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尊:尊老爱幼
7193800000017

第17章 为人师表,爱生有方(3)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陶行知爱护学生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年),生于安徽省歙县,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化学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型教育。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留学,师从著名教育学家杜威。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教“袭陈法”,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陶行知即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1930年4月,国民党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的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于日本。1931年春,陶行知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南京市晓庄学校门口两边的墙上,写着这样两句话“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两句话体现出了师德的重要性之一,就是榜样的作用。老师的品行、道德、修养和气质,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十分大。一个散发着人格魅力的老师,也会给他的学生带来终生受益的影响。

一个孩子的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方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这个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在创办南京晓庄学校初期,曾作过这样一条规定:全校师生员工一律不准喝酒,违者要进自省室里反省。

有一次,晓庄的农友请陶校长陶行知吃饭。农友们要敬他一杯酒,陶行知却一再解释说不能喝,农友们却坚持道:“您不喝就是瞧不起我们农民,瞧不起我们就不算我们的朋友。”

陶行知没办法,只好把酒喝掉了。农民们非常高兴,把陶校长引为自己的朋友。他们哪里知道,陶行知一返回学校,便立即进自省室里反省去了。

1941年,在极端困难和不断遇到迫害的严重情况下,陶行知更是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反共的阴霾笼罩下,物价暴涨不停,育才学校开支发生了极大困难,常有断炊之忧。他以至于发出了现在“我不得不和米价赛跑”的感慨。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乘机向他提出,如同意他们派训育主任,即可拨给全部经费,但遭到陶行知断然拒绝。

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陶行知不得不忍痛宣布,全校节衣缩食,每天改吃两餐。他甚至提出,要像武训那样,用“行乞兴学”的精神来渡过难关。

1944年9月25日,陶行知在为画家沈淑羊画的《武训画像》题词时,深情地写道:“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陶行知自己节衣缩食,把募捐到的涓涓滴滴都拿去哺养儿童,而自己却常穿着破衣服奔走于富贵大人和太太之门。他从英国回来之时,曾买了一件晴雨夹大衣,穿久了,又脏又破,他便把它翻过来穿。有一次,陶行知去找一位阔大人,通报的人说:“先生,对不起,我们老爷向来不接待这样装束的人,请你回去吧。”陶行知不慌不忙,掏出一张名片来递给他,那人只好恭顺地送进去了。

在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和大家一起穿草鞋、挑粪、种田、种菜、养鱼,他请唐家洼一位出色的庄稼人唐老头教大家耕种的方法,他自己也做了唐老头的学生。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有我们的老师。那时候,大家都是自己扫地、抹桌、烧饭……所有生活上的事不用听差、伙夫,陶行知也亲自参与其事。

◎故事感悟

从“爱满天下”出发,把爱生与爱才、爱民族统一起来,陶行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以家庭门第、衣裳面貌及个人好恶取人,尤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许多有特殊才能的穷苦孩子。这种“爱幼”的境界实在是高尚!

◎史海撷英

四颗糖的故事

在晓庄学校里,有一次,一个男生用泥块砸了自己班上的男同学,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便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男生早已在这里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了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文苑拾萃

《创造宣言》节选

陶行知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马君武对学生的爱护

◎同学相处,应如兄弟手足一样,相亲相爱。——马君武

马君武(1881—1940年),原名道凝,又名同,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广西桂林人。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

提起马君武的名气,现在已被不少人淡忘。可20世纪70年代以前,他享誉全国,号称“北蔡南马”,与蔡元培齐名,都担任过教育总长。他不但是中国第一个留洋的工学博士,精通好几门外语,出版过几十部教科书,更是同盟会章程的起草人。有一年,国民党党组织请他填表,他指着“何时入党”这一栏大发脾气:“知道同盟会吗?知道同盟会章程是谁起草的吗?”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做过炸弹。

1905年,中国开始创办公学。当时,由于日本政府横蛮压制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活动,近千人愤然归国,在上海的近郊吴淞创办了具有革命性的私立大学。

