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尊:尊老爱幼
7193800000019

第19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

刘墉对儿女的不同关爱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刘墉(1949—),生于台北,祖籍北京,号梦然,著名画家、作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现任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及专业作家、画家。著有有声书《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飞扬》、《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及华文地区最畅销的励志书《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文学经典作品《花痴日记》、《母亲的伤痕》、《杀手正传》、《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处世系列《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①②》、《把话说到心窝里》(合订本)、《不要累死你的爱》以及《刘墉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白云堂画论画法(中英文版)》等文学、艺术作品七十余种。

中国台湾著名的作家刘墉有一对儿女,儿子叫刘轩,已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出版了四本书;女儿叫刘倚帆,才貌双全,14岁便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总统奖”。

刘墉对儿女的教育方式很不一样。他对儿子承袭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他经常告诫儿子:“你必须成功,绝对不能失败!”而对比哥哥小了整整17岁的女儿,刘墉则给予她的更多的是鼓励。

刘墉的儿子小时候很喜欢种花,可他却不敢用手和泥。刘墉看到后,就和了一堆稀泥,他硬拽着儿子的手插进泥堆;儿子看什么电视他要过问;儿子打电话他要过问;为了锻炼儿子的胆量,刘墉把儿子送到曼哈顿“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上中学,每天路上要花三个小时。儿子后来考上哈佛大学,他就带着儿子跪在爷爷墓前:“你的孙子考上了哈佛大学!”

刘墉这种教育方式确实让儿子出类拔萃,但也让父子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儿子也曾愤怒地对刘墉发火:“你为什么总是喜欢管着我,而对妹妹却那么温柔,为什么?”儿子开始跟刘墉唱反调,大学报了心理学系。他对刘墉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报心理学系吗?因为你有病,将来好给你治!”

正是这些关心则乱的情感纠结,使刘墉有了更多教育子女的独家经验。他觉得以前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后来才发现,这样反而使儿子养成了做事不负责的坏习惯。父母过度包办就会使孩子不懂礼貌、不懂得珍惜,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事。

教育孩子没有什么规定的规矩,这一点刘墉深有体会。儿子虽是哈佛博士,可他却总是不学习,而是到动物园给狮子、老虎照相。一天,刘墉去看舞台剧,发现舞台上那个忽而辣妹、忽而扮小丑的演员竟是自己的儿子。

他气得浑身发抖,回家跟朋友数落儿子的“不务正业”。刘墉的朋友开导他:“这很奇怪吗?年轻嘛,你年轻时不跟他一样很调皮?”刘墉冷静下来想想,确实是这样的,现在时代不同了,做父母的应该“与时俱进”。

后来,他对儿子放宽了,给他自由,效果反而更好。儿子跑到阿拉斯加拍立体电影,又出书又做公司,事业做得很成功。

在教育子女方面,刘墉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朋友暗示刘墉:父母太聪明了,孩子往往比较笨。比如说,一个聪明的妈妈,在孩子只张了一下嘴就冲过去说,你要喝奶吗?好,来了,喝吧。那孩子根本用不着讲话,怎么会有语言天分呢?

打听到这些意见之后,刘墉慢慢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女儿的成长中,尽可能地放开手脚,让她自己管自己。夜里两三点了,女儿还在洗澡、听音乐,他提醒了一遍,便不管了。第二天,女儿哈欠连天地去上课,自然就会意识到生活有规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女儿12岁时,迷上了露脐装。他开玩笑地对女儿说:“露肚脐娃娃是可爱,可这会不会着凉感冒呢?”不用多说,女儿一下就知道爸爸的意思了。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女儿可以趴在地毯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功课,“她有本事这样每科照样拿A,我有什么话可说呢?”刘墉说,女儿一边听音乐,一边上网,一边做功课。她能一心多用,不正好适应了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吗?

