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
7192400000008

第8章 慢慢来,时间会抚平一切(1)

慢慢来,时间会抚平一切

两年前,莉莉失恋无助的时候,写过信给我。

“决定给你倾诉的时候,我已经崩溃过一次。不管你能否认真读完,你是否理解我现在的心情,我都要把它说出来,可能会有点语无伦次……我失恋了,就在昨天,我们认识了六年,分手的原因只是,他家里不同意,他说他敌不过世俗。”

她去挽留,他却铁了心要走。

他告诉她,没用的,难道你想我们结婚后过着和父母家人不和的生活吗?

莉莉崩溃了,日夜痛哭,当时想自杀。

“脑子里都是他的画面,一起穿过的情侣衫,一起爬过的武当山,一起走过的苏州,一起走过的厦门,一切都好像发生在昨天,那些照片时刻都在提醒我,他还在身边。他曾经在凌晨三点的雷雨夜从学校骑单车到我学校来找我,只是因为当时我们了吵架,我说了一句话狠话,他就来了……”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面对面。

莉莉早已把邮件删了,因为我的回信,她再次读到当年写信时的种种心情。

我问她,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她很轻松,已经放下了,笑着说了一句:“以后我要好好成长,远离双鱼男,哈哈!”

没有谁,真的不能离开谁。

当然,说这句话很轻松,做到却很难,很痛。

幸好时间会抚平一切的伤痛,也只能慢慢来,最后回首的时候,轻松地说一句玩笑话。反正伤口已经结疤,反正我们还要不断向前走。

很多事情,这辈子只会做一次

义乌女孩是丛林的初恋。

他们在同一所大学读书,起初,丛林的兄弟喜欢上了这个义乌女孩。在寝室楼下,放烟花追她,丛林很义气,帮助兄弟去要电话,结果女孩爱上了他,他也觉得这女孩不错,那个放烟花的兄弟无意中成为牵线人。

在一起之后,他每天接送她上下课,每天和她去食堂吃饭,他吃一份饭,她只吃半份,剩下的都给他,大学四年他胖了三十斤。

丛林不想用父母的钱给她买东西,认为不体面,于是出去打了一个月的工,赚来的钱给她买了一枚戒指。她刚学会织围巾,织得像块破渔网送给他,他觉得很甜蜜。

他告诉我,之所以不肯分手,来到义乌挽留,是因为他不愿意初恋就此结束,很多事情,这辈子只会做一次,再也不会这样对别人了。

我们走在义乌街头,他直截了当地说:“义乌人太现实,它并不是一座我喜欢的城市,但是这里住着令我思念的人。”

故事的后来,他们还是分手了。

我记录下这个爱情故事,因为很感触这句话:“很多事情,这辈子只会做一次,再也不会这样对别人了。”

我们分手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当初你侬我侬,说了那么多信誓旦旦的承诺,天长地久,天涯海角,天崩地裂,最终却没人信守承诺。

其实,我们的确遵守了承诺,因为下一段的恋情,面对别人,许多对你做过的事情,不会再为另一个人去做了,因为每一次做的时候,总会想起你。

做选择会很挣扎,但不能拖泥带水

提出和初恋男友分手的时候,B是果断而冷静的。

他们读中学的时候就在一起了,大学四年,坚定地谈着异地恋,后来又一起去了英国留学。

在外人看来,他们有所有的理由,一直走在最后。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在英国的一年真的是场梦吗?”

B刚从英国回到家乡西安,还不到两个星期。

国庆节即将过去,回民街的游客少了许多,我们坐在咖啡馆,窗外的钟楼灯火通明,仿佛矗立在时光外围。

她在大连读的本科,那四年只收获了一件事:她知道怎样的生活是她不想要的。

“那四年差点得了抑郁症,我根本不喜欢会计专业,是我妈选的。”

“可是,在英国我不抑郁了,发现生活原来还有那么多种可能存在。学术上,我找到了热情,尤其写论文,我想去研究清楚一件事情、一个问题;生活上,早晨起来,一抹阳光洒在床边,我整个人是开心的,这个状态很棒……”

我问她,既然状态那么好,为什么还会选择与男友分手?

她说:“我和他谈了四年异地恋,很辛苦地坚持了下来。去了英国,终于在一起了,没想到他一直管着我。我喜欢出门走走,他却喜欢在房间里待着;我喜欢和外国朋友派对聊天,他却总是面对电脑。出去旅游的时候,也很不愉快,真实的我们不能相处。”

我问她,不觉得可惜吗?

她很果断,好不容易不抑郁了,成为喜欢的自己,她认为这更重要。和男朋友在一起,无时无刻,不把她拉到以前的生活。

“他不能接受来到英国改变了的我,可是我正在成为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好的我自己,所以我选择了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东西。”

“很多事情不能两全其美,你也不可能得到所有,虽然选择有时会很挣扎,但不能拖泥带水。决定做了,一定去坚持,所有事情都不能回头,回头了也不能改变什么。至少,一个人还能养条狗。”

“我不想混日子,为了琐事挣扎,变成典型的大妈,只剩下一件事可做:活下去。”

一年半后,我们在上海再次见面,她在一家赫赫有名的咨询公司上班,过着她所期待中的上海生活,即使单身,她说,她忙碌并且非常快乐。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在成长,如果你无法接受剧烈变化中的我,请你离开,因为我喜欢快乐的自己,我无法妥协。

我也会伤痛,但是,趁着年轻,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太多了,我有使不完的能量,在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中挥霍,失去了爱情,我也一样过得精彩。

有的爱情,其实只是习惯想念一个人而已

吃着西瓜,小怡说起了她的初恋。

她的故事像极了偶像剧。

“从前有个傻姑娘暗恋她老爸铁哥们的儿子,从小学三年级第一次见面开始……这个故事占据了我目前为止一半的人生。”

三年级的时候,两家人见面,爸爸和他最好的哥们,也是他的初中同学,俩人各携家眷,去北京旅游。那是小怡第一次见到他,他正在读六年级。

两家人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开玩笑说,小怡要不然以后就嫁到小哥哥家里。

那次去了故宫,去了长城,去了颐和园。她还记得,故宫好大好大,她走着走着,耍赖不走了,他蹲下来,背着她走。那时候,她又瘦又小,他又高又大。

从此以后,她记忆中一直保留着这个画面。

当时对爱情没有概念,从北京回来后,回到各自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年,小怡陆续从她爸爸那里得知他在重点高中读书,后来又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

渐渐长大,当时的一句玩笑话,在某个瞬间突然在她脑海中起了一些波浪。虽然自北京之旅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填了离他学校最近的大学,还选了他看好的专业。

“但我没有选择去他的学校,因为我不想傻傻地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而是希望保持距离,并把自己提高到足够优秀,然后理所应当地站在他的身边。”

高考结束后的假期,她幻想过无数次和他重逢,还翻看了三年级时与他的合影。

上大学后,听说人人上只要根据名字就可以搜到这个人,她找到了他,加好友,留言是:你还记得我吗?

煎熬地过了一夜,第二天中午收到回复:认错人了吧?