创办之初,马君武就是教务长。胡适那时候还是个文秀书生,怀揣远大理想来报考。正是马君武慧眼识珠,把他那篇《言志》的作文试卷拿在手上请同志们传看,大家都说中国公学得到了一名好学生。

25年以后,胡适成为大师,当了校长。在国民党政府已经决定要保护个人身体、财产和自由的情况下,他还屡屡撰文,认为国民党做得不够,恨不得一天之内全盘西化,结果被国民党点名批评,还连累到中国公学在教育部立案的问题,便借口要写他的鸿篇巨制,一走了之,请闲居山野的国民党政府元老马君武重出江湖,接任校长。

于是,马君武走马上任了。

1930年10月,就在他继任校长五个月后,中国公学出了大乱子。起因很简单:一天夜晚,中国公学大学政治经济系改选学生会,为争夺领导权,国民党学生李雄被邓中邦等人当场扭打,一时间秩序大乱,“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不绝于耳。光天化日下挨了打,试问今日之上海,究竟是谁家之天下?吃了大亏的李雄十分郁闷,在同学严经照的陪伴下,连夜向当地国民党党部举报邓中邦、魏佐翰、林宏亮、张国辉四人为共产党员,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即出动军队来校搜查,邓魏两人被捕,另两人在逃。

按“一党专政”的观点来看,学生会当然应该掌握在国民党手里,殴打国民党当选人更是“罪加一等”。谁执政,谁当选;谁打人,谁受罚,不就把一场风波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了?按这样的立场处理问题,才是在政治上和国民党政府保持一致。

岂料,马君武闻讯学生被抓后,却认为“以学生竞争学生会选举之故,竟敢诬反对方面或彼等所不快意之人为共产党,欲断送其生命,手段太过残忍”,便出面担保。邓中邦和魏佐翰便在第二天就安全回来了。

五天以后,即10月19日,马君武召开全校大会,掏出名单,当众宣布:将“害群之马”的李同学和严同学除名!

他在会上训话道:“同学相处,应如兄弟手足一样,相亲相爱,纵有任何纠纷,解决不了,理应向学校报告设法处理,怎可因竞选失败,几个人凭一本党证到驻军谎报,陷害同学?而大学是研究学术场所,神圣不可侵犯的,驻军不应该不经查明,不通过学校当局,深夜来校抓人。如果此风一长,学校的秩序如何维持?学生的安全有何保障?我身为校长有责任维持学校的秩序,保障同学的安全,对挟怨陷害同学的害群之马,不能不予以严厉的制裁!”

马君武不仅不制裁共产党员学生,反而打压国民党政府学生,中国公学俨然成为革命根据地!

10月底,在中国公学董事会作出马君武辞职、于右任继任的决定后,马君武就是不让位,拥护他的学生屡屡以罢课相助威。

一连两三个月,面对上海市党部、教育部、国民党中央训练部的再三抗议,这位马校长就是不恢复李、严的学籍。

最后,连国民党政府的蒋介石出面都不顶用。学潮期间,马君武去了一趟南京。那时候,蒋介石还兼任教育部长,为了表示对这位国民党政府元勋的敬意,设宴款待。席间,蒋介石要马君武解除罗隆基等进步教授的职务,马君武坚决拒绝,对所谓党义课问题亦不让步,于是愤然返回上海。

◎故事感悟

对后生的爱护至此,马君武不愧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我们在佩服他的这种伟大作为的同时,也要明白,对于幼者的引导、关爱和保护,是永远不能缺少的。

◎史海撷英

马君武弃政从“文”

由于性格比较固执己见,马君武曾经被国民党开除过。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想要为他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弄得党部的官员们都哭笑不得,只好作罢。

马君武曾一度担任广西省长,但多次都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也被军阀袭击,就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后来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还很多,你的脾气实在不宜搞政治,为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就这样,中国的政坛上少了一个“勇夫”,而中国的文坛上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文苑拾萃

京华早春

马君武

山深三月犹微雪,林密长宵觉峭寒。

图籍纵横忽有得,神思起伏渺无端。

百年以后谁雄长,万事当前只乐观。

欲以一身撼天下,须于平地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