤维而出名。

李官奇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常。在发明大豆蛋白纤维之前,他做过很多其他的工作:带领乡亲们开发小面粉厂加工线,购进油脂清除设备……

1988年,李官奇发现如果把榨过油的菜子粕里的一种叫做芥子甙的毒清除出来,菜子粕会因丰富的蛋白质含量用作各种家禽和牲畜的饲料,正适应农村发展养殖业的需求。于是,菜子粕脱毒工艺和设备在他和合作伙伴的手中诞生,由此获得了1990年全国第四届发明展览会银奖。

李官奇属于那种对市场非常敏感的人,他开发的每一项产品、上马的每一个项目都因有较强的市场需求而获得投资回报;他又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不断把眼光移向新的领域,不断探索企业经营机制和体制的转变。

1991年的一天,李官奇无意中在一本美国《化学文摘》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大豆蛋白质具备制丝的条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蛋白纤维。国外已经研究此课题数十年,但一直没有成功。凭着多年经验,李官奇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有前途的研究课题。

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要研究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试剂化学等高等化学理论,困难可想而知。而最让他感到更困难的是,对于植物纤维国外报道很少,国内几乎是空白。没有前人的经验,要干就得从头干起。李官奇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研究工作。为研究大豆蛋白质纤维,他先后自费买了十几万元的相关学科专著和参考书籍,自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大学物理、分析化学、纤维工艺学等学科,房间里是书上加书。

1994年,李官奇组建了股份制的河南华康生物化学工程联合集团公司,这使他成为乡镇企业转制成民营企业较早的一代企业家。同时,他又是一个具有顽强学习精神的人,随着事业的拓展,他把知识面拓展到面粉工程学、油料工程学、饲料学、机械加工、材料力学、材质学、流体力学、设计原理、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多种领域。从二十几岁起,他就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和超过常人的能力在不断补充丰富自己。

李官奇虽然没有“博士”、“博士后”的学位,但与他接触较深的人,都会为他的知识面、学术水平、思维的敏捷所折服,说他的知识结构是T型结构,既可以很宽,也可以很深。

他在人生旅途中,好像从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去品味一下成功的喜悦,涉足大豆蛋白纤维的开发,已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召唤。

但是5年时间在呕心沥血中度过,离终点似乎还遥遥无期,过去上马一个项目一般只用一年多时间就可实现商品化的李官奇,这时才发现他把研制大豆蛋白纤维的困难大大低估了。他隐约感到,从大豆中提取出蛋白仅仅是大豆蛋白纤维研制的初级阶段,每选择一种工艺路线都意味着上千万元的设备投入,都要经历几百次的实验。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不放弃,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1996—1997年,重新又回到湿法纺丝工艺实验上的李官奇已经资金耗尽,他把原来准备建厂的20亩地卖了,把十几年创业积累的几千万元资金已经一部分一部分投了进去。前后有两年时间,厂里的工人和科研人员都发不出工资;全家人没有钱买粮食,靠乡亲接济;没有肉,没有蔬菜,仅靠馍和咸菜度日。李官奇说,人生挣钱不是主要的,能吃多少?花多少?苦日子过惯了,最大的愿望就是搞出点儿好东西,在研制工作因资金问题进行不下去时,是当地银行的几百万贷款为李官奇雪中送炭。

1998年开始,我国第一条,也可以说世界上第一条大豆蛋白质纤维生产线正式启动。

2000年8月,专家们在验收报告上郑重地签了字,我国第一条大豆蛋白质再生纤维试验生产线终于诞生了。十年磨一剑,李官奇用“天绒”大豆纤维向世人证明了他的成功。

作为一位农民企业家,李官奇研制成功大豆蛋白纤维,被国际纺织界誉为“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金奖。

◎故事感悟

历时10年的艰辛探索,从榨过油的豆粕中神话般提取世界第八大人造纤维,并拉丝成线、纺纱成布、染色成衣,李官奇让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原创技术,结束了世界人造纤维发明史上没有中国人名字的缺憾。同时,中国创造也让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地位得到世界认可。

◎史海撷英

李官奇大豆蛋白纤维作为国礼出征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李官奇大豆蛋白纤维终端产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办指定为外交、外事礼品。这一中国原创发明以先进的技术和优异的品质将改变西方消费者形成的中国货等于低质、低价商品这样的固定概念。中国“原创发明”、“中国创造”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给世界。

目前,李官奇已成功研制出大豆纤维系列终端产品,“天绒”大豆纤维成人服饰。2009年应消费者需求,又推出“沅秀”大豆纤维孕婴服饰,产品以前所未有的舒适性和健康功能惊艳服饰行业,更是被育婴专家称赞为“宝宝胎衣”。

产品一经问世,就得到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的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关怀,并深受国际友人喜爱。建国60周年之际,大豆纤维服饰被外交部指定为“外交礼品”,代表“中国创造”的标志性产品馈赠国际友人。

◎文苑拾萃

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其单丝,细度细、比重轻、强伸度高、耐酸耐碱性强、吸湿导湿性好。同时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