刘墉给了女儿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在某些必修课上,他的要求还是非常严厉的。一次,女儿学汉语发音不准还咯咯直笑。他板着脸,命令她一遍遍重来,不读准不罢休。他认为,学中文是华裔后代的必修课,来不得半点马虎。

表面上,刘墉是个“强势”父亲,实际上,他与儿女的沟通非常有趣。一次,刘墉感到刘轩弹钢琴时错了一个音符,儿子说没错,刘墉就把他的头拍了一下。事后一看,是自己弄错了,他开玩笑地给了刘轩五块钱赔偿他的“精神损失”。而刘轩又退回两元钱,说:“爸爸,你打得不够痛,应该物有所值。”

刘墉说,他的书都是以儿女为对象,说的都是他心底想说的话。没想到,这些絮絮叨叨的家庭随笔,一下子走进了读者的心间,让有教育困惑的家庭获得了一些启发。这些年,他把所有的版税,都用在大陆建造希望小学,他的目标是50所,然后再让儿女去给孩子们上英文课。

有一年,刘墉带女儿回大陆,帮一个贵州女孩做了眼角膜移植手术。有人问他女儿:“天下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多,帮得过来吗?”女儿学着刘墉的口吻说:“只因为我看见了!”女儿说,父亲常教育她,谁也不是救世主,但只要是目之所及的地方有困难,自己又有那个能力,就一定要把快乐、温暖和安慰送到那里。

尽管刘墉对儿女的教育方式和关爱方式不相同,收获的当然也不尽相同,但刘墉对儿女那浓浓的爱意,是永远炙热的。

◎故事感悟

刘墉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的关爱,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长者对晚辈的关怀永远是无私和无微不至的,我们在被这种“爱幼”精神感动之时,也要记住时时刻刻关爱幼者、体贴弱者。

◎史海撷英

刘墉热心公益事业

刘墉曾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举行过近百场的巡回演讲,并通过义卖自己的作品为慈善团体募得台币上千万元。他还坚持不懈地从事公益活动,在台湾义卖画卡、办青少年免费咨询中心等,还在大陆举行帮助下岗工人子女征文比赛、捐助二百多个大中学生就学,并捐建了三十多所希望小学。

◎文苑拾萃

刘墉语录

(1)这世间许多“非常的成功”是以“非常的手段”达成的,那未动手之前的战略和构想,在一起时,就注定了他们的胜利。

(2)在我们四周,到处都可能发现自己的贵人,他们不一定是直接提拔你的尊长……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人,也不要轻视自己,因为那平凡人可能是你的贵人,你也可能作为别人的贵人!

(3)所以身为现代人,就好比开车,你除了自己守规矩,还得留意别人是否不守规……你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且常常设想别人的感觉,才可能过得愉快。

(4)凡是认为环境与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而有所警醒,都可以称为忧患意识。然而,忧患意识却也能使涣散的人心振作起来,使淡忘的记忆清晰起来,使迟疑的感觉敏锐起来……当你有忧患意识之后,许多潜力都能获得发挥,你也能看得更深、更广、且计划得更长远!

伟大母亲抚养日本遗孤

◎遗孤,不管是哪里的,不管事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缺陷,我们怎么能置之不理?——格言

1945年12月,家住哈尔滨的17岁的姑娘方秀芝刚刚结婚一年,便听邻居说有一个日本女人病死在难民所里,留下了一女两男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大的孩子已被人收养了,而刚刚4岁的男孩青木弘吉始终没人收留,她便跟着邻居去看了这个孩子。当时,青木弘吉的小脸脏兮兮的,淌着鼻涕,冻得缩成一团。

方秀芝心软了,便把这个可怜的孩子领回了家,善良的丈夫并没有责备她的多事,还给孩子取了个中国名字,叫杨松森。

1992年,杨松森跟随姐姐回到日本,与亲人团聚。但是,他也经常给方秀芝写信、打电话,每次都流露出对中国养父母的眷恋。杨松森说,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有他的家,有让他永远难以报答的中国妈妈。

与方秀芝一样的,还有很多老人都曾经收养过被日本人遗弃的儿女。这些日本儿女在回到日本后,依然与这些老人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并时常回国探望他们。

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给中国人留下了永久的创伤。然而,很多中国母亲以德报怨,即使在中国最艰难的岁月里,仍然顶住巨大的压力,把这些日本留华的遗孤抚养大。这种博大的母爱,也让这些长大成人的日本子女深受感染。

如今,这些日本遗孤回国定居后,也都成了促进中日友好的重要力量。

◎故事感悟

以德报怨,抚养敌人的“后代”,这种作为是伟大的,而这种感情更是伟大的,我们在为这些人感慨的同时,也应该学到,对待后代的关怀和疼爱的胸怀,是不分亲后、敌我、民族和国界的。

◎史海撷英

日本战败投降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因此战事直到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了投降书。

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了投降书。自此,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正式结束。

◎文苑拾萃

日本遗孤

日本厚生劳动省将一些日本军队从中国大陆撤退和遣返期间,被中国人收养的未满13岁的日本人定义为遗孤。但是,日本也将那些13岁以上的,为了生存或自愿进入东北家庭的日本女性,视为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而留在东北的,进而剥夺了这些残留妇女的日本国籍,并且不列入援助回国的对象。从1945年起这种规定实施,一直到48年后的1993年,才最终取消了这种差别,将遗孤和遗留妇女一同视为归国的援助对象,统称为“残留日本人”。

抚养恩人遗孤

◎抚养他们,就当抚养自己的子女。——张国强

张国强1964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在沈阳市和平大街重光里的铁路大院长大。

张国强从小就是个命运多舛的孩子,他出生在父母矛盾很深的家庭中。两岁时,父母就因感情不和离了婚。而离婚时,父母谁都不愿意让这个孩子成为自己日后再婚的拖累,因此都不想要他。年迈的姥姥看这个外孙子实在可怜,就把这个苦命的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照顾。从此,幼年的张国强只好与姥姥相依为命。

然而,祸不单行。六岁时,张国强在和一群孩子到河里抓蛤蟆时,一不小心滑到几米深的河里。不会游泳的他在河里拼命挣扎,只喊了一声“救命”,扑腾了几下就沉到了河底。不会游泳的小伙伴们见他一下子没了影,都吓得直喊救命,却不敢下水。不一会儿,河边就围来了许多人,但还是没有人敢下。这时,一个16岁的少年听到救命声从远处迅速跑来,问清落水地点,脱了衣服一个猛子就扎了下去,这才将张国强托出水面。

少年就地对昏迷不醒的张国强进行抢救。一个小时后,张国强才吐净了肚子里的水,渐渐清醒过来。

这个少年叫吴永飞,恰巧与张国强住在同一个大院里。只是大院里住的人太多,以前两家也没有什么来往,所以也不认识。但通过这次的救命之恩,张国强的姥姥和吴家开始了来往。在大人们的提议下,张国强认了这个大自己十岁的救命恩人为大哥。从此,张国强就成了吴永飞的“跟屁虫”,厚道、善良的吴永飞也乐于带着这个小弟弟一起玩耍。

张国强的父母再婚后,都很少回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所以张国强就一直和姥姥平静地生活着。然而,这样的生活也没有过上多久。两年后的一天早上,张国强起来后发现,平时习惯早起的姥姥怎么还躺在床上?他凑近一看,发现84岁的姥姥已经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他生活中唯一的亲人就这样离开了他,张国强不禁号啕大哭起来。

邻居们纷纷赶来,为姥姥办了丧事,然而,这个八岁的孩子怎么办?好心人打电话找到了张国强的父母,可是父母都表示无法带着这个孩子生活!一时间,邻居们纷纷谴责这对没有人性的夫妻。可是,面对这个孤单地蹲在墙角的孩子,也一时都爱莫能助。

这一天,放学回来的吴永飞看到了这可怜的一幕,他拍拍张国强的肩膀说,你别怕,等我。然后,他就跑回家说:“爸妈,干脆把小弟接咱家来吧!要不他怎么办呢?”

吴永飞的父母看着儿子善良的眼神,还是迟疑了一下。吴永飞的父亲在铁路上当维修工,收入不高;母亲就是个家庭妇女,也没有工作。一家人都只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如果再添一张嘴,家里的生活就怕更难维持了。看着父母面露难色,吴永飞哀求父母说:“就让他来吧,以后吃饭时,我只吃一半,省下的给弟弟吃……”听了儿子的话,这对善良的夫妻知道儿子和张国强已经情同手足,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